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多小朋友都在参加各种比赛,包括我的孩子。突然公众号读到这一段文字,很有感触:
多数人一提到成绩,
第一下会想到学习,
紧接着,就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的缺失的懒觉,被没收的篮球,和前桌同学的头皮屑。
说到这一点,我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和我当年一样有过同样的困惑,
学奥数到底有什么用?
图片
中学时的我,曾经当着全班的面,用下面的问题,质问过以奥数成绩分班的老师。最后被老师踢出了课堂。
奥数,叫奥林匹克数学。
奥林匹克这四个字代表什么级别?
你会让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奥运会吗?
你会因为小孩子跑步不快,长得不够高,不会打乒乓球,而去否定一个孩子吗?
那你为什么就能因为“没有数学思维” 而去否定一个孩子?
这还不荒谬吗?
哥不知道你们现在的小孩,童年有没有过被奥数支配的恐惧。
反正哥的童年,是有的。
今天回忆起来,我都觉得那是我童年中为数不多的灰色记忆。
我的父母其实已经比同时代的父母开化和先进很多了。
但是就连他们,都没有完全能逃脱掉被贩卖焦虑的命运。
当年补课班学习奥数的生涯,
就像俄罗斯方块那个游戏,
等这道题全班都学会了,
说明这堂课大家都白学了。
就是这个感受。一直不知道怎么精准的形容它。
直到多年后, 有一个词流行起来,
叫“内卷”。
这些年,我接触了不少教育口和教育产业的朋友,
每每酒过三巡,哥有时也会聊点没情商的内容。
比如拉着教育产业的朋友聊“奥数的本质是什么”
接下来的内容,哥自己的观众朋友看看就好,还是不要传播。
当时一个做教育产业的朋友酒过三巡,面红耳热的时候,没有忍住,对我说了这么几句话。
“哥,你知道啥叫教育产业不?”
“你知道大力发展教育产业这句话,目标是啥不?”
“是为了增加就业!”
“如果小孩们什么都不学,那教育产业的人这种新兴产业的人收入和就业怎么办?”
“如果让小孩学的东西都那么简单?”
“那长线利润怎么办?这个产业怎么做久,做稳?”
“如果这东西真这么有用的话?”
“怎么不在大学再让他们去学?”
“怎么就非得那么小的时候学?”
“谁能记得那么小的时候一时兴起学的东西?学不会了就说孩子笨不就完了?孩子都长大了,也没人去较那个真儿了”
“你知道现在一个小孩儿学这玩意家长花的钱,能养活六个家庭!这就是现实!”
“能不让他们学吗?哈哈”
各位看完这段话什么感受?
我不知道你们,
反正我三十多岁的人,
当时也萌生出了掐死他的冲动。
你们是不是想问,
为什么这种事情至今都存在?
谁在授意?
图片
关于这个问题,
哥记得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电影。
翻拍自韩国电影,
中国版的叫《大人物》
里面有这样一段对白:
“资金问题还不好解决,把别墅区拆掉,建上小户型的学区房,不就解决了?”
