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原创:国际贸易战争的新纪元:对印钱速度的。。(更新20220930)

在澳大利亚证券外汇







什么是印钱? 政府发行零利率债券, 大部分由央行直接买下。 当然, 央行也可以直接出手从市场购买债券。

什么是零利率? 名义利率为零或略大于零。 低风险贷款的实际利率为 2% 左右,而存款利率接近零。

目前主要欧美国家已经实施零利率。 零利率让政府债务躲开了“复合效应”,避免了巨额利息支出,但这是一条不归路。

政府债务不可避免会越来越大,而且在巨大的天灾人祸面前将急剧增长。

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政府上调利率,已发行的(零利率)债券就会巨幅贬值。 而又因为已经发行了天量债券,任何贬值都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目前的印钱规模并不大, 即便是日本, 也只有 GDP 的 300%。 如果利率上调0.1%, 导致债券贬值 1%, 就意味着整体债券贬值幅度为 GDP 的 3%。 而如果印钱规模再大十倍, 变成 3000%。 这时候, 利率上调0.1%, 就意味着整体债券贬值幅度为 GDP 的 30%

这些债券的很大一部分由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其它基金持有。 这样,任何社会都难以承受债券巨幅贬值的冲击。

所以,零利率将永恒存在。


印钱速度,取决于商品的供需平衡。 供不应求(也就是通货膨胀)则减少印钱的速度,甚至由央行卖出债券。 供大于求时则根据政府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印钱。

对任何一个国家, 生产大于消费则经济蓬勃发展, 生产小于消费则国力衰退。

对于任何国家, 只要存在高额贸易赤字, 关税保护就至关重要。

对于任何国家, 只要存在高额贸易顺差, 就应该大力推动全球化, 消除关税壁垒。

这便是国际贸易战争的新纪元。


PS 1: 高科技公司迟早会杀入金融业。 这方面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AFTERPAY,谷歌苹果三星支付,罗宾汉,特斯拉丰田和GM汽车保险,等等。 高科技能够大幅度降低金融成本,从而拉低手续费。所以, 低风险贷款的实际利率将不断下降。

PS 2: S&P 500 的市盈率(PE Ratio)目前是 37. 相当于每年 2.7% 利润率。 这远远高于存款和低风险债券利率。 所以, 美国股市没有泡沫。

PS 3: 届时,所谓贷款利息,实际上更类似于“手续费”。而存款利率也将永远接近零。

PS 4: 从某种角度看,现金和债券将不断贬值。

【20201225】

要抑制贫富差距,一个比较现实的办法是高额分级遗产税(赠与税)。例如,一万美元以上10%,十万20%,百万30%,千万40%,一亿50%,十亿60%,百亿70%,千亿80%,万亿90%(马一龙很快就会万亿)。富人要想避开遗产税,就得把钱消费掉。(我个人认为应该取消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大幅度调高 GST 和 地税。美国德克萨斯州已经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取消 11.5%的州级个人所得税,但需要缴纳 2.5% 房产税)

======

负利率并不能促进消费。记得有一位 RBA(或者FED)官员曾经说过,利率就像一根绳子,只能拉不能推。也就是说,调高利率可以给市场降温,调低利率(超过一定程度后)却无法促进消费(钱只会涌入股市房地产)。

======

我对偏远地区的房价比较悲观。

什么是“偏远地区”?人口密度很低的地区。

密度高意味着人和人之间距离近。距离近就代表效率高。

偏远地区人口密度太低。医院,学校,图书馆,活动中心,餐馆,商场,商务楼,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天然气管道,电力管道,互联网NBN,手机信号基站,物流,道路,等等等等,其人均效率都非常低,人均成本极高。

