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liwus的帖子。
http://www..com.au/bbs/f ... &extra=page%3D1
很感人的故事,如果你是爸爸,你会阻止孩子吗?
都说莫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如果汪峰没有成为汪峰,你会不会觉得汪峰的爸爸是对的?
评论
大多数人都成不了汪峰,就在地铁通道里或者酒吧里唱唱
评论
非常同意,所以家长是不是应该阻止孩子呢?
评论
表达一下反对意见,肯定会的。
是否阻止得了,另议
评论
我觉得父母硬性阻止只会让孩子越走越远,倒不如由他去,特别是再人为增加一些困难,让他早点撞南墙而回头。如果即使这样还不回头,那么应该说孩子是非常有毅力有决心的,那么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即使到不了最高峰,但也不会一直潦倒)
评论
让我想起朗朗的父亲。在一篇题为《羞辱》的文章中,郎朗写到他在北京求学期间,因为遭遇挫折令父亲万分沮丧,父亲愤怒至极,甚至让郎朗以服药或跳楼的方式自杀。这种偏执的教子方式令人不可思议。但儿子毕竟成功了,巨大的成功,朗朗的父亲因此说"我的教育方式对谁都能奏效",咱们能信吗?我坚决不信。
评论
他如果在郎朗成功之前敢这么说就不会那么令人作呕了。
评论
想起李安的故事。
=====
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
文 / 李安
1978年,当我准备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时,父亲十分反感,他给我列了一个资料:在美国百老汇,每年只有两百个角色,但却有五万人要一起争夺这少得可怜的角色。当时我一意孤行,决意登上了去美国的班机,父亲和我的关系从此恶化,近二十年间和我说的话不超过一百句!
但是,等我几年后从电影学院毕业,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所在。在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混出名堂来,谈何容易。从1983年起,我经过了六年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
那时候,我已经将近三十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而我连自己的生活都还没法自立,怎么办?继续等待,还是就此放弃心中的电影梦?幸好。我的妻子给了我最及时的鼓励。
妻子是我的大学同学,但她是学生物学的,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小研究室做药物研究员,薪水少得可怜。那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大儿子李涵,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我每天除了在家里读书、看电影、写剧本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记得那时候,每天傍晚做完晚饭后,我就和儿子坐在门口,一边讲故事给他听,一边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生活费)回家"。
这样的生活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很伤自尊心的。有段时间,岳父母让妻子给我一笔钱,让我拿去开个中餐馆,也好养家糊口,但好强的妻子拒绝了,把钱还给了老人家。我知道了这件事后,辗转反侧想了好几个晚上,终于下定决心:也许这辈子电影梦都离我太远了,还是面对现实吧。
后来,我去了小区大学,看了半天,最后心酸地报了一门计算机课。在那个生活压倒一切的年代里,似乎只有计算机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我有一技之长了。那几天我一直萎靡不振,妻子很快就发现了我的反常,细心的她发现了我包里的课程表。那晚,她一宿没和我说话。
第二天,去上班之前,她快上车了,突然,她站在台阶下转过身来,一字一句地告诉我:"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
那一刻,我心里像突然起了一阵风,那些快要淹没在庸碌生活里的梦想,像那个早上的阳光,一直射进心底。妻子上车走了,我拿出包里的课程表,慢慢地撕成碎片。
评论
同意。
放任是不负责任的。多少放任自流的孩子,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想管也难了。
极少数的例子不能说明是常理。
评论
所以即使朗朗成为了朗朗,我也不认为他父亲那种类似强迫症的教子方式是对的。
评论
光有才华没有运气也不行
评论
华人的世界里好像很少有父母鼓励孩子追寻梦想(pursuit your passion)这回事
评论
或者反过来,作为孩子,你是要听父母的呢还是追逐自己的梦想?
评论
呵呵,我们做孩子的时候哪有梦想这回事,除了学习就是学习,除了高考还是高考。到了现在还基本上是一无所长,什么擅长的都没有
评论
只看了文章,没敢听歌,改天再听,只听歌,不看文章。。。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