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我们希望孩子拥有怎样的人生?
朋友的女儿 在十多年前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当时在周围中国人圈子里轰动一时。毕业后她到硅谷发展,一边工作一边又修了个MBA学位,现在在一个世界顶级的IT公司里 工作,亲朋好友都觉得她很能干。每当华人家长当着她的面表示要让自家孩子以她为榜样时,她都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一再说自己很普通,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而 已,千万不要向她学。
现在她自己的女儿也快到了上学的年龄,回来看望父母时,大家见到她就半开玩地问她,以后要把孩 子培养进哪所常春藤大学,她却很坚决地摆手说:“我不培养,她能上哪儿就上哪儿。”据她妈妈讲她真的不管孩子的学习,在家里什么也不教,也不送孩子去任何 特长班,她妈一提起来就愁,说她对待自己孩子像是放羊一样,极其不负责任。
有一次过节聚会,当大家的话题又转到孩子的教育上时,她讲了她自己对于子女教育的一些反思。
她说从小学到高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她的学业成绩排名都是全校第一,在麻省理工学院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处于上游。但是工作以后,她是同学中最不起 眼的一个,属于在事业上没有什么成绩可言的人。毕业十年她去参加同学会,同学中有后来进了法学院当上大牌律师的,有从政已经是某个州众议员的,有在公司做 已经成了CEO的。有个同学毕业后就冒险加入一个才组建的小公司,公司后来上市,他坐拥原始股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如果觉得这个同学在财富上比较成功的 话,那么另外一个参加小公司的同学后来变成了公司合伙人,公司上市后他直接就进入千万富翁的行列。可是这个人还不算牛,有个同学自己创业自组公司,公司上 市后给卖掉了,又建了一个公司又卖掉,现在正在搞第三家公司,已是亿万富 翁。
单纯从财富上看,他们这些打工的人在 同学里不值一提。但是最潇洒的却不是上面那些“成功”人士,而是一个大学期间学习很好的男同学。他自从有了孩子,就辞掉工作在家里做起了家庭主夫,因为他 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照顾孩子的感觉,喜欢相妻教子的生活方式,在孩子上学前他都不打算去上班了。他太太也做IT行业,收入足够家庭开销,而太太不喜欢做家 务,所以他们夫妇两人正好互补。这个同学还有个兴趣是旅游,他们全家一有空就满世界去玩,已到过七十多个国家,以后打算把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走走。同学 里面属他没有压力最轻松自在,让生活节奏很紧张的上班一族们羡慕不已。
同学中有几个华裔孩子,父母来自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等地,这些同学都是规规矩矩的打工族,就职于大公司,说起彼此的工作都乏善可陈。
他们几个华裔孩子在校时学业优异,努力踏实,智力超群,可大学毕业以后,后续的事业发展却普遍不如美国同学。
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她认为,我们的文化中对孩子的培养有误区。
在中国父母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光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父母就大功告成了。为了达 到这个目的,家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还有和进名校相关的活动中,而子女教育的其他重要方面,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被忽视了。比如,孩子的 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不畏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享受生活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她和同学相比之后感觉自己所缺乏的。人的一生更像马拉松比赛, 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性格的培养非常重要,超过了上名校。事业都是在大学以后建立的,名校的招牌在刚毕业的头一两年找工作时还有点用处,后来很快就会被工 作经历所取代。
因为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看重她的学习成绩,所以,她也把取得好成绩看得极重,不想看到父母失望不满 的眼神。每次考试她都特别紧张,特别怕出错,这种情形后来就发展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做事求完美而缺乏冒险精神,没有安全感,就怕把事情搞砸了,有时明知 搞砸了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自己心理上就是接受不了。
她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刚毕业的时候,她曾到谷歌公司应聘,当 时它成立时间不长,急需人才,公司创始人之一面试她,还和她一起吃了午饭,特别希望她能留下来。可是硅谷的小公司多如牛毛,谁也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命运如 何,会大放异彩还是像成千上万新创业的公司一样倒闭?虽然她敏锐地感觉到了搜索领域的前景,但是求稳的心态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另外一家已闯出名牌的大公 司。她的同在硅谷工作的美国同学当时极力劝她选择谷歌,说如果以后这家公司不行了就再找工作好了,实在不行她那么会读书还可以回学校读个硕士,有什么好怕 的?可她就是没敢冒这个险。现在谷歌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她当初选择留下来,公司上市以后她已变成了千万富翁。
她说 实际上他们家现在的收入在工薪阶层里也算挺高的,但是她有了钱自己也不会花,搞点娱乐活动心里隐隐地就会有罪恶感,觉得只有工作才是正经事,其他的都是浪 费时间。这就是小时候形成的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的观念的后遗症。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作为一个人,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薄了、太谨小慎微了、太没有色彩 了,她绝对不要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
她说她就让孩子尽情地玩,孩子将来有兴趣有能力上名校就上,没有兴趣就不上,重要的是孩子要快乐、身心健康,对自己有自信、对生活有热情,将来他们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评论
感谢楼主分享!确实是一篇挺老的文章了。
和隔壁“思政建设贴”差不多,都是在探讨:除了成绩外,我们还希望孩子拥有怎样的人生
能够理解考精英的孩子们所面临的现实压力和无奈,但是,如果不是完整地走过文中主人公的路,
没人会相信:忙于成功的人生,很失败。
评论
谢谢。
完全同意。加几个字,
一直只忙于成绩成功的人,以后很可能失败。
评论
我希望孩子拥有他们自己希望的人生
评论
是。这里所说的“成功人生”,不是自我所爱,自我追求的人生。
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如果可以的话
评论
再同意不过。
我觉得我们华人的主要问题是,让孩子们过上我们家长认为好的人生。至于孩子们是否喜欢,是否是她们的希望,并不重要。
评论
我自己的人生都還沒有一個目標
评论
嘿嘿。是不是你已经过上的父母希望的好生活?
