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维生素片不仅没用,还有可能损害健康

在澳大利亚医疗保健




维生素片不仅没用,还有可能损害健康

BBC
2017年11月20日
   
     

     自从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改变早餐习惯以来,方向就跑偏了。1964年,65岁的鲍林开始在早餐的橙汁中加入维生素C。这就像在可口可乐里面加糖一样,但他却对这么做的好处深信不疑。
   
     在此之前,他的早餐平淡无奇,吃完之后就会赶往加州理工学院上班,就连周末也不例外。他工作勤奋,硕果累累。
    例如,他30岁就融合化学与量子力学两门学科的知识,提出了原子结合成分子的第三种基本方式。20年后,他对蛋白质(所有生命的组成模块)结构的研究帮助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在1953年解开了DNA的结构密码(上述生命组成模块的密码)。
   
     第二年,鲍林因为在分子结合方式领域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伦敦大学学院生物科学家尼克·莱恩(Nick Lane)在他2001年出版的《氧》(Oxygen)一书中写道:"鲍林是20世纪的科学巨人,他的成果为现代化学奠定了基础。"
     
     回过头来接着说他服用维生素C的那段日子。在他1970年的畅销书《怎么才能活得更长,感觉更好》(How To Live Longer and Feel Better)中,鲍林认为这种补剂可以治愈普通感冒。他每天摄入1.8万毫克(18克)维生素C,达到普通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0倍。
    在那本书的第二版中,他还将流感加入了维生素可以轻易治愈的疾病名单。当艾滋病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传播时,他甚至声称维生素C也能治愈艾滋病。
    1992年,他的观点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维生素的真正力量》(The Real Power of Vitamins)。他认为这种物质可以治疗心血管病、白内障甚至癌症。"更令人振奋的是,有迹象显示维生素还能延缓正常的衰老。"那篇文章写道。
   
     得益于鲍林的卓越声誉,多维元素片和其他膳食补充剂的销量激增。
    但他的学术声誉却受到了损害。多年以来,维生素C和其他膳食补充剂的作用几乎没有得到科学研究的支撑。事实上,鲍林向橙汁中加入膳食补充剂的做法可谓弊大于利。他的想法不仅已经被证伪,甚至会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鲍林的理论基础在于: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这个家族的成员还包括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叶酸。他之所以认为这些物质有好处,是因为它们能中和高度活跃的自由基分子。
    1954年,当时还任职于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丽贝卡·歌诗曼(Rebeca Gerschman)首次发现这些分子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唐纳医学物理实验室的德纳姆·哈曼(Denham Harman)在1956年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理论,他认为自由基可以导致细胞退化和疾病,最终引发衰老。
    整个20世纪,科学家逐步完善了他的理论,使之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学说。
    这种理论的大致内容如下:整个过程始于线粒体,也就是那些存在于我们细胞中的微型内燃机。在它们的内膜内部,食物和氧被转化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这就是呼吸作用,正是这种机制为所有复杂生命体供给了能量。
   
     泄露的水车
    但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么简单。除了食物和氧之外,还需要源源不断地流入负荷粒子,也就是电子。就像一段自上而下推动一系列水车转动的亚细胞流一样,这种流体需要在4种蛋白质中不断维持,每一种蛋白质都嵌入在线粒体的内膜中,促进最终产品的生产:能量。
    这种反应正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能量基础,但这个过程却并不完美。有3个细胞水车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电子泄露,每一个电子都会与附近的氧分子发生反应。反应的结果便是自由基,这是一种带有自由电子且极易发生反应的分子。
   
     为了重新获得稳定,自由基会在周围的结构中肆虐,从DNA和蛋白质等至关重要的分子上夺取电子,从而平衡自己的电荷。虽然规模很小,但哈曼等人认为,由此产生的自由基会逐步损害我们的整个身体,引发突变,从而导致衰老以及癌症等与衰老有关的疾病。
    简而言之,氧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但它也有可能导致我们衰老和死亡。
   
     当科学研究在自由基与衰老和疾病之间建立联系后不久,它们便被视作健康的敌人,应该从身体中彻底清除。例如,哈曼1972年写道:"生物体内自由基的减少或许有望减慢生化降解速度,同时延长我们的健康寿命。(这项理论)还有望催生各种富有成效的实验,从而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
     
     他谈论的正是抗氧化剂,这种分子可以接受来自自由基的电子,从而减轻自由基产生的威胁。随后几十年,科学家按照他的理论进行了许多实验,但却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效果。
    例如,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很多科学家在老鼠的食物中加入了各种抗氧化剂,或者直接向其血液中注射这种物质。有科学家甚至对老鼠进行了转基因培育,使之能够对某些抗氧化剂表现得更加活跃。
   
