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三十多年前的美日贸易

在澳大利亚证券外汇





中美贸易战已经全面打响,美国将派代表团赴华磋商贸易问题.
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美国就曾对日本采取过类似措施,回首过去,我们会发现彼时的日本和如今的中国有诸多类似,都对美国市场明显依赖,而美国,也在里根之后,迎来了又一位作风强硬的领导人。以史为鉴,或许就能看得更远。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又总有不同之处。

在很多方面,现在的中美贸易形势都和三十多年前的日美贸易境况存在相似之处。

此时的中国和彼时的日本,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都以出口为导向,出口商品都以物美价廉取胜,都对美国市场存在明显依赖,都对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占据美国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美国这边,此时与彼时都是强硬派共和党总统(里根与特朗普)主政,都以单边遏制为外交贸易政策基调,在面对巨额贸易逆差时,都频频祭出超级301条款进行威吓,甚至还有同样的贸易谈判代表。为了迫使日本同意日元升值,美国当时已经在起草法案,准备对日本对美国进口实施全面高关税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在美国的威吓引诱下屈服了,签署了那份著名的《广场协议》,同意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随后几年,日本经济出现泡沫,投资大量涌向地产。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炒房民众大量破产,严重损害了消费能力。日本经济因此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又被称为“迷失的十年”

巨额贸易逆差


先来看看《广场协议》之前的美日贸易情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美联储被迫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大幅升值,严重影响到了出口竞争力,从而带来了巨额贸易逆差。而与此同时,日本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延续着七十年代8%的经济增速,以汽车为代表的出口行业急剧增长,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累计升值了60%,这直接冲击到了美国出口竞争力。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品出口已经排在位列全球第三,落后于日本和西德。而当时正是日本制造风靡全球的时代,日本的汽车、半导体、摩托车、机械设备不但质量不逊于美国产品,还因为美元升值的原因明显具有价格优势。

此消彼长,美国在二战之后第一次感受到巨额贸易逆差的压力。五年时间,美国贸易逆差从1980年的364亿美元急剧扩大到1985年的1485亿美元,增长了足足三倍。其中对日贸易逆差是主要原因。1978年美日贸易逆差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到了1985年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占据了美国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一。1985年美国外债总额1114亿美元,日本占据了其中的一半债权。

丰田和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一度达到20%,年出口额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汽车国家。单是美国汽车业,八十年代初就有6万工人失业。在日本厂商的冲击下,美国传统制造业基地五大湖区的企业出现破产,导致大批工人失业。“铁锈带”(Rust Belt)这个名称正是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科技巨头英特尔能有今天甚至也要“感谢”日本厂商。英特尔原先的主营业务并不是集成芯片,而是DRAM存储芯片。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在日本厂商的价格打压下,英特尔的存储芯片业务大幅积压,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当时担任总裁的传奇领导人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破釜沉舟地在1983年决定抛弃存储芯片业务,带领英特尔全面转向集成芯片;这才成就了未来的芯片巨人英特尔。

超级301砸晕日本

在这样的贸易逆差背景下,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立法采取单方面贸易制裁措施,以应对日本带来的经济威胁。我们熟知的“超级301条款”也因此应运而生。

1974年的美国《贸易法》加入了301条款,授权政府对“不公平”的外国贸易行为实施制裁和报复。

1984年,美国国会对此进行了修订,把301条款的适用范围扩大到直接投资、服务和知识产权三大领域。301条款并不需要世界贸易组织批准,是美国的单方面行为。

说到美国的“超级301条款”,日本人的回忆都是眼泪,受伤的都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在中国人从新闻联播中得知“超级301条款”之前,这个贸易保护大棒打得最多的就是日本,先后挨了近二十次大棒,直至中国经济崛起,才接过了日本这口大黑锅。

1981年,美国迫使日本主动限制汽车出口;1983年,美国对日本摩托车征收高达45%的重税;1985年,美国迫使日本增加进口牛肉和橙子等美国农产品;1986年,美国迫使日本设置半导体对美出口价格下限,保证不在美国销售廉价芯片,还要日本保证进口半导体的市场份额;1987年,对日本电视和计算机征收100%的关税;1995年,对日本豪华轿车征收100%关税。同年,还有柯达对富士的胶卷大战。

面对美国的贸易大棒,日本为何如此软弱?

