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妈妈育儿的烦恼知多少
(一)
总是听国内的朋友讲,现今国内养育孩子有多难,教育成本多么多么高,让做父母的焦虑。虽说现在开放了二胎的政策,甚至鼓励生三胎,但是真正愿意付诸行动的家庭依然很是有限。国内的闺蜜常和我探讨育儿的问题,偶尔会流露出羡慕我把儿女生在了海外。其实普天之下,养儿育女,在那里都没 那么轻松。我,做为一名移民海外十多年,带着两个未成年孩儿打拼的妈妈,就来和大家说说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海外育儿的烦恼。
首先,就要来讲讲这学习语言的问题。国内的孩子们最讨厌的课程之一,那肯定是外语(主要是英语)。你一定以为:“在英语为本土母语的澳大利亚,对于出生在此的小孩儿,这还能成什么问题。”答案是:错!大多数国内内陆人印象中,包括接受过正规学校的英语训练的,包括我在内,那都是书本上的英语,也可以说是英语文字。而这种语言,不要说它真正的内涵和音律,就是那些个俚语典故,外来语汇,拉丁文背景,历史遗留的专属名词术语等等等等。要想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如,还真要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底蕴才行。象我这样,在国内混了十来年的外企,做为日常工作用语,自己还觉得不差。自打来到澳洲,面对人家的母语,听广播看电视新闻,愣是听不明白,才知道自己真实的水平差距。想自己教孩子学英语?咳,歇菜吧,您呢!咱根本不够格啊?打上幼儿园起,我就彻底放弃了,还是让他自个去和洋人练吧!自此,这孩子回到家,就开始满嘴溜新学会的单词,俨然变成了人家美英帝国主义的娃啦!咱只有干瞪眼猜,“哎,孩儿他爹,刚才孩子说的那个词听着耳熟,鬼佬总说,是啥意思来着?”
等到孩子长到八九岁时,学校开始要求孩子们写日记,做课题作业了。咱做家长的就更帮不上忙了。人家小家伙们现在都是人手一本iPad。查资料自己做PPT演示文稿,咱也不知道他们自己个儿是啥时候就学会了打字的。想我当初学电脑打字的时候,还得先把那个键盘字母表背下来。看小家伙们左右手各就用一根小手指头,屏幕上打得飞快。估计这都是平时打游戏时练就的二指禅功。
这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也和我们大中华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同,讲究的是启发引导式思维。小学基本没有什么家庭课后作业。发一个课题作业,要求在两个星期之内完成,那题目有时大得有时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摸不着头脑。比如:“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都有哪些国家参与其中”,“请演示一下活火山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如何产生的?”…… 西人的小学老师们真敢把这样题目交给小土豆们去钻研。这简直够得上大学毕业论文的选题了。算了,咱肚子里的这点儿水儿,是真帮不上多少忙了,只能带着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图书馆里借书,到互联网上查资料,自己钻研找答案啦!完了,小家伙还会煞有介事,自信满满地在我面前演示讲解一番。整得我们这些自认受过高等教育的爹妈,怀疑自己以前看的书是不是读得太潦草了,啥要点都没读明白。如今,反而让这个才上小学三四年级的小豆包,摇头晃脑地一通科普。而且,人家还是用英文原版给你做出的一份引经据典。待我瞪大双眼听明白后,咱当妈咪的,也顾不上脸红,强装淡定地回应道:“内啥,讲得不错哦!这些妈咪我早就知道了。今天不过是来考考你,看你知道不知道。”一边说着,一边脸红,心里虚得跟什么似的。
自打女儿上了中学,平时她在家里就不大讲中文了。就是逼着她说,也是中英文双语的混搭风格。比如:“妈咪,我不Care,吃Veg,But I don't like 吃 spinach, 那个味道很weird.” (妈咪,我不介意吃蔬菜,但是我真不喜欢菠菜,那个味道太奇怪了。)每次, 当我去学校接她放学,顺便和她的同学或是人家父母见面,聊几句话时,她经常就针对我偶尔发出的,不标准的英文单词的发音进行纠正,也不管我的面色有什么的尴尬,最后还要为我向人家加上一句解释:“My Mum is an Chiness. She cannot speak English.”(我妈是中国人,她不会说英语。)真是气炸我啦!“你就不会等没人的时候再纠正我的发音吗?”女儿冲我一吐舌头,做个鬼脸,嘟囔着:”You pronouncing is very weird. Nobody can understand.”(你的发音那么怪,没人听得懂你说的话。)看看啊,在海外养个孩子,他们显得比你更有优越感和话语权,真是难以体现为人父母的威严。
英文咱不能左右他们,那么学中文总可以挽回些面子了吧!可问题又来了。英文只有阴阳两种音律,而中文要阴阳顿挫四种音调。这可真是难倒了这些在海外出生,打小就只会发两个调调的孩子们,就更别提什么“儿话音”“卷舌音”啦!他们除了每周,被我们这些顽固的华人父母要求着,去华语语言学校上中文课,课上必需讲汉语,平时真没有多少语言环境让他们去做练习。在家里说得机会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这些海外华人后代的汉语水平,堪忧啊。当国内的父母为孩子们报各种外语补习班时,你可知,我们在海外的华人父母深怕孩子们忘记自己母语的焦虑吗?
