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澳洲的医生家长来给说说?
下面是从美国的论坛里抄过来的帖子,不知道澳洲情况是不是也是这样:
第一,学医经济上负担重。(钱这个问题在澳洲上CSP的应该没有)
医学院4年,学费昂贵,大部分美国学生都是贷款读医学院。二十几万的贷款,毕业以后要还很多年才能还清。中国家长不是大包大揽就是支持大部分,孩子贷款小部分。对中国人来说,可能不算很大问题。有关谈论很多,不多述。
第二,学医过程时间长,强度大。
我熟悉的人都是中国医学院毕业的,或自己来美留学,或F2陪读来美。然后考board, 做住院医生。对怎么考美国医学院和在医学院的学习不清楚,网上这方面的文章很多。我要强调的是,考上医学院是不容易的。大学本科4年,成绩必须很优秀,才能进医学院。然后4年医学院你得保持好成绩,那么多课,要记的东西那么多,不下苦功是不行的。接下来要考Board, 一共三部分,也不容易。找到住院医后,要做3-5年,看你是什么科。每周80小时的工作,强度大,责任重。住院医生这个名字就告诉了你,你就是住在医院里,就是不回家的医生。其实是可以回家的,不过时间短,就只有睡觉的时间。和在旅馆睡觉差不多。而且还有24小时班,一口气上24小时(原来是36小时)才能下班。住院医生下了班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每天的感觉就是累。
从18岁进大学,4年本科,4年医学院,3-5年的住院医,你就是29-31岁了。如果要做专科大夫,你还得去做fellow。比如想做肠道专科, 就是给人检查胃镜的那种专科医生,先得做3年普通内科住院医,再做三年肠道fellow才能做肠道专科医生,出来32岁了。如果想做脑外科医生,先得做5年普通外科住院医,然后再做3年脑外科fellow,出来是34岁了。这些都是一切顺利的情况,如若有什么不顺,比如生病或有事休学,或找不到喜欢的住院医,做了一两年再换方向的话,出来的时间将更晚。
做 完住院医生,刚刚出来做正式医生,你还需要几年来熟悉你的工作,建立你的病人群。这与过去当住院医不一样,那时是有人带你,现在你是独立做,责任更大。对 于内科之类,你还要慢慢地积累你的病人,这需要时间。没有病人愿意找你看病,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医生。这样下来你就是40岁左右了。
第三,要到大龄男,大龄女才能谈恋爱
很多家长们可能没有考虑到,你的孩子在做完住院医生之前是难去谈恋爱的。医学生读书,功课重,压力大,时间不多。做住院医时,就更加忙,每周80个 小时大强度的工作以后,是不可能谈恋爱的,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就是你愿意谈,美国长大的孩子,很少有人会愿意与一个医学生谈恋爱。一个星期见不到人是常 事。偶尔一见,也是无精打采,匆匆而来,忙忙而去,不可能浪漫。更不可能去加勒比海,夏威夷度假了。有极少数男住院医生找到老婆结婚的,一般这样妻子就待 在家里,照顾老公,或生儿育女。住院医生4-5万年薪,很多人还有 贷款没有还,生活是很苦的。女住院医就更难了,没有几个有男朋友的。中国过来的医学生,因为大家早就结婚了。配偶是老夫老妻,加上中国的传统观念,没有办 法,只能支持。但是配偶的工作和事业就大受影响,一个人如果没有爷爷奶奶们的支持是不可能又工作又带孩子的。很多人最后就只能回家带孩子了。
即使做完了住院医,仍然很忙。每周60小时的工作是很常见的。出去相亲谈恋爱的时间也不多,男的很多就找护士。工作中常见面,相互了解。但女的没有几个男护士可找的,只能找男医生,或在外面找。一个女生30多岁才能谈恋爱,社会上优秀男人三十几还没有结婚的很少了,选择余地很小,找到一个如意郎君难度很大。找到了以后,还得马上结婚生孩子,不然就太晚了。
第四,收入并没有那么高 (这个工资不知道说的是哪一年的了,貌似很低,不过道理应该一样吧)
如果背了二十万美元的贷款,你得还。内科医生刚出来时的薪水只有9万美元左右,交了税,扣了保险什么的,可能就只有5万多。扣除房子,车子,保险,日常开销,每年你能还多少?你要多少年才还清。你已经30多了,你原来的同学没有什么负债,只读了4年就工作了。你却多花4年医学院,至少3年,可能5年住院医。人家工作7-9年了,工资也可能从3万多涨到5-6万了,平均每年存1万,也有7万了。而你还是负20万。差距就是27万。你要多少年才能赶上呢?
