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纽约时报》:我是一个中国人吗?

在澳大利亚中学教育




“你不觉得太对不起中国人吗?你的中文太差了!”上周在北京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这样批评我。其实,这个司机态度很友好,但我还是无语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吗?师傅,难道您认为,凡是长得像中国人的人都必须会说流利的中文吗?凡是白人就一定讲英文吗?

作为一个第二代澳大利亚华人,在中国留学的这一年,我不断跟各种各样的中国人进行这样有趣的对话:

“你回国了!很好,你可以看一看祖国发展得怎么样!”

我回国了吗?如果我从没有来过中国,我可以“回国”吗?

“澳大利亚人对咱们华人怎么样?”

澳大利亚人就不包括华人吗?如果我在澳大利亚出生、长大,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在澳大利亚,难道我还不是澳大利亚人吗?

身份认同危机

不能只怪中国吧。所谓的身份认同危机很久以前就在我身上出现过。

不久之前,我妈妈让我想起,小时候我问过她:“妈妈,我为什么不像我的朋友和同学一样?为什么没有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小学六年级时,因为语法考试考得不好,我们班的老师竟然当着所有同学的面直接跟我说:“淑琳,因为你来自华人的家,你永远学不会最标准的英语。”

我还记得自己当时觉得多么不公平:我爷爷三十年代从福建迁到马来西亚,爸爸妈妈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我爸爸的方言是福州话、妈妈的方言是潮州话,因为难以用方言交流我们在家里都说英语。对我而言,英语就是我的母语。我之所以招致老师的偏见,是因为我有着一副亚洲人的面孔——而且,我是这个班里唯一的华裔。

来中国以前,我一直把那些事深藏在心里。但在中国认识来自各国的华裔后,我常有机会与他们聊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有一天,一位阿根廷籍华裔朋友跟我说,她在阿根廷上幼儿园时,老师会把她的玩具偷偷拿给别的小朋友玩。

她的妈妈很无奈,但又不会说西班牙语,只能把他们家开的快餐店里最好吃的盒饭送给那位老师。听完这个故事后,我控制不住地泪流满面。没想到在我疯狂地学语法的同时,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一个和我一样的华裔女孩也在承受着相似的痛苦。

中国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它吸引众多华裔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裔“回”到了中国。但根据我的个人经历,我身边绝大部分华裔来到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找答案。对很多华裔而言,他们希望这些由成长,由金黄色头发的同学、语法考试、幼儿园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在这里得到解答。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太‘华’了”

因为有一张华人的面孔,我以为来到中国之后,可以很快解决所谓的身份认同问题。然而,结果恰恰相反。2007年,为了找一份英语老师的工作,我在北京四处奔波。三十几个面试之后,我放弃了,毫无选择之下去了湖南农村教书。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刚刚高中毕业,一点经验也没有,也难怪没有人想录用我。但是,我的很多华裔朋友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况,我们都明白这其中的“规则”:不管这种对“纯正”的外教的期许来源于学生、家长还是学校自身,对很多学校而言,招聘外教时,肤色比教学能力更重要。他们更愿意录用一个母语是英语、但没有华人面孔的外国人。

在旧金山长大的华裔任丽娜说:“在理论上,如果想在中国找实习,会说中文的华裔应该占优势。但是我认识几个华裔朋友,因为他们的面孔,不但没有这个优势,反而跟不太会中文的非华裔比处于劣势。”

她也提到,在中国的外国人杂志上可以看到专门招聘白人职员的广告。这样一来,公司可以让一张白人的面孔出现在公司网站上、让这个白人陪他们去开会,显得公司地位高。我有一位白人朋友从一个中国教育机构辞职,因为被录用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大部分的工作不是管理,而是一个“performing monkey”(被耍的猴子)。

不仅是工作,就连娱乐放松时,这张华人的面孔也给我们带来过不愉快的经历。一个来自美国华盛顿的华裔何志荣告诉我,某天晚上跟几个白人朋友到三里屯MIX夜店玩的时候,他成了唯一需要买门票的人。

遭遇过类似情况的不只何志荣一个。今年,澳大利亚籍华裔谭若思去北京一家叫Latte的夜店时,门卫让五个澳大利亚籍白人直接走进夜店里,却让他出示身份证。

“我没有身份证,我不是中国人。”

门卫一再坚持道: “给我看你的身份证。”

最后,六个澳大利亚人选择去了另一个地方。又过了几个星期,因为北京清理“三非”外国人的一百天行动,警察让谭若思出示他的护照。这次,他的待遇就和他五个白人朋友一模一样了。谭若思说:“说白了,作为一个华人,我太外国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太‘华’了。”

一个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华裔陶钧说,某次他在三里屯打车,可是路边的司机却拒绝搭载他。直到他硬是打开车门,与司机攀谈之后说明自己是澳大利亚华裔,司机才说:“哦,我以为你是鬼子。我不拉鬼子。”

