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生七年的教育感悟(关于人生观的培养、孩子

在澳大利亚中学教育





写这篇帖子源于最近重新看了一遍人生七年这部记录片,想写点感想。这个感想包括对教育的感悟,也包含对一直有所争议的阶级、公私校的思考。我考虑过这是不是其实应该放在影视娱乐版,但又觉得我的感想跟娱乐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希望不要移地方。我这次是从七岁一直看到五十六岁,生出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感慨。尤其是看到他们七岁时那么活泼可爱,到了五十六岁时变得又老又肥,其实挺悲哀的。我记得关于人生七年有不少影评,但觉得没有人写出我的视角。

这部纪录片之所以每隔七年拍一次,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名言:give me a child until he's 7 and I will show you the man. 意译大概就是我们老祖宗所说的“三岁看老”,不过他们的界限在七岁。

先说两个寄宿生西蒙 Symon 和保罗Paul. 他们两个曾经在同一个儿童之家住过,之所以将他们送进去都是因为家里出了问题,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所以在影片后期,剧组还安排他们分别在 21 岁和 49岁时聚了两次,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两者又有不同际遇。

先说西蒙,他爸爸是黑人、妈妈是白人,他是黑白混血。从生下来就没见过爸爸,而且妈妈有抑郁症。他从七岁到十三岁都住在寄宿学校,所以他对学校的记忆比保罗深。他在21岁时和保罗故地重游,保罗已经对那里基本没印象了,西蒙还能清楚地记得哪里是食堂、哪里是洗衣房……十四岁采访他时,他已经回去跟妈妈一起住了,但可能两人长期不见面,相处得不怎么好,他看起来也不开心。问他想不想爸爸,他说从来没有拥有过,也无所谓想不想的。问将来的梦想,说以前想当明星演员,现在想当个电气工程师,“我的梦想比较现实了”,这是他的原话。可是这个梦想其实还是不现实的,在21岁的时候,他当了一个冻肉仓库的工人。他仍然跟妈妈住在那个破旧的小公寓里。采访时他笑着说,现在我偶尔也能跟我妈相处得挺好的了。28岁的时候,他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爸爸。21岁时的他说仓库的工作顶多做几年,但现在因为要养一大家子,不介意继续做下去,反正这么大的公司总不会倒闭吧?导演说,五个孩子会不会太多了,他说不会啊,刚刚好,而且我的孩子们已经比我幸福,他们有爸爸,我没有啊!他们住在政府廉价公屋里,他说曾经有机会出国工作,做自动化机械操作,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不敢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35岁时,他已经离了婚又再婚了,妈妈也因癌症去世了,而那么大的工厂也倒闭了。从他走进第二段婚姻开始,每隔七年见到他,他显得越来越不一样。他再婚的妻子已经有一个挺大的女儿,他跟她又生了一个小儿子,但是从三十五岁开始他的生活水平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家里看起来宽敞明亮,格调也高了,老婆是个特别黑的黑人,好像也比他要老,但是给人一种很干练的女强人的感觉。我这么说可能有些种族主义的因素在里面,当时看到他们的组合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老婆的条件比他好很多,如果不是因为他有白人血统,同样条件的黑人男人他老婆是看不上的。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跟白人混血之后的有色人种男性,往纯有色人种的方向找女性对象很吃香。49岁的时候,他小儿子上了文法学校(我的理解英国的文法学校比较注重学业水平,可能有点类似澳洲的精英中学?反正他们对于能上文法学校还是挺自豪的),之前离婚可能闹得不愉快,前妻不让他见孩子之类的吧,他说现在其中三个孩子也愿意跟我重新建立联系了,还有了两个孙子。我觉得他跟这个老婆在一起之后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变得挺拼的。在机场开叉车运包裹,还和老婆一起参加寄养家庭的培训。56岁的时候,他儿子刚读完中学,找到了大公司的学徒职位,全家都很开心,还一家人去葡萄牙度假。在采访的时候他表示遗憾自己以前没有再努力一点读书,他老婆说其实他很聪明有能力,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做好,所以没有自信,不敢去尝试。他说起一件事,以前想过自己说不定可以去读个会计,但第一次上会计师事务所看到里面灰蒙蒙的,里面的职员又是气色恹恹毫无生气,就告诉自己,我才不要做这种工作,多可怕啊,还是开我的叉车好了,我喜欢户外的清新空气。但是我后来才发现,其实也有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并不是这样,也有充满了活力和干劲的会计师行,以前只是不想去了解、给自己找一个不努力去改变现状的借口吧!他老婆在旁边说了一句,要是你去当会计我们家现在已经赚了好多钱了厚!

保罗只在寄宿学校呆了一年,他也是父母离婚,但是八岁的时候爸爸移民澳洲,就把他一起带过去了,所以其实他的童年虽然也有阴影,却比西蒙要幸运。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七岁时有一段采访,问他你想结婚吗?他说不想。为什么呢?他说如果结婚了,老婆会做好多蔬菜给我吃,我不爱吃蔬菜,老婆也一定非要我吃不可。问他想不想上大学啊?他反问:大学是什么?跟他谈话的时候他小脸总是皱巴巴的,一副不怎么高兴的样子。他21岁的时候就认识了自己的老婆,然后一直都在一起,之后每次采访他老婆都陪着他,感觉她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人。他们在生孩子之前开着一部破面包车穷游澳洲一圈,经常在野外做饭、睡觉,后来生孩子稳定下来,年轻时的旅游经历一直是两夫妻之间共同的美好回忆。感觉保罗受到破碎家庭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他总是表现得很腼腆、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人也比较悲观,跟老婆吵架的时候总是说你受不了我就走吧!幸好他老婆能忍下来了。他说到自己有个缺点,就是做什么工作都做不长,而且跟自己的父亲也始终亲近不起来。他年轻时当砌砖合同工、老婆则当个流动理发师。当时他们在墨尔本的工人阶级区(澳洲好像不这么说,大概是延续了英国的说法)买了个普通房子才花了三万五英镑,他那时一年赚12500英镑(当时澳洲还使用英镑哦?还是为了方便英国观众理解,特意换算成英镑的说法),生了一儿一女,生活一直蛮稳定的。42岁的时候他们换房子了,说搬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区,邻里中专业人士较多。到49岁的时候,他们生活已经非常惬意了,老婆去当了理疗师,女儿考上大学读了考古专业,于是到处跑研究古迹遗址,儿子当了一名汽车修理工。保罗以前养过马,也喜欢骑马,但后来觉得养马比较贵,就改成成本很低的健身运动—马拉松,还参加跑步比赛,他笑称差点跑断了气,但还是很开心。56岁的时候他和妻子一起在退休村工作,妻子负责一般行政和帮助老人组织一些活动,他则负责普通的修理维护。许多人看到这里,觉得保罗混得很惨,其实我觉得他生活挺好的,这就是典型的澳洲普通人的生活写照。他八岁移民,长大了完全就是澳洲口音,你根本看不出他身上有任何英国人的特征了。对于他来说,对英国也没什么感情。倒是他女儿长大了到英国去工作,算是他在外面兜了一圈,他女儿无意中为他完成了落叶归根的宿命。他家庭稳定,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财政上也比较自由。这也是得益于澳洲社会人口少、竞争少、蓝领工人工资高的特色。而且他和老婆做的那份工作应该就是现在称为物业管理 management right 的,也不辛苦,五十多岁了完全没有失业的危险。只是他儿子居然生了五个孩子,虽然孙辈济济一堂、热闹非凡、其乐融融也让人老怀宽慰,但他也承认儿子生了那么多孩子,小夫妻的财政压力也很大,所以十分需要他们的帮忙。保罗虽然童年不幸,却早早步入稳定幸福的婚姻,一直得到妻子的关爱和支持,到五十六岁的时候,面对镜头,也可以谈笑风生、云淡风轻地笑看人生了。