除了二战之后日本在军事外交上严重依赖美国之外,日本的出口行业当时严重依赖于美国,而经济又是出口导向型。1984年,日本对美出口额占据了出口总额的35%。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在30%。相比之下,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2.91万亿人民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是19%。

而且,日本当时的出口过于依靠成本优势,集中在家电、纺织、钢铁、汽车等领域,依靠的是此前十年引进的美国技术,缺乏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正因为如此,在遭受美国贸易大棒的时候,日本政府首先想到的就是“让步保出口”。在美国的施压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更是多次主动限制自己对美出口。

广场协议失控

让日本后悔莫及的《广场协议》正是在这样的贸易背景下签署的。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当时还是西德)的五大发达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南侧的广场酒店进行秘密会晤后签署协议,同意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允许美元对日元等主要货币贬值,以化解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

《广场协议》签订之前,美国已经与日本进行了多次贸易谈判,不仅以全面贸易制裁来威胁日本,更以“日元成为世界货币,日本成为世界大国”为条件吸引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允许日元升值,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实现利率自由化。对当时成为经济大国渴望国际地位的日本来说,美国的恩威并用起到了足够的效果。准确的说,日本是自愿签署这份协议的。

虽然广场协议涉及到多个工业强国,但影响最大的就是日本。广场协议宣布前,美元兑日元大致在1比250的水平,三个月不到,美元兑日元就急剧下滑到1比200,贬值了20%。一年之后,美元兑日元已经下滑到1比150的水平。

由于美元贬值速度过猛,1987年上述五国与加拿大又签署了《卢浮宫协议》,意在结束广场协议,阻止美元的持续贬值。但日元的升值势头却无法遏制,1988年美元兑日元达到了1比120的水平,比广场协议之前贬值了一半;到了1990年,甚至达到了1比80的历史高点。

日元的急剧升值的直接后果就是出口明显下滑。1986年,日本出口总额就从上一年的41.96万亿日元下滑到35.29万亿日元,降幅高达16%。1987年,日本出口总额33.31万亿日元,比广场协议之前到1985年下滑了20%。不过,在广场协议中,日本经济遭受的冲击最重,也要归咎于日本央行的应对失策。

为了弥补日元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冲击,日本央行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不断下调利率也导致流动资金过剩。此外,由于日元急剧升值,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资产出现账面亏损,大量资金开始回流到日本国内市场。日本开始了虚假繁荣的五年时光,在几年之内掏空了自己的经济竞争力。

由于日元急剧升值,日本企业开始在海外大举收购投资。日本在美国收购房地产占据了日本海外不动产投资的三分之二。1989年日本三菱集团旗下的三菱地所斥资14亿美元收购了纽约的象征洛克菲勒中心14座大楼,索尼斥资34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成为了日本收购热潮的代表之作。钱包变厚的日本游客纷涌出现在全球旅游景点。在国内,日本人也开始大举投资房地产,相信房价永远不会跌,民众为炒房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1990年开始,面临金融风险的日本连续五次上调利率,导致房地产泡沫在1992年最终破灭,大量民众因为炒房破产,实体经济陷入硬着陆。整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始终不足1.5%,远远低于八十年代平均增长率6%。1996年,三菱地所因巨额贷款被迫破产,美国人又以14亿美元买回了洛克菲勒中心;只不过当时的汇率是1989年的一半,美国人实际上只花了当年一半的价格。

评论

中国不是日本

关于《广场协议》,外界一直存在着美国设计遏制日本经济增长的阴谋论说法。但严格来说,《广场协议》并不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直接原因。因为签署《广场协议》的其他国家,例如同样对美国存在大额贸易顺差的德国,虽然随后货币也明显升值,但其经济走势并没有遭受日本这样的惨烈后果,也没有出现地产泡沫。

普遍观点认为,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前后的一系列政策失误导致了日本经济在随后的几年形势急转直下。日本政府没有有效遏制日元的失控升值势头,更以失策的宽容政策引导经济转型,促使国内出现资产泡沫和炒房热潮,又采取急刹车的方式导致经济硬着陆,才是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主要罪魁。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非常推崇强硬遏制著称的里根总统,后者又被美国民众视为最为成功的总统之一。特朗普在竞选之前就主张要以强硬手段重新进行贸易谈判,尤其是对中国采取高关税措施解决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问题。而在上任一年之后,特朗普政府在本月提出了对中国500亿美元的关税,使得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现任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正是33年代表美国与日本直接谈判的贸易官员。作为美国鹰派主要人物,他当时是里根政府的副贸易代表。而诱导日本达成广场协议,迫使日本限制钢铁与汽车出口,大力倡导贸易保护措施,是莱特希泽为美国贸易达成的最知名成就。而现在,他又大力倡导对中国采取强硬贸易立场。

不过,中国并不是三十年前的日本。日本受到美国的军事保护,在外交政策方面始终为美国马首是瞻。在出口贸易方面,当时的日本比现在的中国更为依赖美国市场,在遭受美国贸易施压和制裁之后,日本也不会像中国这样提出反制裁和报复措施,强硬对抗美国单边行为。在有了日本《广场协议》这样的反面教材之后,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方面只会更加谨慎。


以史为鉴,以史资政。

评论
美国将派代表团赴华磋商,据说就要让人民币升值,减少贸易逆差。



评论
当年如果日本政府禁止炒房,会怎么样?

