对烂尾楼,主动停供,中国房市正式进入信心破灭阶段 , 银行信用不再
地产停贷会拖银行下水,法不责众,所有人都联合起来了,是很可怕的事情,一辈子没见到的超级风暴酝酿中。
未来会不会被封锁不知道, 但是今天门户网站都有报导
http://www.163.com/dy/article/HC2SLT4P0519ICVN.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 ... izirav3143904.shtml
http://www.sohu.com/a/566775565_387251?scm=1007.8000.0.0.1866
说说我的看法吧。
为什么说是灰犀牛, 从楼花被引进到中国开始, 这二三十年,杠杆被地产开发商滥用到可怕的地步。 很多开发商用一千万的钱,用这个钱做保证金去政府拿地(假设价值1 亿), 拿到地了以后, 把地抵押给银行(可能已经溢价成两亿,),还政府的地价款, 有了地,就找承建商进来垫资建设, 承建商又让材料商垫资,让包工头垫资,建到一定程度最多70%了, 从银行分期拿款, 一小部分还给承建商,另外一部分开始买入第二,三,四五块地(10个亿), 打的是资金的时间差,胆子大一点的,两三年就可以把项目放大到十倍以上, 然后用自己的规模转化成银行信用, 因为在银行看来, 规模越大,安全度越高。
在房价不停上涨的周期里, 这样的操作是具备可操作性的, 因为土地不断升值,房子盖好了以后以后,就算卖不出去也变成优质抵押物,一千万的原始资本在一个项目完工以后,可能会置换成一个亿的完工房产(故意不卖掉的,底层商业店面最常见, 然后自己做物业管理),1.5亿的承建商欠款,外加五六倍的土地储备(纸面价值10亿),再次抵押以后, 突然账户上有了10亿+贷款(现金)。 中国的很多地产企业就是这么飞起来的。
这是一个政府带头(卖地,税收,就业), 开发商(利润,土地储备),承建商(业务),银行(贷款业务增长),买家(房价上涨)全体获利的游戏,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投机行为。 风险点有几个,第一,供应过度,接盘侠不够了,现实情况是人口减少,疫情封城也是帮倒忙,第二,政府政策变动(目前还在积极救市),第三,银行坏账了, 信用体系垮塌。
现在的问题是暴露的是信用和需求综合体, 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农村人进城镇的过程基本完成了,第二, 大城市的刚需很难负担了, 买房的都是投资人,一旦挣钱效益消失,大家想到的都是尽快消减负债,落袋为安。 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 有人不接了, 直接导致了开发商现金流断裂,债务无法借新还旧, 那么后面的还没有开工或者进行到一半的五个项目就变成烂尾楼了。 越来越多的地产公司出现了问题,烂尾风险加剧, 敢买的人就越少,资金流无法改善,这就是为什么用小麦抵押首付跑出来了。 可怕的不是没有首付, 可怕的是没有人愿意按揭了, 银行的后续大头资金没办法注入这个吹泡泡的游戏。
银行也很惨,杠杆都给地产行业了,但是每一个地产商一般都向多个银行贷款, 出问题以后, 银行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在博弈心理作用下, 一定会有人先抽贷,一抽,整个信用链条就跨了。到时候银行手上会有一些抵押物,由于重复质押,估计未来银行也会和银行打官司的。
更惨的是没拿到房子的买家, 房子没拿到,还要交按揭, 房子还天天跌价, 对心理造成巨大压力。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绝对是可怕的灾难性事件, 所以政府一定会继续踩进来,