评论


接下来是沙发组,也称为高富帅三人组:约翰John、安德鲁 Andrew和查尔斯Charles. 这三个当年的小正太从一开始就广受关注,源于才七岁的安德鲁大言不惭的一句 I read financial times. (我平时读金融时报的)之后每集播出的时候他这句“名言”都像坐标一样出现。其实安德鲁到14岁受采访的时候已经承认自己平时根本不看这个,当时说出来只是装逼而已。不过我相信他家里这种杂志应该是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大概是平时爸爸有读,上镜头时想着显摆就随口说出来了。这三个小朋友被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代表,其实我觉得他们应该是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但并不是真正的上流社会(真正的上流这种节目是接触不到的)。七岁的他们是私立学校的同学,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各种话题,包括学校是不是应该收学费、队长应该选举还是指派,等等,都是其他普通阶层孩子听都没听过也从来不会去思考的问题,虽然童言童语很幼稚,但听他们像小大人一样说出来,还是挺好玩的,给人的印象是他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因为他们考虑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眼界也不同。而且可以看出他们讲话也比较有教养,剧组让这十四个小孩一起参加了一个派对,问他们对其他孩子的看法。安德鲁说,我不得不说,他们中的某些孩子are really far from my liking, 刚才撞到我这里还痛着,不过我跟有些玩得挺好的。问到他们对将来的设想,约翰说要考进西敏斯特寄宿学校,以后要上剑桥三一学院,安德鲁也是要上剑桥三一学院,查尔斯说大学可能会去牛津。

到了十四岁时,安德鲁正好那年父母离婚,查尔斯则是两年前父母离婚,但当时他们都没有说出来,直到二十一岁的时候才说起当年往事。当时三个少年都如他们七岁时的展望一般毫无意外地上了指定的中学。查尔斯录像时提出:其实拍这个节目的目的是什么呢?约翰马上接口说:我觉得就是把我们拿去抓典型呗!他们想把不同背景的孩子挑一些出来,跟拍他们的人生,到时再横向比较。安德鲁说,但是我们并不能完全代表富人阶级,所以这个节目有局限性。才14岁的孩子,就直接提出这种本质性问题了,其他孩子还处在面对镜头羞涩紧张的阶段吧?镜头有拍到约翰跟私教上钢琴课,问他你长大想做什么?他笑笑说当老板吧!他们那时候已经去过欧洲许多地方旅游过,相比之下同龄的其它阶层孩子从未出过国,也不想出国。西蒙就说起我跟妈妈去过杜莎夫人蜡像馆、还去过某某博物馆,在他眼中“出国”完全就是新事物,跟“出游”没有分别。

二十一岁的三人,约翰和安德鲁西装革履,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约翰在牛津法律系念大三,安德鲁则在剑桥法律系念大三,倒是查尔斯掉了队,没考上牛津,上了 Durham 大学读传媒(事后我查了一下,这也是仅次于牛剑的好大学)。当时问他:没考上牛剑对你有什么影响吗?他说没影响,以后估计我就是一个在杂志社地下室暗无天日写稿子的记者吧!安德鲁说我的目标是做一个成功的律师,而约翰就说我可能会想要从政吧,社会给我们的资源或许比较多,但是相对的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就比别人大。还批评了剧组前两集对他们的采访内容的剪接,比如前一个镜头是小朋友的约翰说我以后要去西敏斯特寄宿学校就读,下一句话则是 “约翰现在就是在西敏斯特寄宿学校就读”,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我们好像说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你怎么没有报导一下我多少个夜晚挑灯夜读,啃了多少书、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还有汗水才能考进去自己心仪的学校呢?听到这句话,我突然就想起这些年来挺流行的一句说辞:人家比你有钱,还比你要更努力。约翰大概就是这句话的写照吧!

二十八岁时约翰不再出现,那时他已在报纸上刊登自己订婚的消息,并且已成为一名英皇大律师(二十多岁就当上大状,感觉不是一般的厉害)。到了三十五岁他又回归了,因为他娶了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两夫妻参与了许多为保加利亚争取福祉的公益活动,他觉得可以通过出境传达自己的主张。42岁时他缺席,49岁和 56岁时他又出现了两次,在记录片中他从未提及自己的孩子,对家庭生活也提得很少,但婚姻生活应该是一直稳定的,因为也曾经在镜头中一闪而过看到了与他一起变老的妻子仍然与他一起出席公益活动,他们还设立了一个帮助保加利亚儿童的基金。约翰一直对从政有兴趣,但在五十六岁时仍然道出了他的一些挫折和心酸。其实他的父亲在他九岁时就过世了,为了负担他的学费,他妈妈不得不出来辛苦工作,他大学之所以没像原来设想的那样上剑桥而是上了牛津,也是因为他拿到了牛津的奖学金,只好改弦更张了。而且对于自己当了大半辈子的大律师,并不认为是多大的成就,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政治生命并没有得到很大的飞跃,相比之下有几个同学都已经当部长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也并不算多成功。

