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高智商是把双刃剑:我们离下一个吴谢宇还有多

在澳大利亚小学教育





        “对于雄心勃勃的虎爸虎妈们来说,不妨要试试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既可能成为郎朗、李云迪,也可能成为吴谢宇。”

5月27日,吴谢宇被正式批准逮捕,等待着他的是法律的严惩。虽然对于具体的判决有很多猜测,但无论是怎样的结果都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也没法让时间再回到2015年,给吴谢宇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唏嘘感慨之余似乎更应该反思,怎样才能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其实早在吴谢宇案东窗事发的2016年,就已经有数不清的智者哭天抢地地悲叹礼崩乐坏,世风不古,对逝去的旧时光艳羡不已。不是吗,父母只要用“忤逆”的名义就能把不肖子送进官府,杀父弑母,自然是千刀万剐,挫骨扬灰啰。智者们开的药方总也跳不出读经或者跪拜框框,但是真的要解决这个和人类一样古老的问题,在故纸堆里是找不答案的,而且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办法。

更有一些专家站出来给大家吃定心丸,说吴谢宇案的发生是极低概率事件,既没有办法预测,也没有办法预防。换句话说,大家该吃吃,该睡睡,自求多福好了。然而类似的事件已经发生多起(比如2012年郑州一中的弑母案),吴谢宇案之所以让大家感到突兀只不过是因为北大学子是杀人凶手之间的对比实在太过强烈而已。  (未完待续)

福州一中主楼_Rinbond.jpg


<吴谢宇曾经就读的福州一中主楼  照片作者:Rinbond 来自维基百科>



评论
高智商背了个锅!

评论

        “高智商是把削铁如泥的利剑,既可以行侠仗义扶危助困,也能为非作歹造成巨大的伤害。”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吴谢宇抛弃自己的大好前程,毅然决然走上这条黑暗凶险的不归路呢?洋洋斗胆分析一下,希望能够找到答案,能够给天下的父母们一个警示,但愿永远不要再有另一个吴谢宇。

先来说说吴谢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给所有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高智商:从一所不起眼的铁路中学考进曾经培养出林觉民、邓拓等一串串耀眼人物的福州一中,在福州一中他也是常年的第一名,最后得以通过提前录取的方式进入北京大学。大凡在重点中学混过日子的人都知道,这样成绩绝不是单凭刻苦努力就能得来的,没有相当的智商垫底,24小时不吃不睡也是白搭,也难怪他被当年的同学们(也是竞争对手)唤做“宇神”。吴谢宇的GRE成绩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印证了这一点,他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考出了Top 5%的成绩,相比之下一贯自视甚高的洋洋老公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也只考出Top 10%。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数字,我觉得他相对智商应该在160以上(用智力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再乘以100),相当于特别高智商的范畴(Exceptionally Gifted)。

之所以要反复验证吴谢宇的智商,是因为洋洋觉得高智商不但是他顺利走进北大的垫脚石,也是他“成功”地走进深渊的助推器。所以如果你有幸生了一个天赋极高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善待他们。智商就像一把武器,普通的智商就像一根木棒,虽然可能做不了大事,但也不会有多大的祸患,而高智商则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利剑,既可以行侠仗义扶危助困,也能为非作歹造成巨大的伤害,洋洋稍后会详细解释这一点。

跟他的智商相比,吴谢宇的情商就乏善可陈了。案发之后很多人给他贴上“阳光男孩”的标签,他问候每一个见到的人,每逢节日,他会给每个人都发出祝福的信息,而且不是那种简单的群发。乍一看,你会觉得吴谢宇肯定是那种在社交场合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角色,然而细品之下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所做的更像是长期自我训练的结果,或者是父母的提示,或者是自己的感悟,他给自己创建了一套套的社交剧本,每天的生活对他来说更像一幕幕带着面具的演出,他更在意让自己的一举一动正确无误彬彬有礼,而不是发乎于心的享受过程。这并非是洋洋的臆测,三联生活周刊发表的《吴谢宇成长的背景拼图》一文中就提到一个有趣的细节:他的同学会莫名其妙地收到他的信息:“你好,在干嘛?”,同学们私下交流时发现他会同时给十几个人发同样的信息。这不像是正常的同学交往,更像是粗暴的网络营销,仿佛那些一面抠着脚丫子一面把自己扮成色艺双全的白领佳人在网络上卖茶叶的骗子。

当然高智商人士社交技能的自我训练非常普遍,比如曾经专门为顶级重金属摇滚KISS乐队研发特殊音效的John Elder Robinson就是这样,他的训练是如此成功,几乎没人注意到他是一位自闭症患者,直到四十多岁才被诊断。这种训练出来的“后天情商”应付日常的学习工作不会有任何问题,甚至包括那些对人际关系要求很高的职业,比如吴在逃亡期间从事的陪酒都能胜任,但是面对那些牵扯到微妙细节的亲密关系,比如母子关系,就勉为其难了。  (未完待续)

北京大学_galaygobi.jpg


<北大学子的身份让吴谢宇案备受瞩目  照片作者:galaygobi 来自维基百科>




评论
心理问题不是智商问题吧
低智商杀人的更多

评论
我竟然不知道这是何许人也,赶紧狗狗去。

评论
看了几篇报道,也没有哪一偏说清楚是因为什么原因杀害母亲地。

评论
之前看到新闻也没敢细看。期待楼主更新。

评论
妈妈姓谢吗?

评论

        “真正让吴谢宇痛下杀手更像是那些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说完了吴谢宇的背景,让我们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上来:究竟是什么让吴谢宇把大好前程抛在身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弑母这条不归路呢?

