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连载:中医眼里的各种病

在澳大利亚医疗保健




1. 言多必有失,言多必有错。但是我还是希望传播一下中医。(不喜欢的人,请勿看。)
各有缘分,不强求。希望对有缘人,有点帮助。
这里说的中医,只说扶正祛邪类的中医。这类中医,应该成为中医的主流。
中医里,树大难免有小技、有枯枝;其他什么火神派、清凉派、滋阴派、易理派、五行派、太极派、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理方式,基本上与这里谈的没关系。


评论
2.近代与现代的中医系统与教育出了问题,中医西医化,使中医的概念与味道都消失了,虽然用的是中药,但是中医理论已经消失,都是用了西医的概念,头痛治头,脚痛治痛,很多时候都忘记了扶正祛邪、辨证论治。其实这样与西医的治疗方法没有什么分别,只是从西药改变了用中药罢了。这是中医界的一大悲哀!
也导致,很多中医院校出来的学生,转而信西医,成为中医的掘墓人;
很多在外流传的中医,也同样忘记了扶正祛邪的基本宗旨,为了迅速粉饰太平、以治标为上,流弊无穷。


评论
3.疾病的来源很多,大致分下面几种:
一、先天不足。人无完人,怀孕期做得不好,带来的胎儿病。
二、外来的风热火湿燥寒等邪气,侵入;
三、坏的生活习惯。饮食不当、动静不当、睡眠不当、情志不当、用药不当、房事不当等,这些,时间长了,容易带来虚损类疾病。
四、外伤。

但是,黄帝内经认为:正气一虚,邪气就会进。当你正气足,外邪也很难入侵、甚至可以自我调整、愈合。相信大家都知道,感冒可以不治理,也可以康复;小伤口,不管它,也可以愈合;等等。人体自身,就有自愈能力。这些都是依赖体内的正气。这里的正气,泛指体内非邪之气,包含气、血、精等。


评论
4.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马云对阿里巴巴健康部门说过,中医强调“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马云同时讲了一个故事,历史上有个叫扁鹊的医生,说自己医术最差,他们家是三个兄弟,三个都学医,大哥的医术最高明,他平常告诉村里的人,要如果养生如何锻炼身体,吃健康食品,结果村里很少人生病,他的钱赚的最少。二哥是等病人有个小病的时候,给他们开个板蓝根这样的药,卖个高价,这样二哥也能赚到钱。而到了我这里,除了要拿药还要开刀,病人的生命都交给我了,所以我赚的最多!


评论


越来越觉得中医的‘预防为先’以及治本有道理。
那么饮食和动静怎样算是得当呢?

评论
5.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症状出现;真正的健康,恢复正常的气血生化、脏腑运转顺畅等生机,恢复正常的体力和精力、形神调和。
亚健康,主要有2个原因:一,正常损耗、自然衰老,这个是很难避免的;二,长期坏习惯,加速身体的衰败,这个是自己可控的。所以,上了年纪,必须要保养;这个是养生的范畴。
        推荐健康习惯:注意饮食平和、运动平和、早睡早起、少思少欲。因为人的健康,主要是依靠人体的精气神、气血,一天吃不好、睡不好,明天就要透支身体。



评论
6. 现在,是脑力消耗大的时代。看看,几乎人人都玩手机、用电脑,信息又泛滥、物欲横流、娱乐方式又多,等等。于是,大量气血和精气神,在长久暗耗甚至透支,出现大量的脏腑虚损杂病、甚至猝死、癌症等。
中药治理,关键是中药的精气在作用、而不是某种成分。在病人体不弱、新病初起时,不管是清凉派、滋阴派、伤寒派还是火神派等,都是能消除症状的,因为邪气在浅层、正气又不虚,往外驱、冷却、镇压等都能得到太平。
        懂点中医的,都知道黄帝内经是最权威的中医经典;但它侧重在从经络、脏腑之气来描述医理、病理、养生,能让人迅速抓到病机来指导临床;但它非常推崇养生、治未病。
        当然,那些普通的针灸、推拿、贴膏药、茶包等,大多只能做为辅助手段、缓解病情而已,不要期望它们能修复虚损的脏腑。


