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Survivor NZ是新西兰的一档,挺火的真人秀节目,主打的是野外生存。
你可能觉得,这对新西兰人来说应该是小儿科:新西兰人不是动不动就上山下海吗?不是说新西兰整个就是一大农村吗?嗯,《霍比特人》看过吧,新西兰其实就是那个霍比屯:没有群魔乱舞,没有毒蛇猛兽,连大型肉食动物都没有。在野外睡一觉,和在自家后院里睡一觉没有区别。
所以新西兰人和霍比特人也差不多,想法简单知足常乐,当然也没啥见识,总把安逸的生活环境视为理所当然。
而Survivor NZ这个栏目的存在,大概就是为了,给村里人长见识。
比如最新一季,他们就把嘉宾,咚一声放到泰国的丛林里去了。
Jack Van Beynen是电视台派去打探情况的5名记者之一,回来以后,惊魂未定的他就把自己的“泰国游”经历写了写,一起来看看:
面对这次探险,我们报道团队的大家心情都很鸡冻,我们买了蚊帐,还带上了免税店里的小瓶烈酒。(呵呵,这就是kiwi们的准备,脑补霍比特人剧照)
结果到了北碧府的Pom Pee Viewpoint的湖边,剧情就陡转直下。
那里是Survivor NZ剧组的大本营。一个叫做Mick的澳洲佬跟我们事无巨细地一一例举了泰国丛林里可能会咬我们的东西:
蜘蛛、蚂蚁、蛇……各种有毒动物的尖牙和下颚,可能会咬穿我们的皮肤,顺便把毒液注射进去。
这里有眼镜王蛇:不仅有剧毒,还很大,暴跳起来咬你的时候,能达到直视你双眼的高度。
这里有马来西亚蝮蛇,可以伪装得和树枝或树叶差不多颜色,等你走进就把毒牙伸向你的双腿。
这里还有狼蛛,还有火蚁……
(大概没有几个村里人能有Bilbo的勇气)
尽管Mick跟我们一再保证没事儿的,说什么只有25%的蛇有毒,能致命的比例更小,但我已经整个人都不好了:
既然没事儿,那为什么还在一遍遍教我们,遇到危险怎么做,一遍遍强调千万不要学电影里那样,把毒汁吸出来?
接着我们就上了一艘细长的小舟,去了节目里一组嘉宾去的一座丛林孤岛。我们要在那里住一晚上……
Vajiralongkorn湖很惊艳,水下葬着被淹没的一座寺庙。太阳朝山脚奔去,给湖水镀上一层金光,美极了。
但我其实都没怎么好好欣赏,我忙着在手机上google火蚁的巢穴长啥样,被咬了怎么办……
(剧组人员和记者)
实际上,船上唯一淡定的人,是坐在船头的Avi Duckor-Jones,他是Survivor NZ第一季的冠军,曾经在尼加拉瓜待了40天都没出事(那地方蝎子最可怕)。作为过来人,他现在会在节目开头给新嘉宾讲一番话,这多少让他有种怀旧的蛋蛋忧桑。
(Avi和上一季剧组遇到的蝎子)
在新西兰,我们一般觉得,天热,就等于白天时间很长,但在泰国不是这样。我们在6点之前就到了那座岛,天已经开始黑了。7点半,就全黑了。
黑夜里,一切都更吓人——是蛇吗?哦是树枝。有蜘蛛在我脖子上吗?哦是落叶。
我总感觉有一大队火蚁在我的背脊骨上爬来爬去……
水岸边是一片晒干的泥,往小岛深处走,就是黑黑的丛林。连尼加拉瓜的胜利者都觉得挺陌生。
剧组给我们发了砍刀和防水帆布,所以我们一进森林就赶紧找好地方把布给铺起来了——据说节目里的嘉宾只有砍刀,连帆布都不给发,如果他们不能再天黑之前给自己搭好窝,那就只能睡在地上…
到了晚上,我们就钻进了各自的蚊帐——或者叫蚊袋更合适?天气倒是挺暖,根本不用睡袋。我们一边喝着酒一边夜谈,但当谈话声停下来后,我们就听见丛林里的各种声响:树枝折断的声音,鸟叫的声音,咔擦咔擦的声音,沙沙的声音……
我暗暗想着,眼镜王蛇爬行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我们用背包在帆布周围制造的“堡垒”到底能不能抵挡住虫虫大军?
结果,那一晚我睡得超好。
(“幸存”的记者)
黎明的时候,我们发现,恐惧已经消失了。我们坐在岸边,看到当地人泛着小舟过来收渔网。
渔妇的出现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其实还根本没有离开人类文明,根本谈不上什么“深入野外”。那个叫做Sangkhlaburi、医院什么都有的城镇,大概划船也就20分钟的距离……
现实中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在吓自己。
不过剧组里的选手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会置身真正可怕的大自然中,还要面对其他选手的竞争。我们那一晚夜谈的时候,第一季的冠军跟我们讲,他在尼加拉瓜的时候,遇到的最艰难的事情,其实是没办法真正信任其他任何一位选手。
要想在这样的节目中胜出,一颗强大的心脏是必须的。
(Survivor NZ本季的18名选手,最后只会有1个“幸存者”)
嗯,最新一季的Survivor NZ将在本周日(4月22日)下午7点在TVNZ2开播,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届时收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