关于这个问题自然少不了一大堆阴谋论的说法,其中绝大多数都不值一驳,只有经济原因好像还沾一点边:吴谢宇留学需要大量资金,他母亲谢天琴因为清高拉不下脸去借钱,吴谢宇恶向胆边生,因此杀人云云。这种说法首先低估了吴谢宇的眼光,他在自己签名档里用的是恺撒的名言“我到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这是恺撒征服不列颠之后发给元老院的捷报,帝王之气跃然纸上。吴谢宇显然不会为了这区区一笔留学经费就铤而走险的。最重要的是,杀人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吴谢宇已经不在状态,他就算杀了人骗到钱也没法出国留学。

真正让吴谢宇痛下杀手更像是那些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中只有两个可能性:第一,吴谢宇精神扭曲,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痛下毒手,这是不少媒体甚至一些心理专家的观点。然而“心理扭曲”并非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但凡心理疾患严重到杀人的地步,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毫无征兆。从目前披露的关于吴谢宇的信息看,他不存在任何严重的足以影响他的判断力的心理问题:案发之前他在北大宿舍生活了两年多,没有给人留下什么令人不安的印象,案发后他度过了三年多的逃亡生活,这对于那些罹患严重心理疾病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吴谢宇和母亲谢天琴之间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至少在吴谢宇的眼中如此),最后只能以鱼死网破告终。洋洋相信,这才是理解这幕人伦悲剧的突破口。

在很多外人看来,谢天琴和吴谢宇是一对母慈子孝的典范,然而在谢天琴生命的最后几年,母子之间裂痕渐渐浮出水面,虽然在当时几乎没人,甚至可能包括谢天琴本人都没把它当一回事,可是回头再看就能感觉到幸福甜蜜的表象之下已经危机四伏了。

至少从高中时代开始,吴谢宇就必须每天向母亲汇报自己的行踪动向。这本身并不稀奇,很多存在依赖人格的子女都是这样的,这些孩子言谈的字里行间总离不开自己爸爸妈妈,我曾经问一个留学的硕士生有没有考虑去美国发展,结果人家很自然地说爸妈不让,说是那里枪击案太多。这显然不是吴谢宇的风格,在北大他很少谈到自己母亲,事实上,吴谢宇的大学同学对他的母亲知之甚少,他们只晓得吴谢宇的父亲因为癌症英年早逝。

关于这些汇报的内容,有些非常耐人寻味的细节,吴谢宇高中时代的室友事后回忆,感觉一个男生事无巨细都要给自己妈妈汇报有些不可思议。这种汇报事无巨细到什么程度呢,据他另外的高中同学回忆,除了包括一些学校生活外还有自己的每项支出,食堂吃饭花了几块几毛,超市购物花了几块几毛。如果这些内容是谢天琴的要求,那么对吴谢宇来说每天这样的汇报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如果这些内容是吴谢宇主动讲的,那只能说明他实际上是在敷衍谢天琴,用这些毫无意义的生活细节淹没主题,让汇报早点结束。无论何种情况,这都不是一种健康的沟通方式。

前面说过,同样是汇报,对于依赖性人格可能是一个放松甚至享受的过程,而吴谢宇不是这样,跟很多高智商人士一样,自负而且骨子里带着的就是蔑视权威的天性。根据吴谢宇高中同学回忆,他曾经在语文和历史课上在老师没有示意的情况下举手发言,打断老师,还背诵课文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另外一位曾经给他补过课的语文老师也回忆某个场合下吴谢宇对她反唇相讥。这跟吴谢宇日常所表现的温俭良恭很是不符,但可能就是他天性的流露。母亲当然是吴谢宇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威,常年形成的心理定势让他不得不对谢天琴保持恭敬,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他内心也心甘情愿地想把这种生活继续下去。

对很多人来说,理解吴谢宇的这种对抗心理并不容易,即便是那些受过专门培训的教育工作者。有些高智商的孩子入学后如果发现课堂上教的都是他们早就会的,或者觉得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合他们的胃口,就会做出激烈的反应,这就是这些孩子常常被当成问题儿童的原因。即便长大后他们对权威依然是同样的态度。2002年菲尔兹奖得主Valdimir Voevodsky在莫斯科大学读书的时候就是因为拒绝上课被开除,洋洋老公的一位大学室友(智商很高,在数学上很有天赋)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被勒令退学。吴谢宇当然没有走到这一步,他的理智告诉他要控制冲动,要适时低头服软,但是他的内心依然桀骜不驯。  (未完待续)

重庆_Oliver Ren.jpg


<重庆吴谢宇的最后藏身之地  照片作者:Oliver Ren 来自维基百科>



评论

不就是妈妈管得太严,是他唯我独尊的绊脚石。留学也可能是为了摆脱母亲的一种方法,妈妈死了自让不用去留学了
另外就是自我自私,觉得自己了不起,别人都是在拖累他

高智商是否影响了他不知道,但是低情商是绝对的

评论
低智商的杀人更多,高智商的牛人也更多,不要把个例当做范例来解读。

评论
智商高难道就可以和犯罪绝缘吗?或者说难道因为智商高犯罪就值得同情?

评论
谁都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评论
还是要有个健康的心态,这件事情要靠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但最主要的还是小时候父母的责任!否则这个孩子所有的优势反而变成劣势,会让ta滑向深渊更快,更顺利,例如美貌,例如高智商。

评论
家庭教育出问题了吧。

评论
遗传基因里有精神分裂家族史。 他爸爸这一边除了他爸爸, 其余三代都是精神分裂

评论
难道不是因为女人?

评论

我看过一篇文章,分析的比较全面
1》 吴谢宇的父母为了他读书而长时间分居,他和母亲一起生活
2》 吴谢宇曾经撞见他父亲出轨
3》 父亲出轨后,母亲性情大变,非常暴躁
4》 父亲早逝

可怕的不单单是他杀人还有之后的掩盖,而是他在这一系列变故中表现出的冷静和“通情达理”。
杀人之前的极度理智和之后的无比放纵,可能说明他有多重人格。




评论
找到原文了

https://mp.weixin.qq.com/s/aa0n7sNUs1NkmI37LJjA7Q

评论
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

为什么那么早还没回福建就准备了凶器 防水塑料布 看着不是冲动杀人

为什么给舅舅打电话自动暴露凶案

为什么在机场现身 主动给警察送上门
...

