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版(主要是小学,中学版)混了这么久,说实话,看到很多帖子都是关于考分,学校,数学,英语,阅读,写作,补习,竞赛。。。感觉到“分数至上”,“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类老观念还存在。不是说考试成绩不重要,我的意思是,该努力还努力,但考试成绩不是大过天的事,重视academic performance的同时也别忽略了其他东西。
创造力(Creativity)
在之前的帖子里我说到,我接触过的亚洲孩子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有一种热情,在勤奋好学方面强于很多澳洲孩子。亚洲孩子的fine motor skills也普遍高于同龄澳洲孩子。因为我们东方人用筷子吃饭,从小就培养了fine motor skills. 在澳洲孩子还只能画线条,圆圈的时候,亚洲孩子都能画出很detail的图画了。而且亚洲孩子更能长时间concentrate在一个task上,放很多efforts在里面,做出很令人赞叹的效果来。但是为什么慢慢的大了以后亚洲孩子的创造力又显得不足了呢?(以上所说都是概率哈)我感觉是跟教育有关。
1.Trust and respect家长是否信任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世界?由此影响到自信心和敢于尝试的能力。这个Trust,小到从孩子小的时候就锻炼他们自己穿衣,吃饭,培养self-help skills,大到慢慢孩子大了让他们自己做很多决定,自己做计划,组织活动等。
2.Negative教育方式和灌输式教育方式。如果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很容易搞得孩子无所适从,生怕犯错,慢慢禁锢了创造力,对于比较皮实的孩子可能好一些,对于敏感胆小的孩子这种副作用就比较明显。最好改成positive教育方式,鼓励为主。孩子回答问题,就算答错了,至少勇于回答,我们一般都会说:good try,给予这种勇气一个肯定,增强信心。有的孩子在沙坑里扬沙子,可能会迷到眼睛,我们要阻止这种行为,可以说:Keep the sand low down in the sandpit,而不是don’t throw up the sand… 孩子们不好好搭积木而是踢着玩的时候,不直接说don’t kick the blocks! 而是问他们一个问题,让他们主动想想,自己回答:Can anybody tell me how do we play with the blocks? What can we do with these blocks? What can we build? What do you want to build? 其实这些内容一方面跟behavior management相关,用这种方法管理孩子的行为往往能激发孩子主动去做正确的事,效果远远比直接 don’t好。另一方面,好的教学方法不是灌输,你就得怎样怎样,而是问问题,提出相关的,open-ended questions,鼓励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能力。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培养创造力很有益处。举个例子,做project的group discussion,我们都是以提问为主而不是灌输。比如做spider的project。先问问题,have you ever seen spiders? Where did you see?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spiders. What colour are the spiders? How do they look like? How many legs do they have? What do they eat? Where do they live? Do they lay eggs? Can they fly? Do they have wings? Are they insects? Do they have antennas? 等等。。。先问,让孩子们思考,然后一起看书,看图,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让他们去记。
3.急于求成心态,造成拔苗助长。Too much teaching rather than guiding.小的时候被教得太多的孩子可能表现高于同龄人,但慢慢大了就会显出不足。比如画画,小时候教太多的孩子看着比没被教过的孩子的确画得更像,更detail,但是慢慢大了,创造力的不足就会体现出来,因为总是被告诉什么东西应该怎么画,慢慢失去了想象力。所以家长们不要跟别人比,眼光放长远,给孩子足够时间和自由的空间去发展想象力。切忌急于求成心态。
4.过于注重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有它的道理。但是花太多时间精力在细节的处理上,会影响创造力。把握住大的方面更重要一些,就像画画,结构线条重于colour in和阴影。
5.学习逼太紧,free play太少。其实孩子小时候,玩就是他们Explore and investigate 的方式,如果从小过于看重academic performance,没有给孩子更多玩的时间和空间的话,小的时候可能看起来在同龄孩子里蛮突出的,但是慢慢大了后劲不足。我一直都觉得,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必要太纠结于会写多少个字,会做几位数加减乘除,这些东西,早晚都会。还是那句话,眼光放长远,不要急于求成。这个话题以前我就说过,但好像没太引起共鸣,现在老话重提。。。
社会交往能力 (Social skills)
