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凯库拉地震修改为7.8级 为160余年来最严重之一


在新西兰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消息,当地14日凌晨(北京时间13日19时02分)新西兰南岛发生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引发较大海啸。目前估计损失数百万美元,据新西兰官方发布消息,目前有2人遇难。  新西兰自然灾害预警管理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消息,当地14日凌晨(北京时间13日19时02分)新西兰南岛发生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引发较大海啸。目前估计损失数百万美元,据新西兰官方发布消息,目前有2人遇难。

  新西兰自然灾害预警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地震发生后到当地时间14日8时为止,又发生了大大小小余震几千次,其中5.0级以上余震20几次,最大余震达到6.2级。

  海啸已经过去,不会影响中国沿海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主任原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强烈地震引发了海啸,但由于海浪波峰离居民区较远,海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实际上,在地震发生后,新西兰自然灾害预警管理局发布海啸预警,称基督城和惠灵顿发生海啸可能性大。所有人均要求远离东海岸的沙滩、岛屿,地震附近居民均被要求从危险地带撤离。

  原野表示,根据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国家海洋预报台)的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海啸波主要影响此次地震以北的新西兰沿岸局部区域,受地震破裂范围和海底地形变浅影响,海啸波对新西兰南岛南部区域的影响较小。他同时强调,由地震引发的海啸已经过去,且此次地震海啸过程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孟潭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也强调,地震是由地下破裂引起,只有地下破裂引起海底很大变形才会发生海啸。也就是说,只有大地震才能引起海啸。现在还没有余震引起大规模海啸的例子。

  但他同时表示,由于震级较大,破裂长度较一般的8级地震长很多,震后调整过程中余震数量就会很多。“预计余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高孟潭说。

  本次地震有特殊性,但伤亡如此少实属不易

  美国地质调查局14日给出了地震影响区以及地震损失预测,经济损失大概在几百万美元的数量级。另外根据新西兰官方发布的调查结果,目前已证实有2人遇难,一人在凯库拉(Kaikoura)的旧房子之中未能及时逃离丧生,另外一人则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

  在此次新西兰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陈运泰院士团队发布了他们分析的新西兰地震破裂过程反演结果。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破裂长度从震中(破裂初始点)向东北扩展约250多公里,主要能量释放区在南岛东北角陆海交接处,主要在海里,海底有强烈变形,距离基督城近200公里,距惠灵顿不到100公里。该地区主要是山地,没有居民区。这解释了三个问题:整体灾害不大;基督城基本无灾害,惠灵顿反应强烈;震中在陆地但发生了局地海啸。

  高孟潭也表示,此次地震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一方面具有偶然性释放区距离人口密集区较远,但新西兰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好、房屋选型好也是震害偏轻的重要原因。他向记者展示了清华大学陆新征课题组最新发布的《2016—11—13新西兰8.0级地震地面运动破坏力分析》。这份分析报告显示,本次地震强度远高于我国8度罕遇地震水平,新西兰能做到这样少的伤亡,很不容易。

  身处地震带,新西兰强震多发

  早在去年5月,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曾报道新西兰也许确有发生史上最强地震的可能性,震级可能高达8.9级。尽管这一说法被专家认为不够严谨,但新西兰的地震频发却是事实。新西兰正好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上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其东面受到太平洋板块向西的强烈俯冲,约500公里宽的地带受两板块的相互作用,因而地震活跃。

  本次地震的发生地新西兰南岛的北侧区域自1929年以来监测到的7.0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地震震级仅为7.3级,此次地震刷新了该区域最大地震纪录。

  据专家介绍,每年新西兰地震上万次,大多数都是小震,其中能被人类感知到的有100次到150次。

  不过也正是由于地震频发,新西兰是第一个开发并应用地震隔离系统设计的国家,“结构隔震技术”在新西兰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研究历史。直到今天,新西兰在结构抗震工程领域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点击下一页阅读:震级一改再改 到底怎么回事?

[!--empirenews.page--]

  凯库拉大地震已经过去三天,在这三天的时间里,与地震相关的新闻报道满天飞,而最让围观群众“懵圈”的是这次地震震级——最初GeoNet网站报道是6.6级,然后修正为7.5级,在到昨天下午再修正为7.8级,而外网也有报8.0级。震源深度也是众说纷纭,10千米、15千米、23千米都有。

  这次地震震级到底是几级?相关数据到底是多少?  地震专家告诉你,这些说法都对。  “由于各新闻媒体在报道有关地震消息时,援引不同地震机构所测定的地震参数,确实造成一定的困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相关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国地震机构有各自的测定标准,并会根据相关数据的完善不断调整震级。本次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官方数据为:震级8.0级,震源深度10千米。  为什么不同国家给出的震级会不一样?为什么不同时间震级会有调整?  中国地震台网数据服务部副主任侯建民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解释说:震级,简单来讲,就是根据在地面上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地面振动强烈程度来测量,比如面波震级,就是通过地震波形的最大振幅来计算震级。  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中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而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对此,侯建民也强调,造成各国对同一次地震的震级出现偏差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震级标准不一样,就是使用的震级类型不同,另一方面,使用不同震中距的不同地震台站监测数据也会对最后结果产生影响。  大地震发生后,全球各主要地震机构都会快速测定地震参数并向社会发布地震信息。目前,各地震机构一般都采用了第一时间快速发布震级等地震参数,其后随着时间推移资料不断丰富,再不断更新地震震级的做法。

  此次新西兰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初次发布的震级为7.4级,目前修定为7.8级;新西兰地震机构初次发布震级为6.6级,后修定为7.5级。11月16日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研究所再次将震级由7.5级调整为7.8级,并将这一地震正式命名为凯伊库拉地震,为160余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之一,此前分别在1929年、1931年和2009年有过7.8级地震,而有记录以来最高一次是在1855年,Wairarapa曾发生里氏8.2级大地震。我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级为8.0级,发布地震参数后未做更正。11月16日早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消息表示,这一结果和之后国际同行所给出的最新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我国台网测定的结果是可靠的。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曾向公众科普过震级调整的依据。他说,震级是通过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地震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波的振幅和周期来综合测出的。为了尽快地报出地震的信息,可能一开始使用的台站比较少,随着更多台站数据的参与,精度会越来越准确。所以,对一个相对较大的震级的确定,震级修订是逐步的、正常的。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资料的实时观测数据,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随后,中国地震局组织有关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资料在内的更多的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并计算了震源破裂过程,最终修订震级为里氏8.0级。

新西兰新闻

澳洲反对党:胜选将建7座核电站

新西兰澳洲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表示,他将在明年的联邦大选中承诺建造七座核电站,并承诺首批核电站将在2035年至2037年间投入运营。这些核电站的选址都是即将或已经退役的火力发电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