评论
儿孙自有儿孙福...
不努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学习不能落下.
至于考啥大学完全看他们自己了.自己想走哪条路自己选.
要是穷得活不下去了.回来我依然给你饭吃.
评论
我希望我的孩子学习好。但我更知道学习好,也就能让孩子考个好大学,进个好专业,日后可能有一份好工作而已。至于孩子是否幸福,快乐,甚至成功,和学习成绩没多大关系。
我们高中班当年考进清华的,现在混得也就一般。现在,班上很多同学混的都比他强。就是论学术,也是如此。
评论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是一个平凡的不被任何关注的人。
这样她就有可能正真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盘。不像现在很多人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方向盘。
评论
我相信绝大部分在海外生活的移民第一代都是当年在书山题海中一路摸爬滚打披荆斩棘过来的,大家是否都曾做过因种种原因赶不到考场错过考试或者考试临近结束却怎么也完成不了试题急的满头大汗这一类的噩梦,反正我现在还时不时被类似的梦魇折磨。那么我们为何还让我们的下一代继续这样的人生。这里不是中国,现在也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我不是读书无用论者,只是觉得在孩子获得知识的同时,要考虑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人生选择,建立自信心安全感和幸福感,绝不能有让子女来为我们完成所谓的完美人生的想法,我们所做的只是指引、支持、还有永远的远远的陪伴。
评论
這個也只是一種意見不是真理啊
评论
什么是真理呢?
评论
教養孩子上面本來就都是意見啊,因為都是個體,在甲身上成功的案例不一定能用在乙身上,還要搭配父母的變數,這樣有什麼案例有可能是一定正確的?
评论
人生还是要有梦想的,即便要做咸鱼,也要做最咸的那条
评论
这个故事说的这个女孩的的人生,以她成长后的观念来看,如果她没有在学业上一路优秀的话,也不觉得她会快乐多少。她真羡慕那位男同学,那她完全可以辞职专注家庭啊,现在又不是她妈妈说了算的年纪。还舍不得这份工,那就要知道对父感恩父母对我培养。虽然小时候我也很讨厌父母压迫我学习,但在那年代,父母能坚定大学是条出路,甚至还鼓励出国已经算有点远见的。每个人的一生最终都是靠自己,我也只能靠自己这点眼界和能力去引导自己娃前18年,后面就儿孙自有儿孙福。
评论
作者的父母可能仅够温饱,对他们来说,女儿能做高级打工仔已经是天堂的生活。女儿上了一个台阶,梦想更广阔自由的意识形态和创业机遇。这不是她父母可以明白或者能给予的。到了女儿这代,因为有了能力才有机会给予孩子一个更高的平台,追求更多自我层面的满足感,无需担忧生活所需。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其实她和她父母都没有错,只是站在不同的平台看世界而已。
今天上不同家长的想法也是一样。大家所处的平台和起跑线不同,固然对教育有非常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一般更关注孩子幸福感满足感的家庭,经济环境都是相对富足的。
孩子拥有怎样的人生,我没法预料。我只希望她是个品德高尚有修养和爱心的人。足以。
评论
评论
对于孩子未来的生活没有想过,也没有寄予过什么希望,那是他的人生,不是我的。已经很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的人生是你的,想过成什么样子只取决于你个人,而不是旁人。感觉对孩子的教育已经尽力,我只想过好自己的人生。
评论
一转眼,一辈子,时间,比钱还不经花。
做自己人生的裁判,要趁早。
评论
很欣赏这样的人生态度,活得很通透!
评论
关键词:一夜之间 百万富翁 千万富翁 亿万富翁 然后又是千万富翁
让孩子自由发展 也得有资本
原文中的主人公如果没有了学术的发展可能真得悲催了
评论
经营生活是一种能力,就如同:经营婚姻一样。
人成年后,三十而立,立的是:
立身 = 自己的品质和修养,三观和情商(俗称:软实力)
立业 = 确定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
立家 = 拥有自己的家庭
缺一不可,三方面都要经营好,否则人生不会:幸福和快乐。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记住这一条,也中: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评论
我咋觉得是贺函在念台词
评论
西方人管这种焦虑叫做“searching the meaning of life"。
评论
那咱就念不一样的台词:风里雨里,工地等你。
可好,妹妹?
评论
最近听到一句话,不是因为你想太多,而是因为你脑洞太少。除了自己经历过的,除了身边人经历过的,无法想象还有别的不一样的人生,是吗?
评论
只剩下最咸,没香味,也不好吃的
评论
你可真是位老实人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