1. 对于这个能力,家长的态度很重要。你认为社会交往力是否重要?如果家长看重这个,就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创造更多发展该能力的条件,对帮助提高是有帮助的。
2. 什么对社会交往力有害?我觉得有的老观念,尤其是PK观念。有的家长会说:你看某某,人家都怎样怎样了,你还。。。这种做法尤其在孩子小时候最不好,容易培养孩子的嫉妒心,损害社会交往力。很多人都说“别人家的孩子”是最完美最招人讨厌的,就是这个意思。
3. 自信心(Confidence) 自信,热情,活泼的孩子肯定比较招人喜欢。自信,就敢于去跟别人打招呼,交朋友。培养自信心跟前面讲到的有交叉,比如鼓励为主,多一点positive少一点negative,小的时候鼓励self-help skills等,就不多说了。
4. Consideration 多替别人着想也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交到朋友。这一点在之前那个贴子里有写。
5. Sense of fairness 澳洲人很多时候鼓励要公平。这个需要家长身体力行,尤其是家里不止一个孩子的,要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不能有偏心。
领导力(Leadership)
除了跟基因有关以外,还有的因素跟社会交往能力是重复的,在这里一带而过吧比如,Confidence, Consideration, Sense of fairness.另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因素:
1. 语言表达及与人交流的能力(Language skills and communicating skills)。领导者通常都有过人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Public speaking, speech, debating and presentation,所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做尝试,把这些内容重视起来。
2.Creativity 从小小孩可以看出,谁主意多,谁更会玩,孩子们听谁的。能玩出创意,花样百出的孩子,一般领导力号召力都比较强。
3.其实领导力跟家长的态度也有很大关系。中国人有“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古训;只管自己考试成绩,不讲求团队精神,奉献精神,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还有“拼命占便宜,宁死不吃亏”的心态及患得患失心态。其实,付出的多的人往往更有号召力。小的方面来说,办birthday party,主办的人肯定这天可以做小leader,你是主场嘛,大家都听你的,也算是培养领导力的一个途径。另外,比如做group work,主动提供场地,做了更多功课,准备更多资料的孩子,这时候也更掌握主动性,更容易take leader’s role.
4.课外活动的选择。澳洲人大多选择sports,讲求团队配合。我们中国人讲究琴棋书画。不是说这些不好啊,但是这些内容除了棋是跟别人对弈的以外,别的多数是自己学自己研究探索,参加band的确是跟人配合,但够水平参加band之前的学习多是自己的摸索,练习,提高。其实这些活动也没有不好,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喜好来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因材施教。
5.Sense of humor
我不知道你们对这个怎么看的?我个人特别看重这个特质。我觉得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幽默,会干枯得多。并且幽默的孩子很容易交到朋友,也更能够维系友谊(maintain friendship)。
6.关于Nerd. 孩子到了teen这个年龄,你就会听到孩子们说,某某是nerd。我对此挺感兴趣的,到底什么样的人是nerd? Google了一下,维基的解释是:Nerd is a derogatory stereotype of a person typically described as overly intellectual, obsessive, or socially-impaired. They may spend inordinate amounts of time on unpopular, obscure, or highly technical pursuits, or those relating to topics of fiction or fantasy, to the exclusion of more mainstream activities.Other nerdy qualities include physical awkwardness, introversion, quirkiness, and unattractiveness.Thus, a nerd is often excluded from physical activity and is a social outsider. In the stereotypical high-school situation, they may be either considered loners by others, or associate with a small group of like-minded people. As with other pejoratives, nerd has been reappropriated by some as a term of pride and group identity.