我个人猜测, 先成立一个专门的办公室或者领导小组,搞个新银行或者新的投资实体, 注入大量资金(印出来的), 用来购置不良资产,由于项目中可能存在未销售套房,或者未销售土地,实际是有价值的, 把房子盖好, 维护社会稳定。 实在卖不出去的, 就转化成公租房, 这么做就是地产会变相收归国有(继续产生大量寻租空间), 私营地产企业很难用旧有模式继续生存下去了。
银行会出现大量坏账, 国家注入资金, 好不容易市场化的四大国有银行, 可能会再次国有化。中小银行的信用流失,可能会出现倒闭潮, 不破不立。
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减少80% 以上,为了弥补财政缺口,很可能会创造各种名目收税(中国企业偷税率很高),改革开放以来宽松的企业营商环境恶化, 经济继续恶化,但是由于财政对于中央的依赖严重加大,中央集权得到提升。
对于个人来说, 理财和储蓄要做好化水的心理准备, 政府即便兜底, 也只能是有限兜底。对于储户来说,钱存银行里头可能银行会倒, 钱放家里,会因为印钱贬值,买房子, 房价有可能跌价。如果不幸买了烂尾楼, 未来估计可以暂时不交按揭, 但是等到处理好, 估计也要好些年, 可能性一,是首付打了水漂,合同取消, 政府和银行分摊损失。 可能性二是房子后续政府出面建好,但是可能需要你补资金,但是你很可能拿到了一套负资产,但是此时政府是不会再允许你不付按揭了。
最后, 损失必然是民众一起承担
题外说一句, 河南储户的事情就是闹了起来才有了5万保底偿付,所有有了共识才是杀伤力最大的, 经济层面的事情是一个, 稳定层面的风险也大了, 零封到现在,心态很难说是个什么情况。
评论
银行太不谨慎了,活该,房子还没盖好就当作抵押物放贷,烂尾了民众肯定断供啊
评论
是要尽量一场这样的调整,民众才能认识到风险的存在
评论
房子不建成就不该settle过户, 澳洲至少避免了这种情况
评论
灰犀牛谈不上,除非全部楼盘都是烂尾楼。
评论
国内期房贷款这个政策有大问题,没盖完就把钱给开发商,烂尾楼还要买家继续还贷款,银行躺着收利息
评论
中国的银行,风控部门基本为零,都是为权利和利益让步的。雷迟早要爆,就看怎么收拾残局了
评论
国内银行, 走关系, 大家都懂的
评论
国内银行和开发商本来就是穿同一条裤子
评论
和走关系无关,还是国家政策不细致,如果政策卡死,房屋不建成坚决不允许settle过户,这事就能完美避免了,银行间也不会因为你不放贷期房但我放期房而恶性竞争了。
评论
反正房价不会崩
评论
政策细致就没法fb了,大家都懂
评论
中国房价太高了,没产权的烂公寓卖出天价,搞些学区当幌子,真是可笑之极
评论
英美澳照样腐败的,方法多了去了,只不过口子大腐败更多,腐败与人类共存的。
评论
听着中国经济马上崩溃了
评论
看什么地方了,上海杭州这些地方,怎么也要供着,房价一直涨
评论
这里有几个人在澳洲建过房?
在澳洲建新house,购房者的银行也是按照建造程度分批贷款给购房者(转而给建筑商)。当然利息从,分批贷款出来就开始算了。如果你的房子烂尾了,利息还是照样收你的。
当然公寓和townhouse则是在没有在建成拿到批文前,银行不会搞settle
评论
楼上说的中国那个情况,是贷款进入‘监管账户’里后,被开发商违规提前挪走。或干脆没进入‘监管账户’就落入开发商手里。然后楼盘烂尾停工。而且国家规定是,楼封顶后,银行才能发贷。实际银行早就贷出了。规矩形同虚设。
评论
这个确实太不应该了,怎么能房子还没有建好就把钱打给开发商。。。
早晚要有开发商跑路。 。。
不过话说回来,难道银行不怕么????如果真的有大面积烂尾楼,业主还不上,最后买单的还是银行啊。
评论
银行顶的住吗?村镇银行,城市银行要倒吗?
