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怎样和5岁的孩子谈死亡?

在澳大利亚小学教育




妹妹最近对这个十分感兴趣,几周前我带她去放风筝的时候经过一个墓地,她问我这是什么,我告诉她这是为了纪念战争中死去的战士。
晚上睡觉的时候,她问我:“为什么死了要埋在地下?”
我很科学地说:“不埋掉就会变臭的。”
妹妹说:“怎么埋掉?”
我说:“装在一个盒子里。”
妹妹说:“要装在一个很大的盒子里吧?”
然后她就忧心忡忡,哭丧着脸:“我很怕,我怕变老,我怕死掉。为什么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我以后都会死掉?“
我立马换掉科学的嘴脸,安慰她:”没关系,死了就会去天堂的,我们还会在一起。“
妹妹说:“怎么去?”
我说:“变成天使,长出翅膀,飞到天堂。“
妹妹:“那我还会讲话吗?可以跟妈妈抱抱吗?“
我说:“会的,会的。“

第二天晚饭,妹妹告诉爸爸:“我很想死,因为死了就会变成天使。“


评论
哈哈哈

还是怕死的好

评论


生命是一个循环
无论活着还是天使
都要珍惜当前的一切

告诉他,她就是最可爱的一个天使,现在降临到自己家,要和爸爸妈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评论
很多孩子已经经验到诸如亲人过世、宠物死亡等各种生命无法延续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一定要刨根寻底地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面对这些追问,家长应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要不要说明真相,以及如何说明?   要想做出合理的说明,首先就必须深入了解儿童对待死亡的认知状况。在这方面,匈牙利的心理学家玛丽亚·耐基的实验堪称经典。1948年,她调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3~5岁阶段,此时期的孩子认为“死亡”就好像睡觉或去很遥远的地方玩一样,所以认为一天当中可能会有多次体验死的感觉,如爸爸去上班了,妈妈不在了。死去者只不过是暂时地离开,并没有完全消失。死去就如同睡觉一样,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死去的人可以再回转过来,这之间并无任何的矛盾可言。一般的情况下,此时期的儿童几乎将死亡看作是生存的一部分,你死掉一会儿,又醒来一会儿,接着又会死掉一会儿。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在5~9岁阶段,这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自己的身上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他到哪里去了?他还能变成什么?他为什么要死?而且有时因为别人的死亡,他们会心生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在亲人死亡之后。
  第三阶段是在9~12岁阶段,这时期的孩子已经知道死是人一生都不可避免的,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其中自然包括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的事实。他们已经开始不再把死亡看成是一种外在力量,而看成是一种生命固有的必然现象。人都会慢慢地变老、生病,最后走向死亡。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孩子而言,死亡与黑暗联系在一起,从而具有了某种神秘的色彩。这时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地去避免死亡,例如,有病时会主动要求吃药,甚至能忍痛要求打针,配合父母主动治疗,也会尽自己所能,尽量躲避来自生存环境中能意识到的危险。
  基于以上的实验结果,真正需要父母对死亡做出解释的孩子是处于5~12岁阶段的。正因为死亡问题对孩子的心理或性格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父母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必须非常谨慎小心。适当的做法是,生活里,不要刻意去避免谈到死亡的问题,更不要压抑孩子哀伤的心理,让孩子自然表现出沮丧、气愤、流泪、内疚、反抗等情绪。不要禁止孩子对死亡产生的怀疑、流泪、发问以及孩子对此提出的不同意见和疑问,父母尊重孩子对死、生意义的不同见解,不要给予孩子种种对待死亡的错误印象,或用类似童话的那种半真半假的说法解释死亡。
  面对孩子的发问,一般的父母常常会用到以下的几种解释,我们首先就对此进行分别讨论:
  第一种,把“死亡”捏造成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很多的父母喜欢这样做,受故事的诱惑,孩子很容易信以为真地掉进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而将“死亡”残酷的一面忘得干干净净。父母以为用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得孩子永远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将他们永远保护在没用伤痛的世界里。但这决不是一种健康的手法,因为往后他们很可能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
  第二种,父母常会用“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也因此消除了失去亲人或宠物的不安和伤心。但或许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死者,怎么去那么久?而产生抱怨,或认为他们不跟自己说声“再见”就走而怀恨在心,所以父母用旅行来代替死亡告诉孩子,也不是一种很恰当的方法。
  第三种,把死比喻成“睡觉”,很多大人会跟孩子说死亡就是“安安静静的睡觉,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在这样的描述中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关于这点,身为父母的应该特别注意,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眠,甚至恐惧一睡就会不起,所以要帮助孩子理清死亡与睡眠的差别。
  尽管以上三种例子都是父母较常用的,但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常用的方法都存在着问题。那么,究竟哪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呢?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然而亲切地给孩子讲述事实的真相。在对孩子进行说明时,父母可以用植物来做比喻,花草通常会在春天、夏天的时候生长,到了秋冬时却会一一的凋谢,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样,会有生长、茂盛及死亡等时期。同时应尽量避免去使用可怕、恐怖的语句和神情,温和的语调、简单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态度。另外要注意的是,谈论的重点也应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一面,而非在死亡病态上。如此,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且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总之,解释死亡的最好原则就是:将事实明白且清楚地告诉孩子。以下提供一个简单的范例,可供家长参考:
   孩子:爸爸,妈妈,你们会死吗?
   父母:是的,我们会死的。我们现在身体很好,而且你年纪小,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我们还不想死;当你长大后,你便不需要我们来照顾你了,即使我们上了年纪死了,我们仍会彼此想念的。这当然使人很难过,但也没什幺,因为那时你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如果我们在你没有长大的时候死去,我们会让叔叔、阿姨来照料你。他们无法取代我们,但他们会帮助你的,就像我们做的那样。如果我们现在死去,我们会感到伤心,因为我们不能帮助你,分享你的快乐。但你将永远拥有我们的爱,这是最重要的事,而且因为我们爱你,叔叔和阿姨也会爱你的。我们无法预见或阻止我们的死亡,在你活着的时候,我们总有一天要死的,但我们现在尽可以享受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们死了之后,你便拥有了这些美好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永远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死者与生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爱,这是唯一不变的,也是唯一的意义。”所以父母在回答有关死亡的问题时,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多给孩子一份爱,用爱弥补他心中所失去的、用爱消除他心中所恐惧的

