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Coddington女士 您其实可以选择卷铺盖回欧洲


在新西兰


Coddington女士 您其实可以选择卷铺盖回欧洲

    拜读了柯廷顿女士在杂志上发表的大作,光陆我心里总觉得有但什么不对劲。说是生气吧,光陆我脸皮奇厚,况且生活在这样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度,我还不至于因为柯女士那几页牵强附会,文不对题的词句而动了肝火。那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柯女士的此篇惊世之作,尽管没能在奥克兰华人圈再次搅了个天翻地覆,但是要知道众多华人社区团体在忙完这阵子节庆之后,一定会调转矛头纷纷指责其种族主义,目光短浅等。之前的这些指责听起来已经似乎义正词严,且说得处处在理。但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看柯女士的言论,似乎对于新西兰那些“白人”来说这些想法也无可厚非。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洋人对于亚洲面孔缺乏一种认同感,无论是你是纽国的公民,永久居民还是真正的外国人。他们很难把你看成他们当中的一分子,而有意无意地把亚洲人和他们那个大洋彼岸的中央大国联系到一起。此外,他们还得摆出一副主人的样子,开心了,就盛情款待你这个“客人”;不爽了,就可以嚷嚷要“send some back”。再反观亚裔,非但对这种现象不抗争,还配合着他们尽说一些“谁稀罕留在这里”这类的赌气话。追根到底,这一系列的症结和亚裔无法落地生根的心态有关系。现在的新西兰,亚裔大多数是第一代移民,千辛万苦地跑来此地读书生活,母国的脐带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极难割舍。更要命的是,很多人来这个国家生活的心态仅仅是为了接受这里的教育,获得一本“全球通”的护照或者来此度假放松一下自己。其实,近些年亚裔的到来如同给了新西兰这个原本被欧美澳日等国越甩越远,未老先衰的弹丸小国注入了一股全新的能量,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我奇怪的是是鬼佬甚至是亚洲人自己,都不愿意正视这一点。正如那个柯廷顿女士,她看到的只是谋杀,贩毒和骗保的亚洲人,而一切正面的东西,都被她大脑中的Euro牌filter给过滤了。    在作者的这篇文章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很好笑的现象,作者提到亚洲家长的那些好车让贫穷的白人孩子看了很不是滋味。这算什么话,难道亚洲人开好车,住好房,送子女接受好的教育也有错?更有甚者,似乎认为每天泡在图书馆研读的亚裔学生生活状态也是一种错。难道对于这群洋大人来说,非欧裔就应该如同某些人一样,从小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然后长大了乖乖呆在家接受他们的施舍或者去从事那些最低工资的工作?这种经过Euro牌filter过滤的人生世界观使他们在面对无论是在资金还是技术上都占优势的亚洲移民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我承认,种族,宗教,语言与文化传统不同而又缺乏沟通的族群之间,最容易因为不了解而产生莫名的排斥心理。尤其当两种强弱难分的文明的在第三方的土地上遭遇的时候,极难做到和平共处。但是新西兰不是欧洲,并不是他们的祖先数千年来生存之地,即使是自诩为原住民的毛利人,也仅仅是漂流到此数百年而已。在这片无主之地,任何一个族群都没有资格他人当作过客而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沾沾自喜。新西兰的牛缺了谁照样能产出高质量的奶,奇异果也不会因为少了几张毛茸茸的脸就变回中国猕猴桃。亚洲人将在不久的未来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则何如?这就能导致柯女士歇斯底里地高喊“这还是新西兰吗”?那么让我来告诉你,这就叫多元,这才是新西兰的本义所在。如果柯女士及拥有类似观点的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那么光陆今天就来帮你们指一条最好的路:变卖资产,卷着铺盖回欧洲去吧!要不就早点洗洗睡了,明早起来继续享受新西兰的蓝天白云。    当然,作为这次风波中被攻击的对象,我们可以愤怒,可以抗议,却万万不可用各种偏激的方法让人家闭嘴。我们要尊重言论自由,我们不同意她的观点,却会誓死捍卫她说话的权利。

新西兰新闻

澳洲反对党:胜选将建7座核电站

新西兰澳洲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表示,他将在明年的联邦大选中承诺建造七座核电站,并承诺首批核电站将在2035年至2037年间投入运营。这些核电站的选址都是即将或已经退役的火力发电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