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很多都做了父母。
我这里接手的案例中,“独生子女”爹妈来咨询的越来越多,常常让我有“孩子生了孩子”的感觉。下面总结这类爹妈常见的八大问题,以供参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 有独立之觉醒,无独立之能力
案例一:儿媳住在公婆家,当初买房时买的复式,写的儿子的名。老两口住楼下,儿子儿媳住楼上,四口人过得非常融洽,儿媳自称有女儿的感觉。
孩子出生后,四个大人对孩子都是一样的宠爱,儿媳开始有“婆婆跟我抢夺孩子”的感觉,但是又不忍心拂了孩子奶奶的好意,非常纠结痛苦。
案例二:女儿一直是家里的骄傲,长得好,学习好,工作好。妈妈一直跟女儿住,照顾女儿女婿的饮食起居,其乐融融。
孩子出生后,女儿看妈妈怎么都不顺眼,尿布包得不对,辅食调得不对,什么都不对。妈妈一气之下,让她雇月嫂,自己辞职不干了。女儿对月嫂不放心,又不让妈妈走,结果是两人天天怄气。
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当女人做了母亲,天性会让她对孩子有“独占”之心,对孩子的一切都要亲自控制。很多人也是在此时,才有了“独立”“自主”的觉醒。
可惜的是,很多独生子女长期没扑腾过翅膀,现在想飞也飞不好,甚至飞不起。
解决:该补的课现在补上。觉醒之后自己努力吧!如果上一辈能够配合,能够放手,而且不是赌气式的放任不管,而是关心地站在一边当顾问、当助手,就更好了。其实,这是上一辈父母早该做的。
2. 积怨大爆发
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一直互相对对方都有不同的期待,因此会有不同的失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因此会有异见和冲突。
大多数时候,都是孩子忍了父母、从了父母。但是,孩子的抱怨、失望、愤怒、责备却在心里积存了下来。
现在,借着如何养育孩子这个事件,积怨大爆发!这一次,孩子不忍了,不从了,因为“这是我的孩子,我要做主”。
我听过最厉害的一句话是一个来访者说的:“他们已经毁了我,我不能让他们再毁了我的孩子!”
解决:既然独立自主了,在空间上,或者心理上,试着超然于父母,超脱于过去,把积怨和现在发生的矛盾隔离开,把自己的过去和现实隔离开。准备好了的时候,专门去解决积怨。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放手、放手、放手,不要再干预。
很多时候,这也是一个好事,因为这是一个解决过去问题的契机,让独生子女和他们的家长都学会认识新环境、适应新时代。
很多时候,这种情况要进行家庭心理治疗,需要一家人的参与,因为单凭子女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抗衡长期积累的、强烈的情绪。
3. 自己想要的,都要给孩子
这是我常遇到的例子。家长并不真的了解孩子的需求,只是把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强加到了孩子身上。自己小时候喜欢旅游,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拉着孩子去旅游;自己小时候羡慕别人弹古筝,现在让孩子谈古筝。自己小时候被批评得太多,渴望被认可、被表扬、被爱,于是,就不断地夸孩子、宠溺孩子,矫枉过正。
所以,有些独生子女不是在养育孩子,是在养育他们心中没长大的、仍然饥渴的那部分自己。
解决:如果是自己有很多未完成的愿望,希望你为了满足自己去做事,不要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更不要投射性地认为“孩子需要”,替代了孩子自己的需要,剥夺了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活的权利。
生了孩子真的是我们难得的成长机会,独生子女需要利用这个机会,去了解人的一生的成长,既能指导自己养育孩子,又能自我发现和提升。
4. 缺乏母性/父性
案例:一个已经生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亲口告诉我:“我母性低。生完孩子我只想赶快把她交给我妈。我不想给她喂奶,不想带她睡觉。我有那么多事要做,我要逛街、看话剧、和闺蜜喝咖啡、练瑜伽、旅游……”
这个母亲非常坦诚。我认识太多明明是自己贪玩忽略了孩子的父母,还死不承认,还美其名曰“散养”什么的,给自己博“好父母”的名声。
有些当父亲的也是同样,自己还没玩够呢,事情一大堆,哪儿顾得上孩子?工作了一天,下了班还想和哥们儿喝酒、吹牛,这些都不宜带着孩子,于是找借口说忙,把孩子撂一边儿。
解决:养育孩子,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需要家长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家长确实要放弃很多自己的事,把时间给孩子。如果您感觉自己没有准备好的话,千万别要孩子。养育孩子需要负责任,不是过家家!
