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聚会结束后,朋友们发了很多观后感。
诚惶诚恐,看见大家都怀着对发财的渴望,希望大展拳脚,风翔九州。我想说几句狂欢中的冷语,夜宴中撤走酒杯。
一)价值
很多时候,我很迷惘。因为我知道房子是非常贵的。
譬如说,前一阵子换新租客。我给客户添了一台50寸的彩电。电视机非常地大,简直象一架婴儿小床。而带低音炮,丽晶画质,网络USB和无线蓝牙功能。家居品质,的确提升了一个台阶。
这样一台彩电,只收了我2999元。
上次顾淳相亲,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家伙有厨师执照。据说是当年为了哄女朋友开心,特意去考的。然后我问他在家里面做不做饭。他说,炒菜是小事,但是你要事先把这么多的材料准备好,切片整齐。
然后下锅一炒。事后又要洗碗,这实在是打击士气,毫无成就感的一件事。
所以,越来越多的我们去到饭店吃饭。
但是饭店吃饭也不贵。哪怕很不错的中餐厅,坐进去,点几个菜,结账人均也就七八十元。你仔细算算这些盘子,碟子,仅仅让我洗碗,我就受不了。
这样得出的结论,吃饭也不贵。
总的来说。房子实在是太贵了。
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台30kg重的,集中了当代诸多最先进科技的大彩电,只要卖你2999元。
我们也很难理解,当你点上六七个菜,洗掉二十个碗碟,再加上备料,切工,大厨,卫生。饭店还要房租灯光环境,最后才收你人均几十元钱。
相比之下,房子为什么要这么贵!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回忆。但是很多年前,早至2002~2003年时,当时傻空们有一个口号:“房价,应该只卖建筑成本价。即1500元/㎡”。
傻空们的口号是,房子,不就是一堆钢筋水泥么。就该卖水泥成本价。
当然,现在已经很少有傻空这样说话了。傻空们现在的心愿,是房价只卖“钢筋水泥”十倍价,15000/㎡,已经谢天谢地了。
二)鉴今
读史以鉴今。要研究上海楼市的走势,另一个方法,就是看看成熟市场,看看别人是怎样走过来的。
正譬如我们说,要研究内地城市,后发城市的房价走势,十分简单。只要看看上海楼市是怎样走的即可。上海的楼市历史,减去三五年,就是内地的历史。
所以zhifei问我天津塘沽怎么看,我说照抄浦东新区历史就可以了。这是一个资源投入的新城,但弱点是开盘起价就已经太高。
同样道理,前天聚会之后,各位都对楼市充满了信心。试图在房子里面挖掘出A8,A9来。在繁华的喧嚣之中,我有时候想想,房子,真的有价值么?
我们举三个例子,美国,日本,香港。
这三者其实是很不同的。美国,代表着大型的农村。地价基本没有价值。
日本,代表着中型国家。土地有稀缺,一半城市一半农村。
香港,是城邦型国家(地区)。
对于美国来说,美国完全都没有房地产。
房地产在美国,并不是一项稀缺资源。美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大约在80平米左右。基本不存在“房痴”,“房奴”。
以美国一套典型的小镇上的郊区房子而言。售价25万美元。大概分三部分组成。
其中,建筑成本8万美元,地价8万美元,“建筑许可”8万美元。
建筑许可,这一块的成本,也是美国国家主义的典型失败。在美国造新房子,你必须得到左邻右舍的同意。包括新建房的高度,颜色,建筑风格,都有严格的限制。这样做的结果,最终是推高了房屋售价。
但无论怎么说,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在美国,“房地产”是完全不稀缺的。地价和建筑成本的比例,大约是1:1
如果换算成人民币的实际体验。你可以设想成,在中国内地农村,建一幢房子,只要25W元人民币。其中8W建筑成本,8W地价,8W交给村长。
其次说日本,日本的国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中国二个省。
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可以割裂分成二个市场:东京,非东京。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房地产”狂潮。但进一步细心读阅史料的人,才会发现,这个狂潮,绝大部分都发生在东京。
在东京以外的地方,哪怕在大阪,福冈这样的地方。房地产价格也不是太高。可能只有东京1/3的价格。和青岛也差不多。
而在日本更低一级的行政区,在一些乡和镇,已出现了无人居住的村落。房地产甚至完全不值钱。一百万日元就可以维修拿走。
最后的例子是香港。香港是一个城邦型的国家(地区)。全香港都很贵。哪怕最偏远的元朗,屯门,现在新盘也要近100000元/㎡。
这三个例子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房价和GDP,人均GDP,GDP增速无关”!!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结论。我们曾看到,许多人把上海,北京的房价,和美国比较。并且问“美国的房价才卖多少”。不如抛了房子移民。
你要和他说,“房价,和GDP、人均GDP、GDP增速无关”。
简单点来说,北京和长城关外的张家口,其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其实是差不多的。这二者房价差多少倍?
