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从事悉尼房产买卖十几年,遇到了不少买房的客户,亲耳听到一些有趣的故事。
在此,我略微分享两个故事。
这是一对年长的客户分享给我的故事。
30年前,他们从马来西亚移民到悉尼时,按照他们自住的需求买下了一套自住房。
这套房,在一个闻名的小学(Denistone East 2122 Public School) 附近,同一条街,为的是让小孩可以走路上学。
后院有一块几百平方米的草地,可以跟小孩子玩耍。
厨房的装修,是很鲜艳的,用朱红色的瓷砖。
如今,他们依旧住在这套房子里,孩子们大了,也搬出去住了,只剩下老夫妇了。
但是,他们苦恼的事情就接踵而来了。
每到早晨,小学生上学的两小时和放学的两小时,他们的车很难开得出去,也很难开得进来,因为有太多的车辆和上学的小孩子在这条街上进进出出。
几百平方米的草坪对他们来讲,又是一个负担。
以前可以自己去推剪草机,现在已经推不动了。但是呢,每两周要花一笔钱去请人家来帮打草,也是成为他们的一笔负担。
原来鲜艳的瓷砖,如今已经是锈迹斑斑,残缺不全,但他们也没有太多的资金去做翻修的工作了。
唯一让他们庆幸的是,30年前,他们花了大概$10万块钱买的房子,30年后涨到了$150万左右,涨了15倍。
他们正考虑把这套房子卖掉,去买一套更小一点的,安静一点的房子,把多出来的钱,用来养老。
这对老夫妇在跟我聊天的时候,也很感叹:“其实在悉尼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里,无论是做工人,还是做老板的,只要早些时候买过房,没有卖掉的,到了退休的时候,生活都不至于太难过;反而是有些人为了做生意,把房子抵押甚至卖掉去做生意的,到头来等退休的时候,生活反而不如他们这些有房一族的人了。”
这下在悉尼也住了20个年头,也深有同感,尤其是老夫妇俩的亲身经历,时间超过了30年,应该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里面的原因,也许是有许多方面,在下稍微分析一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发表一些见解,供读者参考。
悉尼名义上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是人口只有500多万。要想在这些500多万的人口做成一些大生意,赚到大钱是很难的;再加上政府的各种税收,抵扣完税后所剩的钱与自己付出的代价是不成正比的。(一家之言,也许我是错的。)
假设一下,如果这对老夫妇在30年前,就是在这条街上买一套房做出租,经过这几十年的供养,就像养孩子一样。反而比作做生意的人花费的精力和代价会更少。
下一集,我会分享一对年轻夫妇近期买房的经历,敬请期待。
评论
评论
静待下文
评论
要赚钱,做生意还是最快的,但风险也大
评论
所以房产这种资产还是要长久持有才能体现出优势?
评论
炒股,外汇,比特币都比做生意快,还省事,就是风险大而已。
评论
马克
评论
所以RBA降息是收割穷人供养富人。
评论
你是华人同盟的销售吧?之前看过你在6park发的帖子
评论
我挺喜欢他们的故事,写的真不错。
评论
这个故事有误导的意思。为了做小生意,到了卖房的地步?这生意不做也罢。比较会做生意的人,则么可能不区关注房市? 市场惯例是,用几个投资房给自家的小生意避税,小生意做的越好,投资的房产越多。不少有小生意者,手里奴会少于三套组合房产的。只有生意越好,手里的现金流越大,从银行贷款买房的能力才越大。
评论
这些都是老一辈的故事过时了,隔壁讨论的是手上4套房没工作的苦恼
评论
楼主不要讲30年前,30年前的人不会向你买房子的, 要讲就将刚登陆的,他们才是你的客户,有几个买到赚到了,大饼不是这么画的。
评论
任我行不是吸星大法伺候吗
评论
这要是30年前买在中国,现在成拆迁户了,不止翻15倍哦
还是中国涨得快,还不用剪草,交council费
评论
难道不是讲个买楼花发财的故事?
评论
评论
呵呵,讲故事画饼也得看什么时候吧,现在失业的失业,歇业的歇业,谁敢买呀
评论
30年才涨15倍。。。。。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