评论
没事。
最坏情况下,政府印钱即可。
评论
中国印钱可能流不到老百姓手里,或者很少,西方印钱是给老百姓发钱,同样的严重通货膨胀,中国老百姓很难承受得起。
评论
中国如有私人建房那一般是农民啦,楼主发帖肯定是指公寓期房,这才是中国的常态。
评论
错在银行,业主来承担损失,开发商卷钱跑路。上哪儿说理?
割韭菜连根拔起,韭菜都绝望了
评论
你很了解中国的银行哦?
评论
不是,中国购买期房其实算是直接settle的,就是楼还没建好但钱已经交清给开发商了,首付+银行贷款,然后等房子建好后才拿产证,这里面漏洞就多了。
评论
好办,政府组织一次公检法会同银行业开展一次研讨会即可!
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信用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属于恶意透支行为,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信用卡借款应当及时还款,若当事人属于恶意借款逾期不还并且达到一定金额的,可能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既然信用卡区区小钱都可以通过刑事责任来解决,没理由放过银行房贷欠款不是?重拳出击,一拳不行就两拳,相信我D, 肯定能把这些"违法分子"给打趴的!
评论
水涨船高。
评论
当时也是因为银行没有按照规定将房贷转到商品房指定监管账户中,反而转去其他地方了。
法院判定是金融机构存在过错,业主自房子交付之前都无须偿还贷款。
当时银行还不死心,结果法院一审、二审都判定业主胜诉,最后申请到广东高院再审,结果广东高院还是支持业主的请求。
大家可以去查案件编号看全文:(2017)粤13民终1881号
(2018)粤民申7516号
我目前也只是看到这两则买到烂尾楼业主胜诉的案例,但也算是看到一些希望吧。
评论
那银行都要破产了中国的现状就是,只要有权,什么法律法规都是屁。
只要上头有人,一分钱不掏,可以拿到地皮,拿到高速公路建造权什么的,然后把这些东西加上还没造出来的东西,抵押给银行,拿出钱来造房子造路。还没造完,有人又来抢着买,租。
无本万利,弄到钱又转到海外去。多年来一直是这么弄。
评论
听着中国经济马上崩溃了
评论
这个只会越来越多
评论
艹!这还都是买办,真正的鳄鱼就是坐收其利,一个阅字,同意,价值千金!
评论
加速加速!
评论
你有数据支持吗?还是想当然?
评论
同学,现在法官和律师都要讲“政治觉悟”,你安心,像这样“规模”的,肯定会有个“特色方案”出来的。
我对我D的骚操作一向充满“信心”,铁拳肯定挥得猛猛的!官字两张口,随便他们说。
评论
之前国内买了套期房正好赶上房事春天,赚了一笔,看来还得感谢开发商如期交房。期房确实是付完首付批下贷款后就开始要供房了,然后同时等待房子盖,盖好最终才验收和收房拿证,这不暴雷还真想不到能有这样的操作,老百姓们都太信赖政府和银行了。
评论
这些贷款资金应该是专款专用
评论
求原出处链接,不知原尾不谈真相
评论
每年不对每月都有各种故事说要奔溃了,烦不烦啊
评论
朋友杭州的房子挂着卖半年了,就一个出价的直接砍20万。别以为现在要价高,去年这时候能比这要价还多卖几十万。一直涨?在说神话故事吗?
评论
看来我们的朋友圈是有区别的。
评论
澳洲有没有烂尾楼?需要继续还贷吗?
