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随着冬季的寒意渐渐侵蚀新西兰的基督城,建筑工人雷佐里诺·罗波利兹(Rizolino Loberiza)开始想念菲律宾棉兰老岛的温暖气候。这位38岁的建筑工人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太平洋彼岸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要依靠他在外
随着冬季的寒意渐渐侵蚀新西兰的基督城,建筑工人雷佐里诺·罗波利兹(Rizolino Loberiza)开始想念菲律宾棉兰老岛的温暖气候。这位38岁的建筑工人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太平洋彼岸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要依靠他在外打工的收入维持生计。菲律宾人目前已经成为基督城最大的外籍劳工群体。与许多同胞一样,罗波利兹于2012年受聘来到这座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在此之前,一场极具破坏力的地震导致该市185人遇难,无数住宅、办公楼和商店变成废墟。 这些外籍工人多数都拿到了3年的工作签证,只有拥有相关专业资格和经验的人才能获得这种签证。 “我来这里是因为我在自己的国家没有工作,”他说,“我来这里是为了帮助他们重建城市,也是为了帮助我的家庭生活下去。” 与很多同事一样,罗波利兹也经常泛起乡愁。“我感觉很孤单,因为当我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时,本应该跟孩子在一起,但他们却不在我身旁,这让我倍感失落,”他说。 但他也有自己的计划。尽管距离12万新西兰元(7.9万美元)的存款目标还相距甚远,但罗波利兹梦想着能回家后购买一座农场。在新西兰,商业建筑工人的时薪为25至45新西兰元(16.56至30美元),而住宅建筑工人的时薪约为22至40新西兰元(14.48至26.33美元)。 这份薪水非常可观。对泥瓦匠杰西·菲尔戴德(Jesus Feldad)来说,新西兰的工资能达到菲律宾的5倍。这位33岁的菲律宾建筑工人来到基督城之前曾在卡塔尔工作,他称之为“我一生中最糟糕的经历”。
Jesus Feldad. (Credit: Phil Mercer)
2011年2月一场强地震过后的基督城。重建需要大量建筑工人和有相关技能的技术劳工。 菲尔戴德不太愿意透露他在中东究竟遭遇了什么,但他表示,当时的老板对他缺乏尊重,强迫他们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而且往往不能提供充足的食物。相比而言,基督城的工作环境则要好得多。 “我来到这个国家时着实吃了一惊。这里的人都很可爱,”他说。他还补充道,他梦想着能跟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一个5岁,一个3岁)团聚。“我想长期住在这里,我想把家搬到这里。与他们两地分居实在是太难熬了。” 菲律宾人在基督城很受尊敬。在当地居民看来,他们都吃苦耐劳,而且效率极高。 外籍劳动力的好处 总部位于基督城的商业和住宅建筑公司Buildtech总监伊斯莱尔·库珀(Israel Cooper)认为,如果不使用外籍劳工,基督城的重建速度将会放慢两三年。 这家公司在基督城有135多名员工,其中约半数来自爱尔兰、英国、西班牙和斐济的外国人,而公司聘请的菲律宾人比其他所有国家的员工加起来还多。
A construction site in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Credit: Phil Mercer)
“如果不能吸引并留住外籍员工,我们就无法完成项目,”库珀解释道,“很难在当地找到并吸引拥有合适技能的员工。我们正在培训大量学徒,但这是一项长期解决方案,无法满足眼前所需。” 与菲律宾国内或之前的其他国家相比,由信誉良好的公司招募的工人可以在新西兰享受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的薪水。 基督城市长丽安·达尔齐尔(Lianne Dalziel)说,外籍工人带来的多元文化对那里形成了良好的促进。 她对BBC Capital说:“我路过海格利公园的网球俱乐部时,看到里面有一群菲律宾人在打网球。如果是六七年前,根本看不到这样的场景。这是好事,表明我们的城市正在形成四海一家的文化氛围。” 阴暗面 很多外籍员工都加入了工会。工会管理人员表示,重建工作中存在一些阴暗面。 工程、印刷和制造业工会(Engineering, Printing and Manufacturing Union)的阿兰·克莱伦斯(Alan Clarence)曾经将外籍员工的大举涌入称作一场“劳动力风暴”,曝光了建筑业的一些阴暗面。 “很遗憾,我们发现了一些剥削外籍劳工的情况,”克莱伦斯说,“人们必须交钱才能到这里工作,他们会受制于雇主,来之前被告知可以拿到不菲的薪水,但来了之后却发现实际薪水远远达不到承诺。” 这些外籍劳工可以向工会投诉,工会将会代表他们进行调查,或者可以根据最近修订的法律直接更换雇主,这样便可减少一些问题。 不过,由于凭借自己的双手重建了这座城市,基督城的市议会和社团组织还是鼓励很多外籍劳工在完成工作后在当地永久定居。愿意在这里多留一些时间的人既可以延长临时工作签证,也可以申请永久签证。 库珀表示,这是个“复杂的流程”,可是一旦获得这种签证便可带着全家迁居于此。 “这些人很多都会留下来,”社区组织“重建基督城”的总监迪恩·斯威格斯(Deon Swiggs)说。“有些菲律宾人或英国人可能举家迁往基督城。如果他们已经在这里工作,就会自豪地说,‘我建设了基督城,这是我的家,我想留在这里。’这对我们都有好处。” 雷尼·奎诺尼斯(Rene Quinones)就是这样一个希望融入这座城市未来的工人。这位来自菲律宾东部城市伽罗(Jaro)的37岁的油漆工已于2012年将妻子和3个孩子(年龄分别是10岁、7岁和3岁)带到基督城定居。 “我想念亲人,但我不后悔住在新西兰。”他说,“最初来到这里工作的时候,气候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确实很难熬。至于文化问题,我们可以一点一点适应。” “我的长期计划是什么?我想一直留在新西兰工作,直到退休。希望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