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炸药奖的不一定就是好的科学家。比如发现超导的,只是机遇好而已
评论
以前在哪里看的一个观点, 说炸药奖采用的是"非功不候"的思想,并非看重"能". 而"功"这个东西在前沿尖端的地方, 偶然性很大.
评论
问一下,什么条件可以上亿吨工学?
住其学区里就行了?还是有什么入学考试之类的条件?
评论
我只佩服这40年代的老师讲话可以这么刻薄
评论
这算什么,俺们小学都有被老师打屁屁的经历呢。
评论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上海)70年代80年代,小学老师中学老师讲话刻薄的,甚至写在学生手册上的,不稀奇。
评论
是哦。小时候再差也能混个‘懂礼貌,有潜力’的评语
评论
录取原则
伊顿过去是贵族学校,世家子弟出生后即要注册。现在,学校里的贵族所剩无几,所以“贵族”实际已变成“昂贵一族”的代称。伊顿属于私立学校,原则上是面向公众招生,但要符合“财”、“才”二字才行。一个学生每年两万多英镑的学费(包括住宿费),令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据统计,英国每400名男孩中,只有一名能进入一般的公学读书,但要进入伊顿公学的,则每1,500名男孩中才有一人。有些英国的名门望族为了让子弟能进入伊顿读书,每当有男婴出生,便凭"出生证"向伊顿公学报名排队, 希望到孩子长到12岁时能够入学。
因此,每年报考伊顿公学的学生也就是1000余名,通过严格考试和面试后,录取250多人。
伊顿公学学生(3张)
主要生源
报考伊顿也是有条件的。私立小学的优秀学生是主要生源。私立小学与伊顿一样,也是条件好、学费昂贵,中产阶级家庭少有问津。
其次是公立小学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有意培养,校方也会给予报考私立中学的建议。
海外学生也能报考伊顿。伊顿公学曾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的首选,从印度王子到阿拉伯王子,人人一口“伊顿”口音,见了面不谈国事,先称兄道弟弄清楚对方在校的年头辈分,以及住在伊顿的宿舍楼和房间号,关系就拉近了许多。伊顿现在虽然有王子头衔、后面跟着仆人的人物少见了,但出身大有来历者仍不乏其人。美国的富豪、亚洲的赌王,都把孩子送到这里。
http://baike.baidu.com/view/67726.htm
评论
内容怎么联系到题目?请楼主明示。我思维比较慢
评论
不是吧。我从小就被老师很客气地评语“有潜力可挖”。就是至今没挖出来而已
评论
+1
评论
老师家长会评语:
你家孩子很聪明 = 笨的跟猪一样
你家孩子本质不坏 = 这个混蛋怎么还不死
你家孩子兴趣很广泛 = 除了学习妈的其它的都会
你家孩子很有潜力 = 我们班有这个人吗?!
你家孩子考大学可能比较难 = 一线本科
你家孩子怎么这么难管 = 学生喜欢他超过喜欢我,妈的
你家孩子早恋了 = 我约他被拒绝了
老师,老湿!
评论
瓜瓜好像是伊顿的吧
评论
评论
没有可比性。
评论
早就有英国人做过统计,该国多少政经科技文艺达人是几个著名公校毕业的。
不过这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评论
前一阵看到微博上有一则,有点意思,大意是:
老是在抱怨中国的教育制度耽误了他们孩子的父母,首先要检讨的是他们自己的基因。
也就是说,任何怪罪于制度害了孩子的方向基本都是错的,正确的方向是,自己孩子学业没长进,或者长大了成为普通人没牛起来,那么99.99999999999999%是因为父母自己的基因不行,而不是什么制度问题啦,中国教育啦,BLAHBLAHBLAH。。。
评论
瓜瓜他爸说瓜瓜拿的伊顿全额奖学金。
评论
一个学生每年两万多还包了住宿。
评论
基因好的孩子笨不到那里去。能上伊顿公学的,不可能有基因差的,加上家里的条件和关系,混得好不稀奇。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好坏,是考验当中的50% (包括智商,家里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能否超过其他国家。否则,以我之愚见,只能是个案。
评论
现实中是大部分人基因都差不太多,真是遇上那超常的,也断不会因为家长要求考OC,精英给耽误了吧!
评论
题目改了吧。这个离中国家长太遥远了。
评论
上亿吨的是不是跟澳洲上那个geelong grammar的差不多概念?
评论
伊顿公学的著名校友 http://www.etoncollege.com/ListsOfFamousOEs.aspx
不过,这种贵族男校肯定bully更厉害,就不是弹小JJ那么简单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