评论
我几乎把相关报道都看遍了,我觉得更像是一个“穷养”男孩的悲剧。有个报道是详尽描写他的家庭的。他奶奶嫁过两次,有5个孩子,只有他父亲是男孩,有一个还是两个姑姑有精神病。他外公原来的家境应该还不错,兄弟姐妹都是大学毕业且都在美国,只有他外公一人留在国内而且眼睛盲了,他外婆也是盲人,所以他母亲作为长女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报道里面说他父亲有外遇是假的,两夫妻都是勤勉工作的老实人,工资所得还要帮补各自的家庭,连娱乐活动都没有。里面说他一个来自四川的姑丈因为去唱K被他父亲教育了,说不应该花这样的钱。
我觉得这个报道比较可信,他母亲在他父亲病逝后拒不收别人的慰问金(最后被她儿子拿走了),作为历史老师的她自己独力一人抚养儿子, 还要供他上学, 据说每年还给他奶奶几千元。这对母子这时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有多艰难,所以他的同学听他跟母亲打电话聊天尽说些买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的事,其实正是他们当时艰苦生活的一个侧影。清高的谢老师,一面独力支撑着清苦的生活,一面满怀希望的对儿子说:儿子,你将来会有大出息的,会挣很多钱, 到时我就可以享清福了.
然而,她寄予厚望的儿子,在帝都上大学后,面对全新的广阔世界, 原本的三观全崩塌了. 不知道他怎么会认识一个妓女并与她发展成男女朋友的关系,但从他逃亡后隐身重庆酒吧当“男模”可以看出,他接触这些场所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豪华气派的场所,灯红酒绿的氛围,纸醉金迷的生活把这个长相清秀, 身材健硕的孩子引向了一条不归路。


评论


那个妓女 到底是2015年前还是2015年后认识的? 是因还是果?

我看到的,好像是说 聊天记录都没了

这么说 还是为了钱来帮助女友(妓女);后来发现其实可能被女友骗所以二月四号跑到河南(女友老家)二月五号给舅舅短信从而披露凶案?

评论
吴谢宇逃亡3年 一桩弑母案,两个黑洞里的家庭
文章来源: 南方周末 于 2019-05-09

到福州找谢天琴之前,吴谢宇的舅舅回过一次老家。他和邻居说找不到姐姐。 谢家人曾向邻居叙说吴谢宇可能的动机。在以母亲名义举巨债前,吴谢宇就曾向母亲和舅舅借了很多钱,到后来,连母亲都让舅舅别再借钱给他了。 吴谢宇的小姨说,他们最好奇的是媒体报道中空白的那部分——孩子上北大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老人离世前,女婿杜明海想提吴谢宇的名字却又不敢提,如鲠在喉。他知道老人心里惦记着唯一的孙子,希望他有个落点。

(本文首发于2019年5月9日《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汤禹成 南方周末实习生 蒋芷毓 李霁

责任编辑:吴筱羽 实习生 全思凝

网络编辑:吴悠

发自:福建仙游、福州、重庆

(image)

穿过吴家屋前的稻田,吴智的墓就在不远处的青山上,那是个双人穴,谢天琴的骨灰至今还未落葬。 (南方周末

围绕2016年北大学生吴谢宇疑似弑母案的两个家庭,一个支离破碎,一个战战兢兢。

这是两个结亲二十多年的同乡家庭,却因种种原因从未往来,直到他们共同的骄傲——家里那个考上北大的孩子,将他们同时推入黑洞。

他们小心翼翼等候着那个所谓的真相——“小宇为什么杀他妈妈?”

对真相的判断藏于他们心底。吴谢宇的舅舅谢添曾对悲剧原因下过断语:“我姐一生清苦、清贫,也有种清高,或者说是人格洁癖,从而注定了悲惨的结局。”但他未再向媒体解释更多。

在和谢家往来密切的邻居讲述中,亲属们似乎也早已逼近真相。差的一口气只是:“孩子上北大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施害方与受害方来自同一个家庭,几乎所有人的表达欲都被封死,保持缄默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直到2019年4月20日,消失三年多的吴谢宇在千里之外的重庆被捕,缄默不得不被打破。

亲友们曾打电话向警方询问案情,无果。一些在警方有线人的媒体往往比他们知道案件更多进展。

在持续数日的采访中,多位亲友都表态“希望你们不要再来打扰了”。但他们依然会点开每篇有关吴谢宇的报道,试图找寻些什么。
父母双盲家庭的长女
吴谢宇母亲谢天琴的老家在仙游县城老区一条逼仄的巷弄里。建好的新房没有装修,四顾无人。谢天琴曾在此长住,与父母和弟弟妹妹一起,一家五口。那时的家,只是一个一层楼的小院。

谢天琴的父母都是盲人。父亲曾是一名大学老师,他在“文革”中被划为右派,后来得以平反。闲居在家而儿女又未长大的日子,主要靠海外的兄弟寄些钱回来过日子。

长贫难顾,相熟多年的邻居记得,谢家一度需要靠远亲接济才能吃得饱饭。

谢父并非天生的盲人,他年轻时戳瞎了自己的双眼,后来娶了一位盲女为妻。邻居回忆,盲女是“后面山上的人”,比谢父年轻一大截。

邻居也不知他戳瞎自己的原因,“可能是单位的事情,也可能是和弟弟吵架”。网上也有自称和谢天琴相熟的人称,“是因为感情问题”。

无论如何,这是段被隐匿的过往,只有走得近的邻居才听老人说起过。大多时候,他们会称赞他口才卓越、性格开朗。一位邻居回忆,自己女儿读书时遇到不会做的语文和算数题,还会去请教谢父,那时谢父已是盲人,但把问题说给他听,他总能指导。谢父还喜欢给街坊邻居讲历史故事,他学的专业就是历史。

