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也谈我对蒙式教育的初浅了解,希望对大家有用

在澳大利亚幼儿产妇




看到论坛里面有帖子提到孟特梭利,想起2年前系里专门组织作过一个对蒙式教育在维省现状的调查。调查报告的原文,在硬盘里面找来找去,没找到,可能在小组成员的某个人那里了。只好凭着印象胡乱说两句,希望对大家有些用处。

交代下背景:
调查的起因是, 墨尔本西部某个kinder,为那一年有个孩子是否该继续复读一年kinder老师和家长展开大讨论。那个孩子是西人,从墨尔本的东边搬到西边半年,智商很高,情商很有问题。换句话说是,认字写字,读书看书,算术等等有gift child的样子,但是他不知道玩,不知道跟别的孩子玩,不知道孩子本来就是该玩的。 后来了解到的信息是,父母觉得他很正常,孩子本来就该多学点东西的。然后说,以前一直在孟式上的,本来打算上孟式的小学中学的,觉得挺好的。到了西边,没有孟式的小学中学了,只好转入其他学校。
讨论后,这个孩子还是升学了的。只是kinder的老师很是不安,觉得那个孩子的social没有ready,升学会害了他的。就跑到vu找结果去了,才有了我们的调查。

我们做调查的过程:
组织去了孟式在墨尔本的:playgroup, childcare, kindergarden(preschool),primary school,请了孟式的老师和负责人来做讲座。也讨论了孟式在美国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大陆的生根发芽。

调查的结果:
孟式很好,但是它有它自己的适合人群。是她首创了儿童尺寸的家具,玩具。是她把教具设计成用自然材料。她影响了自她以后的早教界,功不可没。
澳洲推崇全面教育,social 和emotional 是6个方面里的两个方面,占了3分之1。而不提倡单纯的早期智力开发。我的理解是: 此早教,非彼早教。
澳洲常见的early learning 机构会有dress up 的物品和角落,唯独在孟式,是没有的。 不知道,最近几年,是不是有了改良,孟式也有了dress up, dramatic play?因为发现他们也开始有了塑料的教具(曾经是不允许的)。另外,孟式的personal mat也是被攻击比较多的一点,这里更多鼓励share和team work,而孟式觉得孩子自己一个人安静摸索是学习的途径,虽然不排斥team work。

我个人的结论是: 你的孩子,如果社交,朋友,交往等方面跟同年龄孩子没有差异或者有优势,那么就大胆的送孟特梭利学校,那里出来的孩子,很自立,很自律,学习能力很强。

欢迎讨论!

评论
有用, 有用!就是太深奥了。
收藏吧!
谢谢!

评论

这个帖子真好!

除了操作方面,对蒙氏的观点LZ当年做过研究吗?

chatchat在另一个帖子里提到蒙氏的观点

“有关蒙氏,为什么在澳洲主流幼教届没有市场,因为蒙氏对孩子的看法同大纲对孩子的看法完全背道而驰:参考风铃IMAGEOFCHILD可以看到主流观点 (孩子是无所不能的)。这里看一下蒙氏观点:“the child is in a state of continuous and intense transformation of both body and mind, whereas the adult has reached the norm of the species." 虽然蒙氏也强调孩子的吸收性心智,有“工作”的动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基本上,蒙氏认为孩子是WEAK, IGNORANT的,他们努力变成“成人”。从这点上来说,蒙氏同中国传统的教养理论是一致的。
我各人是非常反感蒙氏理论的,她的理论起源于弱智儿童的早期干预更加让我对她不屑一顾,国内翻译的书,和以孙瑞雪为代表的鼓吹者,选择了很好的切入点,但这并不能证明蒙氏是鼓吹“爱和自由”的。

评论
哇,这周可以称为蒙氏讨论周。snowbird这个贴来的正好,正好参加到热火朝天的讨论中。
这么多妈妈对蒙氏感兴趣,这一点还真是我始料未及的。楼主的这个Research可以说是用实例说话,我还真的很想看看你们Research的报告,不过找不到也就算啦,不要紧。
的确,每当家长问我们,他们的孩子是否ready for school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都是social and emotional方面是否ready(包含cooperative play),其次才是fine motor skills(指能否正确握笔,能否写字等),对于新入学的孩子,cognitive skills我们不会考虑很多的,因为上学以后自然会学,除非感觉孩子有delay。

评论
叶多妈妈太lucky了,引用一下洽洽的贴你也被加分,这样都行。。。

评论
但是孩子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完全FOCUS却是学校招生的重要标准之一

评论
有很长waiting list的热门私校当然要精挑细选,一般的公校我想只要孩子到年龄又住在学区,没道理不收吧

评论
最近中毒了

评论

其实我们也会鼓励孩子去concentrate一段时间,完成一个task,尤其是一旦孩子选择了这个activity并且开始了,就要尽力完成。就像我以前在别的帖子里说的。不过这一点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别的方面更为重要些。我觉得小L的那家学校要求比较高(从那么难考就知道了),其他学校入学是没有这些要求的。公立学校就不用说了,我们preschool很多孩子毕业也去了周边的一些私立学校,也都没有那些要求。

评论


集中注意力, 这个很重要. 现在女儿练钢琴, 我就能感觉到. 如果注意力集中, 练地非常好, 注意力一走, 她自己弹的什么都不知道...

