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问题困扰我,儿子6年级了,考试会出现简单题的错误,仔细看下来就是计算的错误,因为算数练习的太少,数字的敏感根本没有,
比如360除以18 他居然用什么先乘3再除6,,,什么的自己心算半天,还是错误的答案。因为他很少笔算练习,感觉360除以18 是很难的。
还有些逻辑问题也是因为数字的敏感度没有,或者计算错误而导致最后答案错误
所以我给他做excel 的练习册,都是计算的,但是正确率97%以上,基本不错题,这样的练习册是不是不适合他,感觉西人的计算题不会让孩子建立数字的敏感,还是国人的加减乘除反复做比较有效,不知大家是否有什么建议?
评论
6年纪抓这个是不是有点晚了啊.
我觉得1,2年纪是抓这个的最佳时候..
年纪大了.突然提高要求...小心逆反心理.
评论
额,,,,,
不知到说点什么
评论
我们在家做数学题的感受:出错的原因一半是因为确实不会,一半是因为粗心(漏看条件、计算错误等等)
孩子偶尔出现简单的计算错误,这个好像是正常的。不能要求尽善尽美,我们觉得97%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
从80%提高到95%可以通过刷题,从97%要提高到100%,这是就要拼人品了,还要适当用一些比较好的策略(比如检查核对),这不仅仅是数学敏感性的问题了。
小学阶段,我着重解决他不会做的那部分,这部分很些是因为没有学过,有些是因为没有思路,有些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有些是知识点不会灵活运用。
关于纯粗心的这部分,让他自己内部消化吧!
评论
坚持大量刷题能提高一些,不过也要孩子能愿意刷。
评论
这个时候的教育要特别注意小孩的情绪了.
道理很简单.你干得好好的.老板莫名其妙给你加一堆活.谁都有意见
评论
这种难度的除法,2年纪应该就解决了吧
评论
土澳三位数以上的除法,确实要五六年级教的。
评论
我家的都在2年级就解决四则运算了
评论
那不能代表什么呀。
说实话你家娃到5.6年级能够在奥数比赛中拿名次,代表娃是真有数学天分。
低年级数学对亚洲人其实很容易,但是数学思维却并不简单。
评论
奥数真的没啥用。对于一般人,四则运算的准确和数感才是一辈子需要的。到5年级才抓,已经晚了。
评论
我家老大的数学很好,在学校,老师给她留10年级的数学作业,话说本地10年级数学也不难。
但是这个假期,我让她温习7年级的数学,怕她跑滴太快,留下学习的漏洞。
我觉得在孩子学数学的路上,3-4年级是一个坎。3-4年级以前,是算术;以后才是进入了数学的启蒙。标志就是,用计算开始弱化,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强化,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大概在她3-4年级的时候,我跟她有过一番“搏斗”。就是那个时候,她做题目,从来不动手,都在脑子里,对了也不知道怎么对的,错了也不知道怎么错的。我告诉她5-6年级网上,光在脑子里算,不成啦,要手脑眼一起工作。她不听我的。我给她看爱因斯坦的照片,照片里后面的黑板都是写下来的计算,我说连爱因斯坦都要写下来算题目,她顶嘴说,爱因斯坦的计算都是爱因斯坦的数学老婆做的。。气死我啦。。
斗争了好久,慢慢她也感觉到数学书写的重要。我不仅仅要求她写出计算和思维的步骤,还要求她把草稿本写的很干净漂亮,我告诉她,清洁的草稿本表示着清晰的思维。
我家老二明年5年级,也在这个过度中,虽然艰难,但是也还算上路啦。
这是我的一点经验。
评论
7年级的数学书确实不错,把小学学过的数学知识整个重头梳理了一遍。
小朋友自学还都觉得能看得懂做得来,看教材看出愉悦感了
评论
每天做一点,每天做一点。
我比较注重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比较强调日积月累的力量。嘿嘿。
不管领先还是落后,都不放弃,不着急,慢慢来。
评论
我觉得数学的话,开始学代数几何三角函数是个分界线。之前主要是计算,problem solving,之后推理多了一些。但基本数学思维还是不变的。写步骤到高级数学阶段很重要,不过到了那个阶段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写了,因为脑子已经算不过来了。
不过我最近翻看一本year 8 excel problem solving数学书,发现还在讲百分比这些东西,给的题目还不如孩子5年级在pre uni的题目难呢。糊涂了,我们在国内,这都是小学的内容。
评论
不是想再提高准确率,只是发现儿子做year6 excel 计算练习准确率高,但是回到运用题的计算上却缺乏敏感,出错,所以我觉西人的运算练习对提高孩子的计算准确帮助小,比如很难发现256和16或者32 的关系,这个可能还是要中式的计算练习才能建立。
评论
谢谢分享。
我家儿子也是所有的题都是摇头晃脑出来的,由于没有简单的书写计算,就容易错在数字计算上。
problem solving 的问题思路繁杂,最后错在计算上很可惜。
我也是就学习习惯再和儿子斗争,可惜收效不好,只用爆批之后才会有认真专注的学习样子,可惜也不能经常爆批