我是百分之百的澳大利亚人,也是百分之百的华人

愿意来中国的华裔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有的华裔朋友曾经跟我说过“打死我也不会去中国”!我的一位澳大利亚华裔阿姨就受不了春节。我认识的一个华裔甚至无法接受自己的黄皮肤、黑眼睛,于是她把头发染成金黄色、戴蓝色的眼镜。

我以前的中文老师跟我说,她不敢让华裔学生通过唱典型的中文歌来学习中文,比如《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和《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曾经有学生对此极其抵触:“我不是中国人!为什么让我唱这样的歌?”。

相反,非华裔的学生唱这些歌却一点问题也没有。我认为,凡是华裔都多少有一点对身份认同的怀疑,只不过每个人的“度”不一样,而且每个人会在不同的时期面临这个问题。

任丽娜说:“我从小就在旧金山跟很多华裔一起长大了,所以我来中国之后才开始考虑身份认同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现象有意思,到我所谓的祖国才开始感觉到这方面的矛盾。”

到中国以后,我和我的华裔朋友们会半夜三更聚在一个宿舍里,聊各种各样关于身份认同的话题。一次,不知怎么聊到了“如果有一种把华人变成白人的药,你会不会吃”。有的人不假思索地回答 “肯定会”,有的人说“绝对不会”,有的人很犹豫地表示“不知道”。看伦敦奥运会时,我们也会讨论该给中国队加油还是给我们国籍所在的国家队加油,或者如果中国和我们国籍所在的国家对垒怎么办。

陶钧说:“作为一个华裔,你的身份是一把双刃剑,你需要知道在不同情况下怎么用它因为每个情况不一样。有时我会夸张我的‘老外口音’,有时别人问我来自哪里,我会回答说‘澳洲人,中国心。’”

华人是谁?

八月中旬,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召开了第二届“文化中国”年度论坛。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和“晨兴文化中国”的创立人杜维明老师说:“‘文化中国’的目的是给中国人、华人和对文化中国有兴趣的外国人一个平台。为‘中国人’‘华人’‘外国人’这三个群体提供丰富的交流契机。”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在外国留学的华侨、来自香港、台湾的华人。我,这个来自澳洲的华裔也在其中。

会议上,两个香港大学的本科生给大家做了关于香港的爱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内容包括香港人为什么担心改革,什么样的教育可以避免造成洗脑,香港人觉得自己是中国人、香港人还是华人。

演讲结束后,一些大陆学生开始激烈地提问:“既然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为什么还不接受中国的教育制度?你为什么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会洗我们的脑?你的意思是我被洗脑了吗?如果是这样子,那你也是,凡是受过教育的人都多少被洗脑过!”虽然对部分看法保留意见,但是说实话,我非常享受那样的讨论。我希望来自更多国家的华裔能在将来拥有这样的平台就这些话题展开讨论。这些话题之中,包括对很多华人来说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你来说,华人这个身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其实,多年以前海外华人的社区中就已经有海外华人组成的协会,而且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专为年轻华人创建的社会团体。旧金山的非政府组织“寻根之旅” (In Search of Roots)每年举办一次活动,让来自旧金山湾地区的十几个华裔研究他们家族的历史。上半年参与者在美国采访、搜集资料,暑假期间到中国展开寻根之旅,下半年则用于记录他们寻访到的家族历史。

杜老师对我说:“追本溯源往往是一种解放。越多地了解你的过去,将越深地惠及你的现在和未来。无回忆则无自由。如果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自由就无从谈起。但随着社会日益走向多元,身份认同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血统和国家了。”

无论如何,我在中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人山人海的地铁上,把MP3声音调大,让《我的中国心》的旋律冲击着我的耳膜。

每当我在中国的白人朋友跟我说:“为什么在大部分情况下,华人的中国朋友远远多于白人的中国朋友?”我心里会想,是因为人天然怀有种族歧视吗?我觉得人类都想被接受、被认同,却常常陷入根深蒂固的偏见,走不出这个怪圈。

每当出租车司机听我解释完复杂的家庭背景之后,云里雾里地问: “但是,你还是一个中国人吧?”我会对自己说:算了,别继续解释了。

每当我的中国朋友“政治不正确”地跟我说:“如果你是个白人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跟你成为那么好的朋友”,我心里的某个角落依然会充满荣幸。

但是如果这样想,我会不会变成问题的一部分?

