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如果当年没逃离海南,我们早就破产了!选择的背后是常识!
2015-12-04 人文经济学会
编者按:张维迎老师的经济学课堂经常出现意外的惊喜,11月10日,在讲过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理论后,张维迎教授邀请了自己的好朋友、著名企业家潘石屹先生登上讲台,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作为企业家的人生经验。
演讲人:潘石屹
SOHO中国董事长
我想讲三个故事,也是我人生三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2年。我们六个人创业,赚到了第一笔钱。我们创业的时候,还有一个故事,你们的张教授到了牛津大学去读书。他在双安商场双榆树这边的一个宿舍,就成了我们六个人筹划的地方。等张教授从牛津大学毕业回来的时候,要占股份,说创业是在我的宿舍里面创业的。要是张教授在国内的话,我们一起就算七个人了,在他的房子里面创业,他能不占股份吗?
90年,我们成立了万通公司,到91年,我们赚到了第一笔钱。都是二十岁出头的人,赚到第一笔钱非常兴奋。
我记得冯仑常常说一句话:你看看,我们没钱的时候都赚到钱了,现在有钱了,不知道要赚多少钱!这已经成了他的一句口头禅了。他这句话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也觉着可以赚很多钱,就不断地在海南岛炒房炒地。
几单之后,炒其中一个楼房的时候,突然王功权提出:这房子有没有产权证啊?我说,你说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只认钥匙,万一把钥匙拿过来,房产证不是我们的,不也白搭么。他就派我去海口市规划局去查一下,有没有这个证件。
那时候有没有房产证,就是规划批没批,有没有土地证这些证件。我去查的时候,海口规划局的一个干部说不让查。我想,不让查,王功权给我的任务怎么去完成呢?结果碰到一个朋友,就和他说,要查查一个项目有没有规划的审批,这个规划局的干部就不让我查。他说:海南岛人你还不知道,我给你出个主意,五斤橘子,两条三五烟,带上去,百分之百让你查。
我完全按照他说的,买了五斤橘子,两条三五烟,带着上去了。把东西往桌上一放,这小伙子把抽屉打开,橘子倒到里面,烟放到里面,给我一个大本子,说你自己去看去。我就自己看。查了一下我们的项目,是有(证件)的。我这人特别好学习,除了看完自己的,我还要看看别的项目的。我就一个一个看,五斤橘子两条三五烟不能看一个数就走啊。
当时海口的常住人口好像是十五万人,还有我们这些跑着去的,没有户口的人,大概也有十五万人,一共就有三十万人。我把海口市规划批了的面积,也就是市政配套费都递交了的,加起来,除了一下海口的人口,我记得数字是四十九平方米。当时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是七点四平方米,而海南刚刚建省,在海口这样一个不富裕的地方,电都没有,一个红绿灯都没有的地方,建房子要接近五十平方米,北京才七平方米多。这就是房地产泡沫啊,跑的越早越好。于是我就赶紧跑到北京来,做了第一个项目,在阜成门这边,万通新世界广场,赚了不少钱。海口的企业家,多少企业家,基本上全军覆没,出来的很少。
有好多人说,我们几个人,能够从海口这边逃着出来,能够从海南岛的92、93年房地产泡沫里逃着出来,非常聪明,很有远见。其实呢,就是算数,就是建筑面积除一个人口数。就是常识。
不要把这些商业的东西搞的多神秘,一会儿佛了,一会儿道了,一会儿鬼了,一会儿神了,没有这么神秘的东西,就是要尊重常识。当全中国最好的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只有七平方米的时候,你作为海口,接近五十平方米,就是有问题的。所以就能逃到北京来,发展得还不错。
现在冯仑的口头禅就是:我们从海南岛逃出来了,北京的CBD一半是我们建的。当然有星城国际、我们建的SOHO现代城、建外SOHO、SOHO尚都、朝外SOHO、阳光100几个项目,我们六个人出来,把北京一半的CBD建起来了。
如果是当年没常识,我们还在海南岛呆着,早就破产了。所以这个是第一个故事,我总结的道理就是,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太深,要尊重常识。当然张教授讲的这些曲线、数学模型,该学的也要学学。这东西有点太复杂了,他出一本书就送我一本,没有一本是我能看得懂的。
讲第二个故事吧。到北京来,我们做了万通新世界广场,赚了好多钱,赚的当时都没有概念了。因为当时土地增值税还没出台,成本很低,我记得每平方米的土地的价格是两千七百块钱,建安费几千块钱,最终成本是五千到六千块钱。最后销售的价格是三四万块钱。赚完钱后,我看到一张报纸,记得是香港的《明报》。94年95年的时候,《明报》的记者就通过卫星的照片看了一下,朝鲜半岛上面,从“三八线”分开,北边的一部分黑灯瞎火的,南边的一部分灯火通明。这个人就写了一篇文章,说一个地方富裕不富裕,GDP和这个地方的明亮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个“三八线”是分界线,北朝鲜就没灯,南朝鲜灯就特别多。