以下是我对约翰的猜测和分析。其实他的不幸在于父亲的早逝,虽然最后也发展得很不错,但人一走茶就凉,父亲那边的关系网就失去了功用。他所谓的母亲要辛苦工作供他读书,这种辛苦跟我们普通意义上的辛苦有很大区别,因为约翰是来自一个世家,他是有家底的。他母亲估计以前只需要主内就行,失去了父亲就变成她需要站出来抛头露面了。记得在约翰十四岁的采访中,还有他学钢琴的镜头呢。如果因为父亲一死,家里就没落了,他家也不可能还有这闲情逸致去让他继续学钢琴了。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也说过,不会考虑出国,因为“我想象不出会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为什么这里是最好的,因为他的关系网就在英国,在这里发展他才能借助各种东风扶摇直上,比别人更省力(请自行想象官二代富二代,体制内的人根本不会想要移民)。当然由于他父亲早逝,效果打了折扣,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他已经到达一个不能企及的高度了。也正印证了那句话,你奋斗的终点,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约翰本身的才能、努力和能力。

而查尔斯自从二十一岁时参与了拍摄之后,从此就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他的确成了一名记者,但不是普通记者,而是BBC的编辑,十多年后他又在某电视台当了导播,也是个小有名气的公众人物。剧组介绍他的时候找了一些在公众渠道能找到的个人照放上来简单说明了一下他的现状。年纪轻轻当上编导,我只能认为查尔斯家里估计是跟传媒业有些关联,也因此他即使没有考上牛剑,职业发展也不会受什么很大的影响。

安德鲁是沙发组唯一一个坚持每次都出镜的。他的人生一直按部就班,28岁是大律所的律师,娶了一个家庭背景比较平民的老婆。35岁成了该律所的合伙人(也很厉害,也需要关系网的),生了两个儿子。42岁时,他们律所的生意发展到海外,而老婆一直是全职主妇,他们还买了一间乡村的度假屋,两夫妻一有空就去亲力亲为打理,按自己喜欢的样子改造房子。他还说,儿子上学也是要送到自己以前上的私校。49岁采访他时,他的生活一直是稳定的,大儿子考上了纽卡素大学,他不再做律师,自己开了天然气公司。问起他有什么遗憾,他唯一觉得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就是没有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子的成长。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孩子的前途也不像他那时候那么一目了然。当然他两个儿子跟艰苦都是沾不上边的,从小家庭生活优越,虽然不是牛剑,也都上了很好的大学,得到优质的教育,前途亦一片光明。56岁的时候,大儿子已经成功获得一间大公司的职位,小儿子正在读硕士。他的公司被并购了,两夫妻过着悠哉悠哉的轻松日子,老婆从结了婚之后一天都没出去工作过,儿子长大了她也退休了。她接受采访时说,我还算幸运,老公一直支撑这个家庭,我没有需求必须出去工作赚钱,但是现在的社会生活是越来越不容易了,可能年轻一代的女性也不得不出去工作养家。问她有没有打算出去做些什么吗?她说现在想出去重头开始也有点困难吧!安德鲁说,其实她很有能力的,不过估计她自己对自己多有能力这一点也不是特别有自信吧!我觉得她能把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两个儿子也教养得很好,当然是个很有能力和智慧的女人。


63岁安德鲁专访直通车126楼

评论
楼主这是长篇大作啊。
看到第一段的“又老又丑”,就对下文有了某种格式的预期,但是,文中两位男人还行吧,保罗都跑上马拉松了,比大多数华男厉害了



评论
说完沙发组的高富帅,就得说说出身于富裕家庭的白富美苏西 Suzy了。她也是从小就读私立学校,其他小朋友放学后瞎玩、在学校里群魔乱舞的时候(有一个镜头就是尼尔体育课学的自由舞蹈,其实就是放了音乐孩子在里面随便乱扭),她是在那里姿态优雅地学芭蕾舞。苏西的爸爸在苏格兰有大庄园和佣人,这只是他们家的度假屋,放假的时候她去那边玩各种高大上的活动(骑马也是骑自家养的马)。她十四岁时父母离婚,但是似乎没有影响她的生活质量,却影响了她的生活态度。原本七岁时认为自己应该会读大学,到了十六岁却极端叛逆,连学也不去上、在英国都呆不下去,跑到巴黎一住就是几年,最远还跑到澳洲度假探望表姐几个月。21岁见到她时,她表情僵硬、采访时各种别扭不开心,香烟一根接一根吞云吐雾的,衣饰打扮倒是时髦新潮,不得不说在颓废中显露出几分优雅,颇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没想到才过了七年,实现了华丽丽的大变身。28岁时她已经是生了两个孩子的律师太太,全职妈妈。老公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导演问她,上次见你的时候,你整个人像紧绷的一根弦,这次见到你却充满平安满足和幸福的气场,为啥有这么大的改变?她跟老公相视而笑,说嫁了好老公呗,这里面肯定有他的功劳啊!之后苏西的生活一直顺风顺水,家庭稳定,又生了个小女儿,虽然大儿子有点学习障碍,但对他们家的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问她会让自己孩子上什么学校,她说当然是私校啦!原因?“因为我不知道私校以外的学校是个什么样的光景”。35岁时她老公不做律师行了,自己开建筑公司。虽然他们嚷嚷着生意失败会有经济压力,但从 42岁到 56岁这十几二十年,生意是越来越好,孩子全上了大学,苏西在家里还学点课程给自己充电。生活一直平稳、富裕,波澜不惊。问她对人生有什么不满想要重来的吗?她说希望重过 14-21 岁那段时光,自己那时太叛逆了,为反对而反对,浪费了也错过了很多东西。

评论
目前看下来,出生在条件不错的家庭的人,以后的人生都不差啊

评论

纪录片里女孩子不多,除了苏西,就是工人阶级三姐妹花:杰姬Jackie 琳恩 Lynn 和苏 Sue. 七岁的时候三个小女孩就长得很可爱,杰姬小脸圆圆、眼睛大大的;琳恩天真活泼地表示自己长大要去 Woolworths 超市工作;苏从小就是个小美女,笑起来一对酒窝让她显得很娇俏,杰姬和琳恩都一致认为苏特别受男孩子欢迎。