评论
日本没有镰刀斧头,中国左手拿镰刀右手拿斧头,应该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评论

炒房只是资金过剩的出口,

问题根结是,日元被强制快速升值,导致之后一系列的问题。

评论
中国相对日本有很大的金融优势。

人民币的升值与否全在共产党的引领下,现在又有了人民币石油结算体系,即将推出的人民币铁矿石期货。
目前来看人民币是非常稳定坚挺的货币。

评论

升值和贸易逆差应该是这次协商的主题。 同时还有高科技的知识产权问题。

之前中兴事件应该是一个小小的警告, 也是暗示美帝还有不少牌可以打。

即使中国做了让步, 不至于搞到90年代日本那么惨吧。

评论

石油结算体系还不成气候, 只有俄罗斯,伊朗,津巴布韦等被边缘化的国家参与了。 除了俄罗斯,现在石油出口2大地区是中东和美国。

评论
中国和日本的情况不一样,日本太单一,中国会好很多,个人感觉中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能阻止大趋势。回调一下更健康。

评论
中国比起日本来说是质的区别,因为中国政治完全独立自主,军事力量本土作战的话应该是可以叫板美帝的,这就奠定了不走老路的根本基础。再说了,中国吸取过去教训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因为游过太多的例子了。这次日本珠玉在前,要是还那么蠢,习帝也当不成习帝了。现在中国基本放弃人民币的流动性来保汇率就是个例子。
最大的问题我认为还是会出现在HKD,HKD很有可能会成为突破口,守好HKD的话就赢了一半了。
The world is stil that world but China is not China.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整个世界在不出现技术爆炸的前提下,肯定还是零和博弈,西方怎么可能会希望我们中国崛起呢?以前不看好中国的体制,现在要给习帝加加油 打打气。

评论
看到大家都这么乐观我就放心了

评论
中国人以史为镜做的还是不错的
历代改朝换代那么多
重复前朝错误的很少见

评论
中国澳洲巴西加起来5000亿的逆差转给美国。问题解决。
其实一开始就讨好美国。把澳洲这种吃饭砸锅的修理了。跟美国一个老大一个老二。就搞定了。
非要那么高调整那么多事情。现在被怼了。

评论

您能展开讲讲对hkd和usd的看法吗?

评论
中国让一些步应该也是必然的,但也是有底线的。就看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了. 如果中国也出一些象日本的toyota, mazda, sony 等等经典的,质量有保证的企业,我觉得对中国来说是好事。中国现在政府和民众的情绪太膨胀了。俗话说,就是有几个臭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有外部压力,自己会变的更接受一些

评论
这人民币还没开始升值,地产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这人民币要是开始升值,这地产会是啥样。

评论
当初日本如果知道执行广场协议带来的后果,可能也不会去签。算是给后来者做个案例吧

评论
1.日本并没有崩溃,只是泡沫破了而已,到目前为止日本仍是经济强国
2.广场协议是5个国家共同签署,只有日本出了问题是他自己的原因,并不能全怪美国打压

评论
好文章,分析观点独到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证券外汇

证券外汇

Westpac数字卡动态CVC不可靠吗?

澳大利亚O.P. 在西太平洋银行标记欺诈交易并重新发行我的卡后,我刚刚在 Android 上设置了其中一个。 这个想法很棒,我对增加的安全性感到满意。 p> 但是 70% 的情况下,显示 CVV 的“数字卡”屏 ...

证券外汇

汽车金融、银行VS经销商?

澳大利亚O.P. 大家好, 我想为一辆新车获得融资,我的银行提供 6.49% 的汽车贷款利率,有人可以告诉我经销商通常为买家提供的利率是多少吗% 的利率? 我想知道是否值得询问经销商,因为我知 ...

证券外汇

放错地方

澳大利亚O.P. 我的妻子,随着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早期发作,在我们外出之前,将她的信用卡放在房子里的某个地方说。 我们已经颠倒了房子。 我上网看看如何报告。当然,它要求信用卡号。我们 ...

证券外汇

资产测试的时间?购买家庭住宅B4退休?