     尽管采用了不同方式,但结果却基本相同:增加抗氧化剂并没有延缓衰老,也没有阻止疾病发生。
    "他们从未真正证明抗氧化剂能延长寿命或改善生活质量。"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的安东尼奥·恩里克斯(Antonio Enriquez)说,"老鼠对这种补充剂反应不大。"
     
     人类又是什么情况呢?与老鼠不同,科学家无法把真人放进实验室,监测他们一生的健康状况,同样也无法控制可能导致最终结果产生偏差的外界因素。但仍然可以展开长期的临床试验。
   
     前提很简单。首先找到一群年龄、地点、生活状态相似的人。然后将其分成两组,一组服用研究人员选定的补充剂,另外一组则服用纯糖丸制作的安慰剂。第三点尤为重要,那就是避免出现无意识的偏见,所以在实验结束之前,没有人知道每个人服用的具体是补充剂还是安慰剂——甚至连试验负责人也不例外。
   
     这种所谓的双盲实验是药学研究中的黄金标准。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进行了很多类似的实验,试图搞清楚抗氧化剂究竟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何种影响。结果并不乐观。
    例如,1994年的一项试验对29,133名50多岁的芬兰人进行了追踪。他们都是烟民,但摄入β-胡萝卜素的一组志愿者患肺癌的概率却增加了16%。
   
     美国科研人员对绝经后的妇女进行的临床试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连续10年每天服用叶酸(一种B族维生素)后,她们的乳腺癌发病率较没有服用这种补充剂的人增加了20%。
    更糟糕的是,一项1996年发表的针对1,000多名重度吸烟者进行的研究不得不提前2年结束。在受试者服用短短4年的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补充剂后,肺癌患病率就增加了28%,死亡率增加了17%。
    这些数据的差异非常惊人。与服用安慰剂的人群相比,摄入这两种补充剂的一组受测者每年死亡的人数多出20人。经过4年临床试验后,死亡的总人数多出80人。该研究的作者当时写道:"试验结果提供了充分的理由阻止人们摄入β-胡萝卜素以及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组合。"
     
     致命理念
    当然,这些著名的研究并不能反映事情的全貌。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服用抗氧化剂的确有一定的好处,尤其是对那些饮食不健康的人群。
    但2012年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综合27项临床试验结果来看,抗氧化剂的效果并不理想。
    只有7项实验显示抗氧化剂有益健康,包括降低冠心病和胰腺癌的患病风险。还有10项研究没有发现任何益处。另有10项实验发现很多病人在服用抗氧化剂之后的情况明显恶化,包括肺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抗氧化剂是灵丹妙药的想法纯属多余。"恩里克斯说。莱纳斯·鲍林几乎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有可能致命。1994年,在很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发布之前,他本人已经死于前列腺癌。维生素C显然不是他所说的灵丹妙药,但他一直到临死前都不肯承认。不过,真的是因为这些抗氧化剂才增加了患病风险吗?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确切答案。但由于众多研究都在过量服用抗氧化剂与癌症之间建立了相关性,所以这显然并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例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200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服用多种维生素的男性因前列腺癌死亡的风险达到其他男性的两倍。2011年对35,533名健康男性进行的一项类似研究也发现,维生素E和硒补充剂会将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提升17%。
   
     自从哈曼提出了关于自由基和衰老的伟大理论后,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氧化剂)之间的差异已经非常明确。整套理论都已成熟。
   
     抗氧化剂只是一个名称,并非确切的性质界定。以鲍林喜欢的维生素C为例,按照正确计量,维生素C可以通过接收自由电子来中和活跃度极高的自由基。它是一种分子殉道者,通过牺牲自己来保护附近的细胞。
   
     但接受了电子之后,维生素C自己就变成了自由基,可以破坏细胞膜、蛋白质和DNA。食品化学家威廉·波特(William Porter)1993年写道:"(维生素C)其实是个两面派。"
     幸好在正常环境中,维生素C还原酶可以恢复它的抗氧化性。但如果维生素C过量,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尽管简化这一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本身就有问题,但上述临床实验的确提供了一些可能的结果。
   
     各个击破
    抗氧化剂也有阴暗面,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自由基本身也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就连抗氧化剂的益处也未必总能给我们带来帮助。
    我们现在知道,自由基经常充当分子信使的角色,负责将信号从细胞的一个区域传送到另一个区域。正是因为具备这种职责,所以它们需要在细胞增长、分裂和死亡时进行调节。在细胞生命的每个阶段,自由基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没有自由基,细胞就会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医学上有一个专用名词来描述这种状况:癌症。
   
     我们也更容易受到外部感染的影响。当面临有害的细菌或病毒施加的压力时,自由基的数量会自然增加,充当我们免疫系统的静音警报。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免疫系统中的先锋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就会开始分裂,侦查身体出现的问题。如果是细菌,它们就会像《吃豆人》游戏一样吞噬这些不速之客。
   