十四岁时,琳恩考上文法学校,杰姬和苏则进入普通公校读书,她们三个面对镜头谈论着学习、婚姻、爱情等等问题,对未来充满憧憬。琳恩说文法学校非常好,苏说自己也考上了但是觉得没必要去,普通公立学校就挺好的,家里也没给压力。她还特别提出不想那么早结婚,因为想先好好享受人生。杰姬则谈论着希望将来有个幸福家庭。

这三姐妹花应该感情非常好,而且一直保持着联系,因为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每次采访她们都一起出镜,每次都按照小时候的位置就坐。二十一岁时,杰姬和琳恩都已经结婚两年,杰姬在银行工作、老公是装修工,并不想要孩子;而琳恩当了图书馆管理员,老公在邮局工作,他们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了。苏还没有结婚,在一家商务旅游公司工作,说自己挺喜欢这份工作的,也觉得太早结婚会错失人生中某些重要的时光,不打算这么早结婚。这集比较有意思的是导演问她们,会不会觉得自己比不上苏西,会不会觉得钱不够。她们都说不会啊,当然钱重要,但是钱有那么重要么?我们又不是没钱花。我们也不会羡慕苏西,因为对目前自己所拥有的也很满意呀,反正许多苏西有的,我们也并未曾拥有过,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自然也无从羡慕。但是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然而随后各人际遇有了许多的不同,从二十八岁那一集开始,三人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三十五岁时苏在采访中发过一句感概:每个人所面临的选择其实是有限的。

三十五岁的杰姬已经跟第一任老公离了婚,和第二任老公经历一段短暂的感情又分道扬镳了,但是一直十几年不想生孩子的她突然想要个孩子,即使怀孕后跟老公分开了,仍然决定把孩子生下来,父母认为这是她自己的决定,因此并没有插手。她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为了生活去了酒吧工作。四十二岁时,杰姬又已经跟第三个老公生了两个儿子,而且两人又分了,此时她的生活变得非常窘迫。要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自然不能工作,但是光靠福利金负担不起伦敦高昂的消费水平,于是搬到了苏格兰。据她形容这儿比较好,地方大更适合孩子成长。但是在澳洲呆过的人应该很能理解她说的这种情况,领同样的福利,在悉尼可能只能租个小隔间,等公房也要等十几年,在乡下排队则很快就等到一栋别墅,对于带着三个孩子反正也不工作的单亲妈妈来说当然是后者比较好,从侧面反映了杰姬的生活拮据。有一个镜头拍到她给三个孩子做了早餐,就是一人一盘麦片加牛奶,桌上、厨房台面上都空溜溜,不然就是几个孩子趴在地上看电视,她给他们每人夹两片涂了黄油还是果酱的面包。跟苏西三个孩子吃的东西相比真是觉得可怜。当然,孩子并不觉得生活清苦,杰姬跟第三任老公还经常有联系,爸爸会带上三个孩子到公寓楼下的空地骑自行车,有空也帮忙看孩子、带他们出去玩。但是杰姬坦承财政状况拮据,入不敷出,经常在账单欠费和孩子饿肚子之间陷入两难的困境,幸好她第三任婆婆十分关照她,人力财力上都向她伸出援手。五十六岁时,杰姬病痛缠身,因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已经连续十几年领着政府残障低保,在采访中她对政府的福利制度极端不满。她说自己坐、站都不能太久,因为关节炎手都肿了,连打字都不行,福利部的工作能力评估报告居然还说她可以全职工作,所以政府逼着她出去找工作,不然就停福利。有对澳洲福利制度的了解作为背景,我倒是很能理解她的这些抱怨。这段时间她经历了诸多生离死别,包括一个妹妹和阿姨患癌症去世,敬爱的婆婆和第三任老公也癌症晚期。更不幸的是,在第一个孙女出生后两三天,这个老公就因为车祸,一直没有恢复意识而去世。三个儿子倒是都挺正常的,大儿子当了厨师,在继父患病期间还搬过去照顾他。二儿子当了超市保安,二十二岁就生了第一个女儿,搬出去跟女朋友住了。三儿子满十八岁之后去了参军。问到如果时光倒流,她希望改变什么?她说可能中学那段时间不应该这么懒,应该好好读书。这句话在西蒙和苏西嘴里居然都不约而同地听过。

琳恩的生活相比之下最是按部就班。每七年见到她,她总是还留在图书馆工作。她的家庭十分稳定,老公跟她感情也一直亲密。三十五岁时她检查出大脑有个瘤,会引起她时不时失去知觉,而且不能做手术取出。她说一开始会担心,但后来也就放下了,觉得生死有命吧。她说老公一直在她身边,他们两夫妻是灵魂伴侣。她一直在社区图书馆工作,算是铁饭碗,不过到了四十二岁时工作需要转型,于是她负责给一些残障儿童念书,可能类似我们这边图书馆每周举行的儿歌跳舞故事班活动,不过她的服务对象是残疾儿童。在四十九岁的采访中她表示非常热爱这份工作,而且能够帮助到残障人士特别有成就感。只是这份工作也许不能长久了,因为当地政府需要削减开支,可能会裁员。五十六岁时她果然已经失业,两个女儿都选择不上大学,大女儿更是跟她一样十九岁就结婚生子,目前是带着三个孩子的单身妈妈,经济紧张,比她还不如。而且第三个外孙早产,一生下来就送进深切治疗室,幸好接受采访时他已经好几岁了,看起来挺健康。不过琳恩没有工作之后,家里生活水平还是有点下降,他们只得换了比较小的房子。这些年的生活估计并不轻松,岁月还是在她脸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扬言不想太早结婚要享受单身生活的苏在二十四岁时结了婚,原因是想要生孩子了。结婚时辞退了商务旅行公司的职位,感觉有些可惜,因为工资还挺高的。她老公是煤气管道工,因为她不工作,两人生活有些困难,在二十八岁受采访时,她家住的是政府廉价屋。三十五岁时苏跟老公离婚,独自抚养一儿一女,并且回归工作岗位,在建筑协会当文员。四十二岁时苏在伦敦大学法律学院工作,成了一名行政文书职员。苏每次出现在镜头前都化妆打扮,不管生活多困难都不放弃自己、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她还喜欢唱歌,晚上打扮得美美的,带上朋友和父母去泡吧,在场上唱卡拉ok娱乐自己和别人。也许就是这种乐观的性格,让她在四十二岁时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她认识了一个很好的男朋友(还挺帅的),两人一直感情稳定,四十九岁时还一起买了房子。五十六岁时他们已经订婚了十几年,虽然没有办结婚登记,但基本上跟结婚也没什么区别了,在采访中苏忍不住时不时还要秀幸福,她的精神状态和面貌保养也是三个女孩中最好的,虽然身材有点走样变形,但是岁月似乎特别眷顾她,不但不显老,还越来越漂亮。四十九岁时成了部门主管,五十六岁时负责大学课程协调工作,她觉得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并且经常需要向大学新生们介绍课程,令她时时保持自信和快乐。在业余时间她参加了一个戏剧爱好班。两个儿女倒没什么特别,大儿子喜欢电脑,没上大学,曾经去了澳洲一年,不过没什么作为又回来了;小女儿二十五六了还住在家里啃老。不过苏似乎专注于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并不太介意孩子们的出路。