本人出生在首都北京,张口自然是京腔京韵,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清晨听着孩子们一字一頓,磕磕巴巴地读汉语课文,犹如身边站着位街边卖烤羊肉串儿的新疆孩子,无论怎样纠正发音,还是会被自己的孩子打败带偏,此刻,心中无数匹草泥马在奔跑,没有办法,我也感到很是无奈啊。不光如此,还经常被孩子们逼问:“I am an Australian. Why I had to lean Chiness?”(我是澳大利亚人,为什么要让我去学习中文?)我把孩子们带到一镜子面前,让他们看镜子中的自己。“你们自己看看,你们的黑头发,黄皮肤和黑眼睛。看看你们自己的样子,和爸爸妈妈是一样的。我们的祖先都来自中国,那个隔着太平洋的国家。走到外面的世界上,谁看到你们的样子,他们不会先去问你出生在哪里,首先都会觉得你们是亚洲人。在真个亚洲大陆,做为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人,是很骄傲的。知道吗?每位欧洲国家出生的小孩,他们从小就能精通好几种语言,长大成人后,可以通行在许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见识不同的世界。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有着同样重要地位的国家。所以,如果将来,你们既能讲通行全球的英语,又可以熟练地掌握中文,也就为自己未来的人生开启了一扇窗。”唉!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一副茫然的表情,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不管他们如何偷懒耍赖,我也只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最近,看到新闻里说,从今年起国内的中小学要进行“双减”的教育体制改革啦!将减少小学生们的家庭作业负担,免除课外补习班。哈哈,真的要为国内的孩子们拍手开心,终于要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啦!一直以来,每次与国内的朋友聊天,一谈起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总是让我觉得焦虑不安。当我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国内闺蜜同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穿梭在英语,语文,数学,绘画等等各类的幼儿辅导班啦!当我的孩子才刚踏进小学的教室,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做三位数的加减法了,而我的孩子还在小桌子上数着20根木棍棍。当人家的孩子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多位数乘除不在话下时,我的孩子还在那里板着自己的手指头,甚至不够用时,狠不得把我的手指头拉过去凑数呢。哎呀,国内孩子们都忙着从起跑线上就开始狂奔之时,在海外出生就读小学的孩子们每天背着,里面空空荡荡,只装着午餐盒和水杯的书包,蹦蹦跳跳地往学校跑。每天放学后,就和一帮小伙伴,傻滋滋的在学校的操场上追逐踢球打闹。你问我:就没有上课外辅导课的吗?当然有啊,网球课,空手道课,体操课,绘画课,乐器课或游泳课,反正这些辅导课都和数理化英的补习,八竿子也打不着。这与我们华人传统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小小年纪,大好时光,就这么玩儿过去了,以后和国内的孩子们怎么比,这样下去,差距越来越大,能不叫人着急吗?可是这边学校里从校长到老师,每天乐呵呵地陪着孩子们一起玩儿,人家一点也不着急啊!
