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开始研究华人移民和孩子在澳洲的状况。首先发现,澳洲虽然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但有关新一代华人移民(最近2,30年来的)的研究非常之少,美国,加拿大倒有不少研究,相对而言,由于移民政策的类似,加拿大的情况同澳洲更相似。但不管哪里的研究,哪个领域的研究,语言学,教育学,人类学等等,都提到华人移民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也提到由于家长独立于社会教育体制外的作用,华人移民后代的“模范”性(犯罪率低等等)。
结合澳洲国家统计局有关中国和印度移民的调查数据(很遗憾,我们不但被同我们中的一些人非常看不起的阿三相提并论,而且很多地方还不如他们),新移民有着学历高,但至少一方英文(不是指考试,而是应用)不够好或完全不会,工资低,很多局限在服务行业等特点。
新移民在澳洲社会的挣扎努力,同近现代中国人的情况相比,没有本质的变化:希望以一己之力为家庭和后代在有限的选择中争取更多的资源以改善后代的社会经济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讲,送孩子去补习,千方百计让孩子学医,学法,等以便将来从事‘牢靠’的工作,都很可以理解。事实上,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表明,华人移民后代不但整体上是好公民,从事传统上华人认为“好”职业的比例也高于一般(这还是在很多歧视性政策的情况下,比如,美国某些学校有黑人的最低比例,亚裔的最高比例限制)。
我想要说的是,从的数据来看,似乎我们有能力有别的选择:1)这里的大部分人都还年轻,受过好的教育,有好工作,收入不错,完全有能力继续学习,进步,提升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2)虽然作为新移民,我们有很多地方在劣势,但我们比一般的澳洲鬼佬不知道强多少,我们的孩子也会比他们的孩子强很多;我们比老一代的移民也有很多优势,我们的孩子也会比他们的孩子强。所以,我们不应妄自菲薄,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应该跳出固有的移民思路,让孩子享受受教育的过程,进而享受生活。JUJU和别的一些朋友经常提到澳洲中上阶层对孩子教育的全面,说到底,由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他们已经跳出了教育是为谋生的思维模式,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为了享受生活。
评论
非常赞同。我们华人移民聪明又勤奋,完全有能力给孩子一个有别于国内的教育模式。每个孩子都是好奇的,求知的过程对他们来讲本身就是妙趣横生。让我们尽力保护他们的灵性,保护他们的求知欲望,给他们时间去思考,去探索。让他们真正享受教育的过程,进而享受生活。
评论
第一代华人和这些中产澳洲阶级根本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我们还在抓物质文明建设,人家面包,牛奶,房子早有了, 现在全力抓精神文明建设。立足点不同, 当然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
评论
记得小时候背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要不饿肚子,不这疼那痒的,就能够有精力抓精神文明了。
评论
说白了就是,大人多挣钱,孩子少受罪。
评论
对于这点早就已经讨论过了, 与其push孩子,不如把力使在家长自己身上
评论
同意!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