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健走(一)

在澳大利亚医疗保健





“健走”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由于人体2/3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所以六十多岁的人可以有年轻人七成的握力和臂力,但下半身力量却只剩下四成。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
    现代运动科学的新发现给健走锻炼方式提供了更多吸引人的亮点。 以色列科学家阿列克斯•奥辛斯基博士经过18个月的研究指出:“坚持行走,男性就用不着伟哥。”他发现男人下肢运动神经与掌管性功能的勃起神经密不可分,每天四公里,一周三次的行走锻炼,对男性性功能障碍(ED)有67%的疗效。
    据《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最新报道,一周步行三小时以上,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自然》杂志的最新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对II型糖尿病有50%的疗效。

老化从腿开始
    人体全身有近六百条肌肉,三分之二集中在下半身,人走一步需要使用到两百条以上的肌肉。肌肉的持续力会随年龄增长日渐衰退,握力、臂力、背力等上半身肌力到了六十多岁仍可以有二十多岁时的七成左右能力,但下半身腿力却只剩下约四成。健走可以减缓老化,因为锻炼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部位。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心脏外科主治医生保罗.怀特博士,首先提出“脚是第二心脏”的说法;常言也道:“老化从腿开始。”下半身肌肉不够强健,上下楼梯、跑步都会体力不支、气喘如牛,因为运动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这些肌肉衰萎,人不仅无法维持正确姿势,而且易有疲劳、膝痛、腰痛等现象。锻炼双腿肌肉是预防体力衰退的最佳方法,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运动。健走时,配合缓而深的呼吸、双臂摆动、大跨步快速前进等,更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健走的好处
    健走的好处,可以归纳为“塑身”与“健康”两方面。
    走出好身材
    肥胖是百病之源。即使轻松地走,也能消耗平常10 倍以上的脂肪。为了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在自然呼吸的情况下步行,让心跳维持在最高心跳数的 50~60%之间,就能提升有氧运动的效能。
    以健走减肥的秘诀在于每天至少走一万步以上。因为健走虽是有氧运动,一开始却是以糖分为主要消耗能源,大约 20分钟后,才会正式燃烧脂肪,成年男性平均每天摄取约 2100 大卡的热量计算,人体基本新陈代谢与在职场中消耗的热量共约 1800 大卡,意即有 300 大卡会堆积在体内,消耗 1 大卡约需走 30步,才能消耗完300 大卡。
    走出健康来
   桃乐丝是美国蒙大拿州一位退休护士,她的双亲都在五十多岁时死于癌症,而她自己也一直为哮喘及肺病所苦,一年平均住院两次。即使服用抗生素,病情依然不见改善。偶然一次,她参加一项健康讲座,主讲的运动生理学家提到,运动─尤其健走,有助于解决她的困境。从来没有运动习惯的桃乐丝,决定从散步开始尝试,逐渐练习到快速的健走。几年后,不仅肺变得健康,与疾病、抗生素说再见,她还成为马拉松选手。“健走是我的生命”,有一次走在落矶山分水岭的棱线上时,82岁的桃乐丝这样对同伴说。健走让她感觉年轻25岁以上,可以拥有更多采的生活。
    多走路,多用双脚,脑力、体力都会更好。身体下半身包括背、腰、臀、大腿、小腿等肌群,都与大脑、脊髓、神经互通讯息,且与脑干有密切相关。健走有效消耗身体热量。