总体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效率太低。

纯粹的远程工作有一定优势,但一般的工作都不行。例如,HANDYMAN。

======

如果只是享受生活,不追求投资回报,黄金海岸一类的二线城市很好。

为了投资收益而牺牲生活品质也未必是好主意。

【20201226】

美国银行:央行每小时买入13亿美元资产,打造 "怪胎牛市"
By Tyler Durden

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以下是哈特尼特提供的完整分析。

  • 自3月以来,央行每60分钟就会购买13亿美元的资产
  • 190:央行2020年降息,每5个交易日降息4次
  • 37:美国国债MOVE指数本季度波动率创历史新低
  • 9.2%:全球CCC HY债券收益率自14年9月以来最低
  • 2.5万亿美元:2020年发行美国IG、HY债券、杠杆贷款,创历史纪录
  • 3.4万亿美元:2020年发行美国国债,创历史纪录
  • 39万亿美元:全球股票市值从最低点上升(超过100万亿美元)
  • 25.3倍: MSCI ACWI股票12个月远期PE,自00年3月以来最高
  • 1,390亿美元:过去6周流入全球股票基金的资金创下新高(此前1月18日达到峰值)
  • 9730亿美元:2020年全球股票发行(IPO等)......年化1.1万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
  • 2009: 自09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图13)美国IPO/二次发行量高于标普500指数回购量


全文翻译请见 62 楼

【20211114】

很惊讶居然有这么多人认为,

1. 美国央行大事放水,稀释(dilute) 世界人民的血汗钱
2. 国际贸易都以美元结算,美国政府长臂管辖, 稀释别人的血汗钱,输出通货膨胀

美国并没有逼迫其它国家购买美债。各国投资者之所以购买美债而不是其它国家的政府债券,是因为美债比其它国家的债券前景更好,回报率更高,而且安全可靠。

美国也没有强迫他国用美元结算。各国之所以选择用美元结算,是因为美元最稳定,最值得信赖,流通度最好。所以,美国没有输出通货膨胀。

Why the US Dollar Is the Global Currency
http://www.thebalance.com/world-currency-3305931

(加分加分!)

【20220930】
英国养老金危机
132楼

【相关帖子】

20190828 整个世界即将进入零利率时代
20191030 反驳:十个人去酒馆喝酒,最有钱那位付了59%账单
20200507 关于全民基本收入(UBI)的资金来源的思考
20200112 股市,繁荣永续
20200414 关税保护对于欧美国家的正面意义
20200828 通货膨胀早已吞噬世界,而世人却懵然不知
20201116 拜登税改将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 美国经济中幅度萎缩, 美国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中幅度下降
20201224 国际贸易战争的新纪元:对印钱速度的调节, 将永久性取代利率调整以及常规的政府债券发行回购
20210204 零利率并不意味着大幅度通货膨胀,但"低风险钱生钱"时代即将终结
20211028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根源: 自由竞争和技术进步
20220704 美联储的骚操作


评论
占位

评论
说了这么多, 就是房价要涨。

评论


优质地段的房价会明显上涨。但偏远地区不会。

评论

所以,零利率将永恒存在。

这世界,还有永恒存在。很令人质疑???

如果零利率一直存在,股市将永无危险,我宁愿卖掉投资房,来炒股。

评论
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债券是浮动利率的,另外经济阶段是会循环的,我认为不会一直停在某个阶段,之前利率下降导致之前发行的债券价格不断上涨。有涨有跌很正常。

评论

是的。

但建议不要炒个股。个股风险很大。

评论

这个世界在改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生产力发展如此之快,导致商品供应远远超过了需求!如果不出意外,这种状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扭转。

下一步是关于如何解决需求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评论
这张图片有点“暴力”

评论
如此看来,恶性通涨不会再来了。

评论
稀释中产补贴穷人,最终富人越来越富的法子。

评论


最不坏的解决方法。

配合高额遗产税和赠与税,应该可行。

评论
站位

评论


评论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评论
马云被约谈了,阿里巴巴系股票跌的稀里哗啦
某些回家资本也是跪着的,很难预测

