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戴南镇双沐村人的一间旧屋前,来人遇见了这个有名的男人,他看起来跟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任何区别,四十年前却是整个双沐村的荣耀,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天才少年!
男子名叫刘汉清,16岁就考进了名校,现在居然蜗居在自家破屋子里。
“你觉得这样的日子能过吗?”这人问道。
他笑笑:“我觉得还行吧,其实我又不出门,又不需要养孩子,花不了多少钱的。”
他的确不太出门,除了日常吃喝没有什么别的花销,但是他也没有收入。
“那你想过要找一个工作吗?”
面对这个问题,刘汉清几乎没有犹豫:“不想!那太浪费时间了。”
从天才少年到如今的破落户,刘汉清究竟经历了什么?
少年天才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刘汉清已经五十几岁了,自从他大学肄业后,他就没有参加过工作,也没有做过农活。
是不是刘汉清没有工作的能力呢?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如此。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刘汉清就已经考入了名校,如果能够顺利毕业,在那个大学生算得上是高级人才的年代,他是不可能没有工作的。
但是由于刘汉清对本专业的学习不花心思,以至于完全无法通过考试,所以他没能毕业。
而且刘汉清之所以对本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是因为他沉迷于数论研究。
他一心想要在数论上有所建树,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成功。
刘汉清是江苏人,1964年,他出生于江苏泰州戴南镇的一个小村庄。
他从小就显得比别的孩子更聪明,记忆力也非常好,父母对他寄予厚望。
刘汉清非常喜欢学习,当时由于特殊的时期,学习条件并不好,但是他总是能抓住任何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种知识。
1980年,16岁的刘汉清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而且他考出了398.5的优秀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
哈工大是建国后首批进入“211”和“985”的大学之一。
我国有许多航天工业的人才都来自哈工大的培养。
刘汉清16岁就能考入这样的大学,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父亲挺直了腰杆,用扁担扛起他的行李送他上学。
家人和村民们都为刘汉清感到骄傲,当他离开时,全村人敲锣打鼓地欢送。
那时候每当提起刘汉清,即便是并不熟悉的村民,都感觉到与有荣焉。
他们都以为,待刘汉清学成毕业必然会走上光明的前途。
刘汉清当时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同学们还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疙瘩”,这是东北地区的方言,意思是家中最小的那个孩子。
刘汉清学习的专业是材料类专业,虽然也是理工科,但是与研究数学没什么关系。
就读之初,刘汉清也希望自己在毕业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大一大二时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顶尖,但也一直处于班上的中上游。
如果一切正常地发展下去,那么刘汉清会顺利毕业,分配工作,结婚生子,不过他的人生在大三时出现了重大转折。
读书时,刘汉清除了看专业书籍也会接触到许多其他种类的书籍。
一天,他看到了一篇名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
这篇文章的主角是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这篇文章早在1978年就首次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当刘汉清看到的时候,已经是在首发几年后了。
这篇文章以充满钦佩和激动的笔触,描写了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著名的未解难题之一,目前这个猜想最接近的成果就是陈景润在艰苦的条件下证明的(1+2)。
毫无疑问,陈景润在这一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年他的成就甚至在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股数论热潮。
很多对数论稍有研究的人在陈景润的鼓励下都加入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大军,其中包括大量的民间科学家。
那个时候新建如雪片般飞向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这些信件大都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
在那之后10多年,研究所里收到了数量庞大的论文,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篇能够证明(1+1)。
当刘汉清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这股数论热潮已经开始降温,但是他仍然深受其影响。
他不管不顾地投入到数论知识中,在学习中他发现自己知道了真正热爱的事,在别人眼中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成为他无尽的动力。
对于数论的兴趣在他心目中很快就超越了一切,刘汉清在学校的图书馆,把相关书籍全部借来详细阅读,他在自己心中立下了一个宏大的志愿:要成为一个比陈景润更优秀的数学家!
后来他曾经跟人提起,在那段时间,他宁愿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把时间花在数论上,甚至每天只睡两个小时。他觉得如果不把时间花在数论上,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和精力。
梦想起航此时刘汉清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废寝忘食地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他又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他对数论投以无与伦比的热情,对于自己原先的专业不屑一顾。
他完全忽略了想要毕业,他必须通过本专业的考试,而不是数论考试。
或者说就算他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他也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因为这一切对他而言都不重要。
当然刘汉清的专业成绩急剧下降,根本无法通过任何一门考试。
班主任老师和辅导员因为此事多次找他谈话,他们希望刘汉清能够为将来做些打算。
即便是想要研究数论,也应该拿到本专业的文凭,要不然就连工作和收入都成问题,还拿什么去进行研究呢?
