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SMH的新闻我觉得写的非常好,其中有很多观点虽然不是新鲜的东西,但是组织的很好,很有感染力,读读相信会对各位家长有帮助。
============================================================
Parents must learn dangers of speeding at home
Josephine Tovey, Amy McNeilage
Published: June 16, 2013 - 3:00AM
Virus of hurry: Modern parents need to realise there is plenty of time for their kids to grow up.
Photo: Getty Images
直升机家长(Helicopter Parents)通常会事无巨细的管着他们的孩子,过分关心他们孩子的学业表现,并且会把育儿当作是一场竞争性的体育比赛。对此,Wendy Mogel的忠告很简单:你这样做不会对孩子有帮助。
Wendy Mogel是美国洛杉矶的儿童心理学家,同时还是畅销书作家,她说,现代中产阶级家长们对子女的养育形式太过失控以至于让当今的很多青少年们进入大学之后就像茶杯一样非常“易碎”。
Mogel说:“这些年轻人太过脆弱以至于让他们一开始就萎靡不振,他们不喜欢大学里的教授,他们只会自暴自弃。”“而且,这些”易碎的”年轻人们因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在负荷着学业的重压而被过度消耗,他们已经丧失了内心对于学习的愉悦,他们不会挑战教授们的权威,他们也不再想在学习上动脑筋了。”
Mogel写了一本畅销书叫做【The Blessing of a B Minus】,她和其他很多鼓吹要有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孩子养育的支持者们一起将本周来悉尼参加一个国家会议-Young Minds conference。
她说,培养有适应能力和有个性的人,而不是培养一个有着完美学校成绩的人,才是做父母养育孩子的目标。
Mogel女士所担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目前让那些根本没有学习困难问题的孩子进行私人补习的盛行,因为那些并没有学习困难孩子的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完美。
她说:“这有点像,在某些领域,当孩子们的表现如果是平均水平而不是高于平均水平的话,家长们就认为孩子们有智力方面的问题。”
“这就让孩子们丧失了发展学习持久力的机会,学习上的持久力是一种坚持、好奇、自我控制和乐观的精神。”
Carl Honore是2008年畅销书【Under Pressure】的作者,他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创造了一个词叫做SLOW PARENTING(不着急的子女养育),这是指一种鼓励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步调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探索这个世界的理念。
“我们一定要了解养育孩子不是一场竞争性的体育比赛,子女养育不是一种产品开发,养育孩子也不是一个项目管理。”Honore先生说;"这是关乎于把一个心智健全的均衡方式重新带回到家庭里的概念,因为现在似乎急功近利的病毒已经感染了我们养育孩子的方法了。”
“现在的孩子们经常是一出生可以下地爬开始,就开始看Baby Einstein的DVD、听莫扎特的音乐,参加刺激他们大脑发育的宝宝语言课程还有中文语言课程。我们已经在把孩子们的童年变成了一场通向完美的竞赛。”
This story was found at: http://www.smh.com.au/national/p ... 20130615-2oay4.html
评论
赞同
评论
听起来很舒服。
评论
赞同
评论
望子成龙千万要不得啊。
评论
让我想起那本著名的<孩子你慢慢来>
评论
但是,现实里,做起来挺难的
评论
说得真好,但是学校的report下来,如果真的不在中上,还是会担心的。
评论
什么样的孩子才在REPORT中排的上 上的呢?
评论
很多华人的都可以。
评论
为啥不取消补习学校呢?真的是愈演愈烈的补习风啊,我也觉得是严重摧残儿童。只有安慰自己只是这段时间,忍耐一下就过去了 儿子每天说是Child labour, 我觉得自己是child abuse 可是真的也不敢放手
评论
学校不给作业, 家长不给压力, 孩子的时间应该用在哪里? 他们如果能够自由选择, 一定是电脑占大多数, 这难道就是适合孩子的?
评论
取消也会不公平的,因为每个父母不一样。可补习可能还公平点呢
评论
嗯,我们无法全盘接受洋人们Slow Parenting的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在妄图通向perfection的路上想一想slow parenting,肯定是有好处的,因为想要有完美学校成绩记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痴心妄想,而是对将来的人生也没啥用处。
真正记部分要紧的在心里了,就不会去多想“啊,做起来很难”的了。。。
评论
一股轻风。
评论
对您还赶趟儿吗?快考大学了吧?正紧张呢,可不能放松。
评论
“孩子哈,你慢些走,慢些走“
评论
很赞同。
评论
早了,刚10年级。
评论
我数数手指头。。。
高一哈?
