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折叠屏手机“造雨人”树立了怎样的“风向标”?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2018年底,当华为等智能手机巨头的折叠屏产品刚刚开始流出时,The Verge高级科技编辑Sean Hollister第一时间评论道:这些产品,可以说是走进了现实来自科幻小说,永远不会只是最新款 无论你的需求是什么,折叠屏配置总能以合适的屏幕尺寸得到满足,保留了便携设备应有的便携性。

在仅仅几年后的今天,折叠屏手机品类的发展已经印证了最初的直觉。从诞生之时,华为独树一帜,发展到如今各大手机品牌蜂拥而至跟进。就连一向“特立独行”的苹果,最近也听说了“iPhone Fold”旗舰折叠屏手机的消息。


百花盛开,必然

“忽如春风一夜,万树梨花开”,当前“让百花齐放”可以说是各厂商面对宏观环境“不得不”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受通胀、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陷入低迷。 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约12.1亿部,创2013年以来新低。

当行业遭遇逆风时,高端市场往往成为温暖的“避风港” ”。能够吸收高端商品逆势涨价的机制,在不同消费可选行业积累了大量案例。

在智能手机领域,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去年高价位市场的逆势增长。不过,厂商要想享受到细分市场的红利,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主流直板机已经形成了以华为、苹果、三星等龙头厂商产品为中心的定价锚点。赚了不少“喊单”,由于与华为、苹果等巨头相比缺乏足够差异化的创新,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比较不同厂商的方案设计和材质搭配时,简直是一件很难找到差异的事情.游戏,这种同质化的产品,自然无法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存在感。

目前手机的直板倒置,是各家厂商谋划的旗舰机型“刀法”的典型体现。 Plus Pro Max Ultra Ace的后缀越来越多。长,但“多孩子好打”的密集布局并不适合所有厂商,对产品平均售价的拉动呈现零和特征,“轻高端”(400-600美元价格区间),“次超高端”(800-1000美元价格区间)市场明显萎缩,三星在原有的中端手机品牌和高端品牌中成为最大的失败者。

相比之下,折叠屏手机仍处于品类增长初期,用户更愿意尝试尝鲜,技术路线和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固化。屏幕成为今年各大厂商的必备品。

(研究机构Canalys曾预测,2019-2024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年均增速有望达到122%)

折叠屏确实是当前手机厂商产品矩阵向上升级的最佳选择,除了通常明显高于直板机的定价区间和前面提到的品类红利外,在产品力上也更容易跳出材料“卷入”的层次,提供了打造差异化优势的新途径 在用户心目中,默认的折叠屏代表着厂商最高的技术水平和最高的价格。

折叠屏品类进入爆发期,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内生因素,那就是相关技术和供应体系的成熟度。

先发厂商功不可没。这些年的发展和不断迭代,相当于提前为观望的厂商群体进行了验证,不包括这种产品形态的市场接受度和工程可行性。不确定性。随着相关技术在龙头厂商多代产品的应用和打磨,上游供应链也日趋成熟。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相关技术专利,反映出华为在折叠屏技术栈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网上的全方位探索,比如本月曝光的华为屏幕专利“一种屏下保护组件及电子设备”,显示华为可以保护手机屏幕下方的组件,同时减少组件占用的空间屏幕下方。带来更薄更轻的设计。随着折叠屏布局成风,龙头厂商发力,产业链的积累,更多厂商的涌入有望滚雪球,进一步增强相关产业的发展后劲。


“和而不同”华为

横跨文坛与商界的作家。唐,曾提出著名的“金线”理论,指出“文学的标准确实难以量化,但文学确有金线,外人若隐若现,明眼人却是清清楚楚,仿佛能看到火光。”

多年后,冯唐提炼出商界的“金线原理”,并将其誉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精髓,即假设驱动、事实依据、逻辑洞察力. “成功最重要的基础是结构化思维和说话的黄金线。”

将其应用到折叠屏手机领域,汇聚众多厂商力量,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无论是在厂商结构的横截面上,还是在产品迭代的垂直线上,华为都无可争议地站在了“黄金线上”,与后续厂商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最直观的宏观数据来看,专业机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突破360万台,其中华为市场份额占比51.3%,超过所有后续选手的总和,其实这也是华为折叠屏国内份额连续第三年超过一半。

回顾华为折叠屏手机的发展历程,从2019年第一款产品——华为Mate X的发布,到后来的无缝内折叠华为Mate X2、超薄外折叠华为Mate Xs 2、小折叠华为P50 Pocket等机型,华为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折叠屏产品形态,成为市场上唯一一家拥有折叠屏的手机厂商。