内科工资低,那我做工资高的。做麻醉,外科,妇产科工资高,但住院医也长些(麻醉4年,外科5年)。挣钱的时间来得更晚。因为风险大,医疗事故保险费很高。7,8年前,宾州的保险赔偿上不封顶,赔了几个大事故后,保险公司就大涨保费。费城有一个妇产科大夫,三十年从来没有出过医疗事故,但他的保险费涨到了每年10万。他只好关门了。当时,费城一带的妇产科医生不是离开了,就是关门了。据说妇产科病人只能去别的州看病。最后好像是州议会通过了保费可以封顶的法律,保险公司才将保费降下来。但是保费仍然是一笔大钱。
麻醉听起来工资高,但他们的工作时间大多是每周60小时,就是相当于一个半人的工作量。如果22万一年(平均大致就这么高),就相当与每周工作40小时的人拿15万一年的工资。而且配偶常常不能工作,家庭总收入并不比两口子都工作的高多少。
第五,工作辛苦,责任大
保 费为什么高?因为麻醉,外科,妇产科可能要死人。所以这种工作压力很大。比如麻醉,人们觉得好像没有什么难的。其实不然。麻醉师得先于外科大夫之前来到手 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只有病人麻醉好了,外科大夫才可能做手术。手术中你要观测病人情况,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手术完了,外科大夫就可以走了,但麻醉师不能 走,他还得观察病人,稳定了才能离开。对于麻醉医生,不像外科大夫,他可以用X光,CT扫描,红外,NMR来 看病灶部位,切开后,他看得到那个肿瘤,或骨折之处。麻醉是什么也看不到,你只能根据病人的体重,年龄,性别,来估算剂量。但即使完全相同条件的人,因为 人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同样的剂量对一个人可能不够,对另外一个人可能就多了。就连病人的肥胖都有影响。瘦的人部位好找,胖的人就难多了。比如病人很胖, 皮下脂肪很厚,针要推进很深才行,你只能靠经验,手感。如果没有打到地方是很危险的。美国每年有几万起因为麻药不够,病人在手术中醒过来了的事故。所以麻 醉师上班都很紧张。有时一个人加一个住院医管两台手术,责任就更大了。
手术成功了,病人容易感谢外科大夫,但常常不知道谢谢麻醉师。所以很多人觉得做麻醉没有成就感,没有被承认。对了理所应当,错了却有责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医学生愿意学麻醉的不多,才造成了近十几年来,麻醉师稀缺,工资上涨。
像麻醉和外科,虽然不上班,你有24小时班和on call, 情况紧急时你可能得去医院。这种工作照看孩子不行,甚至接孩子都不行,因为你不知道几点回。这也是造成配偶很难工作的原因。
内科医生虽然没有死人的问题。但要看很多病人,paper work很多。尤其是晚上回家常有病人打电话来,询问病情,问是不是要去急症室等问题,很难安安静静地休息好。刚刚出来的新医生,要很多年才能有积累足够自己开诊所的病人。如果不自己开诊所,收入就不可能高。
医生就像是工作机器。读计算机时,老师解释CPU与其他构件的关系时说,CPU就像一个医生,其他构件就像护士,助理,秘书,财会人员,目的就是不浪费医生的时间,让医生时刻运转。