     此时,细菌已经被困,但尚未死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自由基就会再次行动。在免疫细胞内部,自由基便会发挥它臭名昭著的破坏和杀戮功能。这时,入侵者就会被彻底清除。从开始到最后,健康的免疫系统都是依靠体内的自由基作出反应的。
遗传学家若昂·佩德罗·马加良斯(Joao Pedro Magalhaes)和乔治·丘奇(Goerge Church)在2006年写道:"火也很危险,但人类还是学会了如何用火。与之相同,细胞已经进化出各种机制来控制和利用自由基。"
     
     换句话说,使用抗氧化剂消灭体内的自由基不是个好主意。"这会导致身体在面对某些感染时陷入无助。"恩里克斯说。
   
     人体拥有各种各样的系统,能够尽可能保持内部生物化学环境的稳定。具体到抗氧化剂,人体通常会将血液中过量的抗氧化剂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它们都跑到马桶里去了。"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的克莱瓦·维拉努埃瓦(Cleva Villanueva)说。
   
     "人体很擅长保持平衡,所以(补充剂的)作用是调节你的行为,你应该对此心怀感激。"莱恩说。自从第一批微生物开始吸收氧气以来,便开始了漫长的进化之旅,而如今的人类已经可以平衡氧气带来的风险。我们不可能仅凭一粒药丸就改变数十亿年来的进化成果。
没有人否认维生素C对健康的重要作用,所有抗氧化剂均是如此。但除非得到医生的建议,否则在可以获得健康饮食的情况下,这些补充剂几乎不会延长你的生命。"只有当真的缺乏某种抗氧化剂时,才应该主动摄入。"维拉努埃瓦说,"最好的选择是通过食物获取抗氧化剂,因为其中包含了可以相互配合的多种抗氧化剂。"
     
     "总的来说,多吃水果和蔬菜都有益于健康。"莱恩说,"虽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但通常如此。"尽管其中的好处往往会归功于抗氧化剂,但他表示,这种饮食方式带来的好处或许也源自促氧化剂和其他化合物的均衡摄入,而这些物质的作用尚未完全被人类所了解。
    人类对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的复杂生物化学作用展开了几十年的研究,期间有数十万志愿者参与,相关临床研究投入的资金也高达数百万英镑,但21世纪的最新科研成果给出的结论却与你小时候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无二致—— 每天吃5份水果或蔬菜。
    来源:BBC


评论
经过长于半个世纪的实验研究,目前的建议是,每天吃5份水果或蔬菜。

评论
这跟不久前昆士兰大学小组的研究结果相类似:摄用鱼油并不优于食用鱼

评论
太长,看不懂

评论

物极必反,自然最佳

评论
人造的永远比不过天然的

评论
代购和回国免税店/礼品店会跟你拼命

评论
你在澳洲当然不用特地去吃 维生素保健品

评论
我也觉得这些维生素是为了挣钱宣传的。

评论


评论
从来都不能坚持一直吃各种维生素,每瓶都剩直到过期

评论
代购雄起

评论
事实证明,人类科学的最大贡献,就是用来否定人类科学。

期待下一篇,维生素片防癌增质清洗血管;
再下一篇,维生素片致癌增加血管负担减少寿命;
再下下一篇,维生素片对增加人类寿命有很大贡献;
再下下下一篇,。。。。。。。
最后,地球毁灭了。

评论
太长了.中心思想简单说就是:

因为过量服用一些维生素有害,所以所有维生素非但没用而且有害.

剩下的你自己判断吧.

评论
是否代購太多了,所以出現反代購文章:)

评论
维生素和钻石本来就是上个世纪最大的骗局。
好莱坞功不可没

评论

文章说维生素片不止是骗局,还是idlepoison

评论

好 我这就改名维生素去 哈哈哈


评论
那么钙片镁片鱼油软骨素能吃吗?

评论

奶制品应该比钙片好,后者合适于对乳糖不耐受者;镁片没必要;鱼比鱼油好;猪蹄,牛筋,鸡鸭爪等比软骨素好

评论

但是天然的食物营养元素含量和是否能被人体吸收是个问题。所以未必天然都优于人造营养品。

评论
我一个本地朋友说,澳洲土壤不含镁,所以无法通过食物获取镁,缺镁会肌肉无力

评论
看来我不能吃维生素D补充剂了。改吃猪肝鸡肝还是鱼肝油呢?

