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分析称,如果储备银行周二加息,另外 51,000 名借款人将面临压力。
研究人员发现,去年已经难以支付抵押贷款的澳大利亚人数量增加了 62.7 万人,达到约 143 万人。
这占所有住房贷款持有者的 28.8%,是 15 年来的最高比例。
如果8月份加息,将会有额外的94,000人难以偿还抵押贷款。
摩根大通紧缩贷款偿还的“风险”是指那些必须将税后收入的25%-45%用于偿还贷款的借款人,而“极端风险”则是指那些需要花费税后收入45%以上的借款人。还款的税后收入。贷款。
截至5月的三个月内,处于“极端风险”的人数上升至92.2万人,即19.3%,远高于过去15年15.9%的长期平均水平。
如果央行再两次加息至4.6%,近30%的房贷持有者将面临还款压力,这一比例接近2008年初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35.6%。
http://www.afr.com/companies/financial-services/more-than-1-4m-mortgage-borrowers-at-risk-of-re payment-stress-20230704-p5dliy
评论
纷纷表示影响不大
评论
商场、拍卖、机场的人流,看不出还贷有多紧张
评论
哭闹的孩子要看是不是妈妈
评论
猜猜为什么这些人还款紧张?
因为贷款到死,我打算尝试一下,把自行车改成摩托车
为何要对投机者手下留情?
你会去赌场算算下一场比赛还开的话,有多少人会在大牌桌上输掉钱吗?
为什么政府要为投机者提供掩护
评论
400万粉丝说亚力不大。
评论
雪山滑雪意味着压力不大
评论
大量买家全额付款,疯狂购物,不知道什么是贷款利率
评论
这个基准有点高,税后收入的25%来偿还贷款,不算太多
评论
贷款的1/3有风险,是否会对银行业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政府可能会考虑这一点。
当然,20万收入50%还款和50万收入50%还款是有区别的。
前者可能有压力,而后者压力要小得多,至少在基本生活方面是这样。
评论
投资者受到的影响远小于自住业主
毕竟投资房的租金也在上涨,大不了亏本卖了也不会影响生活质量。没什么可挣扎的
可悲的是,这两年低利率买车的人
评论
收入的25%都用来还贷款了……这还不算多..标准有点低
评论
这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评论
加2%没有压力,但是如果利率不养的话,拉面几乎就买不起了。 。 。 。 。
评论
确实
我收入微薄,一个人打工养活一家四口,一半的收入都用来还房贷。这还没有结束吗? -10%,会有压力
评论
乘坐公务机旅行的人说说发生了什么?完全没感觉
评论
中国人笑而不语:
http://fengcx.com/news/detail/53617060.shtml
评论
对于2020-2021年听澳洲联储并充分杠杆拥有自己住房的家庭,您有何看法?
评论
走出家门,去见见人。另外,药不能停。
评论
在每一个房地产周期的低谷,都有一些人希望房价崩盘,自己买房。以前是什么样的大胸妹子,2002年和我吵架的一个(号码不记得了,因为她和大胸妹子一样消失了,换了号码)。贪婪的。历史会重演……并且无限循环。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永远不会懂。
评论
想必对很多澳洲人的生活影响很大,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还是抢着几百块钱买音乐会门票,在滑雪场排队去上雪山:)
对于中国人来说,影响会比较小。一是中国人有“存钱”的习惯,抗压能力更强。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收入类型多元化,而且是双向的。看看海底捞门口的队伍就知道了:)
评论
说明一下,在澳洲想要平躺,你没有基础,迟早要显出原形
评论
抱歉,我认识的大部分人都是按照还款金额的7%或10%进行投资,并留有足够的余额进行投资
不知道你认识的人平时有没有举手呢?
评论
大量工薪阶层返贫。
评论
如果500万人面临偿还贷款压力,几乎不会出现加息。
现在才140万多,还有350万的空间
评论
这么容易上当的只能是韭菜的命运
对此您有何看法
一定不能炒股票吗?
只听一个“政策”就饱了? ? ?还是满额贷款?
评论��
支持加息
评论
为了打击一切邪恶投机者
刚需自住的人需要做出牺牲
房价减半,投机者破产,大家都有房子住
评论
你认识的每个人都那么富有,令人钦佩。风险
评论
拉面肯定是实惠的,但是你不能再吃了。 。
因为倒闭了。
评论
我认识188个说雪山住几天15000澳元,厉害了,拉动内需
评论
中介说,自住房在路上,正是上车的时候,怎么压力这么大?
评论
你对致富有什么误解吗?
评论
我不觉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逻辑关系吗?
