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巧合地找到一所蒙氏学校,有kinder和PS,看过之后挺喜欢。认真学习了一下关于蒙氏的讨论、研究了一下学校,发现问题还挺多的,所以赶紧上来请高人们指点。
我自己几年前因为在国内帮一个民间的自闭症儿童团体翻译蒙氏的训练手册,开始了解了一点蒙氏教育。后来读了蒙氏的1、2本书,挺佩服她在那个年代有如此深入的视角来认识儿童的。以前也没想过让孩子去上蒙氏学校,但最近带孩子去了这所学校的playgroup,孩子超级喜欢。
我家孩子2岁多,属于思维活跃、行动发展较慢的一类。从小就带他去playgroup,playground, 可一发现有小朋友近距离冲来跑去,他整个过程都会超级紧张,甚至不去参与。可环境比较安静、小朋友类似的时候就很自在,活跃得很,状态差别很大。所以一到蒙氏的playgroup,每次都很投入地玩2个多小时,很享受。这才开始让我考虑是不是蒙氏的环境更适合他。
这所学校在墨尔本的蒙氏学校里算是规模不小的,kinder到primary school有150多学生,但一查才发现它在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里成绩并不好,有一半项目甚至在average以下。又查了墨尔本另外几家蒙氏学校,好像academic方面的考核成绩都只能算是soso。考察过蒙氏的妈妈了解其他蒙氏学校的情况吗?
不知道是因为蒙氏在这里是非主流学校、师资力量不够造成的;还是蒙氏学校在小学阶段主要注重习惯和性格培养的原因呢;或是这种multiage的班级不能集中教学造成的。虽然我不是特别在意小学的academic的成绩,但average以下还是会让人有些困惑。
学校里的老师差别蛮大的。有些非常有耐心和爱心、attention to individual;但有些就像风铃和洽洽谈到的,只注重孩子是否按照既定的方式完成了task,根本没有用心去观察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看到09年的帖子,好几位妈妈提到孩子去了蒙氏,想问问妈妈们现在情况怎么样?对孩子有什么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吗?
评论
我觉得蒙氏学的只是一种态度和方法,比如它倡导做一件事情就专心致志的做,做完再做另外一件,再比如谦让别的小朋友,蒙氏的优势在于教具多,但学术方面蒙氏并没有优势,这是我的理解
评论
刚去参观了一个蒙氏学校的open day,感觉对0~6小朋友智力开发比较好。
评论
请问你觉得哪个方面有些过时 ?我正在读蒙氏的书,了解的还不是很全面。
评论
我很认同楼上几位谈到的几点。
靠近蒙氏是因为一开始接触到的她的观点,和我们经历过的养育和认识孩子的方式相比,就像是开了个天窗,看到了另外一种孩子的世界。之前看的主要是她的理论方面的,所以挺钦佩的。但参加完学校的school tour之后,就担心教育实践者每日重复和强调的训练方式,会不会磨灭掉孩子的创造力和天性赋予的一些东西。
但看了楼上几位的讨论,联想起最近刚看的Adele Faber《解放父母、解放孩子》,好像一下子没那么纠结了。一种教育理论,在传播和推广的时候,精神是很难传递到每一个实践者身上的,而传递到的往往只有工具和操作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蒙氏的老师只是机械地强调教具和既定的规则。我在想象蒙太梭利自己用同样的教具和规则面对孩子,状态和过程肯定有本质的区别。就像linkspeed提到的“成人和孩子交流互动中的多样性”,只有用心去观察、认识和爱孩子的教育实践者才会自发的做到。
做父母的,最根本的是用智慧和爱心去认识、养育孩子,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和提供方法,而不是刻板的模仿,以致成为枷锁。
所以现在来看选择蒙氏学校或其他kinder/PS就简化成了选择一个让孩子喜欢的环境了。现在想想和lg说让孩子去蒙氏的顾虑的时候,lg就说,如果能做善于发现和思考的父母,无论孩子在哪上学,创造力和天性里好的方面是会被保留和发展的。
评论
另外,关于蒙氏学校NAPLAN tests的说明,刚找到Montessori Australia网站上的解释,给有兴趣的妈妈们参考。
http://montessori.org.au/myschool.htm
评论
另外请问linkspeed是不是主攻儿童教育的,感觉谈到的都很本质。还有月亮版主点出的态度也是核心。
评论
谢谢D妈妈加分,呵呵。
欢迎更多感兴趣的妈妈来讨论。被的高人点拨一下真的会豁然开朗很多。
[ 本帖最后由 一木 于 2012-3-13 16:57 编辑 ]
评论
我反倒不迷信蒙氏的教具,一是没钱,呵呵;另外如果去蒙氏学校,孩子每天学校里的时间就不少了,在家就想让他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评论
我没有去参观过蒙氏学校,不过听说大部分时间就是让孩子玩教具
评论
我打算kinder開始送到7歲,然後上正統小學。參加過montossori play group. 覺得對學齡前孩子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不打算小學以後繼續,畢竟孩子要應試的。而且,對於有惰性的孩子也不適合。又容易造成偏科
评论
