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天气不错,我们骑车在海边转了转,又习惯性地顺道到父母家小坐。看着老太太妒忌的眼神,我们offer带老两口出去兜风。老太太马上响应goodi, goodi.老爷子却又是扫兴地说:I won't go. 这老爷子,总是怕成为别人的累赘。等到我们换了车回来,老爷子居然同意出门了。显然是看在老太太刚从医院里放出来的份上。
有人说,Adelaide跟其他城市比,象是一座dead City,多少年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这却是我喜欢这个城市的原因之一。事实上minor change还是有的。我们没有按照老爷子意思直奔Port Adelaide,却绕路经过city 通往Henly beach的路,那里有个新修的双层pass:上面走火车,下面通一般机动车。然后经South Road向北开到了Salisbury Hwy.指给老人家看Salisbury city concil的雨水回收工程和垃圾处理工程。Salisbury虽然是个名声不太好的区,但是环保工程却搞得不错。垃圾处理厂从外表看是张满绿草的小山包,一般驾车路过的人根本看不出来。听说他们city concil已经收获这里产生的沼气了。
老太太眼睛不好使,看着大片的空地发话了:看来咱们南澳有的是地方,还可以安置更多的移民。看来她是政府吸纳技术移民的拥护者。雨水回收工程就是把收集的雨水用来绿化public park land.不象我们住的那个区,虽然有条河 sturt river.可是雨水从河里又流进大海了。真是眼睁睁的浪费宝贵的水资源。Salisbury近些年开发的mawson lake住宅小区,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使这个差区的房价已卖到了中等区的平均价。
终于我们把车头转向了目的地 -Port Adelaide.不过我们特意选新路Port River Express走,几分钟就到了。
从Port Adelaide旧桥上开过时,看到了由Iron Fish 开发的River front apartment住宅区 (就是李华开讲座推销的地产)。这片新的apartment在我看来很丑,没什么树,从桥上可以看到住家二楼的阳台。
当我们从小街开往Semaphore beach时,久不吱声的老爷子发话了,说前面25号的那栋房子是他出生的地方。老天!这个历史,对他儿子来说都还是第一次听说。原来这曾经是老爷子的爷爷的家。我暗自算算老人的年龄,问到:这房子至少该有百年了吧?老爷子回答:easy. BF则马上问我要相机,拍下了这栋房子。
继续驶向outer harbor的路上,我开始胡思乱想了。----
[ 本帖最后由 pangpang 于 2008-9-16 13:21 编辑 ]
评论
很多人说澳洲没有历史,才小200来年,跟中国上下五前年历史没办法比。可我不这么看。在我看来澳洲历史是欧洲历史的延伸或者是英国历史的延伸,同时融合了其他文化。
在这个包容多元文化的国家,来自各国的移民得以保留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这些老房子不就是历史的见证吗?很多早期移民来的华人,他们对传统的保留和认知比我们这一代强多了。尤其非中国大陆来的华人,如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地的华人,比我们更要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倒是象我这样的,很快接受西方文化,搞得自己土不土,洋不洋的。我的父辈,自从洗干净了泥腿子,就开始对传统的那一套决裂。在我生长的过程中没有受到过什么传统的教育,那些被我父亲称为旧风俗的我一概不懂,受父亲的影响,我一直认为那些都是需要抛弃的。不过父亲到了老年,可能想法也开始变了。依稀记得大概十年前,父亲参与出资重修家谱。 不久,我见到了那本重修后的线装书,纸质是类似那种写传统书法的宣纸。我还在上面发现了自己的名字。父亲解释说因为我是本家族中第一个进入高等学府的女性,所以才会纳入。否则只会是他名字下列出后代“三女”而已。这回我家总算有点称作历史的东西了。否则我们祖上的历史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了。祖父在乡下的老屋最多不过70年历史,或许现在已经坍塌了(土坏房)。
---
(以上略去300字)
可能现在我也老了,开始这样的胡思乱想。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对老旧的东西感兴趣。甚至也开始关心别国的历史了。(打住了,写不成文。欢迎发言)
评论
父母在阿德雷德出生?老外?
评论
应该是in law啦!
评论
我家连家谱都没有 。
评论
我们家也没有,从来没听爸妈说过。
楼主有篇关于工作的帖子,好像还没写完吧,嘿嘿,顺便小声问一句。
评论
就是喜欢把自己搞得土不土,洋不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元素不见得就是精华,出来久了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才更加深刻,不象以前全盘接受,中西结合没有什么不好。
评论
那你这是既会土,又会洋。该土的时候土,该洋的时候洋,境界就不一样了
评论
忘了说,我家的家谱记载了有400余年。算来应该是从明朝末年开始记载的。只依稀记得家族是从江西迁往湖南的。
回6楼,我自己都找不到那个贴了。点击我的话题只有近期的几条。不过,也没什么好续的,接下来的那份工,就是现在的。所以是当前时。我以前有个贴是有关现在这份工面试的,也不好找了。
评论
楼主是在Adelaide。
有没有更多的照片看看啊。
评论
想看哪方面的?
我不擅长摄影。freeoz上cello的贴子里有不少Adelaide照片。
评论
多谢分享。楼主的心态很平和,心情很愉悦。
评论
俺家家谱只有二十多代……再上面找不着了……
某天曾发愤想把家谱输进电脑……做个树形图……
最后不了了之-_-b
评论
Adelaide的immigration museum很有名气的。曾经在一本向美国人提供游览澳大利亚指南的书中发现,南澳的attraction 特少,但在推荐 Australia museum时,却提到了这个位于Adelaide, North Tce的 immigration museum.
欢迎大家来南澳时,参观一下immigration museum,在入口不远的广场上,可以找到我的名字。我想我是首位用自己的姓而在这里有记载的女性(以前的成年女移民都随夫姓的, 或是和父母的名字列在一起)。
评论
好奇为什么你的名字可以上这里?
评论
记得LZ以前说过的,好像是交钱就能有名字?
评论
yes, donation.
评论
有人说,Adelaide跟其他城市比,象是一座dead City,多少年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强烈同意!
在阿村住了2年的感受!
评论
最喜欢的地方是Semaphore beach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