5. 把孩子当宠物、当玩具
案例:这是初看非常喜感、细想很让人心酸的一个案例。
孩子的父母真心喜欢孩子,下了班都立刻回家看孩子。妈妈给买玩具、买衣服,爸爸给拍照片、拍视频。微博、微信、相册什么的,常常上传更新孩子的动态。
可是,孩子却得了神经抽动症,转到了我们心理科。因为父母把孩子当成小宠物一样,不是尊重孩子的需要,引导他成长,而是让孩子满足自己的开心或炫耀的需要,让孩子陪自己玩。孩子如果言行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各种喜欢、给买东西、给笑脸;孩子如果稍有自己的想法,违拗了家长的意愿,就训斥、威胁、冷脸子,还美其名曰“教育孩子”。
解决:孩子是真实的孩子。TA萌萌的,是为了得到你倾心的关爱,让你以他的需要为目标,为他服务,而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玩”孩子。
父母需要觉醒长大,承担责任。否则,还不如养只宠物,别养孩子!
6. “科学“育儿
父母从小就是上各种各样的课,被教育长大的,所以,养育孩子就是给孩子设置各种科目。
当然不只是学习文化知识,他们给孩子上的是培养兴趣爱好、让孩子更快乐、更有创造力的课!文有美术、陶泥、绣花、棋类、朗诵、主持、国画、书法等等,武有骑马、击剑、游泳、跆拳道、冰球、轮滑等等。
父母还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植物园参观。孩子该吃什么、穿什么,该怎么跟孩子说话,全都有育儿书籍做指南……
可惜的是,生活是点点滴滴的、落在实处的细节。孩子跟妈妈一起擀面条、包饺子,比去做陶艺更开心,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孩子跟爸爸一起擦车,比去玩汽车模型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孩子自己随便的涂涂画画,比去美术班正规的素描水彩有意思。
解决:生活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曾经有一个病人告诉我,见到春天的美景,他也感到欣喜,但是,若不念上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或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无法感受、无法表达。与其给孩子上课,不如跟他一起玩泥巴、捉迷藏、滑野冰、嬉水。你陪孩子玩耍带给孩子的,要远比上课带给孩子的更多。
7. 我小时候就是这么长大的
有的家长常常说,养个孩子至于的吗?“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现在也挺好” “我妈就是这样管我的”等等。
你和你的配偶与你的父母一样吗?你们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的时代一样吗?你孩子和你一样吗?如果忽略了这些巨大的变化,一味模糊现实处境,就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去引导和保护孩子。
解决:承担责任,该学的学,该问的问,该自己摸索的自己摸索,不要给自己的懒或者无能找借口。
8. 真的不会!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爱心也有,家庭条件也不错,两个人也都负责,可是,真的不会养孩子啊!过去的农村,或者城市里的胡同、大院,大家的闲暇时间多,孩子也多,聚在一起玩耍,家长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做横向比较,对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有哪些特点、孩子不同年龄段长什么样以及有哪些需要,都看在眼里,有个概念。现在的社区环境和独生子女政策,让我们不知道面前的孩子到底怎么回事,而我们自己已经忘了小时候的细节。所以,很多家长是真的面对孩子束手无策,有时用6、7岁的标准来衡量3、4岁的孩子,有时又对10岁孩子的不当言行视而不见,认为孩子还小。
解决:既然已经丧失了社区的、环境的影响,现在的父母就要更加努力,不仅补上理论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与孩子磨合。另外,还要学会分辨市面上太多的亲子育儿理论,尽信书不如无书,更何况还有太多鱼龙混杂、似是而非的说教。当父母不容易,但是,只要用心,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还是快乐、美好的。
曲韵老师介绍:
Also known as Melody Qu, Australia registered Counsellor, MACA Level 4
德国认证积极心理治疗师,十余年家庭治疗经验
澳大利亚注册四级(最高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任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心理咨询专家
第五届世界积极心理治疗大会创新奖获得者
独创的“家长角色”模型获得广泛认可
著作书籍:
《父母这样做,就是在毁掉孩子》
《父母这样做,就能够成就孩子》
《积极心理疗法简明手册》
评论
大学问呐
评论
评论
学习
评论
评论
学习
评论
评论
什么是"神经抽动症"?