评论
7. 正常人,每天也要消耗,就算不生病,也有自然衰老,一虚损就百病生;
所以,上了年纪,必须要保养;治虚损,比治病要求更高。


评论
8. 买中药多了,就容易发现:药材是有三六九等的,好的中药香气浓、色泽好,差的就像枯枝败叶、喝之没什么味。这也是导致中医疗效降低的原因之一。
细数一下,影响疗效的原因:医术水平、中药质量、饮食、运动、睡眠、情志、房事等;于是,涉及因素甚多,某一环节破坏了都可以降低疗效;所以,医生不得不说随缘。
所以,建议:调方2次,没好转的,应该反思疗效的原因。


评论
中医最根本的药材问题,现在的药材都是催长起来的,和以前比效力还剩多少呢

评论
9.或许,我们应该不要敌视疾病。因为当你病了、治愈了,才知道:以前哪些做法是伤害你的身体、哪些是对你有帮助的、上年纪了要注意修心养生;当然很多人贪图省心、快捷,一遇到问题就想尽快粉饰症状或动手术、割脏腑甚至换脏腑;但是这样会让你错过反省、升级身心的机会。

评论
10.跳出治理的局限,想想,假如有一种能迅速治理虚损、甚至起死回生的方法,很多人就不会死了,但是,这样就会人满为患、乱了人间的秩序。所以,我们,还是回归现实、好好过日子,遇到疾病了、好好扶养正气、不要取巧。

评论
11. 体质问题。目前,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开始重视中医体质:体质寒、体质热、体质阳虚、体质阴虚、阴阳两虚、气虚、血虚等等。其实,这些话语只是描述一个大概而已,不能用来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还不如【八纲】来得准些。
        体质的形成,是一个较为长的时间,才会形成的;坏的体质,多是源于坏的生活习惯、长期积累而来的。所以,要想改良体质,必须需要长时间调理,才有可能逆转。当然,你也可以用药物盲目破坏身体、让身体进入其他病态。



评论
12. 中医的气血,概念较为广。血指的是津液,包括汗水,血液,胃液等等水分。气,主要看语境,多指流动的清气与浊气、包含气与血,有时特指清气、阳气。说气血,只是为了表达一种状态、病机,方便描述而已。中医的诊断与治理,多是执大象、不拘小节。

评论
13.一个病的发生,症状有很多;同一种病,各个人的表现都会略有差异;有时,不同的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类似。所以,中医治理,不能单纯看某个症状,就开方用药。专业些说,同病可异治、异病可同治。

评论
14.当病发生时,对人体这个大象,医生会综合症状表现、脉诊或舌诊等,多角度合参,才确定病的主次缓急。所以,症状表现,也有真假、表里、深浅、急缓等差别。

15. 标与本,也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特指什么,要看语境。譬如,四肢与脏腑对比,四肢为标、枝叶;脏腑为本、根;五脏里面也有相对的标本,初病一般是肺与体表,接着是脾胃、肝胆,最后才是肾。所以,治理慢性病,动不动就讲补肾。


评论
好帖占座

评论
我不反中医,但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治几千年后的今天的各种病,我只能认为黄帝是外星人或未来的穿越者了。要真想介绍推广中医,能不能拿点科学的,我能听懂的理解的理论?什么阴虚,阳虚,真凉假热,真热假凉,感觉像雅思模版,万套万灵。真心不明白。看西医我还能跟医生讨论一下病情,中医给我来一句阴阳虚实我当时就蒙。

