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刚刚离开,又一位全球商业巨星即将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
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CEO黄仁勋本月将前往中国大陆。腾讯、字节跳动、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 黄仁勋行程中的企业名单预示着这将是一段艰辛而不轻松的旅程。
黄仁勋这几天忙于颠覆科技界对人工智能的认知。
5月29日,在COMPUTEX 2023的舞台上,他一如既往地身着皮衣黑裤,脸上挂着招牌式的笑容,带来了多款英伟达的“大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其中,被誉为“GPU巨人”的GH200芯片已经全面投产。
除了硬件,英伟达还推出了为游戏开发OEM AI模型的服务。此前,英伟达针对语言大模型、视觉、药物研发三大场景推出了定制化大模型代工云服务产品。
演讲结束后,黄仁勋马不停蹄地赶往联发科的发布会,并与联发科CEO蔡立行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将在汽车座舱芯片的研发方面展开合作。
这位今年刚满60岁的“人工智能教父”,正成为全球科技圈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5月25日,英伟达收盘大涨24%,一天涨一个阿里巴巴;美东时间5月30日,英伟达开盘涨幅超过4%,达到每股405.93美元,总市值正式突破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黄仁勋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身价达到万亿美元的华人企业家,英伟达也成为历史上第一家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
黄仁勋的底气,得益于ChatGPT席卷全球的AI大模型浪潮。在全球大规模模型军备竞赛下,对底层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掌握算力的黄仁勋和英伟达作为“军火商”,成为这场“百模大战”的最大赢家。
算力、算法和数据构成了AI时代的三要素。计算能力就像电力一样是基础设施。钥匙。 GPU是ChatGPT训练和部署的核心部件,Nvidia在GPU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据估计,一个 ChatGPT 需要 10,000 个 Nvidia A100 芯片才能运行。
16岁考入大学,30岁创办自己的IT公司,36岁公司上市,创业30年,公司已迈入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还坐稳CEO宝座……黄仁勋的经历颇为传奇。
但黄仁勋和英伟达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
黄仁勋在5月27日台大毕业典礼致辞中提到,在创业期间,英伟达一路跌跌撞撞,数次濒临倒闭;英伟达上市后,股价一度跌至仅6美元。让英伟达多次起死回生并准确踩在时代潮流的不是运气,而是黄仁勋一直保持的创业思维——即使公司取得了领先地位,他也从未放松过一刻。
作为“硅谷最具战斗力的华人”,黄仁勋的一生只有四件重要的事情:工作、思考、帮助他人和创造。黄仁勋经常说,“记住,我们离破产只有30天了”,以此来激发员工的战斗力。
“说话很厉害,感觉可以从早到晚说个不停。”这是英伟达员工对黄仁勋的总体印象。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管理者,他每天都要看文件到深夜,而且睡得很少。而且,他对翻译的要求非常高,助手翻译的材料,他都会亲自核实。
据黄仁勋的下属说:“黄仁勋本人会看很多论文,而且是大公司的老板,最了解新技术的细节,他会管理一线工程师,给他们分配任务,检查进度。让他尽快向他报告任何可能阻碍进度的事情。”
黄仁勋曾说:“作为一个公司,作为一个创业者,你一定非常渴望成功,甚至比你的对手想让你死还要难。”因此,无论是元宇宙、加密货币还是AI,这些热门的科技热潮,黄仁勋无一落伍。
时局造不出无准备的英雄。与其说是黄仁勋踩了风,不如说是风撞了黄仁勋。
志在不止“军火商”
接近黄仁勋的人评价他是“狠人”。
作为芯片巨头的领军人物,黄仁勋力求事事亲力亲为,与英伟达的诸多合作事宜,黄仁勋都亲自洽谈。 Nvidia的起源和当前的生成式AI浪潮,是黄仁勋在2016年亲自播下的种子。
当时OpenAI刚刚成立,黄仁勋亲自到OpenAI交流并捐款搭载8颗P100芯片的DGX-1,是当时Nvidia最强大的浮点计算GPU。黄仁勋今年还提到,Nvidia AI 超级计算机 DGX 是大模型背后的引擎。他亲自将世界上第一个 DGX 交给了 OpenAI。
在这个设备的帮助下,6年后,OpenAI推出ChatGPT,实现了GPT从3.5到4.0的创新迭代。原本需要一年的培训时间,却被压缩到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黄仁勋一路见证了这家初创公司的成长,而作为芯片供应商的NVIDIA也借此机会搭上AIGC的浪潮,飞速发展。
“人工智能的 iPhone 时代已经到来。”今年以来,黄仁勋多次提到这句话。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重塑几乎所有行业。在这个决战时刻,英伟达想要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提供芯片的“军火商”,它更大的野心是AI的技术基础设施。
在COMPUTEX 2023大会上,黄仁勋带来了一批最新的AI相关产品和服务。