评论
欢迎分享你朋友圈里杭州房价一直涨的故事
评论
银行不是自家的,拿点回扣没人管
评论
我的朋友圈99%的人都说澳洲房子还在涨,说新闻写的都是假的,为了拉选票让买不起房的民众安心。
澳洲的房子也是每年都涨的。
评论
网易和新浪昨天的帖子,还在
http://www.163.com/dy/article/HC2SLT4P0519ICVN.html
http://cj.sina.com.cn/articles/view/2918559854/adf5b06e01901639o
评论
有个别开发商直接拿首付跑路的,至于换货没听说过,这边银行风控还是很好的,没造好不给你批货款。
评论
这是问题根本所在,没有规则,权力凌驾于规则法律之上,无解。
评论
中国业主还没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等他们的健康码都变成红色后。。
评论
蟑螂法则:发现一只蟑螂背后可能早已经有好多窝蟑螂了。19年去辽宁旅游时候,特意去看看那个据说花了几个亿的生命之环,发现周围的房子都是建成了框架但是没人任何开工迹象,在想是不是冬天停工,但一想怎么连个建筑机械都看不到的,恍然原来都是烂尾楼。这是当地政府重点打造的区域还是这个模样,那么那些看不到的地方是什么情况就不想而知了
评论
中国不能再搞期房销售了,几十万几百万都是一辈子几个家庭的积蓄了,被骗光是把人往死里逼,丧尽天良的行为。
评论
现在看,中国的权力没有关进笼子里啊!
如果非要说关进笼子的话,那也是关进了自己家的鸟笼子啊。
看鸟笼子的人叫鸟人。
希望习大大能够看到这些,他老人家得多累啊,天天操不完得心,不过还好,自己得鸟笼子还在。
评论
我觉得不能一棍子打死,期房卖还是可以卖。。。但是整个买卖过程应该改革了。
在我看来,最好的就是结合澳洲的镂花买卖流程 (首付放入trust,楼房盖好验收后银行再给货款) + 中国的验收和终身责任制。
评论
咋可能,这是中国,不是澳洲。
看来还是没看明白中国政府的国进民退运动。对民营房地产企业停贷,那是蓄意而为。
评论
二手房得涨价了。。。
评论
【证券时报:谨防烂尾楼盘停供风险扩散】财联社7月13日电,证券时报文章指出,近期有烂尾楼盘业主集体决定停止还贷,引得不少烂尾楼盘业主效仿。如果这股风潮蔓延开来,有可能对楼市造成负面冲击,对楼盘销售更为不利,也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让烂尾楼活起来,早日交付才有利于千家万户的稳定,各地政府应该研究如何盘活烂尾楼,把死棋下活,追讨转移走的资金,或者引入有实力的房企,将保交付放在优先位置。
评论
房子盖好后,购房者才能贷款,这个也是期房吗?
评论
难道不是么?
你说的期房和澳洲的镂花有不同?
我觉得国内的期房和澳洲的期房,那就不是一个概念,国内地产商买块地,就可以卖房子了。期房的含义不一样。
澳洲地产商买了地,可以预售,但要盖好了,购房者才可以贷款,保护了购房者的利益。
评论
没懂 银行的抵押品是什么 ?没交楼用什么抵押?