我看完以后,感觉很有道理。以后到什么地方去赚钱,就得顺着光走,到光明的地方去赚钱。但我手里也没有卫星啊,我怎么能够看到光呢?我有汽车,所以我就开着汽车,绕着环路转了一下,只要绕到北京的西边,就黑灯瞎火的,国务院的部委从来不加班的,一到晚上就全是黑压压的一片。只要到了东边,就灯火通明。按照这个道理,越光明的地方,GDP越高,越光明的地方就越有钱。我就不能在西边,应该到东边去做,就到了国贸周围。所以我们SOHO中国,围绕着国贸桥方圆一公里的地方,大概做了十二三年,也才有了冯仑说的这句话:我们从海南岛来的,建了北京百分之五十的CBD。所以这个是我的第二个故事,就是到光亮的地方去,顺着光明走。
第三个故事,今天,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政府说房地产是支柱产业,要健康理性地看待房地产。我是怎么看呢。今天中国的房地产,跟1992年海南岛的房地产是一样的,所有的情况都是一样的:过剩,房子非常多。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当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七平米多的时候,住房需求大,房价就压不下来。有段时间国家每年出一个政策,压房价,叫“国八条”了、“国六条”了、“国四条”了、新的“国四条”了,一年一个文件,压不下来,因为基本的需求在。
可是到了今天,我们的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呢?现在已经是三十多平方米了,接近四十平方米了。而每年增长的速度是多少呢?每年竣工的面积是十二亿平方米,如果是六亿城镇人口的话,就是每个人每年增加两平方米。五年过去,所有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就能增加十平方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看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烂尾楼、空置楼房非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房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钢材、水泥的需求量也大幅度下跌。我记得08年09年,钢材的价格是六千块钱一吨,而今天钢材的价格是一千九百块钱一吨。换算成斤,没有一斤大白菜贵。
中国的钢材,要从巴西和澳大利亚把铁矿石运过来,再和中国的铁矿石一比一混合,到高炉里加热才能冶炼出来。大白菜呢,是一个小籽,放到地里,浇点水,就能长出来。现在钢材的价格还不如大白菜的价格贵,因此,房子的过剩,钢材的过剩、水泥的过剩,数量是非常大的。
所以,作为一个明智的开发商,又到了一个选择的时候。选择背后的道理,是常识。不要想的太复杂,东西多了之后,价格就不行了。有好多人问,你说房价会跌吗?我不敢说。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一个央行。全世界的央行,自从有了以来,就爱发货币。中国的央行是这样的,外国的央行也是这样的。如果他把存款准备金再降低,利率再降低,市场上的钱多得不得了,好赖房价也会涨。可是从基本面来说,基本的需求已经大大地满足了,闲置的房子非常的多。
我就思考,当我们的资源这样的过剩,每一个城市的房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想了差不多三年时间,海内外看了一圈,差不多想明白了。要做什么事情呢?就是利用今天最有力的,最普及的技术——互联网的技术,把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像滴滴打车,Uber,能够把汽车的资源利用起来一样。手机上的一个APP,把多少汽车管理的中间环节给消灭了。还有一个叫AIRBNB的软件,他就是把零零散散的对住房的需求,和全世界的房子链接在一起。没有给社会增加一套房子,可是把每一套房子的利用率充分地提起来了。
做别的东西我不会,但我看到中国的办公楼空置率特别多。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个软件,把对这些闲置空间的需求都利用起来?我们做了一个共享空间,名字叫SOHO3Q。做完这个后,毛大庆从万科辞职了,要创业。
我说SOHO3Q 先给你提供一个办公室,你先在这办公。他一边办公一边琢磨,结果做了一个跟我一样的东西。他问我怎么看,我说毛大庆,你在万科的时候,跟我们一样,跟SOHO一样,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给中国的房地产做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房地产的名声多坏,要很客观地来看,十年前建的房子,就没今天建的房子好,二十年前建的房子,就没十年前建的房子好。所以,房子的进步速度是非常大的。而建了这么多房子,把中国从人均五平方米、七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增加到接近四十平方米,这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贡献,是为这个社会做了有益的事情。
