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推送的《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在收获了无数母亲的共鸣与热泪之外,有一位这样留言:
文字:
所以美国提倡婴儿从四个月大就可以开始睡眠训练。
先不说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根据研究,当母亲的如果可以一周两到三天睡够8个小时就可以明显缓解产后忧郁。
除了这一点,美国还有统计每年因为和父母同睡而死亡的婴儿人数。
这些理由都还不足以让各位母亲早日开始睡眠训练吗?
关于留言中所谓的“睡眠训练”,来来来,我们换位思考下:
当你惊恐哭泣时,是希望爱的人轻轻拥抱你、柔声告诉你“没事的,有我在”,还是希望他冷漠脸转身离开?
如果连你自己都渴望被陪伴,那又为何认为比你更弱小的婴儿需要被训练呢?
这组是经过睡眠训练的孩子。
可以细看照片上孩子的表情,尤其是眼神。
几乎所有热衷于睡眠训练的家长,孩子的表情眼神感觉都是这类。
无论多开心,光线角度选得多好,照片出来眼神底色还是悲伤涣散,没有感染力。
最后一张的诺一,身上淡淡的忧郁气质,相信看过某真人秀的人都能感受到。
安娜为了培养诺一的独立,两个月就让他单独睡一个房间,用视屏监控,诺一的每一张照片的眼睛里面有掩盖不住的忧伤。
这组是亲密育儿的网友提供的孩子照片。
即使没有在笑,你都能感觉到眼神是聚的,而不是散的。
他们专注时能够安住内在,笑起来则眼睛弯弯闪着光。
他们的快乐发自内心,所以有感染力。
被及时回应充分满足的孩子,你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饱满的生命力。
母婴关系决定生命底色,除非经过强大的自我认识,否则基本伴随一生。
底色不会因为表情改变。眼神空洞散落的,无论是高兴、悲伤、发呆、专注,底层的空洞都在。
同样的,母婴链接得好,这个孩子无论高兴内伤,兴奋还是困倦,眼神都是凝聚的,有内在的存在感。
表情可以伪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伪装不出来。
分割线
认真阅读了一些关于睡眠引导训练的文章,我非常赞同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
比如:觉察宝宝犯困的信号;
不要在宝宝犯困的时候给予过多刺激;
不要过多摇晃、阻止哭泣;
仔细检查容易导致孩子睡眠不良的生理原因(比如腹痛长牙等);
留意是不是环境变动(比如换保姆、搬家)给孩子造成不安;
睡前一步步地创造舒适安宁、适合入睡的环境氛围。
这些观点都很好 —— 只要是“改善环境,和提升家长自身觉察力”的方法,我都赞成。
我所反对的,是认为“婴儿有问题,婴儿需要被改正”的出发点。
生命渴望的是被“看见”,而非被“改正”。
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投胎到一个家庭中,它最渴望的是被看见,是真实的自己直接被父母看到,而不是透过一堆所谓的“正确”数据来被评价和被矫正。
所以,当我看到睡眠训练文章中列举的一堆睡眠和喂奶的时间表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惧 —— 如果妈妈满脑子都是这些“正确”的数据,那她还怎么看见真实的孩子呢?
我们学习、参考一些科学统计数据,这本身并没有错。
就像我作为心理医生,一样会学习健康的心理表现是怎样,病态的心理表现是怎样,也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
可是,当一个活生生的来访者坐到我面前,我所全部关注的,就是他本人,他当下最真实的样子、最原始的感受。而不是他的观点感受是否符合教科书上的标准,我该怎么“矫正”他。
当我脑袋里充斥着“为了对方好”而要“改正”他的念头时,我已经看不到他了,我看到的只是自己头脑的妄想,不会对来访者真的有帮助。
有数个来访者对咨询师说:“请不要评价我,甚至连建议都不要提。我只渴望你听到我,看到我,陪着我,我就感受到温暖在内心产生。于是,我慢慢有力量面对外部世界。”
来访者在不断地教会我们,放下头脑的自恋,活在当下,真地去看见。
婴儿在生命的最初,一离开和自己一体的子宫,就被父母透过“正确”数据比较;其许多自发地哭泣和吃奶的渴望,被评判为“过于频繁的”、“不必要的”,甚至是“要被训练改掉的”......
这是件多么凄凉的事情:
从生命一开始,父母就看不到你!