63岁苏专访直通车127楼




评论


托尼 Tony 也是工人阶级孩子,他的家庭还是比较幸福的,从小就像猴子一样到处乱窜,小脸脏兮兮,整一个野孩子的形象。七岁时就确立目标要当赛马骑师,十四岁真的就已经在往这个目标努力中了,15岁离开学校就去当了学徒。但是二十一岁时他已经放弃了这个梦想,原因无它,只是因为自己没有才能,“不够好”。他的新目标是要当个出租车司机,空闲时间开着小绵羊穿行于大街小巷熟悉伦敦的大小道路。28岁时他真的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生了三个孩子。托尼虽然出身贫寒,但性格乐观、积极、向上并且务实。他对导演说,虽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并不认为这会成为他追求幸福的障碍。他现在开着自己买的出租车,花着自己努力赚的钱,生活很踏实,该享受的东西也没少享受。私校生又怎么样,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不如我受到父母的关怀多。我现在业余打高尔夫,还学戏剧,也可以有这个财力带孩子出国度假,对现状很满意。这里不得不提托尼的太太实在是个贤内助,白天托尼休息,她接送孩子上下学,还兼职开出租;晚上她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托尼出去开晚班,夫妻同心协力,当然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35岁时他养着两匹小马,让孩子继续自己未竟的梦想,假日也是带着儿女去骑马,还当了群众演员。四十二岁时,他和老婆自豪地向剧组展示他们搬的新房子。到了四十九岁时,他们在西班牙买了个度假屋,出租车也不大开了,早早进入了退休生活。五十六岁时,托尼儿孙满堂,回顾自己的人生十分满足。他在人生七年系列里还算是个比较受观众喜爱的人物,有一次他载个明星去酒店,前台接待居然不问明星而是问他本人要签名。还有别的导演用他的经历写成话剧剧本在美国上演,他自己也上去演了一把过瘾。唯一的遗憾是二女儿受到严重的感情创伤,精神甚至有点不正常,没办法带孩子,所以他和老婆暂时照顾着外孙女。作为英国人,他们跑到西班牙生活,就跟城里人去乡下住一样,当然比较舒服自在,物价也低。孩子们职业发展一般,都是早婚多孩,虽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很热闹,但似乎都有点啃老的迹象,记录片中对他们陈述不多。


63岁托尼专访直通车125楼



评论
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有公式吗?还是有随机性?

我想,总体而言,父母婚姻是否幸福,价值观和经济基础,对下一代的影响是很关键的。。。

评论

接下来说说两个普通小康家庭出身的孩子——彼得 Peter 和尼尔Neil. 他们都生长于利物浦。小彼得和小尼尔小时候都特别萌,尤其是尼尔,天真可爱,他说每天下课回到家会在外面街区玩到天黑再回家吃晚饭。这两个小孩的成长本来是挺按部就班的,一起上小学和中学,平时经常一起玩,算是发小。但是十四岁的尼尔看起来并不像七岁时那么快乐,到了二十一岁时人生完全脱轨了。他说本来想考牛津结果没考上,进了另一所普通大学,才读了一学期就不想读下去了,中途退学之后去伦敦干起了苦力。采访时他的精神状态显得挺颓废的,有点自我放逐和自暴自弃的意味,独自住在一个像贫民窟一样的危楼里的房间。他说到自己跟父母关系不好,争吵不断,觉得他们不理解他内心所想。尼尔在这个时期内心完全迷失,有一个模糊的愿望要从政,但是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愿意做,也不知道如何做,不知道以什么途径达成目标。同一时期彼得在伦敦大学历史系读大三,平时跟几个同学合住在大学宿舍。感觉他对于自己读的这个专业不是特别喜欢,对前途也没什么目标,就是在大学混日子等毕业。从他们的生活可以看到,尼尔性格变得很孤僻,宁愿自己一个人住在贫民窟危楼,也不愿像彼得那样跟室友一起住、一起做饭,这样的生活环境看起来并不正常,跟他的家庭出身环境、小时候的开朗活泼相比也大相径庭(即使最贫困的西蒙看起来状态都要比他积极),那时他估计就有点心理疾病了。

彼得二十八岁时结了婚,在伦敦买了房子,当了一个历史老师。可能是在那一次访谈中说了一些比较愤青的言论,遭到了读者的反感和攻击,甚至有家长说 “他就算真是个老师,我也不想他教到我的小孩” ,彼得不胜其烦,辞退了教师的职位,甚至之后再也不参与人生七年剧组的拍摄。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快三十年后,他在五十六岁时回归,目的是为了推广他们乐队的专辑。彼得回忆自己当年不当老师之后重新回去读了法律,当了公务员。第一段婚姻并不成功,现在这位太太既是他的同事也是他乐团的团员。他们有一儿一女,平时两夫妻和另一个团员在家里车库搞音乐,创作了上百首歌曲,他们乐团常常在本地各种场合表演,还获得了本地最受欢迎乐团的殊荣。