名为DGX GH200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被视为突破ChatGPT产品计算能力极限的技术引擎。预计微软、Meta、谷歌云等科技巨头将获得首批入驻权。黄仁勋透露,DGX GH200集成了256颗GH200 Grace Hopper超级芯片,该芯片已全面投产。
不只是芯片,黄仁勋希望用生成式AI触及更小、更中型企业通过云部署,不断拓展AI算力服务市场。今年3月,英伟达发布了AI云服务DGX Cloud。通过云厂商平台,为用户提供用于训练生成式AI大模型等AI应用的算力包月租用服务。 “使用浏览器,Nvidia 的 AI 计算能力可以访问每家公司。”
黄仁勋还展示了几个新的生成AI应用。此外,英伟达将为游戏提供定制的人工智能模型代工服务,即Avatar Cloud Engine (ACE) for Games。在炙手可热的汽车领域,英伟达也有所涉足。
黄仁勋说:“未来十年,我们的行业将用新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取代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传统计算机。”未来,没有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公司和人才将会落后。因为新的AI技术会改变行业格局,影响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
黄仁勋的创业故事
黄仁勋的创业精神,诠释了企业如何主动深耕小众市场,立志做大,如何顺应时代潮流造势。他在英伟达的成长,是中国人传统上所说的“时间”和“潜力”的完美注脚。
1993年,黄仁勋与克里斯·马拉乔斯基(Chris Malachowsky,现任英伟达高级技术官)、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2003年退休)共同创立了英伟达。他们瞄准的领域是图形处理。
这个领域在当时并不是市场的主流。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欣欣向荣的英特尔和AMD在个人电脑微处理器的方向上展开了竞争。使用x86系统,英特尔完全统治了以CPU为中心的微处理器行业。但英特尔的芯片帝国并没有垄断图形处理行业,这让英伟达有机会培育市场并生存下去。
作为在市场边缘进行创新的公司,Nvidia 诞生的地理位置颇具隐喻性。它并非诞生于加州硅谷的Palo Alto Cafe,而是诞生于圣何塞落后地区的Denny's Fast Food。
这跟时代背景不无关系。 1990年代席卷半导体行业的“无晶圆厂”革命,尤其是台积电的崛起,加剧了离岸外包趋势。幸运的是,Nvidia 不需要自建晶圆厂,否则无法在启动阶段筹集到必要的资金。要知道在90年代后期建一座晶圆厂就需要1亿美元。 Nvidia 的启动资金只有 4 万美元。
“我认识了台积电的张忠谋先生,开始了长达25年的合作关系。”黄仁勋在台大演讲时回忆道。从诞生到今天,英伟达的芯片主要由台积电代工。如果 Nvidia 也管理自己的晶圆厂,它可能没有资源来构建软件生态系统。
2006年,英伟达意识到高速并行计算可以用于计算机图形以外的用户,发布了CUD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软件,让GPU可以用标准的编程语言进行编程没有任何图形参考。
根据 2017 年 Nvidia 的估计,黄仁勋至少在软件工程上花费了 100 亿美元,以吸引程序员,而不仅仅是图形专家,使用 Nvidia 的芯片。黄仁勋展示了CUDA软件,但该软件只适用于Nvidia芯片。
有芯片行业人士表示,英伟达最厉害的不是GPU等硬件,而是生态系统。每个试图进入图形计算市场的制造商都必须使用其软件。为了获得最佳性能,制造商必须购买其芯片。
不过这个过程也挺难的。黄仁勋在他在台湾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了三个创业故事,关于如何面对错误,如何学会坚持,以及何时放弃。这些品质塑造了 NVIDIA 这家公司。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成立初期。当时,Nvidia 推出了一款用于 PC 游戏的 3D 图形应用程序,并与 SEGA 签订了构建游戏机的合同。然而,经过一年的发展,黄仁勋意识到英伟达设计的架构是一个错误的策略。如果世嘉退出合作不付款,英伟达将面临破产。黄仁勋说服世嘉,全额付款,并开发了新产品。
“我们诚实地面对我们的错误并谦虚地寻求帮助以挽救 Nvidia 的存在。对于最聪明和最成功的人来说,这些特质是最难培养的。”黄仁勋说道。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07年,Nvidia当时公布了CUDA GPU加速计算技术,但是CUDA的成本非常高,多年来Nvidia的利润遭受巨大打击,市值仅维持在10亿美元左右。多年的低迷表现让股东对 CUDA 持怀疑态度,并希望专注于提高盈利能力。但英伟达坚持了下来。
黄仁勋说,我们为了AI发明了CUDA,这段旅程锻造了我们的性格,吃过苦头,熬过,这是追寻愿景路上必经的痛。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2010年,英伟达从庞大的手机市场撤退,进而打造了不知市场规模的机器人市场。 Nvidia 现在拥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自动驾驶机器人业务。
“‘退’对于聪明人和成功者来说并不容易。但是,战略性的退却、牺牲、决定放弃什么,才是成功的核心,一个非常关键的核心。”黄仁勋说道。
硅谷的企业家和科学家有自己的理论。例如,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和首席执行官安迪格罗夫分别以“摩尔定律”和“颠覆性创新”着称。 AMD创始人兼CEO杰里·桑德斯是硅谷最耀眼的推销员。