维基中文解释:Nerd是英语俚语中一个稍含贬义的用语,一般指偏爱钻研书本知识,将大量闲暇用于脑力工作,对流行文化不感兴趣,而不愿或不善于体育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的人。在美国中学和大学文化中则通指那些专心一致刻苦学习的学生。与此相对的中文词汇是“书呆子”或“书虫”。而近年来,Nerd已经逐渐从贬义词变成了具有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意义的词语。
Nerd在美式英语中相对的词语是Jock,指擅长体育、四肢发达但是头脑简单的人。
英文“nerd”一词最早出现在苏斯博士1950年出版的《If I Ran the Zoo》一书中,但是现今的俗语含义则是因为《新闻周刊》杂志在1951年报道了此词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经常被用来与“drip”(指身材瘦小、性格软弱、不受人关注)和“square”(指为人老实、重义气、守规矩)等词同义。在60年代初期其使用传遍美国全国甚至远至苏格兰,随后一段时间其词义逐渐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类的形容挂钩,这个词义在70年代因为情景喜剧《Happy Days》开始变为主流。
典型的Nerd形象
根据影视作品的描述和大众心目中的印象,Nerd往往有以下特征:
• 体弱多病,身材弱小、单薄或臃肿,(男子)行为去男性化,嗓音柔弱尖细
• 学习成绩优异,智商很高
• 古板的发型,毫无时尚的着装,通常带有大号眼镜、牙套、满脸痤疮和高腰长裤
• 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谈,特别是和异性交往的时候
• 喜欢循规蹈矩并且在细节上较真,有强迫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特征
• 喜欢钻研一般人无法理解或远远超出同龄人成熟度的学科,如古生物学、历史学、高等数学、物理、电脑科学和美术,或者兴趣集中于桌上游戏、闪卡、电子游戏、漫画、科幻/奇幻小说等大多数他人不感兴趣的方面。
• 对流行文化和音乐以及体育新闻等方面没有兴趣。
• 情商较低,不喜欢且不善于人际交往,经常成为同学欺负、排挤、嫉妒的对象
根据美国2010年的一份研究表明,在美国亚裔最有可能被形容为Nerd,其次是白人,反之拉丁裔和黑人被看作是Nerd的比例最小。
Nerd的自我认同
而自20世纪80年代后,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达使得许多具有Nerd性质的人(比如比尔•盖茨)变得非常富有,在社会上处于很大的优势地位,使得许多追求脑力的人都以自己是“Nerd”为豪。1984年的喜剧电影《Revenge of the Nerds》系列中主人公一行的正直形象使得“nerd pride”在90年代开始觉醒。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杰拉德•杰伊•萨斯曼就曾说:“我的想法是让孩子们知道有智慧是好事,不要去理会反智主义的朋辈压力。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Nerd——也就是指用学习去竞争社会优势的人,虽然有时也可能不幸会被排斥。”美国作家查尔斯•赛克斯的名言“对Nerd们好点——以后你可能会给他打工”在网络时代则大举流行。而美国动画片《Freakazoid》中的一段独白则更是表明了Nerd的价值:“他们用脑力弥补体能上的不足。畅销书都是谁写的?是Nerd们。好莱坞爆场大片是谁导演的?是Nerd们。只有内行才懂的高端技术是谁创造的?是Nerd们……此外进入总统府高层办公室的都有谁?非Nerd们莫属!”
挺有意思的吧?感觉国际潮流来说,长辈们开始大举给Nerd翻案,我个人,也喜欢那些勤奋好学,具有自制力,肯静下心来研究的人,用心,踏实,不浮躁。这样的孩子将来或许会大有成就,但在同龄孩子里却不一定受欢迎,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社会交往能力和领导力,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龄孩子里受欢迎,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光有好成绩就显得有点不够,还得有拿手的体育项目,还得懂得除了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比如流行音乐,流行小说等。一句话,要保持自己IN,而不是OUT。
评论
论文呀,加分
评论
加分
评论
还是朱版大气,谢啦谢啦。。。我也在奇怪肿么写成论文了,我这个从来不写长篇的人。。。有人肯看已经很感动了。。。
评论
谢谢妹纸~~~~
评论
lzmm,你们的cc有没有跟小朋友讨论过multiculturalim/races/ethnicities方面的问题,对小朋友认知不同颜色的皮肤、眼睛和头发?