相比之下,二十八岁的尼尔成了一个领低保、无业的流浪汉。提着两个小小的行李箱,里面装的就是他全部的家当,在英国各地乡村游荡。他的生活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只求有瓦遮头,对环境和质量完全没有要求。他声称只要能让他住,哪里都行。他笑说小时候说城市比乡村好,下雨都不用湿身,没想到长大了自己却专往乡村跑,好像想要远离尘嚣似的。这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人前显得十分焦虑。他甚至说不想结婚生孩子,即使老婆是个完全正常的人,因为有他的因子,也难保孩子正常啊!导演问他,你有没有去看医生呢?他说偶尔有的,但医生帮不了我。三十五岁时,尼尔在英国最南面的汉普郡定居下来,平时在儿童话剧里演演跑龙套的角色,闲暇时间写作,但作品没有出版社愿意发表。他承认自己性格里存在着执拗,比如演话剧时非要别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去表现,人家会觉得他是一个很神经质并且难相处的人。四十二岁时,他摇身一变成了某小区的议员,为了一些小镇的鸡毛蒜皮小事开会讨论,提出议案。这时他看起来正常多了,起码在人前能大声发表演讲,平时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发传单拉票。他还去伦敦出公差,找上了同样参加人生七年拍摄的另一个孩子布鲁斯,要他帮忙安排临时住宿。其时正好布鲁斯要结婚,尼尔就适逢其会、当仁不让地当了结婚仪式的证婚人。其实他们一直不算亲近,但是朋友有所求,布鲁斯还是把自家的地下室收拾出来给尼尔暂住,还笑称尼尔坏习惯不少,嫌他家地下室的冰箱吵,就把电给关掉了,布鲁斯就不厌其烦每次都又把电给插上。

四十九岁时尼尔仍然孑然一身,当着乡村议员,一个月 200镑工资再加政府一周发放九镑作为生活费,因为低收入所以有资格住廉价政府公屋。他坦然承认一直没法成家,虽然也有过几段感情然而都无疾而终,不过也为自己小小辩解了一下: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 。五十六岁时他仍然是个小议员,偶尔还主持教堂的礼拜,他说已经习惯了这份工作,然而即使这份工作不好,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也无法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仍然在写书,仍然不能发表。他说许多人给他写信,说明白他的处境和了解他的心情,其实别人怎么可能明白?别人每隔七年才从屏幕上看到他几分钟,那只是他生活的某个剪影罢了,他真正所经历过的一切又有谁能完全理解呢?


评论


既然提到布鲁斯 Bruce,接下来就说他好了。七岁时布鲁斯就读教会寄宿学校。他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到自己几千英里之外的爸爸。从小就对非洲挺有感情的,说自己女朋友(虚构的)就在非洲,长大也要到非洲去支教。他上的学校似乎比西蒙和保罗上的好,不但有文化课(学拉丁语)、还有乐团,还教各种礼仪。而西蒙他们的学校似乎只是让孩子住在里面而已。但跟沙发组上的私立学校又似乎有些不同,管理比较严、阶级分明。其中有一个场景是早上所有的孩子在队长的带领下到操场做操,队长是个稍大的孩子,凶神恶煞地叫着口号,谁没站整齐就一脚揣过去。布鲁斯也是父母离异,十四岁时他又上了另一所教会学校。他觉得教会学校很好,教人友善待人,又不那么僵化,他与继父也相处得很好。二十一岁时他已经是牛津大学数学系大三学生,在镜头前挺安静内向的。二十八岁时的布鲁斯在一所公立学校里当数学老师,学生大多是来自孟加拉国的移民,他觉得能教书育人,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奇妙令他很有成就感。35岁的他在孟加拉国当支教,那里环境不好,物质生活也贫乏,但布鲁斯毫不在意,他说钱够用就好。问他婚姻,他面对镜头回答:还没有对象,但我不着急,缘分到了总会有的。还很俏皮地说了一句:我不是抓着这个机会征婚哦!42岁时,布鲁斯刚结婚一年,结婚时就是尼尔给他当的证婚人。他已经从孟加拉国回来了,在一所教会女校里当老师。他太太也是老师,更是大龄剩女一枚,声称自己不怎么会做家务,跟布鲁斯结婚之后自己父母总算松口气了,因为布鲁斯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还说他求婚的时候,两人正在扯谈某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要不是她听得仔细,还真把这求婚给漏过去了!至于孩子,布鲁斯说当然想生,但毕竟我们两夫妻年龄摆在那里,也不年轻了,我不敢说得太满,万一生不出,到时失望呢。四十九岁时,布鲁斯已经有两个儿子了,镜头里两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在他背上爬上爬下地玩闹,一家人其乐融融。其时布鲁斯成了一所历史悠久的私立男校数学学院的头(学校上千年历史了,成立于公元 948年)。太太评价布鲁斯始终有点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心声,所以沟通有时挺不容易的。到五十六岁时,又问太太,他现在跟你沟通方面有没有改善啊?太太支吾了半天,为难地说,好像还是没什么进步耶!生活跟七年前变化不大,知天命之年的布鲁斯显得幽默风趣,也懂得拿自己打打趣了,问他两个儿子好吗?说很好啊,也长大了。当然我自己也老啦,要是他们还像四十九岁拍摄时那样骑到我身上,我的腰估计就再也直不起来啦。他带着剧组跟拍了他带孩子回牛津大学过周末露营和打板球比赛的片段,剧组问他太太,会在旁边看他打球吗?她说看一点点吧,然后我就去购物了,当作收他的看球税,哈哈,很幽默的一家人呢!