长女谢天琴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

在邻居的叙述中,谢家三姐弟关系紧密,从小互相帮扶。在清贫的家庭里,谢天琴格外懂事。她内向安静,不怎么会开玩笑,学习刻苦,也会帮忙洗衣拖地,有着长女的担当。她是姐弟里唯一上大学的人,和父亲一样学历史,顺利当上老师,从仙游去了南平,又调往省城福州。

清贫的家境直到谢天琴的弟弟谢添外出做生意、赚了些钱才有了转变。邻居们知道,谢添做红木家具生意赚钱后,在江边买了200平方米的大房子,把老人接离了这个逼仄的巷弄,然后改建旧居加盖了楼层。原本的打算是,房子改建后用来出租。

而楼房快完工时,这桩家庭悲剧发生了。

三年过去,房子至今没有装修,也没有住人。至于谢添的红木家具店,仍然挂着原来的招牌和电话,但不知是巧合还是因果,据周边人介绍,店也在三年前关张。老邻居越来越少看到他们的身影。

与媒体报道此前的描述稍有出入,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解到,2016年2月,谢添和妹妹到福州去找谢天琴之前,回过一次老家。他和邻居说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姐姐,打电话都是外甥接的。直到2月14日,他走到那栋苍蝇格外多的宿舍楼,撬开门走进腐臭难闻的卧室,见到了可怕的一幕,方才报警。

谢添在后来的自述中提到,“案情发生后,我和我二姐每年清明节都到大姐卧室正对的楼下空地,举行简单的悼念仪式,表达对大姐无尽的哀思,祈祷大姐来世能幸福而平凡地活着”。

那栋宿舍楼对面,就是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的小卖部。学生们来来往往,在此购买零食,当时的学生曾听闻一些“杀人传说”,不愿再提及。学校前后大门紧闭,拦住了所有意欲前往现场的记者。
贫困农家走出两代大学生
尽管两家人从不来往,但吴谢宇的父亲吴智老家度尾镇潭边村,距离仙游县城其实不过15公里。

吴家屋前稻田连片,青绿色的稻苗等着抽穗,案树长得高高大大,几乎和新盖的两层砖楼平齐。房子未装修,砖瓦裸露在外,一楼墙上新挂上了吴谢宇奶奶的遗照,老人眼角含笑,看上去坚强、隐忍。

吴谢宇被捕前十余天,这位曾撑起一个家数十年的老人去世了。

这是个从来都不算富裕的村子,前些年才靠红木家具得以发展起来,在这个村子里,吴家也是不太幸运的家庭。谢添的自述中说道:“大姐夫(吴智)出生在仙游农村,家里人口较多,老少不齐,全靠婆婆一人操持,收入微薄,生活拮据。”

吴智的父亲39岁早逝,留下5个孩子,要强的母亲撑起了家。

吴智是家中长子,也是唯一的男丁。四女儿长到九个月时,因家里担心养不起而被狠心送走。吴母再嫁后,又养育了第6个孩子,一家7口住在潭边村一座单层土房。

吴家六兄妹,三妹和五妹在后天患上精神疾病。吴智注定要挑起家庭重担。

吴智的叔叔、大伯、父亲都是小到村干部、大到正科级的干部。在吴谢宇五姑父杜明海看来,这是聪明的、好胜的一家人。作为大哥,吴智必须努力,才能改变家族的命运。

他确实成为了有出息的人,成了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从福州大学毕业,在国营企业里站住脚跟。

这并非易事。同为潭边村人,媒体人连清川撰文回忆道,在他上大学的时代,度尾中学的录取率(包括中专、大专、师专)不超过10%,“而吴谢宇他爸比我还早得多”。

杜明海有些怕这位大哥,并非出于性格上的畏惧,他口中的大哥为人干脆,说话利落,也不爱炫耀。但“说实话我觉得有点配不上他们”。

杜明海很难和他们一家亲近——每次大哥在家,一起吃完晚饭,杜明海会早早地溜进房间,原因是不知道能聊什么,“他说他的工作,我说我的工作”。

那时候,他要去工地打工,脸上、手上都会沾满泥灰,全身脏兮兮地回来。大哥会关切地问一句:“你干这么多活,辛不辛苦,累不累?”大嫂会说句:“明海啊,怎么弄得这么脏?”杜明海往往回答,“只能干活啊,不干活怎么赚钱呢?”

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挣脱出身的泥泞
像挣脱开泥泞一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吴智和谢天琴皆走出了自己的出身,走出仙游。两个老乡在南平相识,1992年结为夫妻。

两年后,儿子吴谢宇在南平出生,两个相似的家庭在此处交汇。夫妻两人都渴望并用力地改变命运。

随后,吴智和谢天琴夫妇分别因工作来到福州马尾区和晋安区,各自得到了一套分配住房。日子不断向好,他们对儿子吴谢宇更持有厚望。

吴谢宇争气,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从母亲任教的中学考入福建名声斐然的福州一中,再至中国高等教育的金字塔尖北京大学。当初他父母的梦想是走出仙游,而他则顺利地走出了福建。

无疑,吴谢宇是谢天琴的骄傲,连谢天琴的学生都对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吴谢宇记忆深刻。尽管两人素未谋面,但谢老师在课堂上总免不了说起儿子的优秀,这位大哥哥认真好学的形象通过谢天琴频繁的讲述立在这名学生眼前:外语很好,在高中时考试总是年级第一,不玩手机,学习补课,考上了好大学。

吴谢宇的高中班主任郑晶感受到谢天琴对儿子的期待。“他母亲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当时谢宇竞选我们学校的某个荣誉职务,他其实非常优秀。但在作竞选演讲时,没有把他的成绩放在前面强调,所以落选了。”2016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郑晶推测,谢天琴可能有些不满。