“可是三号地,不是学区。”
“那就想办法,变成学区。”
评论
教育版有一些风气,大家怎么看:
1.孩子的成就就是父母的成就,孩子得奖了我比孩子还开心,孩子的学习我比他还有热情。
2.各种成就后面一定要加孩子几岁,越年轻越好,比如十八岁拿了钢琴证书的人不会来炫耀,但是十岁以下众人就会捧场。
3.超前学习是永远的神。
4.只有读医读法的孩子才是人生赢家。
5.比赛需要一年年参加磨练,最后习惯了试题提高了证明孩子进步了,小镇做题家=天才。
其它等大家总结
评论
鸡娃80%是“为了孩子好”,20%是为了拿来向别的家长显摆(比例未必准确,各人自己心里有杆秤)
说句难听点的,做人到了要靠孩子来给自己挣个面子,那得活得多么没自信啊?好吧,我说的是我自己。
评论
一样,虚荣心谁都有,毕竟是自己生的,炫耀的时候也展示自己基因,也能展示教育方法多么得当
但过度就不好了,父母没有自己的人生成就,孩子成我就成,孩子不成继续逼,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孩子的成就,但是天才难得,多数平常孩子经受的都是和年龄不相符的压力
评论
评论
哈哈 经典
评论
个人认为奥数一定要学,不需要犹豫
需要犹豫主要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分配多少时间去学, 和学什么。
(1)什么时候学:
这个要家长自己好好把握吧。我个人觉得小学3年级开始比较好,那时候学完加减乘除,能理解简单应用题了,感觉时间刚刚好。引导起来不会太累。但现在内卷的孩子没上学就开始了,那么内容和引导就更重要。陶哲轩7岁读高中,显然早早就超前教育了,也挺成功的。
(2)分配多少时间:
这个到没什么,看孩子自己兴趣。不过,我觉得很重要的目的是让孩子思考,而不是教会。试了学而思之后,不太喜欢,感觉老师在灌输方法论,可能是怕家长交钱之后,不能接受慢进度的启发式教学。可能一般的辅导课程都有这种问题。
(3)学什么:
如果超前学大纲上的课程,就没有必要了。最好还是带有思考性的。另外,我觉得参加棋类练习可以替代学奥数。相比来说,奥数范围更广,但如果最后学到的只是套路,那么不如棋类训练计算力和想象力来得实打实。
另外,我不觉得是家长自己的虚荣心驱使。如果家长爱慕虚荣,完全可以少管孩子学习,多花时间在自己的事业上。而事实是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尤其是一些很有能力的妈妈。
评论
超前学习还能学会学懂就是资质有出众的地方,有能力当小镇做题家也不是一般人
评论
楼主放心,澳洲中学,一共也没有几百个孩子在弄奥数
评论
其实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奥数不适合有些孩子。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也没什么,就怕跟风,全社会一个风气。然后奥数变成了选拔标准。我小时候看奥数,觉得就是捉弄人的,我从来不做奥数题,觉得自己IQ不够,但是这不妨碍我大学时候很喜欢数学,应用数学,概念理解好就行了。
奥数更强调数学思维,适合有数学天赋的人。
评论
我觉得奥数数学是头脑的极限运动,不是所有人能攀到顶峰的。芸芸众生最多就是绑好安全带在教练的指导下试一试。过程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巧。尝试过了,大致了解自己的能力极限,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评论
楼主过虑了, 你的奥数恐惧经历在这里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家长没有持久动力。 没有持久动力,是因为这里数学高考和奥数没啥联系。澳洲中学还在坚持奥数的,是个小众群体。 中国不一样,到一定水平的奥数中学生,高考数学题在他们那里属于降维打击。
这里小学生,大家都挺忙的,成天搞奥学的估计很少。 “正规”竞赛就一个AMC,题目也是有易有难,丰俭由人。
评论
如果你小孩以后打算去高通,华为,AMD, 这类高科技企业,你就能知道奥数的好处了,算法...算法...算法...
评论
澳洲好像不太重视奥数,我孩子学校8年级的时候学校有个竞赛班,但和高考不挂钩
评论
如果孩子喜欢,我会为她付钱的。
解数学题有时候可以很有趣,就像玩拼图和猜字谜。这边奥数好又不加分,不存在父母逼迫的情况吧?
我小时候没学过奥数,有点小遗憾…
评论
有些人喜欢奥数,有些人喜欢写作,诗歌,美术,唱歌,乐器,体育等等,一样的,都不错。
评论
哈哈哈,當年還是草鞋的時候,沒輕沒重發過帖子,被群毆之後,學乖了。希望樓主挺住。
评论
你前面三点我同意,就是最后看到“牺牲”二字有点怕。
可能是从小的阴影,很怕父母跟我说“牺牲”两个字,做了父母就很注意不谈牺牲,因为做什么事情都是自愿的,为什么要说牺牲?心里觉得是牺牲,就算不说出来,有时候言语之间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如果是牺牲,期待回报吗?
孩子会不会感激父母的牺牲?丈夫会不会感激妻子的牺牲?
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前途去成全孩子的前途,没有父母的牺牲,是不是孩子就一定不会幸福;有了父母的牺牲,孩子长大还达不到父母可能取得的成就怎么办?