本文作者黄淑琳(Sue-Lin Wong) 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实习生



评论
不知道发对了地方没有。感觉是妈妈们感兴趣的话题。预见一下孩子们将要遇到的问题。

评论
这个问题很困惑人

评论
显然黄小姐还是没有找到准确答案

评论
我有一个同事,是国内过来的漂亮MM,人很好的,是嫁过来的,嫁给一个当初不会讲中文的澳籍华人。这个澳籍华人曾经在国内做留学生,顺带教英语,就非常不高兴因为自己的华人面孔,都没有人相信他只会讲英语。。。。。。有很多类似于文章里的情节。。。

评论
从来就是这样滴。华人面孔在国内应聘外教,是自讨没趣

就和华人演员要在百老汇,好莱坞争头牌一样难。李存信这类,只是个案。

评论
我认为孩子的迷茫是父母的失职
从小灌输你即使澳洲人也是中国人的思想很有必要
另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及时开导解答也会避免这些困惑
说实话我认识各国的二代移民没这么鸡歪的

评论

既是澳洲人,又是中国人,这不更让他迷惑吗

评论
我一直以为只有来澳洲的第一代移民才存在着寻找自己的身份和位置这个问题。没想到第二代同样为自己的身份苦恼。

我一直不是很PUSH在这方面,如果有一天我儿子跟我讨论这个问题,那我就告诉他,你想做澳洲人就做澳洲人,想做中国人就做中国人,但一定要做个好人。

评论
我那个同事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澳籍华裔在国内大学做外教,因为穿着普通,被高校的门卫挡着不让进校,非要他出示“教师证”,而那个时候因为刚刚工作,教师证还没办出来,所以三番五次被门卫阻拦。华裔又操着蹩脚的普通话,完全被门卫当作乡下人无视。。。。

评论
第一代移民是死乞白赖要融入“外国”,结果人家不理咱

第二代移民是死乞白赖要融回中国,结果“同胞”不理这茬

于是,都郁闷了

评论

迷惑就要解答啊,还是看父母功力的深浅咯

评论

哈哈,D版精辟!

评论
其实其他族裔也有这个问题.但我觉得人家对自己的身份自豪和认同,不象我们这样纠结.我同事二代意大利,会读会写会听会说意大利.最自豪意大利美食,自己从面粉开始做pasta.另个中国同事对中国恨之入骨,孩子都不说中文,常为孩子没有华人朋友而自豪.说穿了,孩子是否纠结,真的和父母的教育有关.



评论
想同困扰

评论

洋人永远把你当中国人,可是到了中国人们却又把你当外国人!

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评论
我今天收到一封电邮,是欢迎单位某部门来了新人,然后简介里面说,这位新人会其他两种语言(忘记是哪两种了),可以教大家用另外两种语言骂人!

评论
还有一位印度同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会了一句中文“你好漂亮!”。然后见中国美女就上这一句,无往不胜。

评论
所以,我觉得,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天生的优势。

评论
教育孩子,要想让别人看的起自己,首先自己就得看的起自己。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华人身份与外貌,怎能让别人看的起你。让孩子从小就为自己拥有的双重文化背景和双语能力自豪。

评论
呵呵,这有什么好纠结的。别人的认同那么重要吗?中国人澳洲人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么?做个地球人就行。

评论
做一个不忘自己从哪里来的地球人

评论

我很同意。

评论
"地球人“,是什么?没有概念。这个标签等于没有。

评论
大千

评论
特烦这种矫性的文章,
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结于外在因素,
为什么不看看多少华人两边都活得很棒,却将自己两边都不爽归结于先天因素。

用一句话给个答案,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成功不需要解释,
失败更不要解释,
什么华人还是澳大利亚人的,
人家看的不是你的脸和你的国籍,
看的是你的实力,做人。。。

评论

是啊,我也有这类的同事,他总是强迫他的小孩只跟Aussie做朋友,总是以不吃饭不饮中国茶,只吃西餐喝奶茶咖啡为骄傲; 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会让自己的下一辈觉得作为中国人华人而自豪呢?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

评论
我工作的地方有个小女孩,我去的时候别的老师都跟我说,这个是你吗中国人,她说你们中文的吧?结果这个小女孩因为还小也不会讲话,但是看到我就粘着我不放,一直跟着我,特别亲我,那种天然的看到自己和自己长得像的人就会去亲近的天性。
这个2岁女孩的妈妈呢,每次来的时候,都不和我打招呼,哪怕我笑脸相迎也是视而不见,只说听起来就有口音的英语,给自己的女儿起的也是听起来就是日本女生的名字。
其实别的老师没和我说之前我一直以为不是中国孩子,结果园里别的老师都是一口一个中国孩子的对我称呼她。我挺尴尬的,昨天还有老师问我,为什么她妈妈是中国人你们不说话啊,我只好说:因为中国很大,也许人家是说广东话,或者不知道我是中国人。
其实我的名字就贴在房间外面,是中国人的话都看得出来的。
也许有的家长确实不喜欢被看成是中国人吧。
不过说真的在老外眼里,头发染得再黄也是中国人啊,起个印度名字都没用。在他们眼里,韩国人,中国人,台湾人,越南人,日本人,都不是白种人,就是这么简单。

评论

我以前国内有个同事,
去爱尔兰留学了一年,
常年把校徽别在衣服上,
和孩子用英语对话,喝红酒吃牛扒,
你说,这样的人,以后在哪边能混好呢。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

请教九年级选课

澳大利亚孩子要选课了,选完了学九年级十年级两年。昨晚纠结的在床上打滚。。。 文科里纠结哲学和global study选哪一科 理科里纠结engineering和computer technology选哪一科。 这几科孩子都有兴趣, ...