吴谢宇从小就和母亲相处更多,过年或放假回仙游老家时,谢家邻居几乎没见过吴智的身影。邻居刘辉偶尔去串门,能看到吴谢宇和表哥一起在家里做功课,“很老实,不说话”。

有高中同学向媒体回忆,吴谢宇几乎每天都会跟母亲谢天琴打很长时间电话,事无巨细地汇报日常生活,这在男生中并不多见。

在更偏僻的潭边,吴谢宇大多时候只出现在一家三口春节回老家过年时,他们往往待上一两天,就回仙游县城或福州。吴智和谢天琴会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分发给亲戚和小孩子,杜明海记得“他们回家带很多吃的”。

更多时候,吴谢宇也是待在屋里看书、写作业。杜明海常看到吴谢宇在房间里看英语书,谢天琴也会指点一二。一次兴起,他问还在读初中的吴谢宇:“能不能考到高中?”吴谢宇的回答是:“考高中,那是手到擒来的事。”

评论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冲突?
杜明海心里清楚,吴家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紧密地围绕在一起了。9年里,这个家庭遭遇了3次重大的变故。

第一次是2010年,吴智因肝癌去世。福建传统讲究落叶归根,吴智回老家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月。那个月,谢天琴每周末会从福州回来照顾丈夫,吴谢宇则因学业繁忙从未回村探望。吴谢宇当时就展现了自己坚毅的一面,父亲去世后,他没请长假,很快就回到学校。“那个学期的期末成绩没有下降,好像还进步了。”班主任郑晶回忆。

吴智去世前,每年回家都会留下些钱,家中经济条件尚可。但吴智去世后,家中经济状况日益下滑,杜明海能感觉到被村里人看轻。直到两年后,谢天琴把吴谢宇考上北大的消息带回村里,杜明海发自内心的高兴,还把消息告诉了众多村人,“也算是风光一回”。

没过几年,更大、更难以置信的变故发生了。杜明海是在手机上看到那条新闻的,他的第一想法是:“怎么会这样?这个新闻是不是发错了?”

他冷静下来后思索,这确实解释了那年的反常。

吴智去世后,谢天琴会在每年清明和冬至回潭边祭奠丈夫。上午去祠堂,下午去山上挂坟。最后一次一起上山时,她不像过往般沉默,对杜明海说了些熨帖的话:“明海,这个家没有你的话,姊姊妹妹的,回来都看不到谁,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啊。”

到了2015年清明,谢天琴没回来。按往年习惯,如果错过清明,冬至她一定会来。但杜明海依然没等到大嫂,那年他独自扫了大哥的坟头,他以为大嫂和小宇已经一起出国了。

谢天琴消失了7个月。这7个月,她活在吴谢宇的叙述里,吴谢宇通过她的名义向亲友借款140余万。

在谢家邻居刘辉的记忆里,谢家人从福州回来后曾叙说吴谢宇可能的动机。他们透露,在以母亲名义举债前,吴谢宇就曾向母亲和舅舅借了很多钱,到后来,连母亲都让舅舅不要借钱给他了。

刘辉还转述了一名谢家人当时的说法:吴谢宇借钱是为了向当时交往的女朋友提亲,他似乎还曾将其带回福州,谢天琴应该知道。

案发前一段时间,吴谢宇确实暴露了对钱的需求。公开报道显示,2015年5月,吴谢宇去某英语平台领取荣誉毕业证书和高分奖学金,此前,他曾提出提前支取奖学金急用。

这条线索在姑父杜明海的叙述里有另一个版本。杜明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从亲戚那儿听说,小宇当年要留学,贷款几十万,被交往的女朋友把钱裹走,他想去找女朋友把钱要回,但妈妈阻止他,这才发生命案。

不同的叙述表明:钱和那个“女友”,或是引发母子冲突的导火索。据财新网2016年3月报道,吴谢宇此前爱上一名性工作者,两人还成为了男女朋友,吴谢宇曾拿出十几万彩礼向对方提亲,但吴谢宇失踪后,两人再无联系。

南方周末记者尝试向吴谢宇家属核实这条线索,未得到回复。吴谢宇的小姨则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们家人目前最好奇的是媒体报道中空白的那部分——孩子上北大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警方披露的信息里,吴谢宇2015年6月底就在淘宝上买好作案工具,这看起来是一场早有预谋的作案。

但杜明海仍坚信内侄是失手杀人。他觉得小宇当时应该“及时自首”。“如果当时他自首了,他还能顺利毕业,找到一份年薪百万的好工作。”杜明海喃喃念着。

吴家经历的又一场变故是不久前吴谢宇奶奶去世。

老人在2017年一次买菜时听别人说起这个消息,回村后,她双手端在胸前颤抖,哭着走进邻居家门,询问有无此事。邻居没有松口,但老人明白,天底下没那么巧的事。

不过,老人一如既往要强。杜明海没看到她流太多眼泪,忧虑却埋在心中,从那之后,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吴谢宇这个名字从此被一家人隐去,在每年春节、清明的团聚时刻,都不再被提起。

最后一段日子里,老人总说心脏不舒服,杜明海带她去度尾镇上看病,十余日后又转至仙游县城住了一月有余。此后回家过完年,又到镇上挂瓶,大约一个月后,就离世了。

老人离世前,杜明海想提起吴谢宇,却又如鲠在喉。他知道老人心里惦记着唯一的孙子,希望他有个落点。
共同的伤疤与黑洞
两家老人都被小心翼翼地隐瞒着这个消息。吴谢宇作为两家人的命运交汇点,曾是他们的骄傲,后来又成了他们无法痊愈的伤疤,以及共同的黑洞。