63岁布鲁斯专访直通车 135 楼

评论
都是浮云

评论

最后一个要说的是尼克Nick。他是农场主的儿子,有两个弟弟,都比他小很多,后来得知他其中一个弟弟还是失聪的。尼克在农场生活,方圆几十里同龄一起玩的小孩子一个也没有。到了十四岁采访他时,他一直把头埋在膝盖之间不抬起来,显得很腼腆。许多人看完尼克的经历都要说他努力学习,后来飞黄腾达,完成了超越阶层的转变,进而阐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尼克本来就出身于中产阶级,农场主跟中国的农民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尼克家经济上并不拮据。十四岁时尼克表明自己对农活不感兴趣,准备去城里的寄宿学校念书,并且喜欢物理化学。到了二十一岁时他已经在牛津大学物理系读大学了,而且像变了个人似的,看着镜头从容不迫、侃侃而谈,那个羞涩少年完全不见了。导演问他你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他说我哪来的成功?只是在大学念书,远远称不上成功啊!二十八岁的尼克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做研究。他说自己在牛津读完了博士学位,居然找不到能养活自己的研究工作,生活水准跟学生时代相比还下降了,简直岂有此理。后来找到了美国大学的这个年薪三万美元的工作机会,就跟结婚四年、也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太太一起去了美国。尼克这个太太当时节目播出之后也引起了热议,因为她表现得太强势了,在采访的时候十分有主见地发表自己的主张,包括不愿意留在家里相夫教子,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在事业追求方面就停滞不前了。三十五岁时,尼克是教授助理,仍然继续他在大学的研究,也提起他太太,说七年前大家看到他跟太太的访谈都认为他们的婚姻不会长久,不过事实上他们仍然在一起,儿子一岁。他们比较在意孩子的私隐,所以不愿意出镜。四十二岁时,尼克已经成了教授,他太太也是大学的教授,这两夫妻已经是高知精英人士啦!尼克还撰写发表了几本关于物理的书。然而四十九岁时尼克陷入了人生的低潮。六年前(也就是四十二岁访谈之后一年)跟妻子离了婚,孩子当时才十岁,受到很大的打击,采访时他说现在都不知道儿子有没有从当时的打击中走出来,因为父子之间从来不谈这个话题。他主持的持续了十来年的大学研究项目宣告失败了。幸运的是他又结了婚,第二任妻子也是大学里的教授助理,两人看起来琴瑟和弦,太太对他十分崇拜爱慕,一个可能是他的英国背景,二来太太自己的爸爸也是英国人,有英国情结。当然还有许多别的没有在片中说明的原因。两人都是二婚,太太连外孙都有了。问他们还想要自己的孩子吗?尼克说,想倒是想,但这估计不现实吧?五十六岁时,他们都没什么变化,只是尼克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自己又远在美国,说起来有点心酸,避而不谈。尼克还跟苏西一起接受了采访,说他们两人从四十多岁开始突然兴起了互相联系的念头,于是就开始互发电邮了。尼克说觉得国家当年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太小,以致于他为了继续研究要跑到外国去。苏西问他,如果当时英国有同样的机会,你会选择留下来吗?他说当然会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这么多年在美国,远离故乡,尼克并不是没有怨言。即使语言不是障碍,英国人和美国人始终不同,也始终存在着文化差异和隔阂。他在二十八岁时就说过,这儿再好毕竟远离家乡,社会关系不如英国。其实我们移民出国的人很能体会尼克的心情,他说的就是 social support, 并不单纯只是生孩子时有家人帮忙的意思,而是那种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安全感和安心感。即使在美国呆了三十年,尼克对美国依然没有家的感觉,对于自己一年只能回英国几次,而且父母生病也不能在身边的状况也是颇为无奈的。他和第一任妻子都是年轻时单枪匹马去了美国,要不是要打拼,也不会拖到三十几才生孩子,而且只生了一个,加上两人都忙,双方父母兄弟姐妹都不在身边,什么事情都是两个人自己扛,生活压力、精神压力肯定都不小。他要是当时去美国时是单身,然后一开始就跟现在这个妻子在一起,估计人生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评论

其实整个看下来,每个孩子都没有突破自己原来的阶层。尼克本来就是中产阶级,即使他没有继承农场而是选择去美国发展,成为社会精英,也仍然只是中产。当然如果他家境不好,他也不可能心无旁骛地一直追求学术而达到比较高的境界,他本人也算是学霸,正因为家境好,他的才能得以施展,可惜选错了对象,不然他的生活还能再上一个台阶。我发现不管是什么阶层,离婚都伤筋动骨,越是阶层高的,越是在婚姻中求稳、务求门当户对,一选准了就不变,婚姻也更稳定。正因为他们拥有得多,才更不愿意失去。反而是底层的,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才更注重自己的追求,觉得什么都不能将就,有了孩子也不愿意为下一代着想,孩子、婚姻都是说抛弃就能抛弃,结果大人小孩只能过苦日子。其实原生家庭对人生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对富裕的人群影响少于贫穷的人群。富裕的人即使父母离婚也不影响他们使用父母的资源,而贫穷的人因为父母离婚,不能同心协力创造资源而处于更贫乏的环境,造成恶性循环,而且没有缓冲地带。比如托尼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家庭成员关系亲密,他的童年比较幸福,教育上也放羊,让他追求自己想要的,长大了也一直拥有踏实、乐观的性格,这令他的生活越过越好。 “妻好一半福”,这句话也很有道理,西蒙和保罗童年都不幸,但因为妻子的阳光强大,对他们的不离不弃,最后他们也过上了稳定幸福的生活。所以找对另一半是最有力的保障,苏西、约翰、安德鲁这几个婚姻就一直稳定,特别是安德鲁,他本身不算完全的高富帅阶层,基本上没有希望娶苏西这样的白富美,往下娶是常见的选择,有利于家庭稳定健康地发展。除了尼尔得了心理疾病、人生走偏了之外,其他人都过得比父辈要好。这也跟社会发展,物资供应等比几十年前有所进步有关。至于布鲁斯,幸运的是继父人不错,家里也有一定财力,但原生家庭对他性格影响仍然存在,找对象困难跟他的闷骚性格肯定有关系。至于去贫困地区支教的举动,许多人觉得他伟大,其实也是一种内在驱动力追求成就感和满足感使然。这也体现出他跟约翰在阶级层次上相差太多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约翰也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还夫妻一起行动(这里面有多少真心、多少政治作秀我们先不去管他),但他不会自己跑过去亲力亲为而是成立了一个基金。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多大能量就做多少事,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吧!阶层决定了双方的眼界不一样。还有我们这边经常争吵的话题,说私校出身什么什么圈子,看看这个纪录片也是呵呵了。约翰、安德鲁和查尔斯也是从小上同一个私立小学,我觉得他们长大了各过各的,都没有什么交集了。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发展的方向不一样,估计这个关系也用不上。这就是私校所谓的关系网,是虚无缥缈的,它的确就在那里,但有可能长大了根本没用。可能有用,但如果你要用,也得有相应的东西等价交换才行。所以父母在考虑送孩子去私校的时候别想着什么圈子的,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孩子能打入那个圈子,也要你孩子有资本跟人家交换,总不可能空手套白狼吧!如果都没有,就老老实实做好自己,孩子不走歧路,这辈子就肯定比父母好的,不需要焦虑。所以最应该关心的就是孩子心理正常、身体健康,第二关心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父母就没什么遗憾了。


评论
楼主原创吗?