健走可以预防疾病
    健走这“药方”,如果每天服用,可以减少 20%罹患乳癌、30% 得心脏病、50% 罹患糖尿病的机会,而且帮助你活得健康、活得长寿。
最平凡的作为,常常有最不凡的效果。健走可以增加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加骨头、肌肉力量,解除紧张、控制体重,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健走让人感觉很好。
1.【远离乳癌威胁】
    据美国和《护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一项长达 20 年的统计研究指出,一周运动 7 小时上,可以降低 20% 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运动就是健走。
2.【预防心脏病】
    人人都害怕自己是下一个心脏病患,据《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导,一周健走 3 小时以上,可降低 35~40%罹患心脏病的风险;美国医学学会也肯定,每天健走 30 分钟,可维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即使没法每天空出一段时间健走,利用短时间走路累积也可有一定成效。
3.【避免老年痴呆】    美国《自然》杂志报导,60岁以上银发族,一周有 3 天,每次 45 分钟以上的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
    人体中最耗费氧的部位就是脑神经细胞,深呼吸可以提供充分氧气给脑部,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活化。
一边健走一边配合呼吸,可以获得全身血液活络与脑循环顺畅的双重效果,脑血管重返强韧,自然就能预防健忘与痴呆。
4.【健走能降血压】
    人入中年以后,血压多半会上升,但步行可以减少荷尔蒙分泌(因荷尔蒙促使血压上升),因而减少血压上升的机会。步行会增加牛胆酸的分泌,而牛胆酸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为了安全起见,高血压患者应先跟医师沟通了解身体所能负荷的状况,从散步开始,逐步进展到健走,但每次还是要持续 30 分钟以上。
5.【预防动脉硬化】
    现代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体内血液中的胆固醇与中性脂肪异常增高。血液中胆固醇量过多,会逐渐渗入血管壁,动脉因此变硬变脆变狭窄,血液流通不量,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病变。
    胆固醇有好 HDL、坏 LDL 之分,好的 HDL 会把多余胆固醇送往肝脏,预防动脉硬化,持续20 分钟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烧体内中性脂肪,增加 HDL 的量。

6.【预防治疗糖尿病】
    造成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多半是因饮食过量、运动不足和压力,而限制饮食量、减少积蓄在体内的糖分,再用运动把存在肌肉内当做能源使用的葡萄糖大量消耗掉,就可降低血糖值。美国《护理健康研究》刊载,一天轻快健走 1 小时,对第二型糖尿病,有 50%的预防效果。
    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配速,同时最好随身携带点心,补充能量防止低血糖。
7.【健走避免脂肪肝】
    研究人员发现,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环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脏的众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谢功能就好。
8.【走出好骨质】
    年纪愈长,骨质流失,骨头里面变干变脆,就容易骨折或腰痛。预防骨质疏松症其实不难,除了多摄取含钙食物外,运动不可减,健走更理想。需持续的走,朝每天一万步的目标迈进。
9.【改善腰、肩、头部疼痛】
    平常行走坐卧你总是弯腰驼背?头部重量约占体重十分之一,由颈椎与覆盖颈部到背脊的僧帽肌所支撑,如果驼背或姿势不良,僧帽肌的负担过重,肩膀就容易僵硬酸痛。
    最有效治疗的方式就是健走,因为健走必须抬头挺胸、双臂大幅摆动、大跨步前进,自然拉直背肌与僧帽肌。
10.【消除压力,帮助睡眠、纾解忧郁】
    多用双脚,能改善体内自律神经的操控状态,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切换更灵活,有助于消除压力,更容易入眠。
    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常健走,喜欢步行的人都能滔滔说出这项运动的附加价值:增进自尊、自信与乐观。

慢性病患者请注意
    有心脏病、气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健走时必须特别注意身体状况,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关节较弱容易酸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调整运动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最好先进行运动能力测验,同时观察心肺反应、血糖变化与血压是否正常,选择适当强度的运动。运动中特别注意血糖的变化,不要空着肚子去运动,最好运动时间是饭后 1.5~2 小时之后。


健康储金,您储蓄了吗 ?
       以往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每人每天约可以走上3 万步,“健步如飞”是健康象征,可是当今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简单又方便的健步走,其实是亘古弥新的养生运动。规律且持续的健走,就好像存入生命银行的“健康生活储金”,你付出时间,生命银行给的利息是更长的寿命。
    如果您以前忽略了健康储金,那么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评论

