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有个帖子,说她妈移民过来帮她带孩子。因为她哥嫂很喜欢澳洲,想让她外甥留学移民过来,将来哥嫂也可以移民出来。她妈就想把她外甥接来读书,和她们同住。她和哥嫂感情不好,不想外甥来。
先说说我的感觉。我是独生子女,从来没有体会过兄弟姐妹之爱或者之恨。从来都很独,所以第一想法就是外甥过来我要照顾,而且担责任,非常不方便。但是反过来想想自己的父母,他们为兄弟姐妹付出钱、时间等等。可能也有过抱怨,但是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现在即使老人不在了,也还是感情很好。
再想想自己作为母亲,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们是会彼此帮忙还是各顾各的?我当然希望她们可以彼此扶持。想想如果我家老大的孩子要去另一个城市,刚好老二家在这个城市。我当然也会希望当舅舅阿姨的可以好好照顾,而不是就像朋友一样的就吃个便饭,让孩子自生自灭(虽然有些夸张)。如果是彼此各过各的,那所谓孩子们彼此有个依靠这话就是放屁。明明是争夺资源(父母的钱、时间、关注度)。所谓多个养老也是屁话,一个没有的推,多个子女老人可能成了皮球,说不定变成三个和尚没水吃。
因为我从来不知道所谓的血亲到底有多深的感情。想问问各位父母,要怎么教孩子们?是长大了就各是一家人,尽量像朋友一样交往。还是从小教他们因为是亲生的兄弟姐妹,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彼此帮忙?
评论
我也看见了。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人和人之间有界限,父母亲和子女,兄弟姐妹之间都有,首先必须明白这一点。小家庭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其次,看兄弟姐妹们之间相处的情况,相处得好的,怎么都好说,相处得不好的,对彼此的期望就别太高,不能强人所难不是吗?
Last but not least, 做父母的要三观正,明事理。
评论
我觉得首先不要拿亲情的大帽子来压人。不让外甥住和有没有亲情是完全的两回事。不要总拿道德绑架。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评论
做人呢不要太圣母也不要太刻薄。感情这种东西是有去有回的。点到为止吧。别人的事情拎出来议论高谈己见。内啥没什么意思
评论
所以他们所谓的多些孩子可以互相帮助之类的,一般是作为家长的美好心愿。至于孩子们之间以后相处的好不好还真不知道。相处的好自然会互相帮衬,相处的不好那就还不如没有。还有一个在澳洲养儿防老的观念,应该没有国内那么重。我想说我们在这里生的孩子很多时候除了我们自己家庭内部的教育,还有一些社会学校方面的影响。估计他们不会和我们同住。
评论
因人而异, 三观很重要.
评论
我觉得教育小孩子,要自强自立。到了一定年纪需要独立需要自己有做事判断能力,不能老赖着父母。这种去异地留学这事儿,真的不算急事。小孩子小的话,完全可以通过父母陪读或者寄宿学校来解决。
如果叔叔阿姨愿意照顾一下,要心怀感激。
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帮助,也不要道德绑架叔叔阿姨舅舅舅妈。还有也不要对人家家里事情指手画脚。
评论
是长大了就各是一家人,尽量像朋友一样交往。
如果对方遇到大事情了,可以帮一下。。。当然感情不好,不想帮也可以不帮,有时候亲情也挺伤人得。。
评论
兄弟姐妹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区别是,多了层血缘关系。 除此之外,相处之道,其实应该和朋友是一样的。
按照朋友间的相处模式,相处的好了,成为知心好朋友,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相处不好了,这种亲情其实还不如朋友。因为朋友之间话不投机,完全可以选择远离,但是这种所谓的亲情关系,加上个血缘的枷锁,强迫你不能调整这种距离。 矛盾日积月累,还不能抽身而去,最后演变成仇恨。
评论
我也是独生子女,两个孩子的妈妈,对这方面的教育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的观点:兄弟姐妹感情再好也需要人格独立,精神独立。每个孩子必须要学会独立。结婚后,更要独立。先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不要参合弟兄姐妹的小家。如果想帮助兄弟姐妹,必须自己小家通过决议才行。
说来说去,首先自己能力要强。其次,量力而为,别充胖子。如果做到这两点,不会有过高的期望,自然不存在失望。
评论
我只想说下面几点: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做什么样的榜样,一般孩子是肯定会照着学的。
兄弟姐妹的不和,很大原因在父母,有些父母过于偏心或不会做人,是兄弟姐妹不和的主要原因。
所以学习如何做好父母,是给孩子的积福,爱你的孩子,就是努力去学习做好父母。
另外,楼主真是独生子,不太明白这些亲戚关系,兄嫂的孩子应该叫侄儿,而不是外甥。
评论
