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看到的这篇文章,很现实,感触很深。澳大利亚统计局的《近期移民特征调查问卷》发现,新移民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于语言障碍,学历过于理论化,缺乏本地工作经验,还有就是缺乏最容易被新移民忽略的澳洲职场文化。另近期非英语国家背景移民的失业率水平远高于其他西方英语国家背景移民。 那么华人拿到PR后一般都在干吗?真的都那么差么?还是都在洋人大公司高薪任职?以下是澳洲华人拿到PR后的几大类生活特征: 立刻回国独立技术类(会计,IT,工程,法律等)移民可以通过各类加分拿到移民要求,因而绝大部分的毕业生是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就可以拿到PR。但是由于只是通过考雅思或翻译这类与求职无关的渠道拿PR,毕业后职场空档期远远大于半年,导致求职无果,所以很多人选择回国,有几个原因:1。拿到PR就是成果,回国休息一下2。觉得澳洲就业难,回国机会大3。逃避澳洲自己有学历有PR却失业的朋友聊天场面4。回国靠家里关系工作,部分人考虑将来再回澳洲求职 回国后又返澳这类人比较纠结,澳洲呆了一段时间回国,但是国内各个方面发展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所有又回澳洲,一般为以下几个原因:纠结第一阶段:澳洲返国内1。工作找找停停没进展,最后得出结论是国内机会更多2。工作太差没前途,最后得出结论是国内机会更多3。谈婚论嫁年龄却没有遇到合适伴侣(这类女生占绝大多数),最后得出结论是国内机会更多纠结第二阶段:国内返澳州回国后发现更是不尽人意,已经有PR了所以决定返澳,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1。国内太差的工作不愿意做,好的工作都要求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历,家里安排的职位不喜欢,最后得出结论原来还是得从澳洲开始2。国内工资低时间长人际关系复杂,最后得出结论是澳洲更好更轻松(中国毕业生年薪2万澳币算高帅富标准,这点澳洲4.5万澳币起步确实是好很多。)3。条件不匹配,人生观价值观不匹配,没有“眼缘”,海归男和海归女的年龄压力截然不同(这类女生占绝大多数),最后让很多回国“相亲”的海归们又回到了更让自己觉得舒服自在的澳洲寻找同类人。 留澳求职澳洲收入高,工作轻松,求职激烈程度和中国比几乎没有竞争,就是个养懒人的地方,而人又是个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的生物(有上进心的人除外),所以留下来的PR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