评论
大番薯大师真是全才,不但在病毒研究独树一帜,还在金融领域叱咤风云

评论
金融系统不是线性系统,而是混沌系统,简单的线性外推可能会犯致命错误

评论


长期趋势并非混沌系统。

短期波动不可预测。

评论

长期还需引入政治因素,国家因素等不理性行为,不一定只是经济一个变量

评论

长期也是一样的,只要它是个正反馈系统,任何突变都会导致系统性问题,比如长期贫富分化导致的政治危机,制度变革,比如货币信用衰退造成的金融体系重塑

线性外推是基于现有体系和逻辑,但这个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评论
好文,同感。

评论
就算要涨? 也得有钱去买啊

评论
经济大师就是牛逼啊(

评论
零利率确实会长期化了,印钱解决问题也是各国政府的基本手段,生产力大于消费,这不是说的强国吗?所以,欧美衰落,强国征服世界?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热兵器时代,大家只能躺下享受,没办法反抗了吧,这样抢劫中产,救济穷人,富人更富,贫富悬殊不断拉大,是要逼着大多数人放弃生产,消极抵抗吗?要是普通人都不干活了,也减少消费了,这世界上,除了少数1%以内的富人,其余全是穷人,世界会发生什么呢?富人还会继续是富人吗?

评论
搬个板凳,嗑个瓜子,看个热闹。

评论


加了一条。

PS 5: 要抑制贫富差距,一个比较现实的办法是高额分级遗产税(赠与税)。例如,一万美元以上10%,十万20%,百万30%,千万40%,一亿50%,十亿60%,百亿70%,千亿80%,万亿90%(马一龙很快就会万亿)。富人要想避开遗产税,就得把钱消费掉。(我个人认为应该取消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大幅度调高 GST 和 地税。美国德克萨斯州已经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取消 11.5%的州级个人所得税,但需要缴纳 2.5% 房产税)

评论

以后利率会是负数,现在银根不是楼主暗示的偏松,而是偏紧

比如RBA的目标通胀率是2%-3%,现在只有1.2%不到

目标失业率是4.5%,现在有对小企业主的补贴让他们用免费劳动力撑着,还有7%失业率。

而光量化宽松,根据日本、美国、欧元区、瑞士、瑞典等国的经验可以看出,是不足以达到目标通胀率和失业率的。

评论

这不可能,因为现有1000万以上40%的财产税的避税率低估也有60%以上,你这就是杯水车薪拿来蒙人呢。10亿美元以上收10%财富税还差不多

评论

楼主政策的目的的确是抢劫穷人,救济富人

楼主基于的体系完全是看金融新闻看来的(被)带节奏体系

就算按目前主流科班理论,其实目前情况是非要负利率和财政积极主义不可的。这样对经济、对福利、对国家前途(比如债务/GDP比例)都有利。就是对食利者不利

评论

这就不好说了,因为两种被谴责最多的通胀,典型的“魏玛通胀”和“石油危机通胀”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前者是一战后政治经济危机和魏玛德国与要求其赔款的英法之间矛盾的结果,后者是企业要求把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利润减少转嫁到工人身上,受到工会工人和白领工人的“通胀保护工资”的部分抵抗无法完全转嫁产生的通胀。

加上考虑国民党-中华民国时期的通胀,总而言之,恶性通胀起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失败(以及对抗手段,用通货膨胀赖账),另一种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内镇压掠夺工人的失败(以及针对这种情况的对抗手段,用通货膨胀逼迫工人实质减薪)。

这两种目前看不到端倪,因为新自由主义国际体系下,资本家国家互相联合起来帮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而不是互相对抗,因而第一种危险小多了。而后者因为这一原因,尽管压榨前所未有的强,反抗压力前所未有的大,但工人或者各潜在被压迫剥削的阶级表面上是被压的前所未有的虚弱。

因而现在不要说通胀,干脆问题出在通缩方面,全球通货膨胀率都是几年十几年新低,比如日本10月通胀率是-0.90%,澳大利亚通货膨胀率也是4年前才有这种低点——而即使这样,大众媒体和本论坛还是充斥着“放水太多”,“通货膨胀太厉害”,“都怪货币政策太宽松”的谬论。





评论

更正:稀释中产,补贴富人,最后穷人越来越穷

评论

回家资本?

评论

比如他抄的病毒研究结果被CDC超额死亡研究打脸,然后装没看到么

评论


你那个算得上什么“高额”,美国1970年代初期最高边际遗产税税率接近80%,而且漏洞太多,几乎有钱人很容易避税不交

"Most of the superwealthy, they're going to set up foundations and they're going to do all these other things. They're probably not going to pay much estate tax anyway, to be honest with you."