第六,专业方向不由己,工作地点不由人
医 学有不错的专业方向。比如皮肤科,眼科,病理,理疗科。比较轻松,没有急症,不用上夜班,医疗事故少。尤其皮肤科收入还很高。你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按时上 下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然这么好,想去的人就多,但是这些科要人不多,所以很难进。成绩必须很好,而且可能还得有点关系吧。我知道的中国医生中,指在 中国读了医学院,来美考的board的那些医生,没有皮肤科医生。有眼科,理疗的。大多中国人做内科,麻醉是因为美国人不太愿意做,好进,所以做的比较多。现在学麻醉的人又多起来了,已经不容易进了。
你想学那个科,进不进得去是一个问题。每年招多少住院医生是有限制的,这样保证出来的住院医生都找得到工作。
不但专业方向不是你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地方也不是你想去哪里就可以去的。大多数人不想去边缘地区,想进大城市,中等城市的和其郊区。所以大地方医院挤破头,小地方没有人去。你如果不想去小地方,你找工作就难,找到了工资也低。小地方工作好找,工资也高(因为没有人去,提高工资以增加吸引力)。为什么很多人不愿去小地方呢?年轻人喜欢热闹,也有一个找对象的问题。越小的地方选择越少。有家室的,一个几万人口的小城镇,是不可能有什么工作机会的,配偶找工作就是问题。学校也会差一些,孩子上学可能也是问题。加上小地方娱乐活动少,生活单调。你处于两难境地。
最 近医学生找住院医生很困难,据说是近年来医学院为了赚钱,扩大招生。但是住院医生的有名额还是限制的,所以很多人就找不到住院医的位置了。不做住院医,就 当不了医生。当然可以找大学,公司的研究工作。不过现在到处在裁人,找到的可能性也很小。而且孩子是不是喜欢做研究工作呢?花这么多钱去读医学院,出来做 研究工作,经济上不划算。
结束语 -
以上说了学医和做医生的艰辛。我过去也不知道,鼓励老婆去考医生的。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决不会那么做。
大家留意没有,虽然医生多次被评为美国收入最高职业的前几名,但从来没有进入过美国最受欢迎的职业前十名。
我不鼓励并不等于反对孩子学医。毕竟医生在美国是一个比较赚钱的职业,也受人尊重。学医还是看兴趣。外科大夫很累,但美国做外科大夫人就是喜爱做手术,他们enjoy做手术,哪怕加班晚上做他们也愿意,他们乐在其中。有这种心态,那就是一个做医生的料。不过你想让孩子学医赚大钱,你可能会失望的。比起金融来,医生的收入算不上很赚钱。孩子,尤其女孩,要知道学医会是一个什么过程,有多么艰难。有没有30多岁以后才谈恋爱的思想准备。让他/她 自己做决定,而不是你。你的孩子如果是很富创造性,不愿墨守成规,最好不要学医。因为医学学起来比较灵活,但用起来很死板,自己发挥的地方不多。为了少出 事故,和减少责任,医生常常依赖大量的检验,没有什么可以自己发挥分析判断的地方。你循规蹈矩,错了,不是你的责任。如果你按自己的处理,对了,理所应 当;出了问题,就是你的责任。
评论
好文,谢谢分享。
评论
感谢分享!