怎样健走

行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活动方式,而健走运动是属于健身运动。从步态上来看,健走要求上体姿势基本正直,眼看前方,颈部肌肉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许多进行健走锻炼的人不注意身体姿态,含胸驼背,随意行走,时间长了反而会出现腰背痛现象。
另外,步频是健走运动获取锻炼效果的重要指标,不同的步频有不同的锻炼效果。有很多“健走”的人严格讲只能叫“溜达”,健身效果非常低。正确的健走包括两种:
放松走(散步)
要求:步态放松行走,路程不少于2公里,频率每分钟不低于50至70步(时速约为每公里20至25分钟)。每周运动3至5次,推荐锻炼时间为下午3∶00至晚上9∶00。
方法:在前5至8分钟的时间里做深呼吸,双臂向前向上慢速伸展运动,轻轻地左右转动头部和髋关节,并做腰部左右转动。当步行约10至15分钟时,注意提示自己要消除心理紧张。
要领:放松走时身体从头、肩、臀部、膝盖和脚成一条直线。目光盯着前面15至20米远的地方。尽量保持优美、轻松的步伐。
作用:每进行一次放松走,就如同为自己的身体做了一次“大扫除”。放松走能消除肩膀、背部、腰腹肌、臀肌和腿部肌肉的紧张状态,它还能使人睡得香甜。
快步走
要求:步态平稳向前,行程约为3至5公里,步频较快,约每分钟150步左右。每周3至4次,推荐锻炼时间为下午3∶00至晚上9∶00。
方法:快步走的目标是加强对心血管及代谢机能的锻炼,所以先要以正常速度步行5至8分钟,再降低速度步行1分钟左右,然后才开始加快步伐行走。
要领:快步走时,把胳膊稍弯曲,注意集中在肘关节的前后摆动。为了提高速度,可降低正常步幅(不要加大步伐)。必须注意呼吸方法,吸气时提扩胸腔,呼气时用力吹出。尽可能增加呼吸次数,通过主动的呼吸方式获取最大的吸氧量和增加胸腔运动。
作用:快步走不但可以减轻体重,而且能减少患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心脏病和肥胖症的可能性。如果您健走是为了控制体重,同时每天还要控制饮食,少食多餐(原3餐变5至6餐,餐量不要超过原3餐总量),食谱的构成包括60%的主食+30%的蔬菜+10%的蛋白质和脂肪。

评论


运动警示

当出现头痛、头昏;呼吸困难;想吐;出冷汗;强烈心悸;喉咙痛;脸色发白;意识不清;手臂痛;脚步乱;背痛、腰痛;脚抽筋或剧痛;胸口痛、有压迫感;心跳数超过年龄数+80……你就应该立刻停止健走,否则会危害身体健康。

评论
经验分享

1、不要三步并作两步快走,那样会加重膝盖负担,容易造成疲劳甚至受伤。
2、匀速行走最节省体力,并且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而急一阵慢一阵的走路方式反而更累。
3、在混凝土路面、沥青地面、石板路面等硬地上健走比走在草地、湿地、河滩上更省劲、安全。
4、宁可绕远也不要走雪地和草坡,这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

评论

有建议说为保护关节,应避免在坚硬路面上长走,鞋子也有讲究,是吗?

评论


评论

一定是的。最好是运动鞋加保护型鞋垫。因为锻炼贵在持之以恒,不要没两天就痛得走不了。

评论
有道理

评论
       活着不易,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想长寿吧,那是从古至今每个帝王将相的梦想,历史书上说,他们仙丹、神丸没少试,可往往都比一般人还死的早。一个个铁的事实让人醒悟,还是保重自己是上策,工作别累着,压力别大了,器官常保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如果把身体比做一台机器,“腿”就是提供动力的马达。马达不灵了,机器便会老化、运转不良。人老后,不怕头发变白、皮肤松弛,怕的就是腿脚不灵便。
        在美国《预防》杂志总结的长寿迹象中,“腿部肌肉有力”赫然在列。生活中也不难发现,长寿老人几乎都步履稳健、行走如风。因此,只要养好双腿,活过百岁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 
        运动使人长寿——可是全身压力都在“腿”,双腿就像人体的承重墙。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人50%的骨骼和50%的肌肉都在两条腿上;人一生中70%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要由它完成;人体最大、最结实的关节和骨头也在其中。
        人年轻时,大腿骨可以支撑起一辆小轿车;膝盖则承受着9倍于体重的压力;腿部肌肉也要经常与大地的引力进行搏斗,保持紧张状态。所以说,坚实的骨骼、强壮的肌肉、灵活的关节形成了一个‘铁三角’承受人体最主要的重量。 
       双腿还是身体的交通枢纽。两条腿有人体50%的神经、50%的血管,流淌着50%的血液,是连接身体的大循环组织。中医认为:只有双腿健康,经络传导才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特别是心脏和消化系统。可以说,腿部肌肉强劲的人必然有一颗强有力的心脏。
       由此,美国科学家认为,从走路便可判断人的健康状况。如果一个70岁—79岁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约400米,就说明其健康情况至少能让他多活6年。老人每次走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走得越轻松,那么他的寿命就越长。