评论
给楼主几个例子,都是我教过的孩子,在接触到死亡这个话题后说的。
1, Charlie------," I went to papa's funeral on the weekend, he is with  Steve Irwin( we all know him for sure) and Mufasa(Simba's dad in the lion king you know) now."
2. Cyrah-------you know you have to be good all the time, because when you die, if you have been good , you go up( means to heaven), if you are bad, you go down! (  to hell I suppose.)
3. Alex-----everything dies, when you die you die, THAT'S IT!!!!!
another example about reincarnation:
Elena----after you die you turn into a fairy, just like the little mermaid. ( I think she made that one up)

评论
我家的小鸡死了,姐姐(七岁)哭得好伤心, 做了小盒子埋了,还插上小牌子.
那个弟弟就没心没肺的,只会捣乱.

评论


3号小朋友的回答常见吗?

另,小朋友的答案应该和家长灌输有关吧?

评论
怎么跟孩子解释死亡这回事,取决于家长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我对自己的反省就是,我不是非常坚信某种宗教,也对该信仰系统下对于生命的诠释不了解,以至于给孩子灌输了似是而非的概念,把小家伙带沟里去了。

评论
看到lz和她家宝宝解释的最后几句突然好感动~~
鼻子酸酸的~~>"<~

评论
Alex is a very smart kid, I wouldn't say his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death will be common for the 4-5 age group.
Yes, parents do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not just in this case.
Most of the time, I found it easier to talk to children if their parents are open and supportive to discussions of some sensitive or depressing issues, such as death, giving birth, break-up, divorce ect.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

请推荐暑期网上练习题

澳大利亚暑假太长了,不能总是天天玩pad,请推荐网上练习题,数学和逻辑都可以,免费收费都可以,过了年就五年级了,加分感谢! 评论 隔壁的Brilliant,做做logic 1或者叫foundation可以为thinki ...

