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中国的奶牛养殖场、牧场、奶农们的生意眼下是相当的惨烈。 这种惨烈是从2013年短暂的好日子开始的。2013年全球奶荒,伊利、蒙牛、光明、雀巢、君乐宝等等这些乳企业大佬们纷纷通过扩建牧场、合约收购这些
中国的奶牛养殖场、牧场、奶农们的生意眼下是相当的惨烈。这种惨烈是从2013年短暂的好日子开始的。2013年全球奶荒,伊利、蒙牛、光明、雀巢、君乐宝等等这些乳企业大佬们纷纷通过扩建牧场、合约收购这些方式抢占奶源,原奶收购价格一度从不足每公斤4元一路攀升至2014年,高处达6元多/公斤。高处猛刹车之后就一路急跌,至2015年初央视爆出“倒奶杀牛”事件时,已是哀鸿遍野。原来的收购合约没用了,乳企拒收。大型乳企们不仅不收奶了,连国内的牧场也不要了,合作牧场被提前终止合约收摊的消息不绝于耳。 2015年剩给养殖场们的主要工作只能是善后。那些中小养殖场和奶农们的善后令人叹息不已:把鲜奶几毛钱卖给养猪的;猪消化不了,养猪的也不要了,只能倒进田里;有的免费送给附近学校的学生;卖牛,当初近两万元买的牛半价卖出;实在不行就当肉牛杀了。 大型牧场一样艰难。原有生存路径断了,只能另寻出路,纷纷向下游产业链拓展,自建乳品加工厂,加入终端竞争大军。
2016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甚至广东们这样的养殖大省、小省的中小养殖企业已经纷纷退出行业、供应减少的情况下,行情也并未见明显好转,多地制订的收购价格也只是在3元多的成本价上下。 什么原因让中国的牧场走出这样坎坷的道路?从成本上、质量上找原因应该,可是在这个行业已经与国际贸易融为一体的情况下,主要原因不在国内,而在国际市场上。2013年至2014年初我国企业从新西兰进口奶粉税后价格是每吨5.5万左右,而2014年中、2015年价格则降至每吨1.8万左右,比国内成本低一半。 中国圈养的奶牛撞上了新西兰成群奔放的奶牛们带来的致命的威胁。
传统支撑新西兰出口的一直是它的近邻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会从新西兰进口原油等物资,不过因为奶粉(主要是中国乳品加工企业大量需求的原料大包粉),新西兰的出口创出新高,2014年让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格外振奋的是,它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升级为中国,澳大利亚则沦为老二。就在中国的养殖场、牧场、奶农们命运戏剧性转变的时候,据新西兰贸易部提供的数据,2013年6月-2014年6月年度,新西兰对中国出口116亿新元,比上年增长39亿,其中最大宗物资是奶粉,占了53亿,比上一年增加额高达30亿。 2015年我国的乳制品进口量下降,但价格继续在下降中。 据海关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乳制品136.9万吨,比2014年同期减少16.6%;平均价格也下跌了24.6%。 由于欧盟的竞争,新西兰对中国的出口量减少,但新西兰奶粉在中国进口乳品中的地位没有动摇。2015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奶粉总量减少,价格也下降,进口均价在2014年大降的基础上又下跌了10.4%。这种下降好事耶?坏事耶? 新西兰物美价廉的奶粉就这样替代了中国奶牛们产下的生鲜乳,势不可挡啊!
2014年1月-2016年1月新西兰牛奶产量变化图来源:新西兰乳品局
那么2016年中国奶牛养殖场、牧场、奶农们面临的局面会不会有新的机遇呢?《农业家内参》告诉大家以下几组数据: 2015年年初由于干旱等因素影响,新西兰全脂及脱脂奶粉的价格曾有攀升,但并未持续下去,2015年度因干旱,新西兰牛奶产量虽略有减少,但也达到了2150万吨,只比2014年度少了30万吨。 同时要强调的是,新西兰牛奶95%用于出口,奶制品业是其最大的出口来源,为全国出口额贡献近30%。 而且伊利(600887.SH)、蒙牛(02319.HK)、光明(600597.SH)等等这些乳企大佬们这几年争相在新西兰、澳大利亚自建牧场,他们的产量将越来越多地贡献到新西兰对中国的出口量中。 最近中国牧场老大现代牧业(01117.HK)发布了业绩预警,公司预计2015年的净利润较2014年同期相比会减少15%。 现代牧业给出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原料奶的售价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下跌。每吨原奶截至2015年11月30日的5个月的平均价,分别比2015年上半年以及2014年全年的平均售价下跌了4.6%和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