慢慢地,我发现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是:以引导为主,鼓励和激发孩子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增进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老师更象是孩子们的陪读和陪练。澳大利亚的小学课堂里,没有规规矩矩的讲台和必须面对老师讲台端正摆放的课桌椅,老师们座椅的高度是同孩子们的座椅高度一致的,这样,老师坐在那里几乎是以平视的姿态,看向班里的每一个孩子的。
老师讲课的方式也是十分轻松的。就拿小学数学教学一科举个例子。在我的记忆里,在国内上小学二年级就要求每个孩子都要背熟乘法口诀表了。小孩子是真的可以将口诀背得滚瓜烂熟的,但是一旦开始作题,就会发懵,不能顺利地套用。老师只能一遍遍地在黑板上讲如何将题目的数字,对照口诀表,快速找到答案。死记硬背的答案,对于年级尚小的小学生们来说,依然是一头的雾水。如果将题目稍稍换一种形式后,马上就又不会解答了。澳洲的小学老师,他们不会让孩子们一上来就去背口诀,而是在纸上画出各种形状的圆圈,方块啊,小动物什么之类的,让孩子们一个个的去数数,然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来替换,一点点的,演变推导出乘法的运算口诀,去帮孩子们理解口诀表的由来,从而记忆在头脑中。当然,比起背口诀那种直给的方式,这会花费老师很多的时间,但是一旦孩子们理解并跨越了这一步之后,不论题目如何的变化,他们都能十分准确的找到答案,而不会再出现,不知从何下手的状况。但是,事实上,从全球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总排名上讲,中国的小学数学水平是领先于许多西方国家的。直给口诀,运用技巧,快速找到标准答案的训练方法,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我想,这可能就是中西方教学模式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吧!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古代先人以前在育人的道路上,也曾有很多和西方类似的观念。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并不急于求成,而是象在培育种子一样:种子在地里孕育之初,它们极力地吸收雨露的滋润,土壤的肥力,却迟迟不见发芽,其实它们是在积蓄能量,一旦拥有足够的能量后,它们就会以无限的力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人,不也应该如此吗?如果在他能力和体力不足的情况下,就使用外力,迫使他快速成长,即便是外表看上去长大了,可他的心态和心智上却依然没有任何相匹配的储备,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显得脆弱和幼稚。一旦卸下那些以技巧为支撑的拐杖,就无法独立探寻更深入的空间,开创新的科技与未来。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我们拥有一颗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思维的大脑。为了让这个大脑袋正常的运转,它耗费着我们身体里的大半能量。当人类幼崽刚刚出生时,别的动物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己站立行走,而婴儿却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站立,都是因为这颗硕大的脑袋还没有长好。所以你看,要使一颗健康的头脑成熟起来,它所耗费的时间,远比四肢发达要来得缓慢的多。
在此我并不想去评判中西方教育的优劣,我只把我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那些差异,和作为一名海外育儿母亲的那些困惑讲出来,我不知道在这两种不同教育模式里,孩子们未来的发展会有什么不同,这其中有太多的变数和不可预料的因素。但是,唯一明确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激励,将是指引我们的下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主导力量。
下一篇,我将继续来说一说,澳大利亚的中小学对学生们在音乐,体育和艺术等其他领域里的早期培养和教育。
评论
等着继续
评论
说多了都是纸上
评论
请问楼主这是你的原创吗?
评论
感觉像是写给国内人看的
评论
Danny 笔记
评论
这是本人有感而发的一个小品文,欢迎大家指教。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育儿都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华人素来就有教育子女的传统美德。在新的时代里,在许多领域里,国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所以说今天我们给予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明天就会影响他们的人生。
评论
Danny笔记是什么?不好意思,我没看过。我只讲自己的感受。
评论
碎片信息的年代像这么冗长的文章看着就一目百行的过。对于没有什么价值和营养的文章已经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了。楼主能够自得其乐从写作中获得快乐倒也不亏
评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不是以灌输知识为主体的教育。
评论
儿子上prep 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说我的英文wired
自从有了Google有了问题第一个就是问他
说英语和我对不住 直接叫翻译器
评论
教育版的父母们已经在这个领域玩成精了。楼主的话题,第一篇里好像无热点
评论
海外育儿最大的挑战是:语言跟文化。 在国内是没这方面的问题的。
评论
您好,版主!本拙文我本来不是发布在此板块上的。有幸被选中,非常感谢????!本人不是做留学移民的,也不是专业从事教育的。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在焦虑中陪伴自己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的母亲。写下这篇系列小品文,只不过想记录一下,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因为,孩子们一年年的,长得实在是太快啦!不去记录下来,这些陪伴他们的生活乐趣就会很快消失在忙忙碌碌生活的碎片里。疫情期间,看着生命的消失和无奈,更加珍惜眼前的,那些平凡的快乐。
如果,您觉得我的小文不适合本板块的宗旨,我不在意,请把我撤出,每个人的生命时间都是宝贵的,谁都不应该占有和耽误他人的私人空间。谢谢????!
评论
在哪里育儿都是育儿,海外也好,海内也好,都必须能生会养,否则不如大母鸡。
评论
我只是隔壁影视版版主过来凑热闹,此帖适合什么板块我不发表意见。只是觉得教育版天天讨论奖学金攻略,精英私校之争等等。楼主的文风不算这板块主流,但需要百花齐放。挺好的。请继续下一篇
评论
"我,做为一名移民海外十多年,带着两个未成年孩儿打拼的妈妈,就来和大家说说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海外育儿的烦恼。”
这里都是海外家长,此文发到国内论坛比较合适。
评论
进错教室了,不好意思,就此告退,谢谢大家????
评论
不错,就是冗长,缩一半更耐读。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