评论
16. 当下大多慢性病,是虚损+杂病一堆,过往的那些医案,可参考的地方不多。喝几剂,就想康复或养足气血,多是不实际。中医认为,气易补、血难生。

评论
17. 别迷信伤寒论,总是拿着个六经辨证,以为是万能宝典。任何人,就算不生病,每天也在消耗、自然衰老,脏腑虚损是必然的;接着,才是考虑个别病机。

18. 很多公开的方子,不能照搬,只是一个参考。实际情况中,是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体重90斤和体重150斤的肯定药量不一样,刚刚感冒和感冒日久的肯定不一样,经中西医误治过的病情也不一样,个别脏腑本来有虚损也不一样。


评论
19. 常见胃病,初期多是实证、脾胃还能正常消化,此时应:梳理郁气,修复胃的脉络;久病则虚损,吃东西也胃疼,此时应:健脾养胃,主之。
胃病常见病机:当下很多人,胃炎,腹胀,食不下,打嗝,偶尔烧心、胃酸返流等,都是同一个病机:气不蒸化、肝气郁滞、久病虚损。气郁在心,就烧心;郁在胃,就胃疼;郁在腹,就气胀。


评论
mark留名

评论
20. 胃胀便溏是脾虚,要补脾,脾好了胃胀便溏就轻。如果便溏发粘,青,青色,就是肝气有问题。

21. 一般肝有问题,都会影响胃,西医也知道,肝是最大的消化器官,大三阳什么症状啊,都是胃的症状,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说大三阳三个主要症状,腹胀,厌油腻,胁痛,呃逆,症状不去除,指标下去了,也不能叫病好。


评论
22、蒜容易烧心,而且对胃不好,也不解风寒。胃不好的不要吃蒜,它也不解表。蒜对瘟疫类,有效。
23.        很多人劳动了一天又累又饿,吃什么都香,气血打开了,胃口也就开了,胃开了嘴巴就有味了,吃东西就香了。所以,咱们很多父母说到公园走,直到把胳膊、腿走开,走开了身体就轻快了,舒服了。吃饭香,放屁也响,大便也舒服。就是上下通气,气血的调和是最关键的。


评论
24. 很多女子,舍本逐末,整天说美容、减肥,等,月经异常了,从不关心。
        月经的正常,才能表明女子有充足的气血、通畅经脉、生育力正常;从内而外的散发生机、能生育的女子,才是真正的美女。
正常的月经该为:
1.     28天一个周期;
2.     没有痛经、血块;
3.     色鲜红,开始两天或带微深;
4.     量大概是一个经期用8-10条卫生棉;


评论

没人天生就懂,主要基础教育不到位。难道你小学能懂西医吗?中医文化回归,中医常识普及,这些到位了,理解就不难。中医里门派和分支甚多,容易让人搞混而已。应该出现一个张仲景式的大医,以正视听,会好些。身体是自己的,就看各自的选择。

评论
中医眼里的各种病,不外也就是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等等,难道跟西医或别人有异吗?除非是长服中药导致的中毒性眼病

评论

很多中医院校出来的学生,转而信西医,成为中医的掘墓人,这些人以为中医很简单,最后发现还是用西医方便治病,就改西医了。

评论

我和你一样一开始也蒙,多听多看就有一些概念了,自己也要思考,几千年传承下来糟粕也很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必须的。病是怎么得的,痛是怎么生的,自己思考观察就会有自己的东西了。

评论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要相信不要迷信,记住自身便是大药就可以了。一切方法都是推动自身的手段。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医疗,保健,保险,澳洲华人,澳大利亚论坛

医疗保健

Covid 又开始了。。

澳大利亚娃学校老师得了,好几个学生也中招,我也中了,朋友也有几个。 这快夏天了怎么又开始了。 评论 常態化呀,沒有多少人關心了 评论 现在没人在意了,就让他过去吧 评论 留个鼻涕而 ...

医疗保健

牙齿矫正后嘴歪了

澳大利亚女儿牙齿矫正,嘴巴歪了 图一是矫正前学校拍的证件照 图二是昨天我用手机拍的,明显可以看到人中歪了 图三也是昨天拍的,笑的时候更歪了 几个月前跟orthodontist说过这个问题,当时 ...