评论
140万人经济压力,超400万人抢看姐姐表演,比例不大
评论
当然跟它也有关系。我的意思是在高点接offer,即使是自住房也是亏的,就像你帖子里说的
所以可以断定,中介说的都是废话
评论
没错,高消费是由富人推动的,其中包括很多从中国带来钱的人。
评论
几百块钱的演唱会是一次性的,和每月几千块钱相比根本不算什么。而且其中很多是青少年买票,他们的父母付钱。没有概念,年轻人愿意花钱,自己赚钱没有负担。
海底捞还是大店,服务比较好。中国人很多,所以生日宴总是有的。而有钱人总是愿意花钱。我觉得普通家庭经常光顾的普通餐馆还不错。我认为这部分反映了经济趋势。我家附近的一家店是新装修的,价格也不便宜。我以前写过周末加收10/%左右的附加费,但是生意很少。上周末我去吃饭时取消了这项政策。
评论
来吧,互相伤害!
评论
从自住房上车的目的就是早住早享受吧?生活体验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
谁不会为了赚钱而不想买却听中介的建议买房呢?
评论
25%有风险
评论
75%还不错
评论
《摩根大通还贷》严格的“风险”是基于借款人必须将税后收入的25%-45%用于偿还贷款”
这样的定义没有问题,但老百姓如果想要有地方住,又想省点吃的、花的钱,这个比例就是50%,他们也会默默接受。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如此。就算贷款偿还占税后收入的比例达到70%,估计也是有办法抵抗的。
评论
超过100万人,受加息影响的人群比例太低,仅靠加息来降低通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BR>评论
< br /> 我炒不炒股票对你有什么关系?我说这样的家庭有很多,是不是说明我就属于这样的家庭?你有什么逻辑和品质?
评论
你高估了人的智商和情绪,市场没有那么理性。
行情好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加几万赶紧买,之后就买不到了。
既然买得早,享受得早,就得承担高额利息,才愿意赌
评论
逻辑?质量?我说你属于?
看来我们两个肯定少了一个
希望是我
评论
是啊,所以你一开始就说,“你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上车怎么会有压力呢?”我觉得很难理解你的逻辑
自住、开车都是为了享受。当然,压力可以高,也可以低。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和必然关系。
压力小就赚钱,压力大就承受。反正你是在为居住体验买单
评论
谁让这群人上车推高房价的!
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评论
祸根仍然是税收政策、投资性房地产的负扣税和资本利得税折扣
评论
“在一个日益贫困的世界中,造成失业比让靠租金为生的人们感到失望更糟糕”——凯恩斯
评论
最近,酒店接待的大多是正在致富或计划致富的内地中产人士,或已经往返多次的内地中产人士。大妈团估计不会再有
评论
加上大规模移民火上浇油
评论
不是说大量移民融合吗?新移民推高房价。
评论
支付课程费用。用你自己的判断,没有权威或救世主可以依靠。
评论
超过100万家庭,超过100万人受到影响。
评论
看看那些抢演唱会票的人,那些看雪山的人,都说压力不大
评论
唉,那些没有贷款和存款都狂欢呢。不知道有多少万人?税后收入的25%是用来还贷款的,就算紧张,又有几个人能不紧张呢?
评论
疫情期间印了这么多钱,现在银行要回收
评论
我确实没有
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随意地充满敌意地贬低别人。我不明白这种优越感从何而来?或许是因为智商不够“我们走吧。”
评论
希望这个词可以去掉。除此之外,还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道德。那些对他人处境毫无同情心、换位思考,甚至谩骂、踩人脚的人,不仅不道德,更是不人道
评论
别指望了,是你还是你。哈哈哈
评论
每次你跌倒之前,都会有人帮助你......
我怎么能体会到摔倒的痛苦……
无论如何,在你跌倒之前,必须有人帮助你!去!
评论
是的,这里的人已经习惯了。你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多数宣传都是为了帮助你哭泣,无论原因如何。
评论
废话。
评论
现在买1m的房子,贷款80万,每月P+I在4500左右。 2个人收入各10万,大概15万以下,已经是35%++了,已经超过警戒线了。另外,悉尼一栋1m左右的房子,估计距离CBD有60km。
评论
那还是自己买一套比较好,1.5m就可以买2居室带水疗中心。
评论
继续煮。
评论
别搞笑了,悉尼20公里范围内100万以下的房子很多。
评论
必须提高利率
评论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事实上,无论是十个人还是十万个人,都会有人在挣扎。谈论这个的重点是是否有人会造反。在没有选举的时代,政客们会忽视你。
就算1000万都在苦苦挣扎,为什么不加息呢?当利率提高时,他们是否计算过有多少人陷入困境?他们认为,是否加息取决于通胀能否回到预期目标,与有多少人在挣扎无关。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