三)房价所在
第三步,我们来看看。是什么东西,支撑到北京上海房价,40000元/㎡以上的。
同样的二个兄弟城市,因为其定位不同,功能不同,其房价可以差一倍,3倍,5倍。哪怕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均是几乎一样的。
较典型的,譬如东京和大阪,台北和高雄,首尔和釜山,上海和南京。若单纯论人均GDP,上海还没有苏州高。
那么,是什么支持到上海房价卖40000/㎡么。这个才是核心因素。如果这个因素不再,或者改变,上海房价就会狂跌,甚至跌到比无锡还低。
我认为是“区位度”。
很多人不知道,在一个消费品市场上,只有前三名的品牌可以活下去。譬如P&G,Unilever,Colgate。因为消费者可能先选第一名的品牌;他觉得不满意,再选第二名的。再觉得不满意,才选第三名的。。。。而之后的第四第五名,生存的机会已经十分渺茫。
或许在细分市场还能找一点机会。
同样道理,在资本市场上,行业No.1的公司市值,通常是No.2的十倍。典型的譬如Intel和AMD,苹果和HTC,新浪和网易搜狐。
这其中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一旦市场凝固成全国性大市场,而不是分立的板块一块一块(换言之,人口全国流动)。则只有No.1赢家通赢。
No.2绝不是比例的问题,而是成指数差距的问题。
大约二年之前,GE通用电气医疗器械,招收一个中国区CEO,开出了远远高于市场价一大截的工资。
该职位,对于履历并无特别要求。仅有一点附加条件:“不得居住于上海/北京,需居住在中国其他任一城市,以便开拓二级市场”。
这也正是很多跨国大型公司的策略。当一个公司要在亚太区步一个点,他首选的位置会是东京,或者香港(Asia excl.JP)
如果他要步第二个点,又或者是中华区长得很大,他才需要在“二级城市”中挑选一个。备选的就是北京/上海。
如果他要继续再挑选,我们很难想象,有什么样的公司,会把HQ设到杭州去。
除了浙江省的本土公司,或者就是业务极端依靠浙江的公司了吧。
然后再进一步,如果在宁波开设一家“世界500强中心”呢。
那多半会死得很惨,成烂尾楼的。
这也就是No.1的好处。即对于跨国公司阿拉伯富豪这样的大鳄来说,Great China区,他只要和No.1打交道就可以了。
只有当No.1满足不了他的需要,又或者业务增长到很大很大的情况下,才需要开始考虑No.2
所以,在“外来大鳄”这件事上,No.1是赚足了风头。一个人独享了太多的好处。这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比例关系。
No.1通常是No.2的十倍。
北京有那么多外国使节。每一个大使馆都有一大群为他们服务的房东。这是天津所绝对没有的。
北京有许许多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电力的总部,所以哪怕北京的人均GDP和张家口差不多。但北京的房价,可以是原绥远省首府的10倍。
四)幂定律
下面,介绍一个定量计算的“幂定律”。
幂定律,是混沌学科中的一条定律。混沌学的本质,就是“没有道理”。所以幂定律没有任何道理,纯粹是一种猜想,纯粹是一种经验定律。没有任何理论基础。
幂定律指的是,对于一个大型的,复杂的,有机的,正正正正反反反反负负负负反馈的系统。其博弈的最终结果,大致会形成“幂定律”:1, 1/2, 1/3, 1/4, 1/5……
譬如说,在海滩礁石上的生物统计。占统治地位的生物数量,是第二名的2倍,第三名的3倍,第四名的4倍…………
譬如说,美国大城市的人口,第一名的纽约,是825W,第二名洛杉矶385W,第三名芝加哥287W…………
同样道理。在体育明星,和高管薪酬中,也满足幂定律。第一名明星运动员的收入,会是第二名的2倍,第三名的3倍,第四名的4倍…………哪怕他们运动水平差不多。
其具体的解释,是人们宁可花10.99美元,去看一场最棒的比赛。也不用花9.99美元,去看一场次棒的比赛。于是赢者通吃。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找些文献。譬如:http://blog.ecocn.org/archives/656
幂定律不是万能的。如本节开卷就写的,他并不精确,只能作为估算使用。
在同一个区域之中,“首位”要比第二名贵一倍。就好像上海要比杭州贵一倍。
而在同省之中,这又是排位。“首位”杭州要比宁波再贵一倍。
再到地级市里面,“宁波”要再比象山贵一倍。
虽然大家GDP都差不多的。
再次重审一边,幂定律毫无依据。纯粹是一种混沌科学。
我们只想跳过来直接说我们的结论,“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
五)结论
我们的结论是,“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
根据我们的思考,美国,日本,香港,都是GDP接近三万美金的成熟市场。但是他们的房地产市场结构,完全不同。
我们认为,房价,和GDP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房价之所以凌驾于GDP之上,房价反应的,其实是一种“集聚”效应。
只有当一个城市,反应出了“集聚”效应后,才会产生房地产的溢价。譬如上海杭州宁波象山,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房价是8:4:2:1.
