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女儿聊起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女儿问:为什么不说“姹紫嫣红总是春”
我让女儿自己去体会一下两个词的区别。万紫千红和姹紫嫣红放时这个句子,整首诗的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万紫千红体现的是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而姹紫嫣红则给人春花易逝的悲伤无奈之感。就像《牡丹亭》里的唱词说的: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学习中文,要是能感觉到这种“推敲”的意境的不同,才能真正感觉到中文的美吧!
评论
姹和嫣这两个字给我感觉是开到极致
我们中国文化讲究盛极而衰,什么事情做到九而不做十。
评论
我倒没觉得姹紫嫣红有悲观之意,只是在这把万紫千红改成姹紫嫣红,就跟前三句的意境不搭啦。
评论
我觉得是朱熹当时想到了万紫千红,而且雅韵,诗词讲究押韵。不过中文就是博大精深。
评论
这境界,ABC群体里,能聊得上的,估计不多啊
评论
真的吗?
替朱熹想了那么多
有没有可能朱熹只是捧了皇帝的臭脚?题目看起来很像的感觉
你又去捧朱熹的臭脚
还是女儿好
我支持姹紫嫣红
评论
我家遇到我们咬文嚼字就肯定晕掉了
评论
其实现代人读古诗是不怎么上口的,因为现在的普通话音调跟古人不同。普通话是清朝后期北京附近的方言。民国时期的官话都跟北京普通话不同,更何况宋朝时的官话。诗人说话的音调与他诗歌中的韵律相关。他的遣词造句又取决于韵律。所以,有些词句现代人不好理解。
评论
姹紫嫣红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朱熹是南宋人
评论
是的,盛极而衰,万事只做八、九成,这是中国人最注重的处世之道,有生命的语言都有内在的气象在。
评论
不搭就不搭在这个感觉上,而且姹紫嫣红也给人争奇斗艳之感,不应作者“等闲”的心境。
评论
万紫千红和姹紫嫣红不影响韵律,但读来确实不顺口。
评论
我家有两个理工男,不爱和我聊这些,能和我聊一聊的,就只有女儿。
评论
是的,古诗用粤语朗读,更有韵味。
评论
姹, 少女也,出自汉书,是以意寓娇艳而易逝,朱熹这种货写诗的本意尽是要赞颂圣人称颂皇朝,自然不可能用姹这个字,放到今天也是大不敬,属恶意作诗。
他当然要用“万”,春,日,万,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好比胡锡进李鸿忠的颂词。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