澳大利亚O.P. 您的初始资产测试何时完成? 当您67岁时?或当您“退休”时? - (停止工作)? 如果我推迟退休说68,我将回顾我所拥有的67年资产,还是当前的超级资产(非常低的超级资产)数 ...

证券外汇

违反税收居住后出售Inv物业?

澳大利亚O.P. 我有这种情况。我的一个朋友要永久移居海外。他将打破其税务居民身份,并开始在新的居住国(美国)缴纳所得税。 在美国,您持有超过一年的任何投资房产都需要缴纳长期资本 ...

证券外汇

IBKR确实令人沮丧

澳大利亚O.P. 我在盈透证券开设了一个经纪账户来交易美国股票,最近我开始进行期权交易(只是出售备兑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但 IBKR 非常令人沮丧,不会让我进入期权交易,即使 现在已经 ...

证券外汇

15年后,CGT进行中小企业清算

澳大利亚O.P. 朋友/专家, 想了解:澳大利亚资本利得税 15 年规则中小企业 https://www.ato.gov.au/bu sinesses-and-organizations/i ncome-deductions-and-concess ions/incentives-and-concessi ons/small-business-cgt-conce ssions/small ...

证券外汇

欺诈交易绕过SMS安全性

澳大利亚O.P. 大家好, 我想知道黑客或诈骗者是否有办法绕过银行机构发送的 6 位数短信代码? 致给你背景信息——我注意到我的西太平洋银行卡上有两笔来自伊斯坦布尔的交易,总计约 200 美 ...

证券外汇

Visa 借记卡作为政策已张贴预激活..?

澳大利亚O.P. 我的卡本月即将到期,Ubank(86400/nab)给我发送了一张新卡,但是它已被激活并从我的邮箱中偷走了。 我只知道某事已经起了,因为我从未去过的15分钟之外的超市批准了5C交易。 我 ...

证券外汇

自费课程报销计算

澳大利亚O.P. 我想获得一个估计,我会在纳税申报表时回到口袋里以自给我的工作直接相关的课程。 课程的费用IS $ 3,357.50 + GST($ 3,693.25含GST)。 说,如果我的薪水正好为$ 135,001 + super。例如在 ...

证券外汇

Woolworths 信用卡?

澳大利亚O.P. 您好 我只是想知道是否有人在使用woolworths信用卡时有过任何正面、负面、冷漠的经历或想法? 其他地方的评论似乎是负面的,因为注册过程。 我不是在寻找积分,而是在寻找定期 ...

证券外汇

股票——不是常见的问题。

澳大利亚O.P. 大家好, 希望能在这方面为我指明正确的方向。 大约 20 年前,我的母亲留下了很多联邦银行股票。我根本不知道她之前持有这些股票多久了……可能很多年了。 我已经 70 多岁了, ...

证券外汇

税务居民身份和税务影响

澳大利亚O.P. 大家好, 我是一名 IT 顾问,过去 10 年一直在我现在的公司工作。在过去的四年里,我把“在家工作”带到了海外,在巴基斯坦和父母一起工作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最近几年的 ...

证券外汇

NRMA 保险

澳大利亚O.P. 在 20 分钟的音乐和三下点击后,刚刚从 NRMA 挂断电话 – 接线员正在检查我是否还有耐心和生存意愿? 六位数的 PIN 码出现并消失,但没有 PIN 码出现打电话时第二次在手机上。 带有 ...

证券外汇

NAB 信用卡欺诈检测政策?

澳大利亚O.P.这篇文章已编辑 我已经成为 NAB 客户几十年了,直到现在我的 2x VISA 信用卡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想知道这里是否有人在 NAB 或其他信用卡提供商那里遇到过这个问题。 最近,我将其 ...

证券外汇

400 万美元的巨额养老金余额仍在运作

澳大利亚O.P. 如果您有一笔非常大的退休金余额,但需要很多年才能提取它,您会怎么做? 这会如何改变您的生活? 如何改变您的生活?这会改变你的工作吗? 当你年轻且无法获得资金时,你会 ...

证券外汇

资本利得税

澳大利亚O.P. 我和妻子购买了土地,并以业主身份建造了我们的第一套房子。我们搬进来并在我们的房子里住了 19 个月,发布了出租广告,然后搬回了我父母的房子。 如果我在 6 年内搬回来,我 ...

证券外汇

便携式设备的独立保险?

澳大利亚O.P. 大家好, 我最近买了一支 Apple Pencil 和一台 iPad Air。我妈妈试图将它们添加到 NAB(由安联运营)的家庭和财物保单的便携式设备中,但他们说这会使保费增加约 300 美元。 我想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