评论
十几年前,刚刚商品房上市的时候,更乱。我还见过单位给分的房子被开放商和银行双重抵押出去,单位分了房子,交了首期,就没下文了。最后是去政府门口集体静坐给搞好的。
不过乱世才能发财啊
评论
但是你自己建的 你相当于是中国的开发商贷款 和房贷概念还是有不同
评论
估计国家这次会有几个宇宙级的央企地产巨头诞生了。
中国的楼市承载了中国人民60%以上的财富,这个雷暴了,中国经济几十年的成果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国家无论如何都会去托底的。(讽刺吧,其实人家地产商早把国家算透了,要不然敢这么玩空手套白狼)。
现在城市化进程接近完成,人口增量是负的(一线和强二线除外),不但居民加杠杆完结了,土地财政也彻底凉了。
现在看只有央企进场,收拾这个烂摊子一条路了。
所以别怕,中国崩不了,但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会大幅下降,国内的各种矛盾估计会层出不穷。
再过几年局面就明了,不是凤凰涅槃,就是浴火而焚了。
评论
见26楼,中国的期房销售和澳洲不一样的。中国购买期房其实算直接settle,就是楼还没建好但钱已经交清给开发商了,购房者已经完成首付+银行贷款,然后等房子建好后才拿产证。银行的抵押品是结构封顶但还没建成的期房,如果银行A觉得风险高不贷款,那别的银行做,所以银行就都做了。
评论
担心啥,政府肯定会接手。
评论
期房是一个概念啦,但中澳购买流程不一样
澳洲: 没建就能卖,签合同付首付, 余款等settle当日结清,贷款在建成后和settle之间,settle当日出产证。
中国: 结构封顶才能卖,签合同付首付, 余款近期结清,贷款在结构封顶和建成之间, 建好后再办理产证。
评论
恩,是的。
所以我认为国内的期房流程需要改革,最好是结合澳洲的镂花流程 + 国内的终身责任制。
评论
抵押品就是“项目”,实质就是开发权,也就是政府授权开发商可以在指定土地上新建建筑物,并进行销售盈利的权力
在大陆,开发权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垄断权力,具有实际的价值,当然可以作为抵押品,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转手交易
至于银行如何对“项目”定价,如何监管,如何控制风险,那是另一回事了
评论
一线里人口增量负的就有北京啊,上海也快了,没有什么是能除外的,就算局部的增加也是在总体减少的大背景下。今年中国的人口注定是负增长了,当然统计局怎么加工,就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的领导知道
评论
中国期房的制度设计,其目的就是让开发商可以更早的筹集到开发资金,降低房地产开发的门槛,从而有更多的开发商进入这个行业推动房地产产业的大发展
澳洲这种以控制买家和银行风险为目的的制度显然与大陆的目的相违背,自然不是改革的方向
评论
中国的期房是结构封顶才能卖的,所以抵押品不是项目开发权,而是结构封顶的期房。但是一旦结构封顶到建成之间开发商没钱了,就会出现楼主说得情况了。
评论
什么时候改成这样的?20年前只要拿到销售许可证就可以卖了,连地基都不用挖
评论
早就改了,就是因为容易烂尾才改的,但是各地方的执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评论
评论
查了一下其实根本没有不同 中国也要封顶才能房贷 但是韭菜永远是被割的 没办法
银行违规放贷成焦点,质疑监管失职
这一轮的停贷潮,出现了新变化,就是业主不再单独和开发商硬钢,而是发现银行的违规问题。
但说实在的,如果严格按照监管来进行,房子的烂尾相对很低。因为开发商如果想要提取资金,最关键的一环是要提供单体竣工验收报告。而早在2003年,央行曾经出台“121号文件”明确表示,商品房必须在主体结构已封顶时才能发放个人按揭贷款——
“建筑不封顶,银行不允许发放贷款。”
在资金未转入开发商监管账户一项中指出,作为贷款将按揭贷款资金违规划入非监管账户,更有甚者借款人签字后私自修改贷款合同;在未尽到专款资金监管义务一项中指出,作为预售款资金监管银行,未履行资金监管义务,预售资金支出不明。
而纵观这一轮全国新盘烂尾,绝大多数都没有封顶,而工程没完,用来建房子的钱却没了。钱到底去哪了?
评论
根本不是啥国家政策不细致,而是国家政策的本来目的就是通过降低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门槛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过去几十年大陆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地产商富豪的快速增加,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不是没有原因的,不牺牲银行的风险,不牺牲买家利益,不把全社会的所有资金包括未来的资金逼入房地产,上述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评论
中国的楼花一般是开发商做完基地,开始地面上施工,就可以卖了,很多地方甚至开挖完基坑,还没有真正开始做地基时就可以销售了
评论
也是,为了推动房地产行业,有些地方就要松一松,水清则无鱼,是我浅薄了。
评论
可能各地不一样吧,上海是结构封顶银行才会放贷,所以大家的大白话就是结构封顶才能卖。
评论
结构封顶到建成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另外,我猜测各地方执行不一样。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