所以,上海北京的房价,就该是工资的45倍。你如果不满意,你可以住到象山去。
从目前的情况下,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集聚成一个中心,似乎可能性还不大。
中国暂时华北以北京为中心,华东以上海为中心。
如果要去外省投资房地产,不是不可以。但切莫照搬北京上海的例子。
我们要时时刻刻记着,只有人潮集聚的地方,产业集聚的地方,房子才能卖得超过1500元/㎡,产生“钢筋水泥”溢价。
否则,哪怕GDP高如日本,人口稠密如日本,越前越後,备前备后,很多土地也是空置着,房子白送人都没人要。
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
评论
靠,欧五亿的文章都转到这了。
评论
好文
评论
好文章,受教匪浅
评论
好文
评论
那澳洲就只囤悉尼的房了?
评论
美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大约在80平米左右。
如果这是对的哦话,澳洲的人均面积起码在800平方左右。
评论
上海现在应该是陆家嘴。
评论
欧五亿是谁?
评论
但是,现在不是都在说国内房价在降吗?
评论
悉尼房子大涨
评论
悉尼房价还要涨
评论
我觉得为了让人均面积更接近现实,应该只计入能居住人的区域面积,土澳能称得上城市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沿海城市,人均面积不会有多高,广袤的中部地区就剩土著人了,人家不炒房也不愁没房。。。
评论
受教,悉尼将来会非常旺
评论
多点投资,澳洲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平均每个城市500年会有一次大震。
评论
悉尼房价要涨
评论
欧成效,号称上海炒房有5亿总资产。孔二狗没写书发迹之前还在咨询公司干的时候,因为欠高利贷赌债被迫把一套房低价卖给他了。二狗发迹后写的小说赌球者里有写这桥段,讽刺了一下欧。
都是以前混安家网的。
评论
悉尼房价涨涨涨涨涨
评论
据二狗所知:大学生在07年下半年一共给老刀拉来了大概7、8个客户。这7、8个客户中,二狗所熟知的有两个:一个叫禹总,一个叫小曾。之所以二狗对此二人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两个人的的赌博之路太过离奇。
小曾是琪琪介绍过来赌博的。尽管琪琪在那次被高利贷催债以后就不再赌博,但是大学生和她还保持着很好的关系。琪琪还是涉世未深,总是觉得大学生其实人还不错
小曾这个人生在上海这个金融城市,似乎也正是为了“金融”而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曾这个人非常的传奇,至少在二狗眼中他是十分的传奇。
如果乍一看小曾,绝对看不出他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人总爱讲上海话,可小曾却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般上海人总是衣着光鲜,即使是从棚户区里走出的姑娘小伙穿得也是光鲜靓丽,和从高档公寓里走出来的姑娘小伙差别不大,可这小曾穿得可够破的,秋天时上身儿穿了件羊毛衫,可这羊毛衫的袖口已经脱线了,他却还不以为然。下身还穿件阿迪达斯的毛绒运动裤,那运动裤上的毛绒都起球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买的是假货。上海人就没一个好意思敢穿成这样上街的!
评论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认为小曾是个没什么文化而且长得很难看的人。其实则不然,小曾不但长得很帅而且是个数学天才,而且,长得还不错,细看颇有点张国荣的意思。但他打扮成这样,一般人自然也不大会关注他究竟长什么样。
穿得邋遢点儿自然不会成为传奇,因为这世界上邋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再邋遢也还在正常的范畴之内。二狗认为他的传奇之处在于他的人生经历:他从上海某名校毕业,毕业后直接就去了一家特大的跨国企业,但是在仅仅工作一年以后就莫名其妙的辞职。据说辞职以后,他至少面试了五家公司,不知道是因为他实在是穿得太破还是谈吐太差,反正,没一家公司愿意要他。
结果,小曾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没日没夜的睡了一个月。醒来以后,他下床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办信用卡,而且,一下就填了20张信用卡表单。20张!二狗第一次听说他这事儿的时候有点不相信,因为在二狗心中,似乎全上海也没20家银行,可的的确确是真的有这么多。这堆银行卡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以上说的算是大的,小的真是连听都没听过,小到可能只在上海有一个营业点。就连这些银行,他也办了!