比吴谢宇在潭边村的奶奶幸运,他眼盲的外婆至今在儿子置办的大房子里与儿女孙辈同住,家人刻意保守着秘密,不希望她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吴谢宇被捕的消息传开后,来敲门的记者不在少数,同住的吴谢宇小姨战战兢兢。

就算她在为数不多的时候愿意为记者打开家门,理由也朴素得让人心碎:“第一次听到记者这样隐隐约约敲门,声音小到我几乎听不见,感受到了你的善意。”轻声说完这句话,她从一丝很小的门缝里挤身出来,轻轻合上门,请记者一起下楼。她生怕母亲注意到有陌生人到访。

施害方与受害方来自同一个家庭,这也意味着所有人的表达欲都被封死。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舅舅谢添有着这样的担忧:说他好也不是,说他不好也不是。吴谢宇被捕后,亲人中,只有他的姑父杜明海接受了媒体采访。那个感觉和他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的人。

有亲人曾因吴谢宇被牵连,被带到公安局数日,也有亲人表达过担忧:“欠下的一百多万债会不会要我们还?”杜明海没想过这个问题,他甚至觉得接受采访是高兴的——他希望能拉小宇一把。他接起记者、律师一个又一个电话。

这个来自四川的上门女婿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吴家一分子,“与其说是姑父,不如说是亲叔叔”。

直到2019年4月底,吴谢宇的大姑姑打来电话,让他别再管这事了。他有些伤心,觉得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己被当成了外人。

房子是他和这个家为数不多的联结。他明白,老人去世后,亲戚们会越来越少回来。

建房子绝不是什么省心的事,尤其对困难户而言。杜明海和去世不久的丈母娘都憋着一股气:“不能让村里人看轻。”在农村,房子更是种精神象征,特别是在家里连遭变故之后。

老太太拿出节省下的两万元,杜明海问本家亲戚借出点钱,政府给了近四万元补贴,断断续续建了两三年,新房终于建好。

早些年春节,家里人回来得多,房间不够,吴谢宇还要和三姑挤一间房。如今两层楼共6间房,却不再有那么多人回来了。

杜明海最后一次见吴谢宇,是在吴智的葬礼上。吴谢宇在家门前的长路上就哭了,是一种小声的、隐隐约约的啜泣。谢天琴没哭,但私下里也抹眼泪。

吴家屋前阡陌纵横,一直通向不远处的青山。春天的丘陵格外苍翠,吴智的墓就在南边那座树木茂密的山上。

杜明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是一个双人穴,大嫂谢天琴的骨灰至今还未落葬。福建人安土重迁,眼前这个四川女婿已被此地风俗影响,他想着,“所有人都要回来的,小宇也是一样,要回到这个祠堂”。

消失的那三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吴谢宇待在重庆。他以“小龙”的名字、男模的身份藏身于山城晦暗不明的众多夜场。他低调客气,小心翼翼地经营着和督察(男模管理者)的关系,说话上道,熟客不少,体现出高情商与忍耐的哲学。

失控的情况并不多见,前同事李东只记得他曾两次闹事,喝酒后在店里和其他男模大吵大叫。

他在重庆也有走得近的朋友。不过,李东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夜场是“人走茶凉”的地方,没有真正的“关系”,都靠钱来维系,“有时一个人直接消失,就没有联系了”。

在那儿,没有人在意他的过往、现在和未来。

但吴谢宇保留了自己过去所受高等教育的痕迹。他朋友圈里转发的、和客人谈天的内容大多离不开历史、政治、哲学、天文。他偶尔还和外国男模用英语对话,在夜场里,英语好令人惊艳,但也不是特别的加分项。

小姨试图揣摩他的想法:吴谢宇在那个地方可以藏身,可以过花天酒地的生活。

她还会偶尔想起,如果没有这件事,小宇前几年就已从北大毕业。谢天琴曾和她盘算,等孩子毕业了准备去美国,“我们都认为如果他有这个条件,学习那么好,到时候要去,他们母子俩决定。”

然而,命运中的意外比计划先来了。

(文中谢添、吴智、李东、刘辉为化名,南方周末记者王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评论

这个估计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了

评论

        “吴谢宇走向弑母深渊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过程。他不是职业罪犯,杀人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地位的改善。”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梳理一下时间线:

2012年9月,吴谢宇进入北京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2013年暑假,吴谢宇向至少两个朋友流露出想要自杀的念头。

2014年9月,吴谢宇参加了GRE考试,从他考试后为培训机构撰写的经验介绍看,似乎他又回到了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

2014年9月到2015年1月间的某个时间(大三上学期),根据吴谢宇某室友的女朋友透露,吴谢宇曾经为了读网络小说白天不起晚上不睡。

2015年3、4月间,吴谢宇借口家里有事,退掉了所有的课程,从北大宿舍消失,没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2015年7月初,吴谢宇回到福州,谢天琴向同事透露,吴谢宇将带着她一起去留学。

2015年7月11日,谢天琴遇害。

回头看看,吴谢宇走向弑母深渊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过程。他不是职业罪犯,杀人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地位的改善,他也清晰地知道,一旦走上这条路,他以前所拥有的那些都将是一场空:积极上进的形象,北大经管学院的名头,毕业后的大好前程,全都不复存在。而造成这一切的便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痛楚,只有通过自我毁灭才能缓解的痛楚。

杀人与自杀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20年前美国Columbine高中校园枪击案的凶手Dylon Klebold的母亲案发后一直沉浸在痛苦中,她无法理解自己的儿子为何变成了一个杀人恶魔。十多年后,她在一次演讲中说,虽然她还是无法理解儿子行凶的确切原因,但是她可以肯定Dylon Klebold的杀人行径不过是他自杀过程的一部分。Dylon Klebold本人为高智商,小学阶段是在一个专门为高智商儿童组织的特殊教育项目(CHIPS,Challenging High Intellectual Potential Students)中度过的。进入中学后,始终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的教学环境,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Columbine校园枪击案永久改变了美国的历史,成为很多感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学生模仿的对象,稍后的Virginia Tech的校园枪击案和Sandy Hook校园枪击案都能看到Columbine的影子。而吴谢宇案的发生,也在很多人的心中引起共鸣。就在传统媒体的热情渐渐消退的时候,知乎论坛相应的讨论依然非常热烈。让人不能不担心在不远的未来会有人重蹈吴谢宇的覆辙,但愿这只是洋洋杞人忧天。  (未完待续)