可是今天,在全都过剩的时代,我们再去建房子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把已有的、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的资源利用起来。
(潘石屹演讲结束后,张维迎教授希望补充一个问题,谈谈当初为何下海。)
我下海那年是1987年。当时我在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一个国务院的部委。现在呢,变了妾了,它的名字叫中石油。我就在这个单位里面,收入非常高。我记得我的工资收入是一百零一块钱,而我爸爸是工作了好几十年,又犯错误又平反,他的工资是六十九块钱。可是我在单位天天无所事事。在我们这个机关里面,八百多个人,除了一个调度室的人有点正经事情,剩下的事情,工会、妇联、宣传、组织部,包括我在的部门叫做总经济师办公室,什么事都不干。确实是百无聊赖。
我分进去的第二年,又从别的学校来了一个女同事。我们科长说,陪这个女孩子去领个办公桌去。我说好,因为后勤部在哪我都比较熟悉。我就带着这个女孩,去领这个办公桌去。当时,我们领一个办公桌,然后每一个人发件石油工人穿的棉袄,就算成为石油战线上的一员了。帮这个女孩儿把棉袄领了,然后就来挑桌子。两个抽屉的桌子,挑了一个小时,我说咱们拿着个桌子赶紧回去吧。她说,潘石屹你可不知道,这张桌子要陪我一辈子的,我得仔细挑。
我感慨,真是啊,要在机关里呆着,我就得和这个桌子陪上一辈子。所有的东西都不会变化的。
我回去以后一晚上,我就琢磨,我说我得下海,就跑到深圳去了。这就是我下海的经历。
评论
他老婆呢?张可不是简单的女人,红二代背景,与资本合理,其力无穷啊
评论
悉尼墨尔本也一样。公寓房存量过多
评论
good one
评论
怎么没提他老婆
评论
第一 当年他老大是冯仑
第二 他老婆的背景
评论
还是要看地段
评论
他老婆不一般了。他也是运气好,前面有大佬,家里有老婆。
评论
能力, 背景, 机缘, 有命赚钱
这就是秘诀吧?
评论
因为现在人民富起来了
人有钱了就开始想别的
有了钱就想要权,有钱有势了又想长生不老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评论
会吗?
如果存量过多为何空置率如此低呢?
http://www.yourinvestmentpropert ... ightens-204454.aspx
我倒觉得悉尼有点像国内一些发展中的城市。
22年前我刚来的时候这边真的很乡下,没什么高楼大厦。
Parramatta那时候对我们来讲就是郊区。
现在高楼大厦,科技园,商业园。大型购物中心,成熟的社区中心。
评论
明年大批楼花建成会不同的。
评论
每年都有大批楼花盖成,为何唯独明年不同?
而且每年移民的人口,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估计接下来光是悉尼每年人口增加10w人:
http://www.planning.nsw.gov.au/projections
但是2016估计完工项目才2w套
http://www.acnw.com.au/article-30877-1.html
悉尼过去10年开工量一直不足,估计依照现在的盖房量要到2018才持恒
而且别忘了,因为地产市场不好,现在很多开发商也暂停买地以及开发项目。你不觉得最近市场上的楼花变少了吗?
评论
潘石屹自己编的故事你也信?
信他你不如看王健林的采访,人直说当年赚了钱被政府点名捐钱,以及如何需要和政府合作赚钱,当然不会提到温。
事实是有钱的人都是聪明的就看谁胆子大,谁运气好,全世界各地都一样,刺激的在华尔街呢。
评论
这文章比从自行车到宾利还水。。。
评论
租金上不去 新楼又起了那么多。我感觉危险了。周末开车去Hornsby在往北的Asquith转一圈 发现起来好多新楼房。以前去过那边感觉人烟稀少,这么偏僻的地段,这么多楼实在是饱和了。坐火车进城看到外面也是成片的公寓。
评论
潘讲的东西向来没营养,避重就轻
自从私生女事件后,他的股权全都转给他老婆了,他现在就是个“裸商”
评论
当年,潘石屹的铁哥们儿,也就是他的最为得意的推手,名叫阚军,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是我初中的政治老师。
评论
感谢分享。
“估计接下来光是悉尼每年人口增加10w人”
链接里给出的数据是2010年的预估。从2010到2015,情况有很大变化。
下面的预估说悉尼每年平均增长接近8万,但现在经济那么差,已经不可能增长那么多(新西兰移民开始回流就是一个明证)
http://www.planning.nsw.gov.au/~ ... ng-projections.ashx
评论
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潘是典型代表
评论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