上次拿赤字支付的UBI来混过去福利问题,这次拿根本收不到用基金方法避税的人身上的遗产税混过去税收问题。你之前是说过你被收的税很少的对吧

评论


如果这么说的话,还有种菜养鸡,烹饪,全球变暖,电动汽车,5G,火箭和卫星,文明变迁,健身,等等。

http://www..com.au/bbs/ ... w=me&from=space

评论


你是全球变暖否定论者吗?

你是马斯克粉就看出来了,有几个说是几个领域,其实就是“我是马斯克脑残粉”的意思

评论

随着在家办公的兴起,楼主不觉得偏远地区(但配套设施齐全风景优美)的房价会涨吗?

评论

房价会不会涨不好说,但慢慢的也开始出现这样的趋势,旧金山就是例子

评论


距离近就代表效率高。

偏远地区人口密度太低。医院,学校,餐馆,商场,商务楼,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天然气管道,电力管道,互联网NBN,手机信号基站,物流,等等等等,其人均效率都非常低,人均成本极高。

总体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效率太低。

纯粹的远程工作有一定优势,但一般的工作都不行。例如,HANDYMAN。

我对偏远地区的房价比较悲观。

评论
有时候常识比经济理论更靠谱,比如“欠债终归要还钱”,比如“股价围绕价值波动”

而且往往是经济学家发明出新的理论,找到了金融永动机的时候,就是一个金融体系走到尽头要开始大调整大变革的时候。就好像当越来越多人相信牛市才刚刚开始的时候,顶部反而就悄悄来临了

费雪在1928年宣称“股市到了永远不跌,永远上涨的时代”,随后就是崩盘和大萧条,他也破产,最终在贫困中死去

所以,还是要多相信常识,相信自己拽着自己头发是不可能飞起来的。

评论


哈哈,我刚想举费雪的例子,费雪可是推导的非常严谨非常合理得出了永远涨的结论,当然,后来他写了更著名的关于债务溃缩的另一边截然相反的理论。


每一次牛市,都会有人说,这一次不一样。


而且,很少有人知道,大萧条的起因是粮食欠收,物价飞涨导致不得不加息,刺破了绝大多数人以为的永续繁荣,然后才是市场冷静下来,因为之前柯立兹繁荣造成的远超正常估值水平的资产回归到理性,引发民众悲观情绪下的超级大通缩,大萧条导致了希特勒的上台与二战,以战争结束了资产泡沫破裂后reset的进程。

今天的通胀,恰恰是资产先行,大宗后来,大宗上游,本年度涨幅,铜,铁等大宗全部50%以上乃至100%,连10年不动的粮食,美豆都从800到了1200.

也许,这一次不一样。

另一个不论美国还是中国,都逐渐响亮的声音,信用创造出来的货币,本质就是财富从普通民族转移到资产持有者的过程,这个是非常直接又浅显的理论。川普为了大选而破坏了美联储的信用,不是常态,可惜都被贪欲搞坏了头脑。

现在的股市,就是筹码,筹码是不需要讨论价值的,当熊市的时候,筹码才需要讨论本身的价值,现在,筹码是用来赌博的。

评论
大萧条就不得不提柯立兹繁荣背后的政策基础,减税,减少监管,造成金融投机到谁都知道无法持续,但又没有人想离场的高度。

费雪当年并不是在高点挂了的,而是死于次年第一波回调后的抄底

评论
富人避税方法有上万种,遗产税简直太小儿科

评论
观点有点意思

评论

1928 年和现在不具备可比性,正如 1918 西班牙流感和新冠不具备可比性。

1928 年货币和黄金挂钩,导致货币严重不足 ---- 这是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

评论

遗产税和赠予税肯定需要改进。

评论


在家办公80年代就在吹了,虽然比自动化倒是吹的要晚,但局限性同样非常大,早已表明了

评论


你没理解

历史是重复的,但又不会简单重复

每次危机的原因都不同,但只要脱离常识,总会有一个新的缺口引爆危机

评论

“不可持续资产价格繁荣“,现在美股和全球房市不同了,是“资产价格有序上涨”