与硅谷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不同,黄仁勋是工程师,却是典型的商业人才。黄仁勋有“格鲁夫”的影子,但他不是在颠覆一个行业,而是在创造一个行业。与西方理性技术型性格不同,黄仁勋更具冒险精神,更敢于赌注。
此前,黄仁勋在LSI Logic上任时,曾要求在设计部门工作两年后调往销售部门。 “从工程到销售是我做过的最好的职业选择。我逐渐了解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如何与市场相结合。因为我意识到消费者并不关心你毕业于哪个商学院,他们只关心一件事,你的产品对他有什么好处。”他曾经总结道。
重点中国市场
2013年小米3发布会上,黄仁勋飞到北京为雷军代言,他用蹩脚的中文介绍英伟达,“因为雷军让他说中文。”黄仁勋当时出生在台湾,9岁就来到美国生活和学习。
黄仁勋当时用中文介绍:“我们发明了GPU,我们的GPU是最快的,也是世界上最快的。”最好的。”有人喊:“没有。”
国内一位顶尖科学家回忆,2011、2012年左右,黄仁勋自己都不知道GPU能用来做什么。“他哪里有想象?如果他说是人工智能,那他就是骗子。”因为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做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上。而黄仁勋却把GPU技术应用到了手机上,他做的是手机芯片
中国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市场曾一度成为英伟达的摇钱树,支撑着英伟达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一位自动驾驶行业人士也表示,英伟达汽车智能芯片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中国也提供了最丰富的场景探索。
黄仁勋和英伟达都离不开中国市场。 < /p>
5月24日,黄仁勋再次表示,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可能对美国科技产业造成“巨大损害”。它最大的市场。黄仁勋强调,中国约占美国科技产业市场的三分之一,无法替代。
英伟达2023财年(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财报显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全球市场总营收的比例高达47%。黄仁勋当然不希望英伟达最重要的中国市场被剥夺。
目前,由于美国政府的芯片禁令,Nvidia的A100和最新的H100芯片已经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只能阉割部分性能,以“A800”的形式进入”和“H800”中国市场。
中国的巨头公司BAT和一批初创公司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新一轮的竞争。他们对GPU芯片的需求量。已经涨到几十万级了。一些创业公司不得不租用大公司的A100资源来开发自己的大模型。
国内大模型热造成算力缺口,商用如果有市场需求,企业就会进入。
国内某服务器厂商表示,AIGC浪潮的兴起是英伟达的一大风口,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低估背后的追赶者。大家也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可以找到对应的细分场景。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大厂投资的新产品,都不能说没有机会。这是一个非常辩证、非常开放的时代。
5月30日,黄仁勋在台北的一次活动中表示,不应低估中国企业的追赶能力。 “我们自己必须跑得非常快。”他说,“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相当庞大,所以你不能低估他们。”
尽管英伟达相关人士在评论“中国企业家”的回复中,我不知道行政人员的行程。但今年夏天,黄仁勋来到了中国。在海峡对岸见了台积电、富士康之后,他又来见了腾讯、字节跳动、小米等公司,可见他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芯片的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互为因果。市场在哪里,芯片最新技术进步的需求就会诞生在哪里。 AI大机型时代,英伟达再次进入高速狂飙时期。
然而,一个商业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刻。英特尔主导了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和 CPU,但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看过英特尔的兴衰成败,黄仁勋理应感同身受。
但黄仁勋从不畏惧科技浪潮,反而乐此不疲。 60岁的他表示暂时没有退休的打算,“再领导Nvidia 30到40年,直到90岁左右”,会继续以机器人的形式工作.
黄仁勋的前半生从未停歇。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是为了吃饭而跑,还是不被别人当饭吃。你常常不知道自己处在哪种情况,但无论如何都要一直跑下去。”
参考资料:
《芯片大战:全球最关键技术之争》
《新王者》黄仁勋,界面新闻
《黄仁勋,历史第一:创业30年,万亿美元,他还是CEO", Founder Park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