评论
赞楼主,写的好,继续继续

评论
通篇看下来的感觉,无论是富裕中产贫穷,14岁到21岁能好好读书上进的的那些,基本都在各自阶层过得比较顺利顺心和少遗憾。读书应该还是很重要的。

评论
感谢楼主分享,就是这个字体和断行好像有点累眼睛啊。。。

评论
看来读书还是很重要的。默默转身去读虎妈oc贴

评论
感谢楼主分享,其它还好,人物名字直接用英文可能看起来更流畅,有时看得云里雾里的。

评论
当把一生浓缩到几个小时里,发现一直执着的事情其实真的无所谓。

作为父母,我们能给予孩子的就是,治愈自己和努力经营婚姻

评论

我还以为字大一点好看呢,嘻嘻

评论
写得很好看

评论

想着得照顾英语不好的人,是不是写成中文名比较亲切点呢?

评论

不是“又老又丑”,就是满脸皱纹又发福,再看看七岁的时候,深感人生如梦啊!

评论
我的观点是:1. 父母要努力经营婚姻。稳定的家庭环境非常非常重要。2. 父母要努力赚钱。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机制。3. 读什么书、成绩如何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教育和眼界重要。教育和读书不能混为一谈。4. 孩子将来的成就来源于父母的资源。阶层在固化,跨越阶层基本不可能。5.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重中之重,心理出了问题,其它一切都失去意义。6. 婚姻对女人来说是第二生命,对男人又何尝不是?离婚是人生一大伤,对象一定要选好,夫妻力要一处使。

看完,父母默默地转身赚钱去。。。

评论
现在跨越阶层挺难的,在澳洲更难,在中国还容易些。

评论

努力和勤奋也是家族可以延续的‘基因’

评论

如果你能突破你父母的阶层,能转身默默地去赚更多的钱,那你的孩子也一样能做到啊,无需那么操心啊。
如果万一运气不好,父母配偶都不给力靠不住了,那青少年时好好读书上进对自己的将来还是很重要的。

评论


澳洲的阶层已固化,事实上所有西方国家的阶层都已经固化。中国的阶层我觉得也已经固化,这个年代已经难以出现成王败寇、或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这大概只有乱世时才有可能搏一下。。。

评论
本来挺感兴趣这个话题,但是楼主写文章不分段,看着太累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

请教九年级选课

澳大利亚孩子要选课了,选完了学九年级十年级两年。昨晚纠结的在床上打滚。。。 文科里纠结哲学和global study选哪一科 理科里纠结engineering和computer technology选哪一科。 这几科孩子都有兴趣, ...

中学教育

最近很烦恼 请教大家奖学金这种情况

澳大利亚所在学校A没有给奖学金,学校B给了奖学金,额度也不高,目前所在学校VCE成绩瞩目,但对体育等项目不太重视,学校B重视体育,环境和教学设备等更好一些,90%以上都是白人学生,但 ...

中学教育

PLC 和 Abbotsleigh 7年级学校选择

澳大利亚请叫一下学校的家长们,PLC 和 Abbotsleigh 7年级学校的选择? 家住在下北,所以学校距离差不太多。 评论 喜欢音乐,小点学校,淑女风选abb,喜欢体育,大学校,大女主风的选PL C 不想在 ...

中学教育

求新加坡初中数学练习册

澳大利亚请问哪位有这套新加坡初中数学的练习册,最好是电子版,可以有偿购买。有的话请私信我。 评论 同求,谢谢 评论 同求,或者那里可以买到纸质的 评论 估计淘宝有盗版的 评论 淘宝有 ...

中学教育

问个申请教会中学的问题

澳大利亚家里老大现在读5年级OC班,打算还是两手准备申请家附近的教会学校,但是我们不是信教家庭。请问如果老大拿到offer了最后又没去,会影响老二去读这个教会学校吗?老二很大几率是要 ...

中学教育

网上买cambridge math没有答案啊

澳大利亚网上买cambridge math没有答案啊,请问需要答案是不是只能买online teaching suite呢。谢谢。 评论 哪本书?如果恰巧我有,免费赠你。 评论 Cambridge Math 7-12 评论 哪里有Cambridge的reading的书买 ...

中学教育

year 11數學成績差 可以選讀其他科目?

澳大利亚請教各位家長 YEAR11學生選讀 11學分 兩項數學成績只有60% 其它科目都85%以上 其中英文都有90% 數學這麼低怎麼辦? 他想year12讀藝術visual arts 可以換嗎? 這樣的成績醫學領域讀什麼系所 孩子 ...

中学教育

Knox的排队到底要提前多少年才行啊?

澳大利亚Knox的排队到底要提前多少年才行啊? 2030年的Year 7都要waiting list吗? 评论 这么夸张?估计是预留很多国际生位置,再留一些给成绩好的学生吧 评论 现在华人扎推上北都要上私校 一下就 ...

中学教育

Australia maths trust是个什么东西?

澳大利亚老二拿个这个组织的奖状跟我得瑟。 没听说这组织,是个考什么的啊?含金量咋样? 评论 在学校免费参加的考试,估计没啥用,她就是想忽悠我给她奖励垃圾食品。 评论 澳洲几个数学 ...

中学教育

organising outpatient speech pathologist

澳大利亚13岁的孩子,有社交障碍和轻微TICS,儿科医生建议organising outpatient speech pathologist和occupational therapist, 悉尼,我对speech pathologist是了解的,但是organising outpatient speech pathologist在GOOGLE 上也 ...

中学教育

yarra valley grammar发生什么事情了?

澳大利亚新闻都是要订阅,有内幕么? Private school boys suspended after ‘absolutely outrageous’ ranking of female classmates。 https://www.theage.com.au/nation ... 0240505-p5fp1w.html 评论 https://www.9news.com.au/nationa ... 6-9b ...

中学教育

Bacchus Marsh Grammar 的兩個校區差別?

澳大利亚真的不懂....只好上來求救了.... 我是想讓女兒讀這所學校, 可是不知道這該選那個校區才好 一個是Maddingley校區, 主校區, year 10 是250多人 一個是新的校區Woodlea, year 10只有2班, 50人左右 因 ...

中学教育

中学应该培养的两种能力

澳大利亚建议大家补习,兴趣班之余,别忽视这两种能力的培养。 1. 把自己的观点变成别人的观点。活动:辩论赛 2.把别人的钱掏出口袋,进你想的地方。活动: 慈善捐款 我抛砖引玉,大家还 ...

中学教育

Scotch college 要减少教学时间了?

澳大利亚新闻里有报道,学校网站也有公布,以后每周四下午早放学,sports 也不放在课后了,要放在正常上课时间。 是不是带头其他私校以后也会跟进了吗? https://www.scotch.vic.edu.au/newsletter/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