评论

楼主自己就是避税一大堆(自己承认)的那种,就想让人们只琢磨他能避的税收,比如有限赤字(而不是现代货币理论那种带税收前提的赤字),销售税,遗产税

评论
这里面我想也有这样一个原因,就是你假设政府和资本总是害怕危机的,总会拼命维系它

但是当维系它变得越来越吃力,越来越无利可图时,实际上大资本也会在引爆危机中获利的

评论

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是一次短期通胀刺破了泡沫,你看看今年大宗吧

评论
每次危机过后,都能找到一个提前预报危机的大神,但当时谁也不相信他的预报

这次还没注意有没有这样的人

评论

今年通胀率其实很低,总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没那么高,国内也就比2019高点高,几乎是2018年低点

评论

楼主假设的方法其实不是多好的维持繁荣的方法,而是对他来说有利的方法。积极财政政策和负利率才是维持繁荣的方法。

评论


看看大宗商品最近三个月都不会这么说话。上中下游传导,这里都是业余爱好者讨论,不过也该市场都看看什么情况。mmt本质和股市永远涨都是很有意思的想法,明明被证伪很多次了,而且每一次都以CPI暴涨或者金融局面不稳定而以去杠杆结束。

评论

可事实是澳洲的很多大公司今年过后都有永久在家办公的趋势
虽然之前就有这个政策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像今年这样执行过

评论
辞旧迎新,年终小结,复盘观复,更上一楼
学校可能是个阻碍
我定义可能不太清楚,我指的是好比从悉尼移居到黄金海岸这样的迁移 不是去太偏的地方
可以永久在家办公了之后身边很多上班族都在考虑买holiday house 。所以有疑问是不是偏远地区的房子可以投资

评论

http://www.zerohedge.com/market ... -frankenbull-market

美国银行:央行每小时买入13亿美元资产,打造 "怪胎牛市"
By Tyler Durden

波菲CIO迈克尔-哈特奈特发布了一份股票 "红色代码",一周后,他在报告中表明,虽然目前市场的兴奋度已经超过了网络公司的水平,但现在的情况绝对是惊人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新高,只会越来越疯狂。他已经三番五次呼吁近期修正(还记得一个月前他第一次重提 "卖出疫苗 "的命中率),他又出了一份新的报告,警告说目前的 "泡沫、贪婪、疫苗、通胀、人民币新德国马克 "都预示着 "uber-goldilocks 2021共识的有毒酝酿",这也是为什么他用可能是我们迄今为止听到的最好的卖方定义来称呼目前的市场。怪胎牛市。

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以下是哈特尼特提供的完整分析。

  • 自3月以来,央行每60分钟就会购买13亿美元的资产
  • 190:央行2020年降息,每5个交易日降息4次
  • 37:美国国债MOVE指数本季度波动率创历史新低
  • 9.2%:全球CCC HY债券收益率自14年9月以来最低
  • 2.5万亿美元:2020年发行美国IG、HY债券、杠杆贷款,创历史纪录
  • 3.4万亿美元:2020年发行美国国债,创历史纪录
  • 39万亿美元:全球股票市值从最低点上升(超过100万亿美元)
  • 25.3倍: MSCI ACWI股票12个月远期PE,自00年3月以来最高
  • 1,390亿美元:过去6周流入全球股票基金的资金创下新高(此前1月18日达到峰值)
  • 9730亿美元:2020年全球股票发行(IPO等)......年化1.1万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
  • 2009: 自09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图13)美国IPO/二次发行量高于标普500指数回购量


所以在看未来一年之前,先对2020年发生的事情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按照当年的大赢家和输家来总结:流量赢家占AUM的比例:黄金(23.7%--图10)、现金(18.3%)、科技(19.6%)。