评论

维D看来是唯一例外,因为食物无法提供足够来源,包括所列。可靠来源是日照,可是又怕皮肤癌

评论

不很清楚,但怀疑。缺镁的人不多。老人常有抽筋,发现补充镁有好处,但他们也不一定就缺镁

评论
都想当神仙,还是老老实实吃菜吃肉 缺钙的可以补补钙 不吃鱼的可以吃些鱼油 其它的真没必要

评论
反正我什么保健品都不吃

评论
尽量不吃吧

评论
吃过的就不要纠结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医疗,保健,保险,澳洲华人,澳大利亚论坛

医疗保健

Covid 又开始了。。

澳大利亚娃学校老师得了,好几个学生也中招,我也中了,朋友也有几个。 这快夏天了怎么又开始了。 评论 常態化呀,沒有多少人關心了 评论 现在没人在意了,就让他过去吧 评论 留个鼻涕而 ...

医疗保健

牙齿矫正后嘴歪了

澳大利亚女儿牙齿矫正,嘴巴歪了 图一是矫正前学校拍的证件照 图二是昨天我用手机拍的,明显可以看到人中歪了 图三也是昨天拍的,笑的时候更歪了 几个月前跟orthodontist说过这个问题,当时 ...

医疗保健

NSW看儿童的呼吸科专家

澳大利亚我的GP给我推荐的呼吸科专科医生不看小孩。 他说,只能推荐儿科医生。 我还是想问问,有没有看儿童的呼吸科专科医生。 我们在麦考利,Epping Eastwood 一带。远点也行啊。 谢谢 评论 呼 ...

医疗保健

好贵! 牙科挂号要收266刀

澳大利亚第一次去医院看牙病, 啥都不懂, 请各位大神指点: 前几天牙疼, 可能是智齿发炎或上火了.我看到公司附近有个公立牙科医院叫The Royal Dental Hospital of Melbourne, 就拿着medicare卡去看急诊, 谁知 ...

医疗保健

问个买保险的问题

澳大利亚父母移民过来了,想买保险。可是怎么才能免LHC呢?网上买有loading。哪位同学有经验指导一下。谢谢 评论 拿medicare的第一年内必须买。超过了就没办法了。 如果一年内,和Medicare要封信 ...

医疗保健

40岁后,左侧鼻孔总是堵着的,怎么办

澳大利亚40岁后,左侧鼻孔总是堵着的,不是全堵住,但是呼吸很费力,好像鼻腔变细了似得。 如果用手堵住右边的鼻孔,左边的需要大力呼吸,而且呼吸声音很大。 于是总是用右侧鼻孔呼吸, ...

医疗保健

花粉症治疗新方法

澳大利亚最近越发严重了墨尔本的花粉真的是 眼睛巨痒有时候连嗓子和耳朵都是痒的telfast zyrtec claratine 各种吃还是不行 听说中医可以治疗 请问大家有人试过么 效果怎么样 是针灸还是拔罐?? ...

医疗保健

感冒需要去医院吗?

澳大利亚上周女儿花粉症发作,我买了空气清新机,结果第二天起女儿发烧38度,才发现是感冒了(上周日),还有干咳,吃 Codral Day Night + Dry Cough 。烧退了,但还是咳嗽,周三开始有痰,痰的 ...

医疗保健

分分急问,13岁的孩子,头疼用什么药?

澳大利亚如题,昨晚说头疼的睡不着。有什么办法缓解吗?或者吃药。她不要去看医生 评论 Panadol 评论 panadol,吃了就好就没问题,我女儿头痛已经拍了MRI的程度,后来被GP查出来咬合牙齿有问题 ...

医疗保健

请问澳洲治疗心脏疾病 水平怎么样

澳大利亚确诊为心衰 正在考虑回澳洲看还是在国内看 请熟悉这方面的朋友给点建议 谢谢 评论 以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个news 间接提到澳洲心脏治疗水平 世界领先。。。 评论 楼主多大岁数了? ...

医疗保健

我父亲在国内确诊为前列腺癌

澳大利亚我父亲八十几岁了,在国内确诊为前列腺癌,他有澳洲PR,现在要回澳洲治疗,不知道这边是否承认中国的活检结果,是不是还要让再做活检。另外看专科医生,再等医院治疗是不是要排 ...

医疗保健

请教,老人夜里常抽筋怎么办?

澳大利亚家里近70岁老人,身体尚好. 近几年来夜里常抽筋,白天常未发生过.已看了多次GP,没有多少改善.谢谢! 评论 不知道别人抽筋原因 我知道自己的原因:怀孕的时候抽筋过,缺钙。现在 ...

医疗保健

BUPA extra到底有买的必要吗

澳大利亚目前一家三口买了BUPA私保,Silver Plus Essential Hospital with Your Choice Extras 60,一个月大约320。 有同学知道,大约这个EXTRA占了多少钱吗? 另外,这个一年核算下来,是不是如果只是洗洗牙, ...

医疗保健

关于小腿和脚发凉

澳大利亚我最近几年时不时的感觉左小腿和脚凉,右边没有,即便是夏天也有感觉。有时睡觉会感觉左膝盖后侧和床接触的部分冷。去看了2个GP,都只是看看,说没有肿,外面也看不出问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