小学教育

中文作业相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吗?

澳大利亚孩子上中文学校,假期有点作业,是复习课文日月潭。我检查完后,孩子问了一个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听了就哈哈大笑。 我问他,你觉得呢。他说课文 ...

小学教育

家长们来说说,可以接受吗

澳大利亚前提是孩子小时候读书还可以,不是读书很差的孩子。 如果孩子长大以后做的是咖啡师,拧气球的entertainer, 厨师(或者烘培师)或者一些不需要高学历的工作,而不是去从事法,医,或 ...

小学教育

何为卷?

澳大利亚这几天好几个帖子都以卷为主题。究竟什么为卷?在说卷之前有没有想过究竟何种情况就算卷? 我来抛砖引玉一下。如果你想法不同,欢迎分享。如果你是阴阳怪气的,来吵架的,请为 ...

小学教育

2024 HSC 排名出来了

澳大利亚2024 HSC high school 排名出来了 1. north sydney boy 2. James Rouses 3. Sydney Grammar 评论 你这是怎么知道的? 教育局的系统又给黑了? 评论 4, Normanhurst’s 5,Reddam house 6. Baulkham hills 7. Hornsby girl 8. Nor ...

小学教育

考上Oc的我们来说说到底真题做得怎样

澳大利亚是真实的事情,匿名是因为不想大家看到ID. 孩子没去补习班但家里有比较厉害的Teen所以会帮老二时不时讲题。2021-2023的oc真题数学平均错9个,TS 平均错6-8个,英文因为没有全部真题所以 ...

小学教育

Principal award 算什么?

澳大利亚今天最后一天,去办公室拿了school report。成绩是预料中的不错。注意到有一个principal award。其实去年也有。 还有一个是principal reading award。 去年也有。 我一直觉得大多数小盆友只要升 ...

小学教育

女儿开始要求买比基尼了

澳大利亚11年级,放假后和同学去BEACH玩,打电话问说要买比基尼,我说拍个照来看看,一看就晕了,觉得11年级的孩子穿那么少不合适,就没让她买。 大家的看法呢? 评论 那小姑娘穿啥,连体 ...

小学教育

接下去准备全家和小孩只用普通话交流了

澳大利亚小学低年级,来了这里两年多,似乎已经是英文思维,脱口而出都是英文了。 明年转去一个新学校,基本上也没什么华人,现在给他报的线上中文课也越来越不喜欢了,这样下去肯定不 ...

小学教育

澳洲真的也是越来越卷了

澳大利亚刚刚岀生不久的孩子,父母居然也要早早把申请交到心仪的私校去排队了,是中学哦。真是难以想象。 评论 我知道怀孕就去排队的。 评论 男孩不是一直这样么 评论 這個沒用,都要出 ...

小学教育

儿子在学校有个好朋友特别爱撒谎

澳大利亚最近放学,小朋友经常跟我提起他的一个好朋友,印度裔,很聪明,但特别喜欢吹牛和撒谎。四年级,吹自己有一个2m follower的油管频道,家里有这有那的,很多一听就是撒谎,全班同学 ...

小学教育

求selective作文的优秀范文。谢谢

澳大利亚我的想法是,各种类型的优秀作文多让孩子看看,能背两句那就更好了。不知道哪位家长有资源,或有推荐的书籍。谢谢啦。 评论 你应该找不到,套路学校OC老师会教,0c班作业写作是大头 ...

小学教育

如果私校不要钱…

澳大利亚看到隔壁有帖子问关于Abbotts的,想到这问题,如果顶私通过考试等拿到了全额奖学金(等价于免费),对于考上顶私和顶精(英?)的学生来说,会怎么选?也就是说把钱这个因素排除 ...

小学教育

preuni奖学金

澳大利亚考到了50%折扣,有人知道最高的是多少折扣吗?75%?不知道今年有多少人考这个。 评论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评论 这个折扣不错啊,不知道preuni 还可以考奖学金。我们就是上传了oc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