公司债券(年化3400亿美元--图11)和科技(5500亿美元--图13)吸引了大部分资金。





失败者是:欧洲(-430亿美元)、美国价值(-350亿美元)、银行贷款(-240亿美元)。欧洲(-430亿美元)、美国价值(-350亿美元)、银行贷款(-240亿美元);赢的主题是 "避风港"、"收益率 "和 "增长",输的主题是 "周期性 "和 "价值"。

而我们相信普通读者都熟悉Hartnett对未来一年持怀疑态度背后的原因,但他在最新的《流量秀》中提醒客户,在进入2021年后,交易者应该关注的关键催化剂。

2021年......疫苗>病毒:根据BofA的说法,2021年将是疫苗而非病毒、重开而非封锁、复苏而非衰退的一年;我们希望到21年底有11亿人接种疫苗(大约每分钟有2000人接种),而2020年COVID病例数为69百万。



2021年......华尔街国有化:就像现在连Hartnett都承认的那样,"央行在资产价格和估值水平上从来没有这么鸽派过"(如图4所示,负收益率债务处于历史高位)。而在另一个惊人的承认中,该策略师补充说,"新的政策机构正在通过YCC煽动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债券市场(也包括股票市场)更深层次的国有化,以便促进市场管理,即通胀性财政支出&无限赤字";换句话说,当局现在 "公开容忍资产价格泡沫(和极端的财富不平等),以便 "弥合 "更强劲的增长和更低的就业。" 说得更简单:"当局 "知道他们正在把市场推向前所未有的崩溃......他们不在乎,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2021年......人民币是新的德国马克。据美国银行称 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定位为新的 "硬通货"。为什么?因为中国央行是唯一一家收紧金融条件的央行,不愿意牺牲资产负债表来为政府支出&债务融资;这也是为什么BofA说21年人民币要升值到6.30的原因。

2021年......消费高峰期。但这对经济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因为 "顽固的高失业金申请和汽油需求消退的最佳信号可能已经过去了";考虑到第四季度财政和第一季度的疫苗,实施还为时过早,但Hartnett认为消费峰值将是2021年的关键主题,"因为财富/资产负债表/财政利好消退,企业不愿意扩大劳动力"。

2021年≠uber-Goldilocks。将上述因素放在一起--泡沫价格、贪婪定位、疫苗、通胀&绝望的政策制定者、中国、消费高峰,代表了在经济增长激增、低速稳定&通胀的背景下,"uber-Goldilocks的2021年共识的毒酿"。要知道,当这一切崩塌的时候,MOVE、DXY、CRB RIND、LQD、SOX、XHB将是政权转向滞胀(增长令人失望,通胀令人惊讶上行)的先行指标。

哈特奈特认为即将到来的另一个词是 "滞胀",这绝不是什么好事。为了帮助银行的客户驾驭即将到来的事情,他提出了以下路线图。

  • 预计低,波动,集群, 3 -5%的长期回报,像20世纪70年代。
  • 最佳AA是25/25/25/25 债券/股票/现金/黄金。
  • 大变革期间,资产类别内倒钩。
  • 在美元走弱时提高通胀对冲(实体资产、黄金、TIPS、小盘价值、新兴市场资产)。2020年通缩彻底占优,但长期对冲通胀主题切入点有吸引力。




换句话说,当我们进入2021年时,它类似于60年代到70年代的过渡期(当时我们看到了滞胀、货币与财政不稳定、全球合作破裂、公民不服从),这与3个简单的大趋势相吻合。

  • 债券收益率上升,
  • 美元下跌。
  • 涨跌互现


因此,Hartnett最喜欢的2021年大宗交易仍然是美元走弱、黄金走高和波动率上升。


评论


程度不同,但问题类似。

如果悉尼的社会合作效率是 100,黄金海岸可能只有 30

投资前景因此而截然不同。

当然,如果只是享受生活,不追求投资回报,黄金海岸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投资收益而牺牲生活品质也未必是好主意。

评论

PS 4: 从某种角度看,现金和债券将不断贬值。  


政府得通过购买债券来放水啊。有购买,价格就稳定或者说平衡。

评论

政府通过销售债券和央行配合着“印钱”。


评论

所以你的结论到底是通胀会出现还是不会出现
开头说的是通胀可能发生 结尾说的是可能通缩

评论

我想说的是,债券不一定贬值。政府要印钱,得购买债券,债券只能说收益率低,但不算贬值。  

评论

政府要印钱,得销售(零利率)债券。不是购买。

债券的价值会跟着现金一起下滑。

评论

如果说负利率的目的是实现信贷增长、通胀目标,那在走负利率这条路之前,是否有别的路可以先走,比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政府多发债配合RBA QE、减少银行业放贷监管等

评论

销售给谁?谁购买?钱怎么流通?  