评论
据说一个月多后,小曾收到了办的20家信用卡中的16张。据说16张已经是国家允许持有信用卡的上限了,小曾的确也只办到了这16张。
收到这16张信用卡之后,小曾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他不停的刷卡套现,不停的跟银行申请提高自己的信用额度,不停的奔走于各个银行间还款。而且,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他都在持续的干着这么同一件事儿。刷卡、套现、还款然后再刷出,他把这种行为叫“洗卡”和“养卡”。据说,他从来没被任何一家银行追过信用卡欠款。他也不可能被追欠款,因为他为了还信用卡制作了一个特别精致的EXCEL表格,表格上明确的写着每一张银行卡的具体还钱时间,每到这个还钱的时间,小曾必然会在前一天把所有欠款都还进去,然后,第二天再刷出来套现。然后,再用套出来这些钱还到下一张信用卡上,然后,再刷……再套现……这就叫洗卡。
评论
这一切,都因为,信用卡有21天的免息期,他把这个规则运用得真是淋漓尽致。后来,干脆自己家里装了pos机。而且,小曾也跟上海众多以“信用卡套现”为业的“商家”有了很好的关系,一旦急需
他就这么不停的奔波于各个银行之间,银行给他的信用额度蹭蹭的上涨,没过多久,他已有多张信用卡的额度达到了5万!其它没达到5万的信用卡,也基本全达到了2、3万。据说,很快,他的16张信用卡的累计额度已经达到了59万!
什么叫做白手起家?!这就叫白手起家!尽管这钱其实并不属于自己。其实很多人尤其是上海人,只要具备这个意识,都可以接近零成本使手边儿有这么一笔钱,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意识。
就这样,小曾就从一个下岗小白领变成了一个手里有笔可用的“闲钱”的人。很多人有了信用卡以后经常过度消费,今天刷个名牌的包明天刷个新潮的手机。小曾可绝对不是为了能透支点钱才办的卡。他是为了什么?!炒房!!
评论
刷信用卡炒房,可行吗?!绝对可行!小曾就是典型的案例。
小曾的父母还都有工作,父亲是没什么油水的小公务员,母亲是中学老师。还有个早已嫁出去多年的在外企当白领的姐姐。一家人都是安安分分、小富既安,住在80年代多层的老公房里,虽然没什么钱,但是日子过得也很舒心。他的父母每天都不知道儿子在忙些什么,只知道儿子虽然一年都不上班,但是不跟家里人要钱,每天似乎都忙忙碌碌,但又每天什么都不干。
在小曾开始炒房的前几夜,他的爸爸还认真的找小曾谈了谈。
“儿子啊,你如果实在不愿意出去工作那也无所谓,咱们家还有点闲钱,你看看做什么生意赚钱……”老曾说。
“爸,我不太愿意做小生意,我就是觉得现在炒房子不错。”
“炒房子?什么叫炒房子?”当时炒房子这词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老曾还不清楚。
“就是买一套房子,等房子升值呗!”
评论
小曾对老爸的称赞并不太以为然。因为这些,只是他整个运作的开始,才刚刚起步。
当小曾的房子买了大概半年的时候,小曾主动找老曾谈话了。
“爸,我想再从银行里贷一笔钱。”
“哦?!怎么贷?抵押那两套房子吗?”
小曾摇摇头:“抵押那两套房子在银行里也贷不出多少钱。”
“那你准备怎么贷?”
“我准备把这套房子卖给你。”
“卖给我?!你这是要折腾什么?你是我亲儿子,我们所有的东西以后都是你的……”
“爸,你听我说。我把房子卖给你,能从银行里多贷出一笔钱。”
“你说说。”
评论
咱们这房子是70万买的,现在卖的话大概能卖90万。”
“是啊,是啊……哎呀,这房价涨的……”
“恩,先不说这个。我想把这房子以120万的价格卖给你。我咨询过房产管理所的人,咱们交易时把这房价做到120万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这120万,你只付个首付就行。这首付你先垫着,回头你的贷款下来以后我再还你。”
“……什么意思。”老曾老了,没听懂。
“是这样,我把这90万的房子以120万的价格卖给你,其实你就是走个过场,首付还是我来付,贷款还是由我来还。这样,就可以从银行多贷出来不到30万。我算了算,除去你首付要多那么一点点外,还可以多出来27、8万”
“那你要这多出来这27、8万干啥?”
“继续买房子。”
评论
里面小曾的原型就是欧成效,除了他爹妈和老姐其实非常有钱以外,基本都是真事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