评论
感谢分享
评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基因决定一切
评论
说句实话,有,但是很少。我们那里可以说算是白人的根据地,我们center总共90个family,亚裔大概也就4-5个,还分散在不同的班,完全是少数民族啊。。。从别的老师的态度可以感觉出来她们其实对于multiculture不太起劲(还好她们都不上中文网站,不知道我在背后这么说)。。。我们顶多就是唱唱不同语言的儿歌,日本的,中国的,韩国的,土人的。。。然后有时候会celebrate某个文化的节,比如日本的男孩节女孩节。。。我觉得满表面文章的。有时候会讲讲土人的文化啊,不同肤色什么的,差不多一年一两次而已吧,绝大多数时间不涉及。。。我们那儿的亚洲孩子很多刚来都很难融入,我会多关照他们一点,他们也跟我特别亲,因为觉得小孩子也满不容易的。。。
评论
终于对Nerd有个全方位的理解了。
评论
LZ辛苦啊。看LZ的论文很轻松
评论
我去我家小的Parents Teacher interview,他老师说他总是能逗笑她,当时我听了也很开心。
评论
这样的孩子我喜欢,哈哈!
评论
支持、
评论
谢谢。他就是个逗人爱的娃
评论
好文!
评论
加精了
评论
关于领导能力的第三点,我也挺有感触。除了怕吃亏,还是怕担责任。领导不是这么好当的,可能累死累活半天,一个错误的决定就被整个团队的唾沫淹死。
中国有“古训” - 枪打出头鸟。谁冒了尖,祸就来了。。。
评论
好文章。
评论
我很赞同楼主的看法,是有些家长过多的包办和干涉,一点一点的抹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包括我本人也是深受其害。但有时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延续这种错误,比如说让孩子去多做些题,多弹琴啊等等,好像孩子自己玩的的时间被我安排了,我有时也觉得不应该这样做,应该让孩子自主的去安排自己的时间,但他们就光玩了,真的很矛盾啊。
评论
我很赞同LZ关于领导力的说法。我们作为家长,也要身体力行地为孩子创造条件,做出榜样。
如果家长在英文/中文学校的各种活动里,尽可能多提供材料,多贡献时间,我发现孩子们的“主人”意识就会提高,会自觉地去帮忙和张罗,也就是LZ说的“更掌握主动性”,更容易产生“领导”的感觉。
评论
D妈妈太给力了,谢谢加精~~~~~你这不还是我总结的“患得患失”心态么?O(∩_∩)O~
评论
是啊,把握好这个“度”的问题其实挺难的,技术活~~~~
评论
我本人就有这样的心态,我孩子也有这样的心态。所以注定做不了大老板,做不了大领导。
评论
是的,你说的很好。。。所以我看澳洲的家长们都很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包括在学校餐厅做volunteer啊,去给孩子们上课啊,组织活动啊,组织家长和老师联欢啊什么的。咱们移民一来因为语言没有本地人那么好,又缺乏本地的关系网,跟别的本地家长也走得不一定很近,加上来到异国他乡需要打拼,所以相对要参与的少一些。
评论
正解,所以中文学校和华人社团是咱孩子练习的好起点
评论
嗯做领导要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适合做大领导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的。我压根儿就没打着让小兔做大领导,做个普通人,平平淡淡,平平安安过幸福的小日子就行了,比什么都强。要不是你逼我写领导力,我还真没打算写这个,所以啊,表纠结啦~~~~~~
评论
我纠结着玩儿。否则没有当妈的感觉
评论
噗。。。好玩吧? 非要“被焦虑”一下才踏实。。。
评论
LZ妹妹,我也要好好谢谢你,不是你告诉了我有关manly这个精英中学的详细情况,我也不会那么坚定不移地搬了家。
很高兴通过这亲子版认识你这位朋友。
你和D妈妈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朋友,其实你们二位在外形上有很多相似,都是很“臭美”的美女妈妈,我很嫉妒啊!!!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