再说一点,我不同意楼主说的,多生孩子为了彼此照应。孩子一起成长,有个玩伴,这就是他们最大的福利了。没必要绑架他们一辈子。如果我儿子想送自己孩子去我女儿的城市。我肯定说,你没钱就别送。送就自己看着办。不能打扰妹妹的生活。
兄弟姐妹之间的依靠更多应该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物质上周济和索取。
评论
我太同意你了,兄弟姐妹之间得问题,确实是父母得问题大。。。
我父母就是不会做人得那种,还特别重男轻女。。。
女儿无论付出多少,仍然认儿媳妇是自家人,所以我都很少回去。。每年把钱给足就可以了。。
评论
道德亲情绑架,最后会搞得亲情越来越淡。这点深有体会。人贵自觉,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不能动不动给别人套上责任的枷锁,别人做不到反倒成了别人的问题。
评论
那什么时候叫外甥?不是女的亲戚都叫外甥吗?这个称谓太难了。
其实我的confuse是建立在我爸妈他们那辈的。我自己初高中在我叔叔家吃了六年的午饭,婶婶基本上都是三菜一汤的照顾着,我婶婶还要上班,中午骑车半个小时回来给我做饭。从来没有缺过我的嘴,对我不好过。我另外一个叔叔做生意赔钱,我爸兄弟几个分着帮忙还的。我一个表妹、一个表弟上大学的钱是我妈兄弟姐妹一起出的。后来我表弟表妹分别在北京上海工作,过年回来竟然会拿钱给我爸妈。平时我舅舅们对我也很好。当然我还有别的表兄弟,但是他们家庭条件好的,绝对没有只是我家帮亲戚的。我祖辈全部已经不在了,最后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也没有一家推诿的,都是远的出钱近的出力。现在过年还是一处过的。我记得我外婆总是说一家人不要计较,要互相帮助,这样会越过越兴旺。
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才选择多生一个。觉得本来就是国外了,一个孩子太孤单,除了父母,长大连个亲近的人都没有。本来觉得他们将来一定会彼此扶持。可是现在想想自己,我是不愿意自己的小生活被打扰的。和谁也没有那么亲。
这样将心比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怎么说?是尽力教育他们要彼此成全?即使有时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这样他们将来就会很close吗?还是现在就告诉他们,彼此保持距离,当个亲近朋友。这样比较轻松?
觉得太近压力大,但是益处也大。远了没有压力了,可好像这个“亲”字也就太淡了。
评论
一般来讲,跟你同姓的是侄子侄女,不同姓的是外甥外甥女
评论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不会愿意我姐姐和老公哥哥的独生孩子们来留学。责任太大,我承担不起。
评论
孩子们长大了就像朋友一样了。不要把自己也没有体会和理解的事情强加给下一代。
作为独生子女,所有认识的平辈99%也是独生子女,无法理解平辈间的亲情,所以同样也无法传达给下一代。
评论
楼主的想法不现实啊。你同意你老公会同意吗?如果原帖的楼主是男的,如果他同意了,大概所有女方家人都会跳起来骂他。
评论
1. 时代不同了;人的要求也不同,光照顾吃吃喝喝看起来麻烦,其实是容易的事情。
2. 在国内和国外也是不同,
3. 家里老人的态度很重要。
我家也有个好例子。以前,我小姑的儿子从老家(隔壁省二线城市),来我家(大城市)附近读大学,住学校宿舍,周末来我家父毌(舅舅舅妈)家,我父母也都是当自己孩子照顾,能帮的都尽力帮,从没抱怨过,就觉得亲戚之间应该相互帮衬。
后来大学毕业找工作,我们没帮上什么忙,因为他想工作的领域里真的一个认识的都没有。最后没找到,只能回老家。小姑也有点不高兴,后来奶奶说话了,什么你哥已经尽力了,云云。才堵住了她的嘴。
我估摸着,对这种事持谨慎态度的,以前多半吃过亏。
评论
同意
评论
你爸妈那辈大家都有兄弟姐妹。你婶婶照顾你。你叔叔肯定也有照顾你婶婶的家人。现在问题最大是独生子女家庭。或者夫妻一方是独生。平衡不过来。付出不成正比。
其实在澳洲,兄弟姐妹关系长大后会淡很多了。不要期望像你爸妈叔婶那样。让孩子们感情好些就行了。别托付彼此。
评论
不能以亲情为借口,去无限制的打扰别人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包括父母。不是有太多的例子,父母认为我生你养你,你的家就是我的家,最后不欢而散吗?就别提这种手足之间的情份了。
评论
独生子女就没问题了,只要管自己父母就可以了。
评论
点到为止
评论
一般来说,不管男方的女方的,兄弟的孩子叫侄儿侄女,姐妹的孩子叫外甥,外甥女。
你描写的这样的家庭是传统大家庭教育下的典范,独生子女和金钱至上的现代教育,已经把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了!进步呢?还是退步呢?
评论
那六年里你有没有帮叔叔做家务,有没有嫌伙食不好
评论
每家的感情不同,这个不好强求。
评论
兄弟姐妹之间的依靠更多应该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物质上周济和索取。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