评论
插一句嘴,
在澳洲是不是被发现”有问题的“孩子比中国的比例高?

评论

我觉得这边比较重视,一旦发现某一个方面有点问题,都会尽力补救。而且澳洲的Early Intervention发展得好。比如Chatswood Assessment Center是免费服务机构,国内就没有。在这边视为问题的Behaviour difficulties,在国内好像没有被立项?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服务机构,国内不知道有没有?

评论
记得看到过一个老外论坛上一个谈论悉尼蒙氏幼儿园的贴子, 一个妈妈说她参观后的感受是小孩子竟然都是不笑的。孩子们会自己思考自己做练习, 但是都不笑。听了觉得真恐怖。
其实我也一直并不喜欢蒙氏教育,注意力的培养有太多别的方法,快乐的童年是最重要的。

评论
建议这位同学在亲眼见到蒙式幼儿园的孩子们再做出评价, 道听途说的总是不免夸大其词

评论
好贴,虽然家附近最近的蒙氏学校远在3KM,是不会开车的我步行所不及的。但还是喜欢看这方面的贴子。

评论



我很赞同旋mm的观点

好多时候人们太容易受他人的只言片语影响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判断。如果即使是自己个性化的判断,毕竟还是基于自己的第一手研究、观察得来的结果可信度高些。。。

评论
最近帖子的含金量好大,我也觉得澳洲特别重视儿童的心理发育,而在中国这方面好像并不是特别重视,如果孩子言行举止出现什么偏差,一般家里人的想法就是长大就好了,或者是巨多人出主意,但是最后自己还是没啥主意,因为已经晕了,而又缺少这方面专业的指导人士.

我本来也对蒙式挺感兴趣的,这两天看了这些讨论的精华下来,看来我们家闺女可能不太适合蒙式,她的专注力蛮好,就是不太SOCIAL很SHY,看来做任何选择之前还得因材施教,不过我们也没体验过,所以对蒙式也没啥发言权.呵呵.

评论
谢谢LZ的好贴

评论
怎么查找蒙氏的幼儿园啊?
不知道我家附近有没有啊

评论
不好意思。回复晚了。
谢谢大家的分分。
等一下,一楼一楼的回复。

评论
回复,3楼叶多妈妈。
研究过她的理论。她的理论不应该说是很完整很系列的理论,相对于风铃提到的几位大家来说。她的更应该说是方法论,实验幼儿园。

在2004年的时候,中国的新浪上很热,搞到了爱和自由和另一本书。看完后,疯狂的找英文资料。最后发现澳洲对她的态度一般,但是美国白领金领很推崇。 中国很好的找到了她的方法论的切入点,也就是说卖点。这个卖点很诱人----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决定了孩子的事情父母祖父母做。关于这点,跟学校的老师们做过很困难的沟通:为什么澳洲不很流行的孟式,在中国很流行。

评论
回复4楼,风铃。
那个报告估计在当年的某个学生的U盘里了。是两个分校一起做的,我没留下拷贝。 澳洲本地学生老师,都觉得它价值不大,因为不是主流。没觉得它有什么价值。

我个人认为:
孟式其实更多的是适合5岁以后的孩子,教写字,算术,认字母等有非常好的一套经验。也就是她的理论来源来自于对学习有障碍的孩子的研究。
而澳洲的preschool是针对5岁前的孩子。澳洲人的竞争不激烈,安逸的生活,更需要social, emotional。

评论
回复11楼,朱版。
澳洲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出生开始到上学,有各种各样的机构来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发育问题。政府的目的就是用不同的机构,交叉覆盖,不怕资源浪费(多个机构管同样的事情),也要做到不露过一个。

而中国,如果你的孩子有自闭症,那就是你自己家的事情了。没有社会这张网的。

评论
回复13楼,赞同你的观点,快乐童年。

不过,笑不笑这个现象,在孟式很常见, 孩子会笑,但是 不是大声的笑。当他们解决了问题的时候,就开始笑了。
其实,笑不笑的问题。 其他幼儿园也一样的。比方,老师在讲一个很引人入胜的故事,孩子们肯定是不笑的,很专注的,很安静的听老师讲。在这个场合,不笑是对的,好的。

所以,这点不能作为,不喜欢孟式的原因。
孟式,我个人观点是 她的主张有点片面,如果改良后的孟式一定会有她合适的学生群体。

[ 本帖最后由 snowbird 于 2009-5-29 11:01 编辑 ]

评论
17楼。

你说的非常好。就是要因材施教,这个是最高境界了。
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要找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找合适的学校