澳洲很多工作岗位往往并不用“牺牲”才能照顾好孩子。特别是孩子上学以后,每天白天那几个小时父母单独在家,牺牲什么呢?看到很多澳洲人在孩子上小学以前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孩子上学以后照样回归工作,也没从他们嘴里听到牺牲两个字。
少数真的是牺牲的是我听过的一个朋友的朋友,美国金融婚前50万年薪的女性,生了孩子后全职,等到孩子上学,回去金融业连前台工作都找不到。这真是牺牲。孩子感激不感激不知道,她丈夫一开始很感激,后来也离婚了。
可能你的意思并没有“牺牲”这么严重,我对这两个字反应有点过度了,想起了父母小时候的一些话
评论
超前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跟同龄人一起高考的时候有优势,这不就是内卷的一个原因吗?你超前我也超前,搞得现在oc那些考试都已经变成亚裔之间的竞争。
还是为了提前上大学?11岁上大学的孩子有的,新西兰的Tristan Pang,14岁当了大学老师。但是一个身高还不到160的孩子走在大学校园里,真的是美丽的一道风景吗?11岁可以上大学,21岁也可以上大学,21岁上大学的时候还可以谈恋爱,组乐队,大学生活又不是只有学术。
其他小孩在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我们逼自己的孩子去超前学习一些将来反正也会学的东西,真的完全没有代价吗?只有学习的童年真的很快乐,我很难相信有孩子小时候沉浸于做题的快乐无法自拔,最多就是从华罗庚陈景润的鸡汤故事里看到过。
孩子小的时候我也幻想过孩子会不会是华罗庚爱因斯坦,孩子每大一点这个幻想就破灭一点。华罗庚和爱因斯坦成不成功跟他们的父母关系不大,是因为他们生出来就有那个智商和能力,不用通过反复考试来提高能力,真的高水平孩子要不不参加,参加了没有悬念就是最好那个,澳洲比赛有名的那几个孩子哪次不是在第一第二,几个名字就钉在那,差距也在那。
小镇做题家是中国特色,到社会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会做题跟升到高位完全没有关系。
评论
谢谢,我只是理性探讨。我们两年前从国内到澳洲,最近封锁无聊,通过朋友推荐来到,却在这个版块感到窒息,不禁想是整个华人圈父母都是这样还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想发声
评论
要想不窒息,遠離華人圈
其實呢,我本人從足跡教育版塊獲益頗多,但教育是很個性化的事情,別人的經驗只能做參考。
每家的教育理念和每個娃的承受度也不同。重點是父母能否包容自己的孩子,日子咋都能過,沒必要較真。
评论
这好像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每个孩子的特长不一样,有兴趣学奥数的就多学点,没兴趣的就学其他的。
就像有的孩子擅长游泳,每天早起训练,我也不会来说,奥运冠军就几个人,为什么要超前训练,有没有童年的快乐。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数学是如此美妙,解题也不是一个答案,当你看到孩子用一个很简单巧妙的方法去解出一道复杂的难题的时候,你会觉得那就是艺术,而且那种成就感,会感染到身边的每个人,看着都开心呀。
评论
给你看下这些家长 你就知道多恐怖了。
评论
奥数不能强求,看孩子吧
绝大部分人都不适合奥数其实
评论
奥数对家长的暴击才是最大伤害,别说对娃,有时对自己的智商都严重怀疑。奥数看看就好,只适合小众玩家。
楼主还是放不下哦,奥数在这里不像中国,对考大学没啥帮助,安心。
评论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站在自己的视角去评判别人家的孩子并贴标签是不是一种狂妄和无知? 尊重别人的选择并不会妨碍我们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适合自家孩子的学习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他卷任他卷,大浪淘沙,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天。
评论
全职妈妈的身价就体现在孩子身上,这句话不是盖的。
评论
奥林匹克代表着一种精神。就像 “新华”是一种象征。新华社没资格进,新华医院不想去。家长们从小到大,有谁没有进过新华书店?
评论
学习了
评论
对数学有强烈兴趣,将来靠数学吃饭的,不如早点学4U,然后中学里学完高数。到了大学就可以研究某一领域。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