其实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是很难走的很远的,我觉得中国的老师严厉,小朋友学习的态度端正,
西人课堂随便,不好的习惯形成很难改变
评论
这贴让我联系到庆余年里的范家二少爷。计算速度和准确率的典范
评论
我儿子三四年级也有这个问题,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把你想的步骤写下来就行了,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对他而言好像是很难的事情,他跟我说他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脑子里就有答案了。现在五年级了好些,但还是写的非常简单。
评论
我觉得是懒得写,因为已经有答案了,觉得写浪费时间。但是当题目步骤多时,必须要写,因为不写的话,回头上面计算到哪里,会忘掉的。
评论
收藏
评论
这个是大概因为他在做难度高一些的题目的时候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计算,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所以被干扰了。
这边不鼓励大量做习题的,所以思路清晰很重要,运算只是里面最基础的环节了,考试做题刻不容缓,但在家里做题目的时候应该尝试在草稿纸保持干净有条理地写下步骤,习惯了之后可能会有帮助。
另外有人确实天生有敏感度,很一眼看出256和16的关系;但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很多中国学生确实是通过大量训练后获得了一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是思考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思路:比如说看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先看是不是质数,用短除法把数字分析一下,再求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这是其中一种研究两个数关系的办法。这样来引导孩子思考。
评论
看到过一篇文章,比较赞同其中的一些关于区别的分析。
而我更赞同:学习应该是一个允许犯错的过程。而不是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78978473651130628.html
1、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
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2、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3、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
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
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
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
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
评论
哎呀,大家都写了很多啊。
最近有个家长举了一个例子讲有个学生在四则运算方面很慢需要计算器的帮助,但是在数学思维上很强, 基本上高数的推导很厉害。
所以, 低年级家长千万要保持孩子的计算能力,能够做到5/6年级的数学不说明什么。 现在考oc和精英数学满分的学生大有人在。
澳洲的奥数考试还是很有含金量的,因为真的是学生喜欢才会钻进去学。
数学学习对我们亚洲人来说还是容易的。 保持这种自信心, 才能笑在最后。 呵呵。
评论
我感觉男孩不喜欢打草稿的普遍比女孩多,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家是女猴子,最痛恨写步骤打草稿,觉得为毛要写?结果就是各种不退位不进位,或者自己也说不上来的错误
评论
我家的也是全靠脑子,怎么也学不会打草稿,着急。正准备上二年级,我要好好研究下你的方法。
评论
算术和数学是两回事。我始终觉得小学阶段有粗心错误完全可以容忍,尤其是男孩。这种问题长大自然就好了。
评论
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计算能力特别差,我觉得主要跟working memory不好有关,算完这步,已经不记得上一步算到哪里了。但是高中大学阶段,我的数学就很好,考研数学96。
所以计算不好,不代表推理不好。
评论
孩子教育总能吸引那么多家长来看!收获不小!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