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搞代购的小伙伴们这几天也许在互相扩散着一条利好消息:近日,中国跨境电商监管部门表态,2018年1月1日起,将采取新的监管模式,进口零售商品暂按个人物品监管,不按一般贸易项目来对待。
按理说,这对海淘、代购等等跨境零售进口来说应该是一剂强心剂:现行监管政策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定性为“货物”,这使得通关极其繁琐复杂,行业发展受到阻碍。以后如果按照“个人物品”来定性,监管就宽松很多,会极大降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门槛。
此消息放出,贝拉美(Bellamy's)的股价上涨15%,Blackmores则上涨了13%,也有数据显示代购交易强势上涨。
新政策给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松了绑”,看样子,代购和纽澳商家们有望回归到2016年以前的辉煌了!但是,也有多位行业人士指出,此次新政只是定个大方向,政策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还很难说。
阿里巴巴一达通外贸综合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肖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不屏蔽、不扩散、不激励,算是悠着来……只是继续允许适当跨境网购。但至于海淘关注的配额和税收,估计不会回到去年4·8新政前。”
去年4·8政策一度吓坏小心脏
去年,中国国务院曾同意实施“4·8新政”:根据进口产品货值的差异,分别定义“个人商品”和“一般贸易”。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2000元人民币,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人民币,超出额度将被定义为“一般贸易”,进行全额征税。这个消息对跨境进口的冲击非常大。据说,当时新政开始时,上海浦东等地的海关严格执行新政,海关开箱率达到10%,连面膜都一片一片数,个人国际邮寄包裹也遭到了邮局的严格检查。
这两年因为政策的变化,行业经历了太多大起大落,如今的代购商家们已经没那么一惊一乍了——据新西兰蜂蜜制造商Comvita首席执行官Scott Coulter表示,代购们自知未来没定数,一直在默默地囤货。
现在虽然放出了“利好消息”,但执行时间是2018年1月1日起,而且接下来很多细则可能会继续修改,甚至“正面清单”(政府允许的市场准入主题、范围、领域等以清单方式列明)都有再讨论的可能——也就是说,政策还有“回旋空间”。
纽澳商家与代购相爱相杀很复杂
纽澳商家与代购的关系,一直是暧昧的,难缠的,相守相杀,爱恨交织的。
去年4·8政策实施后,纽澳商家也受到了重创。Blackmores有50%的下滑,贝拉美则比上年同期下跌70%,5周内经历噩梦般直线坠落。
尽管贝拉美是澳洲企业,但它与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存在加工协议。而且因为贝拉美的有机婴儿配方奶粉在中国大卖,新西兰恒天然也在积极进行有机奶方面的业务拓展。所以去年贝拉美遭遇重创后,也一度引起了新西兰方面的惊慌。
然而对纽澳商家来说,新政的消息到底是不是“助推剂”,也还很难讲。
还是拿贝拉美来说,想当初贝拉美在中国火,就是因为代购。
但贝拉美并不喜欢代购者营销他们产品的方式——毕竟,大量的“民间”代购让中国市场上的婴儿配方“洋奶粉”的价格在过去两年里逐渐下跌,而且代购属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很难被“正经”的纽澳企业视为重要的分销渠道。
于是,贝拉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直接开通网店向中国消费者出售其产品,而且定价很低。这导致代购利润率大幅下滑,引起一大批代购商家的不满,从而引导消费者转而购买其他品牌奶粉。导致在去年年末的时候,贝拉美在澳洲交易所主动申请了停牌。
更看重正规渠道?代购未来仍然不明朗
新西兰Comvita公司的高档曼努卡蜂蜜的销售在过去几年也是大起大落的,这也十有八九是因为代购。该公司在周三的重调了预估年净利润,从此前在2月宣布的2000万-2200万纽元调低到900万纽元,之后公司股份一度下跌17%。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oulter没有透露他们通过“灰色渠道”出口到中国的销售量,但表示,那个渠道的量很大。
Coulter对代购的态度也谈不上积极,他认为代购市场要想回到2016年年初的水平,还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同时,他们也已经找到深圳Comvita自然食品有限公司做官方分销商,合作将从7月1日开始。
“我们知道从长远一点看,中国是更可能通过正规渠道来购买商品的。”Coulter表示。
从全球的趋势来看,无论中国跨境政策如何,跨境零售本地化都是大势所趋的,跨境电商也面临着整合和洗牌,最近又频频爆出代购作假新闻,整个行业的迷雾仍没有散去。所以对于商家来说,最好还是不要因为现在一个“利好”的放出,就大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