衰老从腿开始!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人从出生到离世,腿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美国政府老年问题专家夏克医师表示,从20岁开始,如果不积极运动,每10年可能丧失5%的肌肉组织。同时,骨骼中有“钢筋”之称的钙也会逐渐流失,人的骨关节,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会出问题,比如容易摔倒骨折。老人骨折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长期卧床,继而引起褥疮、尿路结石等并发症,甚至诱发脑血栓。有15%的病人甚至会在骨折一年内死亡。

“人老腿先知” 必知!腿部衰老的报警信号:

报警信号:
        腿脚没有原先灵便了。这是衰老的最早特征。40岁后,很多人感到腿脚不灵活,稍微多走点路,就像腿上灌满铅,发酸发胀,上楼梯也越来越费劲,没爬几层就气喘吁吁。

报警信号:
        做点事就腰酸腿疼。特别是中年女性,只要站的时间一长,就会觉得腰酸腿痛。咳嗽时,腿还会出现放射性疼痛。如果小腿肚出现压痛更要注意,说明肠胃已经开始“罢工”了。

报警信号:
        走路变慢。不知不觉中,步速越来越慢。偶尔走快点,会觉得腿脚不听使唤,过后会连续酸痛好多天,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报警信号:
        双腿一侧发凉。即使夏天也总感到小腿肚凉飕飕的,有时还觉得从臀部开始,到脚后跟,中间一条线都凉凉的。这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也可能和腰椎间盘病变有关。

报警信号:
       抽筋次数增多。如果不是在运动后或因为受凉而抽筋,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有些人还会出现足跟疼痛,也必须引起注意。

报警信号:
       肿胀。血液循环不好会导致腿胀,同时这也是心脑血管病或肾脏疾病患者常有的症状。 

报警信号:
        静脉曲张。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20岁后就有可能发生。 一旦腿上的血管突然非常清晰,弯弯曲曲像蛇一样,说明腿部血管出现了劳损。

报警信号:
       髋膝关节疼痛。几乎所有关节都会随着年纪增大而变得脆弱,特别是髋、膝这两处关节。如果你发现在下楼梯、蹲下或跳跃时出现不适,甚至腿部有摩擦磨损、卡住动不了的感觉,说明关节已经急需保护了。

必须学习如何做能阻止衰老提前来!

       虽然人到中年后,腿会慢慢衰老,但养腿是一辈子的事,从20多岁开始,就要注意保护。特别是现在的开车一族,以车代步惯了,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只有养好腿,才能阻止衰老提前到来。 
       首先,注意保暖,穿宽松的裤子,促进血液循环。千万别让腿部受凉,平时常用热水泡泡脚,使气血能顺利到达人的上身,维持机体平衡。同时老年人要穿宽松的裤子和鞋,鞋跟2—3公分比较合适。此外,临睡前拿个小枕头垫垫腿,也能促进血液畅通。
       其次,多晒太阳。不仅有利于保暖,还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避免双腿钙流失,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最后,就是要多运动。


几位专家教给大家一套从上到下的养腿保健操。

髋部:
每天坚持背部靠墙站立,脚慢慢往前走,然后再退回,保持一个平稳状态。此时背的下部要始终紧贴墙壁。

膝盖:
双膝并拢,屈膝微微下蹲,双手置于膝盖上,先顺时针方向旋转30次再逆时针旋转30次扭完双膝后,再随意活动一下肢体。

腿:
老年人可选择慢跑、游泳、打太极等有氧运动最好每天能坚持健走45分钟。
中医建议,常揉腿肚: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脚踝:
多踮踮脚后跟,建议抬起脚后跟再绷紧腿,每次保持5—10秒。

脚趾:
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评论
Good stuff.

Poorer lower limb strength = poorer mobility = further decline in lower limb function
Vicious cycle it is.  


评论
太好了,谢谢,转发给老爸看看。

评论
这个我绝对相信。

评论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医疗,保健,保险,澳洲华人,澳大利亚论坛

医疗保健

Covid 又开始了。。

澳大利亚娃学校老师得了,好几个学生也中招,我也中了,朋友也有几个。 这快夏天了怎么又开始了。 评论 常態化呀,沒有多少人關心了 评论 现在没人在意了,就让他过去吧 评论 留个鼻涕而 ...