但是刘汉清对老师们的话如同耳旁风,他甚至厌烦老师们对他的劝导。
即便因为挂科太多而降级,他也没有对此事有任何的重视。
老师们万分焦急,他们不愿失去这样一个人才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国,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毕业生是可以为祖国建设做出许多贡献的,所以他们也为刘汉清想了另外一个方案。
老师们提出,既然他如此热爱数论,那么就让他转到82级的数学专业继续学习。
但是刘汉清却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他认为这个专业主要是以培养数学老师为目的,但他只是想专心研究数论。
其实他完全不把能不能拿到大学毕业证放在心里,他只想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都投入数论研究。
最终刘汉清没能从哈工大顺利毕业,他只得到了肄业证书。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刘汉清一如既往地没放在心里。
因为没有拿到毕业证,所以他自然也不会被安排工作,刘汉清带着自己的行李回到了家乡。
这样归来的刘汉清,让家人和乡亲们大失所望。
家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刘汉清会拿不到毕业证书,乡亲们的闲言碎语也陆陆续续地传入他耳中。
这些对他并不是没有影响,他曾经也因为这些事而消沉过一个月。
但是很快,他就将自己的全副心思都投入了数论中。
此后刘汉清既没有去找工作,也没有在家中务农,他像在学校里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了数论研究。
在他的房间里有大落大落的草稿纸,还有各种各样的数学书。
很快,村民们都知道刘汉清是埋头在家中搞研究,说不定总有一天能搞出了不起的成就。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汉清一无所获。
一转眼30多年过去了,他除了在家中研究数论以外,没有从事过任何工作,也没有自己挣过钱。
很快乡亲们就在背地里议论,说他精神有问题,是不是学傻了成了个疯子?
曾经有个刀具厂向刘汉清提出邀请,想让他在厂里工作,但是他觉得这份工作与数论研究没有关系,而且工作环境过于嘈杂,会影响他思考问题,所以拒绝了。
乡镇领导也曾经提出,虽然刘汉清没有从大学毕业,但是以他的基础知识来教授小学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想聘用他为当地的小学教师。
但是刘汉清同样拒绝了,因为这个教师岗位并不是教授数学的。
因为长时间的在家研究,所以很多人认为刘汉清应该写出了不少论文,但实际上他的第1篇论文直到1989年才完成,而这也是他唯一的一篇数论研究论文。
完成这篇论文后,刘汉清也想要找到途径发表,但是由于他没有任何学术背景,所以这也成为一个难题。
他联系上了自己的同学刘国营,刘国营正在美国留学,他非常乐意帮助刘汉清。
当时网络在国内还没有普及,于是刘国营便先帮刘汉清将论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将这篇论文放到网络上,请教其他数学专家。
与刘汉清的想象不同,这篇论文并没有掀起任何水花。
没有人对其中的推论进行赞赏,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有三、四个人回复。
其中一位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他是数学系的博士,这位先生指出了刘汉清这篇论文中的一个错误。
这本来是非常好的一个交流机会,同学们也曾经将这个疑问转告刘汉清。
刘汉清对此进行了反驳,但是并没有找到这位博士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没有了下文。
刘汉清也考虑过,把自己的论文送到国内数学专家的手中,请对方进行审核和判断。
潘承彪教授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他和他的哥哥潘承洞曾经合著过一本《哥德巴赫猜想》,这本书是全世界第一本全面系统论述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专著。
他对哥德巴赫猜想有着很深的了解和研究,如果刘汉清的论文能够得到他的认可,无疑是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另一位同学帮忙将刘汉清的论文送到了潘教授手中,不过这一次同样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潘教授指出,在刘汉清的论文中有一处未经论证,因为这一点,在此之后的所有内容都无所依靠,没有实际意义。
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其实刘汉清的基础较为薄弱,当时在他读大学时,校方领导为了保住他的学业,还曾经邀请数学系的老师来和他进行交流,试图在这方面给予他帮助和支持。
这位老师当时就提出,刘汉清在数学推论的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不过他似乎并没有试图改进。
尽管没有得到数学家的认同,但是刘汉清仍然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了数论。
他也没有去就这些数学家提出异议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因为他觉得这些地方的内容是不必论证的。
当然,不同的数学家或者专业机构,可能会对同一篇论文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刘汉清继续把自己的论文投向了一些权威的数学期刊,例如《中国数学》、《数学通论》等。
不过,结局都一样,他的投稿被退回,并没有得到权威的认可。
选择刘汉清一直把陈景润当做榜样,他也希望自己能比陈景润做得更好。
但实际上,在面对权威的质疑时,刘汉清的做法和陈景润完全不同,那么陈景润是怎么做的呢?