母亲焦虑会影响婴儿入睡,使用冷漠的“哭声免疫法”则令婴儿绝望。
养育一个生命,对童年幸福的女人来说,很多困难可以自然而然地克服。
辛苦是必然的,但她却不会觉得自己做出了巨大牺牲。她享受亲密的幸福感、远大于付出的辛苦感。
但若一位妈妈自己的童年很不幸,那么,孩子的出生则会引起她极大地焦虑。而一位焦虑的、无法临在的妈妈,必然会使得婴儿也无法安然入睡,频繁夜哭。
一生跟踪研究过6万对母婴关系的客体关系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过:“不存在‘婴儿’,只存在‘母婴’”。
因为,婴儿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无法单独存活。所以,婴儿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精准反映母婴关系的质量。
婴儿哭泣,母亲若能平和地、身心临在地陪伴安抚,婴儿就会很快平静下来;
若母亲自身的焦虑也被触发,则会想尽各种办法希望婴儿赶快停止哭泣,比如:过度摇晃,转移注意力等。这反而会让婴儿哭泣地越加频繁。
最严重的,就是使用“哭泣控制法”、“哭声免疫法”,不断在婴儿哭泣时转身离去,导致婴儿在绝望中陷入死寂的平静,不再对外发出信号,将婴儿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与激情掐灭在了摇篮中。
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婴儿是“懂事”的“乖宝宝”。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其实已经给婴儿书写了一生孤寂灰暗的生命底色。
事实证明,“亲密育儿”优于所谓“科学训练”。即使做不到亲密育儿,也不要训练孩子。
我的来访者,还有我的微博评论上,有几十个关于睡眠训练结果的分享。
这些妈妈本来顺着母性本能亲密育儿。后来,看了各种睡眠训练的“科学主义育儿法”文章,开始恐惧自己的本能是“错的”,在头脑上相信夜奶“危害”婴儿发育,给婴儿建立正确的睡眠规律才“科学”,然后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训练时间从一星期到半年不等。
有趣的是,所有反馈结果都一致,那就是:
进行睡眠训练后,婴儿确实“乖”了,但是自发笑容和与人的眼神互动大量减少,对妈妈不再像训练之前那样、有很多自发的肢体亲密互动。令这些妈妈感觉到,婴儿原本热火火的心逐渐冰冷下去。
这让妈妈们觉得不对劲,自己内心也觉得痛苦,于是放弃训练,开始大量亲密互动,及时呼应婴儿,来弥补训练造成的创伤。
好消息是,大部分已经弥补成功,母婴链接恢复得跟训练之前一样好。
来找我的新妈妈来访者,基本都是此类问题:照顾婴儿让自己精疲力竭,甚至精神崩溃。
然而,令人感到庆幸的是,痛苦的另一面,就是疗愈的契机。
如果妈妈能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向内看,觉知内心感受,那么,自己当年遭受的创伤,也会被疗愈。
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内在的小孩;亲密育儿,受益最大的人,其实是妈妈。
一些妈妈,自己在婴儿期被冷漠对待,成年后精神状态会经常退行到婴儿期,像小婴儿一样需要大量睡眠,不能承担压力责任。
这种状态的妈妈被要求夜奶,确实会让妈妈精神崩溃。
当妈妈的精神压力如此之大时,首先需要照顾好自己,及时请求帮助,比如获得家人的帮助、保姆的分担、心理医生的陪伴等。
妈妈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完美,夜奶坚持不了可以暂停,让家人保姆去喂孩子,只要孩子被及时回应,就不会造成大问题。
妈妈做不到的,只需简单地承认:“自己的确目前做不到”即可,而不要“合理化”成:“孩子有问题,孩子的需求不合理、不必要,孩子应该被矫正”。
有关睡眠训练的文章中,列出了一堆吃奶和入睡的“科学”时间表,其理论解释是:“让孩子感受到大人控制着一切,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其实这完全是头脑妄想的产物。
稍微学过点客体关系心理学基础的人都知道,婴儿一出生就处在“全能自恋期”,认为世界围着我转,我对世界有掌控感,呼“奶”唤“抱”,无所不能,世界与我一体。
父母满足婴儿的自恋,才是婴儿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婴儿从自恋中走出的基础。
而那些从很小就“被大人掌控、按照大人的节奏来生存”的孩子,成年后却非常容易进入“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中。
并且,他们难以忍受别人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这往往给各种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制造大量痛苦。
最极端的,如变态杀人狂,则是在“全能自恋”期间遭受重创,继而在成年后追求绝对地控制 —— 而只有死人,才能被绝对控制。
面对哭泣的婴儿,对内心破碎、焦虑的家长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们很容易做出的反应是:解决掉引起我们焦虑的外部事件。
比如过度摇晃,夸张地哄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总之,就是阻止婴儿哭泣,不让婴儿内心的情绪能量顺畅流动。
哭泣,是婴儿表达内心情绪感受的自然方式。它不应该被阻止,而是需要被陪伴呵护,被充分地允许。
不妨最简单地换位思考一下:
当你惊恐哭泣时,是希望老公告诉你“不要哭!”,或者在你哭的时候转身离开;还是希望老公陪着你,全然地看见你,允许你充分表达?