在产品功能和体验上,华为在前几代折叠屏手机上的创新也是领先的,铰链设计配合多点支撑结构,实现了从上到下的精准联动屏幕到铰链,相比之前的链条结构部件大大简化,结合多重轻量化设计和创新的超轻材料,最终实现了255克的轻盈手感,接近于e直板旗舰手机级别,也开辟了各厂商纷纷效仿的轻薄本竞争赛道。至于自适应UI、平行视觉等大屏生态创新,也成为友商们深度“借鉴”的对象。

相比华为在行业“无人区”前沿的摸索,其他手机厂商目前的折叠屏布局,更具有拓宽已经走过的道路的意义。按照Michael Porter的定位理论,其经营策略显然是在试图寻找差异化,比如力求在用户心目中打造高性价比的形象,以期与竞争对手的高端直板手机“天机赛马”在较低的价格段。

与这种机会主义心态相反,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继续坚持领先。

3月23日,华为正式发布了旗下最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3。积淀的研发经验融合全新研究成果、自研材料和专利技术,升级折叠屏手机的交互体验,将形式创新与体验创新相结合,为该品类标杆定义新价值。


创新,颠覆想象

如前所述,华为Mate X3颠覆性的产品体验,植根于华为的折叠屏。在手机端积累的深刻洞察,清晰洞悉用户需求的“痛点”和“酷点”,再次创造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行业“第一”:

第一次, big折叠屏手机比直板手机更轻薄;

轻薄大屏折叠手机首次实现了可靠的防水性能;

< p>轻薄大屏折叠手机首次实现50W无线超级快充;

轻薄大屏折叠手机首次实现5次充电潜望式长焦……

盘点现有折叠大屏手机,常见的重量和体积过大的通病,可靠性和耐用性折叠屏及其机械部件的能力也有待提高,系统和应用的调整和优化往往无法充分发挥大屏的优势。华为 Mate X3,针对这些问题引出令人兴奋的解决方案。

除了华为手机“天生”的通讯和影像优势,作为一款折叠屏手机,Mate X3打破了轻薄折叠手机的想象极限。其239g的重量可与传统直板手机媲美。突破性的减重,除了依靠整机的轻量化结构设计外,还采用了超轻金刚石铝材和碳纤维材料,后者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大规模批量使用。

折叠状态11.08mm、展开状态5.3mm的超薄厚度,也是Mate X3的一大突破。以往折叠屏手机的轻薄化往往受限于Type-C接口标准和内置充电设备华为通过对微小器件和材料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超薄设备,研发出专利的超薄Type-C技术,将原有的设备外壳转移到整机中框,实现了极薄和超薄。光机。机身设计比上一代产品薄了一半以上。如此轻薄的设计依然保证了IPX8级的防水性能。就连典藏版也配备了5060mAh硅碳负极超级电池,真正做到极致轻薄、高效耐用。两个都。

在折叠面板和铰链上,Mate X3采用了新一代双旋转水滴铰链,采用首次进入消费领域的材料,实现了整体尺寸缩小的颠覆性优化,打造业界最折叠的转轴 在超薄铰链的同时,Mate X3还采用了无孔技术和双导轨驱动结构,大大提高了铰链的可靠性。在同屏规格下,Mate X3的抗压可靠性提升一倍以上。

Mate X3配备6.4英寸3D OLED四曲面外屏和7.85英寸可折叠OLED柔性内屏。显示质量优秀,还支持P3投影。双认证折叠屏手机在内屏贴合设计中还采用了业界首创的专利非牛顿流体材料。通过华为自研材料配方,慢速弯曲时材料柔软。瞬间变成硬质材料,抗冲击能力提高4倍。在日常使用中,真正做到了不怕摔、安全可靠的品质。

在折叠屏手机的系统调校上,Mate X3采用全新优化的智能多窗口、多窗口多任务设计,打造独特、智能、便捷的大屏操作体验。除了支持常规的左右分屏模式外,还引入了业界首创的上下分屏模式。办公软件方面,支持一键画中画、多窗口显示,方便开会做笔记等场景,引入左右栏快速回复。在二级界面回复消息时,一级界面的其他消息也会同时显示 实时显示,大大提高了大屏的工作效率。

在隐私保护方面,Mate X3的HarmonyOS 3.1系统进一步完善了用户隐私和安全保护,让应用权限访问、设备安全状态更加透明可控,用户数据保护更加简单安全,启用一键擦除图片中的敏感信息。


当唯一的对手就是自己

当年你敢不敢第一个进入折叠屏行业,还是在折叠屏百花齐放的当下,华为折叠屏产品的执着引领创新,一头扎进技术创新深海的华为,正在为全行业不断拓展折叠屏的创新蓝海,为折叠屏市场带来全新体验。这大概就是华为折叠屏总能领先的原因吧。 .

正如余承东所说,作为领头羊的华为在折叠屏领域已经遥遥领先。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从2019年到今天,甚至放眼更远的未来,华为折叠屏的对手只有自己,而超越自己的努力也将不断从市场中收获丰厚的回报。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