医疗保健

牙齿矫正后嘴歪了

澳大利亚女儿牙齿矫正,嘴巴歪了 图一是矫正前学校拍的证件照 图二是昨天我用手机拍的,明显可以看到人中歪了 图三也是昨天拍的,笑的时候更歪了 几个月前跟orthodontist说过这个问题,当时 ...

医疗保健

NSW看儿童的呼吸科专家

澳大利亚我的GP给我推荐的呼吸科专科医生不看小孩。 他说,只能推荐儿科医生。 我还是想问问,有没有看儿童的呼吸科专科医生。 我们在麦考利,Epping Eastwood 一带。远点也行啊。 谢谢 评论 呼 ...

医疗保健

好贵! 牙科挂号要收266刀

澳大利亚第一次去医院看牙病, 啥都不懂, 请各位大神指点: 前几天牙疼, 可能是智齿发炎或上火了.我看到公司附近有个公立牙科医院叫The Royal Dental Hospital of Melbourne, 就拿着medicare卡去看急诊, 谁知 ...

医疗保健

问个买保险的问题

澳大利亚父母移民过来了,想买保险。可是怎么才能免LHC呢?网上买有loading。哪位同学有经验指导一下。谢谢 评论 拿medicare的第一年内必须买。超过了就没办法了。 如果一年内,和Medicare要封信 ...

医疗保健

40岁后,左侧鼻孔总是堵着的,怎么办

澳大利亚40岁后,左侧鼻孔总是堵着的,不是全堵住,但是呼吸很费力,好像鼻腔变细了似得。 如果用手堵住右边的鼻孔,左边的需要大力呼吸,而且呼吸声音很大。 于是总是用右侧鼻孔呼吸, ...

医疗保健

花粉症治疗新方法

澳大利亚最近越发严重了墨尔本的花粉真的是 眼睛巨痒有时候连嗓子和耳朵都是痒的telfast zyrtec claratine 各种吃还是不行 听说中医可以治疗 请问大家有人试过么 效果怎么样 是针灸还是拔罐?? ...

医疗保健

感冒需要去医院吗?

澳大利亚上周女儿花粉症发作,我买了空气清新机,结果第二天起女儿发烧38度,才发现是感冒了(上周日),还有干咳,吃 Codral Day Night + Dry Cough 。烧退了,但还是咳嗽,周三开始有痰,痰的 ...

医疗保健

分分急问,13岁的孩子,头疼用什么药?

澳大利亚如题,昨晚说头疼的睡不着。有什么办法缓解吗?或者吃药。她不要去看医生 评论 Panadol 评论 panadol,吃了就好就没问题,我女儿头痛已经拍了MRI的程度,后来被GP查出来咬合牙齿有问题 ...

医疗保健

请问澳洲治疗心脏疾病 水平怎么样

澳大利亚确诊为心衰 正在考虑回澳洲看还是在国内看 请熟悉这方面的朋友给点建议 谢谢 评论 以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个news 间接提到澳洲心脏治疗水平 世界领先。。。 评论 楼主多大岁数了? ...

医疗保健

我父亲在国内确诊为前列腺癌

澳大利亚我父亲八十几岁了,在国内确诊为前列腺癌,他有澳洲PR,现在要回澳洲治疗,不知道这边是否承认中国的活检结果,是不是还要让再做活检。另外看专科医生,再等医院治疗是不是要排 ...

医疗保健

请教,老人夜里常抽筋怎么办?

澳大利亚家里近70岁老人,身体尚好. 近几年来夜里常抽筋,白天常未发生过.已看了多次GP,没有多少改善.谢谢! 评论 不知道别人抽筋原因 我知道自己的原因:怀孕的时候抽筋过,缺钙。现在 ...

医疗保健

BUPA extra到底有买的必要吗

澳大利亚目前一家三口买了BUPA私保,Silver Plus Essential Hospital with Your Choice Extras 60,一个月大约320。 有同学知道,大约这个EXTRA占了多少钱吗? 另外,这个一年核算下来,是不是如果只是洗洗牙, ...

医疗保健

关于小腿和脚发凉

澳大利亚我最近几年时不时的感觉左小腿和脚凉,右边没有,即便是夏天也有感觉。有时睡觉会感觉左膝盖后侧和床接触的部分冷。去看了2个GP,都只是看看,说没有肿,外面也看不出问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