如果连你自己都是渴望被陪伴,那又为何认为比你更弱小的婴儿需要被训练,还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
婴儿是极其细腻敏感的存在,它像镜子一样反映着家长的内心世界。
夜哭夜闹的婴儿,一部分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过多,很可能反映的是大人内心的焦虑。
如果真的“为孩子好”,那么,就不要按着表格喂奶和哄睡,也不要去纠正婴儿的吃奶和睡眠习惯。
而是:回到自己的中心,在孩子夜醒哭泣的时候,陪在孩子身边。既不逃跑,也不评判。觉察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感受,让自己的感受流动。
等自己内心安静和规律起来,孩子自然会在安全的能量场中,回归内在的睡眠规律。
这个过程就是心理治疗,对母亲是巨大的疗愈。
同时,这也确实不容易,因为面对内心的痛苦,我们很容易逃跑,或者想着去解决引起我们痛苦的人。
然而,真正的勇士,却也正是直面痛苦、向内看的人。
陪伴孩子,亦是疗愈你自己。
作者|李雪,心理学学者。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
转自:
http://chuansong.me/n/1679050141315
评论
楼主我赞同文章中的观点
但是目测一堆“专家”正赶在路上
评论
哈哈哈
评论
什么专家不专家的 还做了睡眠训练的孩子眼神涣散。。。
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方式就好了
评论
不但涣散 还会心里有问题 啊哈哈哈哈
别人家孩子哭不哭我就看看热闹,各自找各自的妈 啥样的妈妈都有。
评论
其实就是哪一方让步而已。训练让孩子让步 不训妈妈让步……
评论
还有不让孩子哭的家长? 呵呵呵呵。。。这种伪专家文 真是可笑
评论
我喜欢看别人家孩子哭 哭了我听着就爽
哈哈哈哈。又哭又叫歇斯底里最好 反正不是我亲孩子 随便哭闹
评论
不懂你要回复的点
评论
我在想,要不要上两张我家孩子的照片,让大家看看有没有眼神涣散
评论
太偏激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有24小时保姆,衣服不用洗,饭不用做,班也不用上,我也愿意24小时糊着孩子,哭了就抱,醒了就拍,晚上不睡觉,白天一起补。
问题是,没有24小时保姆,班还得上,家务照做,他是满足了,妈妈抑郁了:((
ps,诺一人家小孩自带气质好吧,都能扯到2个月单独睡上,真够可以的。
评论
可以引导,不宜训练
评论
太搞笑了 贴这种照片简直贻笑大方
评论
不说赞同哪个论点。光看贴这两张照片,这种文章就无法让人信服。简直是 “反睡眠训练”的高级黑
评论
大神,求看照片!!!
评论
大家已经明辨是非了,我就不献丑啦
评论
说得太好。。。明显是断章取义,随便节选2个对比强烈的照片。
我没有支持亲密育儿还是睡眠训练,因为我就是2者的混合。
但是我只会觉得睡觉好的孩子眼睛才有精神。不是随便找个孩子不是状态的照片来充当论据。
评论
偌一是谁呢?下面那图的女孩嘛?我看来看去觉得她很漂亮啊。
评论
诺一是上图的男孩,刘烨的儿子,很活泼可爱的,偏偏抓一张人家不高兴的图来断章取义
评论
我觉得如果她要上图,至少要上过万张对比图才有意义。样本未超过这个数字,没办法称自己为专家,以此做结论更说明她连基本统计学原理都没搞清
评论
请看文章最下面的原文链接,我只是转载,图片太多所以只转帖了两张。
作者是心理学者李雪,转自武志红(广州一心理医生)的微博。
作者有自己的观点,也有很多读者认同。
你既然有你的观点,可以谈啊,没必要抨击那些没用的哈,
啥叫贻笑大方? 有理尽管找两位专家去评论,看你说服的了人家不?
评论
你没有搭配文字仔细读吗?那个女孩是没经过睡眠训练的
评论
这里有很多讨论睡眠训练的帖子,我生孩子时看到医院旁就有个专门训练睡眠的。
我赞同文章观点,只是心疼很多孩子仍然在被训练,拿出这文供大家参考。
觉得对呢就听听,还想继续训练的,唉,自己家孩子想怎样别人真管不着。
评论
你的意思是,这两个孩子的一张有意选出来证明作者观点的照片能作为科学研究结论看待?
评论
那小孩原本就很忧郁,高兴的时候眼神也是如此。原文图片太多了,我转着麻烦,点击存桌面再上传这里就成这两张,你可以点原文看。不过原文图片确实不是很清晰,我觉得还是读文字吧,观点都在里面了。
评论
我没什么意思,就是转过来让大家看看有对睡眠训练持反对意见的文章而已。图片太多随意下载转的。
评论
我的理解不是不让孩子哭,而是孩子哭的时候你是否让孩子感觉到他们不是孤独无助,无人搭理的,这是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吧。
我不觉得可笑。
睡眠训练是很严肃的事情,孩子童年的感受关系到一生的成长。
评论
不是孩子抑郁就是妈妈抑郁,对年轻妈妈确实是个挑战,好在大人有能力纾解情绪不是?
评论
如果可以的话,不妨联系李雪和武志红心理医生,我也很想知道他们的看法。
评论
哪个大家?尽管现呗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