早在1965年,陈景润已经完成了关于(1+2)最重要的证明。
但是他提出的解答太长太复杂,稿子多达200多页,他也没有得到认可,更别提发表论文。
更糟糕的是,当时的政治局面非常混乱,陈景润身陷其中几乎无法自保,但是他仍然在见缝插针地修改论文。
在此后7年内,他数次进行修改,以换得相关人士的认可,一直到1973年陈景润的论文才正式发表。
作为一个科学家,陈景润认为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证明,而且是要绝对精准与严格的证明。如果没有这个,那么所有的论文都只是空中楼。
就像印度的数学天才拉马努金,他没有什么学术背景,但是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天赋,他曾经推导出不少重要的数学公式。
后来他用自己所有的精力在做他不喜欢做的事——证明。
刘汉清与他们都不一样,他一直不太在意论证的过程。
尽管论文一再被拒,他既没有想过要去踏踏实实论证,也没有放弃数论,仍然在不停地研究。
随着年纪渐长,再加上常年用脑过度,刘汉清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失眠心悸已经是常事,更严重的进一步发展为焦虑。
刘汉清的同学到兴化戴南看望他
为了调养身体,刘汉清在10多年前停止研究数论。
自从刘汉清离开学校以后,他就没有从事过一份正式工作,当然他也没有固定的收入,几年前,村领导将他划入了低保户,每个月能领到400元的补贴。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考入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如今却成为低保户。
他的那些同学大都已经成为行业精英或者是专家,这件事说起来令人唏嘘感叹,但是刘汉清自己并不以为意。
他并不像很多痛苦的追梦人,相反他觉得这几十年自己过得还算不错,因为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至于经济问题,他也不怎么在意,他觉得自己足不出户,天天在家里搞研究,也花不了什么钱。
最近两年,刘汉清再次开始自己的数论研究。
其实别说是在民间,就是在正常的学术圈中,同样有许多科学家穷其一生也未能取得突破性成就。
这一点大多数科学家在迈入这一行之前就已经心知肚明,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耗尽一生去追寻真理。
在科学这片一望无垠的海洋中,能够站在无数前辈的肩头取得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
刘汉清的事一经曝光,就引来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讨论。
有些人认为他纯粹是在浪费时间,有些人认为他这样追寻梦想的人值得尊敬;还有些人认为他就像是传说中的夸父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在有些迂腐。
不管社会上怎么看,像刘汉清这样,拼尽全力去追逐梦想的人还是值得尊敬的。
只是在追逐自己的梦想之前,他并没有做好准备。
即便是陈景润也没有一开始就向哥德巴赫猜想发起挑战,他先在其他方面做出了研究成果,才开始挑战这个世界超级难题。
刘汉清却在学术研究上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就一头扎进了最难的猜想里,他缺乏严谨的学术训练和基本功,也缺乏学术界的支持。
而且不管如何追逐梦想,自己基本的生活也应该得到保障。
尽管刘汉清说他花不了多少钱,但实际上这许多年来都是他的父母以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养活他。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追逐梦想,是不是有点过于难堪了呢?
有梦想当然是好事,如果能够在放开手脚去追梦之前,先做好准备,那么在逐梦之路上就会如虎添翼。
反之,仅凭一腔热血就一头扎入深不见底的科学研究,也许就只能落得“偏执”二字。
结语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偏执”的精神,才能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但是如果只有这两个字,也是搞不出什么成就来的。
-完-
编辑丨书书
参考资料文摘报:《痴迷数论的“孩子”》新华每日电讯:《“数学痴汉”刘汉清:少年天才30多年前名校肄业,回村钻研数论,如今靠低保度日……》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