评论
好帖,贊一個。
评论
说得真好
可又有几个能做到呢
孩子成绩不好 爸妈的最担心
有几个能放松心态
说一句 无所谓 下次努力
哎。。。
评论
是啊,初中三年,玩的天昏地黑,今年自己开始织网补漏
评论
好孩子,自己知道学习了。
更验证了学者关于开始慢,但有延续性的观点。
没歪楼,安慰啊!
评论
说这些有个P用!我们当然知道逼孩子是很愚蠢的,但问题是社会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成长了么?这么多这么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到底是学校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还是社会的责任?私校只对富人开放,穷人的孩子不补习还有什么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参加的机会?而且社会如此现实,不好好学习出路很多吗?和白人拼体力还是和难民比吃福利?如果我不想我的孩子将来靠出卖体力过活,不以啃老啃社会为人生目标,周围能有群不吸毒不酗酒不欠钱有家可归有正当兴趣爱好的朋友,作为家长我能做什么?
有时候觉得专家说的都是废话,从不考虑社会现实。我连送我孩子上学都觉得没必要呢,我也赞成孩子要学习的生活的技能与人相处的技巧还有良好的道德品范。我想从小就带着他周游列国,设想让他就在一个什么渔村孤岛学会打渔晒网,砍柴造房,但是什么?这世界上居然有房租这回事?居然有medicare这回事?居然买根斧头砍柴都要一个叫钱的东西?居然媳妇儿生孩子也要花钱?居然还有以一种叫牙医的看两眼就要卖裤子才给得起钱?
于是望着学校门口川流不息的补习大军,只好摇头叹气加入。什么补不是补?澳洲现在提倡的教育法和教育理论基础对实施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更高更难,刚刚那个什么文章看的讨论家庭作业,我们其实从KINDER和幼儿园开始就要给孩子“家庭作业、大作业”了,现行的的教育理论推翻了以前Piaget,把Vygotsky推上神坛,现在在全国提倡推广和流行的教育法遵从了Reggio Emilia的体系,其中很总要的一项教学法就是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回家里,把从家里学到的知识带到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从出生就开始了,和孩子成长的环境,文化传统和家庭不可分割。但是这套教学法,完全依赖于从业人员以及家长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讲究的所谓scaffolding,scaffolding这个说起来很美好,但事实上如果老师没有专业的知识和眼光,看不到孩子的兴趣点长处,不知道孩子需要哪种协助或者没有专业的手段来帮助他达到更高阶段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都是白瞎好吗?而且教学法要求的“循环型”“可持续性” 在澳洲这破旮旯属于是放P 行吗?小学开始老师就一年一换,老师之间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去交流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和看法,每一年孩子都在面临断层,最后所谓“无系统教学法“出来的就是没有教学大纲的混乱教学。个别好的学校还可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想送孩子去好的私校或者知名公校,毕竟那里的老师一干就是很多年,通常老师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孩子的教育有连贯性,而且这种学校一般课内外活动都多,家长省心也省钱。
但是我们这些普通学校的孩子怎么办?那些烂学校的怎么办?当成绩成为把自己划分到安全系数更高的阶层的指标之后,家长其实都是被逼的。
评论
我在想金融专家玩不好投资,教育专家能教好孩子吗?
评论
我们家孩子出生前开始听莫扎特的音乐,可 3岁才开始看Baby Einstein的DVD,是不是已经晚了。。。
评论
是,延续性持久性是挺关键的。
回想我自己就是有点进大学后学习提不起精神来,后继乏力,就是文中说的,前面消耗过度,burnt out了。。。
这个东西如何要保持的确重要。
评论
孩子家长不管是不可能突出的好的,家长可以淡定是何其不容易啊
评论
码这么多字,虽然有点激愤,但是说的有道理的。
孩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家长会有不同的期望和做法,这些东西我把他们理解成过来人们的提醒,即便目前无法全部接受,时不时看看,将来说不定就能用到一部分,为我所用就好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