评论
最后,我的早教知识,是被澳洲洗了脑的。
澳洲还瞧不上美国的目前主流呢,所以我的观点仅仅供参考。

评论


这句话说得很到点子上,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教育需求

评论


恩。孟式在美国也很热,她很适合那里的金领白领的教育理念,认为能帮孩子提升竞争能力。个人认为那里的大环境节奏快,竞争大是个原因。 当然中国,也是:(

评论
非常谢谢snowbird mm发表了这么多关于蒙式的看法,看了之后受益匪浅

评论


曾经也很推崇孟特梭利。也是爱和自由那本书,把我刺激得最终去学校里面,扫了扫早期教育的盲。
所以看到论坛里有不少关于孟氏的帖子,上来狂语几句。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幼儿产妇

幼儿产妇

小孩在幼儿园被其他家长打了

澳大利亚今天小孩在幼儿园被其他家长打了,小孩3岁,好像是在和别的小朋友推搡,另外一个小朋友家长看到后直接过来打了我的小孩腿。回家路上小孩一直说被别人打了,喊疼,我说去医院她 ...

幼儿产妇

手足口病嘴巴要疼几天?

澳大利亚2岁10个月的娃,今天第五天了,嘴巴疼的厉害,里面十来个破口,啥都吃不了,全靠喝牛奶续命。每天夜里哭醒十几次喊嘴巴疼。除了不发烧了以外一点好转迹象都没有,甚至我感觉嘴 ...

幼儿产妇

10个半月男宝身高不足70

澳大利亚如题,出生身高不到10%曲线,4个月大时追上来点,到6个月又回到不到10%,感觉4到6个月没有长太快,现在基本就是每月长1厘米,有点焦虑。全奶粉,奶量从小就是奶瓶上月龄的最低奶量 ...

幼儿产妇

7岁小孩圣诞节回北京需要打什么疫苗吗

澳大利亚7岁小孩,这个圣诞节假期打算带她回北京6周。 上次是春天回去的,这次因为是冬天,所以有些担心她生病,请问需要在澳洲提打什么疫苗吗? 去问了GP, GP也不知道,GOOGLE给我一篇文章 ...

幼儿产妇

有人办过寄养签证吗?

澳大利亚听说寄养签证可以办中国的居留许可,还可以回国入读公立小学,出入中国免签,想呆多久呆多久,有点心动。我姐一家在深圳,如果名义上把孩子寄养到她那里(当然回国的时候家长 ...

幼儿产妇

想看私人Ob,又想回国生

澳大利亚想第六周去看私人OB,但是看网上说有management fee好几千? 但是我想着最后回国生,比如20几周回国。 这样的话在这看Ob还是要付好几千的management fee 吗 评论 除非极有钱,不然回国生产 ...

幼儿产妇

7岁孩子买什么样的汽车座椅

澳大利亚孩子还有1个月就7岁了,现在没到1米三。有辆备用车,不知道是否应该给孩子买汽车座椅。 是不是7岁就不用坐汽车座椅了?还是需要买了垫子? 有没有推荐的? 评论 身高不够就用bo ...

幼儿产妇

墨尔本试管IVF心态崩溃

澳大利亚心态崩了,上论坛发泄一下 楼主坐标墨尔本,内异四期,去年手术以后备孕也没成功,还出现了粘连和腺肌症,老公那边没问题,今年年初开始做试管。 做之前参考了坛里姐妹的经历, ...

幼儿产妇

男孩子夏天穿什么裤子

澳大利亚最近有个问题困扰我,不知道给快三岁的儿子买什么裤子穿。姐姐小时候到了现在的季节可以穿leggings,薄薄的很凉快,也可以保护摔倒时不至于擦破腿。但是我观察童装店里男孩子穿的 ...

幼儿产妇

持分请教:辨别颜色

澳大利亚宝贝三岁,可以准确的辨别红色,绿色,黄色,黑色。但是每次指着蓝色的时候,他就说是黄色。 想问一下,这是蓝色色盲吗?还是只是因为小朋友淘气,或者因为发蓝色发音困难,所 ...

幼儿产妇

关于产后康复

澳大利亚生老大的时候非常简单女儿size小也年轻,很容易就恢复很好,还有家长一直帮忙照顾,虽然五六十天还感觉有点虚,但没其他的症状,多了百日就一切如初了。 老二近8斤,可能也和年 ...

幼儿产妇

小女孩长青春痘,用啥药

澳大利亚还有几年到teens, 但是小姑娘已经开始有黑头和小红疙瘩了。 对战痘很有丰富经验的我,20多年了 见过的痘太多了 我给她用了我的痘痘药Benzac 2.5% 她觉得很疼,小女孩皮肤肯定很嫩。 这 ...

幼儿产妇

请推荐speech therapist 给2岁半男孩

澳大利亚2岁半男孩,因为之前听力受损导致language delay,后来通过耳管手术听力有恢复。 但是语言发育非常落后,目前还不能说两个单词以上的句子,只能说一些简单单词比如apple, banana, be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