评论
如果是top student,学医是一种浪费,除非是研究药品或者治疗技术的。
评论
这么多说学医不好的,可还是有很多人想要去学医,或者说家长想让孩子去学医。
评论
我曾在医学院工作过,对医生的职业有所了解,所以我也不鼓励我的孩子学医,因为付出太多,得到的其实没那么多。除非自己喜欢当医生,否则这个职业是很折磨人的。
评论
那是因为家长不用自己去学,只要孩子学医说出去有面子就够了
我妈就是医生,真的付出和所得不值得。
评论
围城
评论
反正我是不会灌输给孩子要学医的想法,除非他们自己真心喜欢真心选择,实在太累了。
评论
我当年是那么一心一意的想读医,那时在国内,根本不是为了钱想读医,就是很向往这个工作。
评论
呵呵,亲戚在米国做专科医生,总算是熬出头了,以前的女朋友全吹了,人家女孩要在一定年龄前结婚不是。现在娶了个比他小一轮的女孩,当然,以前的女友们看到他现在的太太是各种嫉妒恨。
评论
这篇文章在本版以前有人转过。
我觉得作者讲的事实和观点有点偏颇。
1. 他本身不是医生,对一些情况不甚了解。譬如他说毕业后住院医师3-5年,想当专家还要再训练。这里讲得不清楚,易误导。美国医学生毕业后实习医生1年,然后大多数就进入定向训练,包括家庭医生,妇产科,神经科,等等等,为期3-5年,出来就是专科医生,就可以在私立诊所行医了。家庭医生(类似澳洲的GP)也被当作专科的一种。有个别科还要进一步训练,像神经外科。。。
2.医学是一门需要献身的学科,但如果你真的全心埋进去读,其间的艰辛也是不难克服的。作者和妻子明显是中年才到美国,那时候重新学医学英语,还要克服文化差别造成的认知距离,还要担心孩子家庭的事,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但作者很明显把他妻子碰到年纪上,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困难都想当然移嫁给普通的医学生。
3.另一方面他做为老公心痛妻子的心理也在文中体现出来。
4.医生在美国不像在澳洲一样是数一数二的香饽饽,除了学费之外,主要还是美国的世界中心位置使得还有金融,经济,材料,生物前沿科学等吸引人的学科。实际上医学在美国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我认识一美国青年在本地没考上医学院,跑到DeakinU读护士再申请读医(Newcastle)成功。也知道有加拿大的到 Townsville 读牙科。Adelaide U听说一直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医学,牙科学生。
5.认识一批大陆读完医到美国读博后转医的,年收入在30万-100万之间。就是说,一年就都可以还贷款。
评论
好文
评论
我在工作中接触的一些西人医生(特别是做得比较高级别的医生),他们的孩子基本都不从医,主要原因就是觉得付出和所得不值,这些孩子觉得如果从事别的行业,如果也像从医那样付出,会取得更高的成就和回报。这些父母都是很敬业的,但是对孩子的选择都不干涉。不过我发现很多亚洲医生的孩子大多都还是从医,可能文化传统上来说,医生是个令人向往的职业。
评论
I don't want to encourage my child to be a doctor unless she like it.
评论
1 读医要自己感兴趣,不然读的辛苦,工作也辛苦,如果还不喜欢,很容易burn Out.
2,不要担心婚恋问题。在澳洲医生50%和医生结婚,住院医时每个term结束有party,每年还有几大医院联合的大party,找partner不是问题。就算partner不是医生,也都是专业人士,律师,金融业,工程师,兽医等等。。没结过婚的女医生很少,离婚了的不少,但再婚率高。
3 医生世家在澳洲很多,很多同事都是。很多时候是儿女考不上,就说。。。,你懂的。医生的孩子在面试时有优势,因为耳濡目然。。。等等原因。
评论
我知道一朋友女儿住院医第一年工资8万多。比美国高多了。但是非常非常辛苦。压力很大。
评论
是这样的,我当年好多中学同学学医,当医生。不论是在中外当医生,没有一个想让孩子长大了当医生的。
评论
我觉得最大问题是医生培养是类似学徒制。老医生带小医生在竞争激烈的小小的圈子里,潜规则更甚华尔街。
评论
认识的中外医生同事,包括自己和家人, 大部分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学医,付出和得到是不成比例的一个行业, 没有家庭生活,而且, 而且, 而且, 每天面对的是病人。但如喜欢学医那是另一个话题。我知道的中外父母是医生的, 如果孩子学习不行的, 多半学医, 孩子学习好的, 都学的别的专业。
评论
医生可能真的需要健康体魄/超强体能。比如传染疾病吧,我家有一个人感冒,我就能被传染上,这要是医生,一天看N个感冒的肺炎的,在封闭空间里和病患共处,自体体质必须强大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