我去参观过蒙氏和华德福的学校,华德福的学校,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说实话,单单参观,是看不出什么东西的。
对于蒙氏,的确现在是有很多的争论的,有的说,蒙氏的孩子,相比较于华德福的孩子,在创造性和人情味上面差很多,因为蒙氏都是按照既定的规则来的,不过,个人很欣赏蒙氏那种比较尊重孩子,放手让孩子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探索的观点。在家里,我经常以蒙氏和华德福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做指导思想。
传授各种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对于引导者而言,跟他们的经历还有对这种教育理念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关系,最后,能做到多少个%,也都很难说。
回到做妈妈的角度,要想真的把孩子带好,运用这些理论,其实做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除了每天带孩子玩,吃喝拉撒的,然后还要关注孩子的精神,帮助他的精神和身体的发展,需要很多的精力,也需要很多的思考。再说,人都是有情绪的,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好。蒙氏的孩子,据说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情绪和事情的本身区别对待,保持很冷静的头脑。我问问在这里的妈妈,有没有妈妈能做到对孩子从不生气的?如果自己都不能完全做到这点,孩子也会跟着受影响。所以,不是说那种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给教育好。
看过蒙氏和华德福的一些书,感觉我自己小时候,就像书里说的,有很多方面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现在自己也做不到书里的那种理想的行为!
评论
是的。所以一直提醒自己盡量做好。去理解兒子的想法和做法。
不上班的時候還好,上班回來就很難了,太累
评论
是啊,平和的父母和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一个好性格。我觉得养育孩子,最大的体会之一就是自己的又一次成长。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真切地反射着父母的态度和言行带来的结果。
能看出来楼里的妈妈都是用心的妈妈。我做全职妈妈,比还要兼顾工作的妈妈压力小很多,所以也尽量要求自己平和地对待孩子的各种状态。我发现自己静下心来等待孩子,态度平和,心情会好很多,相应的孩子也学会了用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表达情绪。
我家小宝1岁7、8个月开始,什么都说不,比如睡觉前不肯刷牙;拿了牙刷又好久不肯放下;不肯洗澡,可进了浴盆又不肯出来。每次除了平静但坚决地地告诉他现在应该做什么了之外,如果孩子仍很坚持,我都会告诉他妈妈知道他很想做这件事情,所以会等他一会儿,等他好了告诉妈妈 / 或者自己把东西放回去,安全的情况下我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孩子也真的很懂事,几次之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满足一小下之后就很开心地叫,妈妈好了,或者来告诉我他已经把东西放回去了,而且能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这种表现非常满意。
评论
我女儿两岁左右的时候也是开始说“不”,记得有一次要洗澡了,脱的光光的了,嘟着小嘴,小手交叉在胸前,走来走去,咕哝着“我就不洗澡”,特别可爱。
当然有时也会坚持的让大人很难受,比如她觉得回到家以后,我要换完衣服才能做下一件事,而我先做了那件事才换衣服,她就开始大哭,必须我换回原来的衣服,跟她回到楼下,重新上楼,换衣服,做下一件事,这样她才能平静下来。
那段时间我都是尽量顺着她的。
评论
这就是孩子的在这段时间特有的、强烈的秩序感,其实顺从他们是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好时间。
[ 本帖最后由 一木 于 2012-3-14 15:52 编辑 ]
评论
关于秩序感,是啊,当时她的表现是很强烈的, 也是因为我们没有太多压制的缘故吧。
关于说不,我想象小孩子第一次感觉到说“不”的力量和乐趣时,一定感觉挺过瘾的。
评论
很赞成。
我觉得教育是孩子和父母的互动,缺一不可,在这一互动的过程里,我认为没有主次之分,只有角色的区别。给孩子自由是认识并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但父母同时要在这个前提下给孩子提供引导和帮助。
对了,在蒙氏教育的实践中,会不会出现有孩子因为有了相对多的自由和自主却变得拖沓散漫呢?这种情况是怎样来避免的呢?
评论
这儿呢,今天带孩子出门,这会儿才有功夫来看看。
选蒙氏的书的时候也看到了这本蒙氏背后的科学,可想想肯定太理论了,没敢读。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