中学教育

最近很烦恼 请教大家奖学金这种情况

澳大利亚所在学校A没有给奖学金,学校B给了奖学金,额度也不高,目前所在学校VCE成绩瞩目,但对体育等项目不太重视,学校B重视体育,环境和教学设备等更好一些,90%以上都是白人学生,但 ...

中学教育

PLC 和 Abbotsleigh 7年级学校选择

澳大利亚请叫一下学校的家长们,PLC 和 Abbotsleigh 7年级学校的选择? 家住在下北,所以学校距离差不太多。 评论 喜欢音乐,小点学校,淑女风选abb,喜欢体育,大学校,大女主风的选PL C 不想在 ...

中学教育

求新加坡初中数学练习册

澳大利亚请问哪位有这套新加坡初中数学的练习册,最好是电子版,可以有偿购买。有的话请私信我。 评论 同求,谢谢 评论 同求,或者那里可以买到纸质的 评论 估计淘宝有盗版的 评论 淘宝有 ...

中学教育

问个申请教会中学的问题

澳大利亚家里老大现在读5年级OC班,打算还是两手准备申请家附近的教会学校,但是我们不是信教家庭。请问如果老大拿到offer了最后又没去,会影响老二去读这个教会学校吗?老二很大几率是要 ...

中学教育

网上买cambridge math没有答案啊

澳大利亚网上买cambridge math没有答案啊,请问需要答案是不是只能买online teaching suite呢。谢谢。 评论 哪本书?如果恰巧我有,免费赠你。 评论 Cambridge Math 7-12 评论 哪里有Cambridge的reading的书买 ...

中学教育

year 11數學成績差 可以選讀其他科目?

澳大利亚請教各位家長 YEAR11學生選讀 11學分 兩項數學成績只有60% 其它科目都85%以上 其中英文都有90% 數學這麼低怎麼辦? 他想year12讀藝術visual arts 可以換嗎? 這樣的成績醫學領域讀什麼系所 孩子 ...

中学教育

Knox的排队到底要提前多少年才行啊?

澳大利亚Knox的排队到底要提前多少年才行啊? 2030年的Year 7都要waiting list吗? 评论 这么夸张?估计是预留很多国际生位置,再留一些给成绩好的学生吧 评论 现在华人扎推上北都要上私校 一下就 ...

中学教育

Australia maths trust是个什么东西?

澳大利亚老二拿个这个组织的奖状跟我得瑟。 没听说这组织,是个考什么的啊?含金量咋样? 评论 在学校免费参加的考试,估计没啥用,她就是想忽悠我给她奖励垃圾食品。 评论 澳洲几个数学 ...

中学教育

organising outpatient speech pathologist

澳大利亚13岁的孩子,有社交障碍和轻微TICS,儿科医生建议organising outpatient speech pathologist和occupational therapist, 悉尼,我对speech pathologist是了解的,但是organising outpatient speech pathologist在GOOGLE 上也 ...

中学教育

yarra valley grammar发生什么事情了?

澳大利亚新闻都是要订阅,有内幕么? Private school boys suspended after ‘absolutely outrageous’ ranking of female classmates。 https://www.theage.com.au/nation ... 0240505-p5fp1w.html 评论 https://www.9news.com.au/nationa ... 6-9b ...

中学教育

Bacchus Marsh Grammar 的兩個校區差別?

澳大利亚真的不懂....只好上來求救了.... 我是想讓女兒讀這所學校, 可是不知道這該選那個校區才好 一個是Maddingley校區, 主校區, year 10 是250多人 一個是新的校區Woodlea, year 10只有2班, 50人左右 因 ...

中学教育

中学应该培养的两种能力

澳大利亚建议大家补习,兴趣班之余,别忽视这两种能力的培养。 1. 把自己的观点变成别人的观点。活动:辩论赛 2.把别人的钱掏出口袋,进你想的地方。活动: 慈善捐款 我抛砖引玉,大家还 ...

中学教育

Scotch college 要减少教学时间了?

澳大利亚新闻里有报道,学校网站也有公布,以后每周四下午早放学,sports 也不放在课后了,要放在正常上课时间。 是不是带头其他私校以后也会跟进了吗? https://www.scotch.vic.edu.au/newsletter/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