怎介定某行为的目的是否教育孩子呢?
评论
另外开帖子回答神经抽动症 :-)
评论
我中枪了
评论
no 2
评论
自己想要的 都要给孩子 这点很有感触
评论
我面壁去....
评论
我就怕太宠孩子了,小时候父母不会表达感情,心理作下病了,想加倍倾注在孩子身上
评论
我觉得这些跟独生子女关系不大。
评论
同意楼上的。
当然和独生子女有关系, 但是总的来说是独立人格的缺失。
子女么, 总是和原生态家庭有紧密联系。
评论
我和我妈妈从我有了孩子,积怨大爆发。。。 小时候她对我严,并且我从来没有叛逆期,特别乖,指哪打哪那种优秀女儿。 妈妈也总是自我标榜是奉献型母亲。结果我产后忧郁她陪我去治疗,医生让她配合。后来我的忧郁好了,可以她过度压抑自己,过了一年全面爆发惊恐焦虑症。哎,结果,我俩一起看孩子摩擦不断,好像我的叛逆期刚到。直到后来我完全自己带孩子,才又恢复了原来的距离美。我感觉中国老的教育方式的确是要反思了。
评论
无论如何,独生子女被投入的关注太大了。并且在那个年代,望子成龙是社会风气。。。 但过高的期望,自我的迷失,自负以及挫折教育不到位,为后来这些孩子成为父母带来困扰。听到无数80后90后都说,有了孩子毁了婚姻,其实是很复杂的心理问题和价值观的显现,不能简单归结为有孩子。但有孩子的确是这些人人生最大的变化了!
评论
独生子女真是倒霉,什么都能联系上,这些问题多子女家庭难道就没有吗
评论
为啥到了澳洲大家都生二胎呀。。。 因为知道自己是独生子女的那种无奈 反正是很倒霉。。。
评论
评论
还不错嘛
评论
没觉得无奈啊,相反觉得各种好。玩伴有表亲堂亲,邻居,同学没觉得孤单。家里还没人抢这抢那。这个还是看父母吧。
顶多挨揍的时候没人分享,但是亲兄弟又有几个会分享挨揍呢。
评论
为人父母的问题并非独生子女父母才会有,但是不可否认,作为独生子女成长的父母,在一些问题上会相对比较突出。
这样的文章除了对独生子女父母有帮助,对所有为人父母的人都是可以有帮助的。
而你说到家里没人抢东西,这一点本人虽不是独生子女,小时候感受也记不清了,但是以我自己两个儿子的一例说给你听。
给相差三岁的两个孩子(8岁5岁)买了两个一样的电动玩具,可以在水里游泳的小乌龟,可惜老大的漏水不能电动,老二看到哥哥很伤心,于是主动说把自己玩具的电池拆出就好像坏的一样也不要电动了,就和哥哥的一样了。
如此的点点滴滴,独生子女的确很难体会学习得到。当然这是和性格和后天个方面也有关系,但是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如果都同样是在父母尽心尽力的照顾下,的确还可以在手足的日常相处中多学到很多东西。独生子女要弥补这一方面的差别,就需要父母付出特别不一样的努力。
我觉得把独生子女拿出来讲,不是要看不起这个群体,而是希望正视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下形成的这样一个数量很大的群体一定程度上的相对普遍的弱点,并加以纠正吧。
评论
孩子该吃什么、穿什么,该怎么跟孩子说话,全都有育儿书籍做指南……就是就是,育儿书没写就是错的
评论
嗯,同意。这需要父母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体会分享的快乐。
评论
太棒了
评论
是,升级为父母后都会遇到这些问题。这篇文章写的背景是,我现在接待的小年龄段孩子的父母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那一辈了,而且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确实与70后的有不同,所以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评论
你是读出来这篇文章在指责独生子女吗?而且是只指责独生子女吗?
评论
握手……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