Columbine Memorial.jpg


<Columbine枪击案纪念图书馆  照片来自维基百科>



评论
跟帖的八卦很给力

评论
和高智商有毛关系,家长控制欲太强的可以看看,正常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评论


隔壁中文贴的童鞋们注意了

孩子不愿意学中文的 千万别逼着孩子学

评论
        “吴谢宇却不一样,他是典型的A型人格:整洁而富有条理,擅长管理和安排时间,想到做到,用另外一句话说,就是具备非凡的执行力,这是他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让他走向深渊的最后一个跳板。”

吴谢宇弑母的确切动机依然是一个迷,按照他的性格,也许他永远也不会说出来。洋洋这里只能根据一些能够相互印证的媒体报道推测一下。

吴谢宇进入大学之后,离开了自己母亲身边,他或许以为空间距离能够给他带来些许自由。然而现代通讯技术早已让北京和福州之间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化为乌有,他依然需要像一个中学生一样早请示晚汇报。大学一年下来,虽然他在学业上非常成功,但是依然不快乐。而最大的痛苦在于,这种不快乐根本没法向外人诉说,即便是高中时代的密友,也无法理解他的痛楚,他向同学说出想要自杀的念头,却没有得到像样的回应,在别人看来,像他这样志得意满的北大学子谈自杀很有些无病呻吟的味道。吴谢宇很快意识到没人能够理解自己,于是就不再深入,他的同学们也认为自己的开导起了作用。如果说吴谢宇是一列驶向悬崖的火车,这一年的暑假是他逃脱厄运的一次机会,如果他能够敞开心扉,而不是遮遮掩掩,如果他的同学能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紧追不舍询问,也许还有一丝转机。然而这次,幸运女神没有眷顾他。

吴谢宇很快找到了Plan B,他要出国留学,跟北京不同,美国和福州之间除了浩瀚的太平洋之外,更有森严的签证制度作为屏障。如果吴谢宇胆敢在北大对母亲出言不逊,谢天琴很可能跑到学校在院系领导面前指责他不孝(谢天琴虽然给人的印象非常低调,但是对于自己坚信正确的事情却毫不退让,高中时代某次吴谢宇评奖的时候落榜,她马上给主管老师打电话,单刀直入要求人家解释原因。),闹得满城风雨大家都下不了台。如果去了美国,谢天琴就很难这么做了。然而这么简单的事情显然瞒不过谢天琴,她于是要求一起去美国陪读。这也就是为何吴谢宇刚考完GRE的时候还雄心万丈,热情洋溢地为培训机构写备考经验介绍,没多长时间却缺陷入沉沦,没日没夜地看网络小说打发时间:要知道美国的大学不仅看你的GRE成绩,也看你本科阶段的成绩,他这样做显然是破罐子破摔,既然去了美国依然要生活在母亲的羽翼之下,那么出国留学的意义何在?去年的某个时间,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北大毕业生,在拉黑自己的父母6年之后发了一封长信指责他们对自己无休止的心理压迫。对于这对父母来说,这种打击无异于晴天霹雳,但是相对于谢天琴,他们又幸运很多。留学计划破产,让吴谢宇失去了另外一个扭转命运的机会。

2015年初的寒假,应该是谢天琴和吴谢宇母子修补关系最后的一次机会,然而等待中的奇迹终于没有出现,两个人的心理对抗依然照旧。回到北大之后,吴谢宇很快退掉了所有的课程,从宿舍里消失。至此吴谢宇彻底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大量缺课缺考的后果不但是留学无望,就连毕业都会成为问题。如果他只是无法暂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其实可以选择休学一年,在大学里这样做并不罕见,然而他只是一走了之,显然已经做好与过去的吴谢宇一刀两断的心理准备,这在某种程度上跟自杀没有什么区别。过去那个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的吴谢宇让他感到羞愧和恶心。他要开始新的生活,哪怕是生活在地狱和深渊当中。

常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绝望的心态,看到很多评论说,哎呀,他为什么这样做,等他一毕业,经济独立了,不就可以彻底摆脱母亲了吗,何必走到弑母的道路上去?这里我们再回到Columbine的主凶Dylon Klebold上来,他行凶的时候已经毕业在即,他参加了毕业舞会,他也申请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甚至还预付了学校宿舍的租金,高中时代的那些欺凌他的同学无论是多么恶劣,将来也不会再有什么交集,然而他依然要那么做,他觉得Columbine高中摧毁了自己的人格,生活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他要报复。只要想一想一个把学业,把成绩当成毕生努力目标的人能够义无返顾地旷课缺考,就能体会出吴谢宇当时破釜沉舟的决心,或者说生无可恋的绝望情绪。

很多人纠结的另外一个谜团是:就算吴谢宇自己感到受尽委屈,难道一定要把母亲杀掉吗?很多人在家庭里受到的精神或肉体的虐待比吴谢宇严重多了,最后不一样全身而退?我想,在这件事上吴谢宇的高智商再次让他作出与众不同的决定:前面说过像他这样的人天生就是蔑视权威,各种不成文的条条框框,不管是公序良俗还是陈规陋习,对他们的约束都非常有限。比如Steve Jobs, 苹果公司上市的时候,有些老员工一分钱的股票都没拿到,而这些员工的家人其实早就计划好如何花这笔钱了,另外一位公司创始人Steve Wozniak找他理论的时候,Jobs居然非常坦然,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亏欠,后来还是Wozniak自掏腰包补偿了那些员工。所以说,比起普通人来吴谢宇更容易跨过这道坎儿,当他觉得自己所有的出路都被谢天琴掐断的时候,比普通人更容易产生杀害母亲的想法。