医疗保健

NSW看儿童的呼吸科专家

澳大利亚我的GP给我推荐的呼吸科专科医生不看小孩。 他说,只能推荐儿科医生。 我还是想问问,有没有看儿童的呼吸科专科医生。 我们在麦考利,Epping Eastwood 一带。远点也行啊。 谢谢 评论 呼 ...

医疗保健

好贵! 牙科挂号要收266刀

澳大利亚第一次去医院看牙病, 啥都不懂, 请各位大神指点: 前几天牙疼, 可能是智齿发炎或上火了.我看到公司附近有个公立牙科医院叫The Royal Dental Hospital of Melbourne, 就拿着medicare卡去看急诊, 谁知 ...

医疗保健

问个买保险的问题

澳大利亚父母移民过来了,想买保险。可是怎么才能免LHC呢?网上买有loading。哪位同学有经验指导一下。谢谢 评论 拿medicare的第一年内必须买。超过了就没办法了。 如果一年内,和Medicare要封信 ...

医疗保健

40岁后,左侧鼻孔总是堵着的,怎么办

澳大利亚40岁后,左侧鼻孔总是堵着的,不是全堵住,但是呼吸很费力,好像鼻腔变细了似得。 如果用手堵住右边的鼻孔,左边的需要大力呼吸,而且呼吸声音很大。 于是总是用右侧鼻孔呼吸, ...

医疗保健

花粉症治疗新方法

澳大利亚最近越发严重了墨尔本的花粉真的是 眼睛巨痒有时候连嗓子和耳朵都是痒的telfast zyrtec claratine 各种吃还是不行 听说中医可以治疗 请问大家有人试过么 效果怎么样 是针灸还是拔罐?? ...

医疗保健

感冒需要去医院吗?

澳大利亚上周女儿花粉症发作,我买了空气清新机,结果第二天起女儿发烧38度,才发现是感冒了(上周日),还有干咳,吃 Codral Day Night + Dry Cough 。烧退了,但还是咳嗽,周三开始有痰,痰的 ...

医疗保健

分分急问,13岁的孩子,头疼用什么药?

澳大利亚如题,昨晚说头疼的睡不着。有什么办法缓解吗?或者吃药。她不要去看医生 评论 Panadol 评论 panadol,吃了就好就没问题,我女儿头痛已经拍了MRI的程度,后来被GP查出来咬合牙齿有问题 ...

医疗保健

请问澳洲治疗心脏疾病 水平怎么样

澳大利亚确诊为心衰 正在考虑回澳洲看还是在国内看 请熟悉这方面的朋友给点建议 谢谢 评论 以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个news 间接提到澳洲心脏治疗水平 世界领先。。。 评论 楼主多大岁数了? ...

医疗保健

我父亲在国内确诊为前列腺癌

澳大利亚我父亲八十几岁了,在国内确诊为前列腺癌,他有澳洲PR,现在要回澳洲治疗,不知道这边是否承认中国的活检结果,是不是还要让再做活检。另外看专科医生,再等医院治疗是不是要排 ...

医疗保健

请教,老人夜里常抽筋怎么办?

澳大利亚家里近70岁老人,身体尚好. 近几年来夜里常抽筋,白天常未发生过.已看了多次GP,没有多少改善.谢谢! 评论 不知道别人抽筋原因 我知道自己的原因:怀孕的时候抽筋过,缺钙。现在 ...

医疗保健

BUPA extra到底有买的必要吗

澳大利亚目前一家三口买了BUPA私保,Silver Plus Essential Hospital with Your Choice Extras 60,一个月大约320。 有同学知道,大约这个EXTRA占了多少钱吗? 另外,这个一年核算下来,是不是如果只是洗洗牙, ...

医疗保健

关于小腿和脚发凉

澳大利亚我最近几年时不时的感觉左小腿和脚凉,右边没有,即便是夏天也有感觉。有时睡觉会感觉左膝盖后侧和床接触的部分冷。去看了2个GP,都只是看看,说没有肿,外面也看不出问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