当然了,有这样的想法是一回事,实际上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知乎讨论组中有好几个用户透露自己有过类似想法,当然就像唐僧说的那样:悟空想吃我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并没有真的实施。可谓有贼心没贼胆,就像每到新年,大家都要许下无数愿望,立下好多决心:今年要减肥,今年再也不迷恋手机,今年再也不在网上荒废时间云云,然后最终却一切照旧。吴谢宇却不一样,他是典型的A型人格:整洁而富有条理,擅长管理和安排时间,想到做到,用另外一句话说,就是具备非凡的执行力,这是他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让他走向深渊的最后一个跳板。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做父母的要好好反思如何跟自己的子女沟通互动,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相互信任的关系。当然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没有现成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可供借鉴,更多是靠父母的直觉,靠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如本能一般的爱。洋洋这里只能说一些简单的原则:

第一,你其实并不拥有你的孩子,他们自己拥有自己。父母只有在孩子年幼无知的时候给他们辅助和支持的义务,而没有在他们长大后依然指手划脚的权利。

第二,孩子不是父母实现自己野心的工具,他们不是父母的2.0版。

第三,不要指望《孝经》,《弟子规》之类的陈词滥调能够创造奇迹,这些东西只会让父母产生虚幻的高人一等的感觉,不利于跟子女之间平等沟通对话。

第四,对于雄心勃勃的虎爸虎妈们来说,不妨要试试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既可能成为郎朗、李云迪,也可能成为吴谢宇。

杜牧在《阿房宫赋》最后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共勉之!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

去哪里recycle lego

澳大利亚家里有几大箱子,都打乱了,也不玩了,咋办?哪里要? 评论 我看到慈善二手店里有的卖的,估计是捐的 评论 送人,很多孩子喜欢 评论 留着吧,万一孩子又想起来玩儿了呢。 我家很 ...

小学教育

小孩现在Y3,请问到底什么时候报名OC?

澳大利亚今天收到学校邮件关于OC和精英考试变化的通知,有点不懂,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报名OC? 是今年的11月到明年2月报名5月的考试吗?然后考试通过的话是2026年入读? 所以OC课程是五年级才 ...

小学教育

Year2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澳大利亚孩子是2年级…就是不喜欢读书,阅读理解题做的很不好. 想请教大家推荐好的阅读理解的册子带着在家多做…再逼着读书…好无奈…谢谢大家了 评论 試試看先看電影或者舞台劇,如果有 ...

小学教育

网上练习题平台

澳大利亚感觉围绕澳洲教学大纲的网上练习题平台不多,我所知道的是IXL和Study Ladder。IXL的重复练习是优点也是缺点,比较枯燥。Study Ladder的练习题感觉偏向简单。 还有别的推荐吗? 评论 我有 ...

小学教育

Castle Hill到Sydney Boys 路程时间多长

澳大利亚有人知道山区 Castle Hill到Sydney Boys乘坐M2巴士和Tram单程需要多长时间吗 评论 door to door 1小时10分钟 到 1小时30分钟,视路况和你家到公车站 ,地铁站的情况而定。 评论 这只能是最短最快 ...

小学教育

Zac Power 这套书到底有几本啊

澳大利亚怎么在图书馆搜了下感觉有十几二十本?请问有顺序吗 要按顺序看吗 还是每本一个故事随便先看哪本都行呀 谢谢 评论 不需要按照顺序来。我儿子都是随便借的,读起来也没事问题 评 ...

小学教育

VIC 2016年奖学金互助贴

澳大利亚Haileybury 今年又要开考了。 依然用的是Edutest. 目前在读三五,八年级的学生可以参加。 6月3日报名开始,7月27,28号两天考试, Students who are currently in Years 3, 5 and 8 in 2024 are invited to par ...

小学教育

小学生下课自己回家手表问题

澳大利亚小朋友四年级,想让她下课自己回家,学校离家不远,但想给她个手表什么的,apple watch太鬼了,请问有什么简单点的手表她可以用,可以电话家长,我们也可以定位置她的?没有其他什 ...

小学教育

问一个小白的问题,OC考试怎么看时间

澳大利亚考场是不是有挂钟还是电子钟?允许考生自己带电子手表Count down吗? 谢谢 评论 考场有钟。考生自己可以带传统手表。 评论 考场有挂钟,但可能离得很远,看不清楚。老师理论上还有 ...

小学教育

低龄儿童的课外

澳大利亚想了解一下孩子们课外都干些什么,大概多少时间。起因是孩子抱怨说没时间好好玩。女孩6岁二年级。没有太多学校的作业(读一本小书,oral presentation什么的)。 上了一个kumon数学,一周 ...

小学教育

请教应该选择哪个小学

澳大利亚请教north rokcs public, Matthew Pearce Public, Murray Farm Public, artarmon public,carlingford west public,哪个小学更适合国内刚来的小朋友,四年级男孩。希望学校能抓得紧。或者其他还有推荐小学吗 评 ...

小学教育

墨尔本私校男孩选择男校还是混校呢

澳大利亚请问大家,墨尔本私校男孩选择男校呢,还是混校呢?不考虑离家近的问题。 还在ELC阶段,性格就是普通小男孩。我们对学术挺看重的。 男校是Trinity 混校是St Leonards和Haileybury brighton ...

小学教育

小女孩之间的问题

澳大利亚老大男孩,一路从来没怎么遇到过啥社交上的drama。老二女孩,各种drama,请教父母有啥有啥高招经验分享。 三年级女孩,从prep 开始有几个小女孩一起完,都挺好的,有两三个可能平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