政府要放水出去,想把钱流通到市场,是购买债券(包括政府自己发行的债券)。政府如果销售债券,市场用钱买,钱回政府,市场流通减少。

评论

主要卖给央行。。。。就这样吧。

评论
大番薯还是有水平的,除了新冠上死咬瑞典群体免疫的成功让人不解,不过话说回来,自从各国央行尤其是美联储可以无限投放流动性以来,钱要毛不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么?现在的通货膨胀,其实主要是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金融资产涨,非必需品跌或者不涨,不过到了各国统计局手里,经过他们的加权平均统计后,出来的结果就是通胀很低,甚至有通缩的危险,但是你问普通老百姓,谁家基本生活开支不是大幅上涨的,澳洲连苹果都涨到7-8澳元一公斤了,这也是大多数人感觉日子越来越难的原因

评论


食品肯定大涨。这是受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

食品以外应该大致稳定,甚至降价。

评论
感谢分享

评论
总之,低利率是股票牛市的基础了,如果开始加息了,债卷会开始跌,然后股票资产也一起跌。然后呢,低利率和通胀又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所以,哪天看到通胀率变高了,就准备扯呼了。

评论


且看哪天家具,衣裤,手机等等长时间普遍缺货。

然后通货膨胀就来了。

评论

现在看 股票还是安全的,歌照唱,舞照跳,馬照跑,

评论

同意。随着央行和银行购买国债 收益率降 但价值升

评论

房价呢?类别是金融资产还是生活必须品?

评论

这就“华尔街国有化”了 lol

就像把拜登叫社会主义一样可笑

评论

没有吹嘘的那样“不可能出现“,但近期显然出现的是通缩而不是通胀

评论

购买债券下,债券会升值

评论

Rba还有qe空间,但日美欧三大央行这一空间在越来越少,而且qe图利有钱人已经被骂的要死了。

基建就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种。其实比负利率更有用,但因为会影响图利富人的减税政策(楼主享受的那些)因此被主流(财经)媒体和楼主这样的义务宣传员刻意忽略或批评,或者像楼主那样想办法提一些吸引人的空话(包括他们不准备实行的基本收入政策之类),也不要谈这个

评论

卖给央行,直接财政赤字货币化。

但这只是现代货币理论的前半,还有关于通胀率的后半。

当通胀率超过目标范围上限时,则通过增加税收(最好是针对楼主这样的有钱人,让他们补交相对中产阶级劳动者少交的那部分税收)吸收货币,减少通胀率。

楼主提前半都显得难受,因为这部分人过去吹嘘“无政府”资本主义,“自由意志“主义之类的东西可是非常讨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现在也不肯叫出这个名字,只是准备虚晃一枪抵消人们对加他们税的渴求。后半的话,又能抵消对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导致恶性通胀“的污蔑,又能把矛头指向他们用对他们有利的税法及其loophole,比一般人少交的各种super,payroll tax,personal income tax

评论


因为他抄这些谬论的地方大家都吹群体免疫嘛

至于通胀率系统性对穷人不利,增加穷人的开支,这是几十年来都是这样的了,不只是现在。这是因为过去通胀率统计设计时就是为了少根据此增加工资和福利开支设计的。并且通胀作为剥削的工具,就像全球自由贸易那样,主要减少有钱人买的东西的物价,而增加穷人买的东西的物价。

CPI当然是低估的,但全世界都是这样,而且很早开始就是这样,是一步步越来越严重的。所以近期的确是通货膨胀比往年要低。

今年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短期供求关系影响,因而核心CPI是不包括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的,避免受油价或者天气的影响

评论

零利率或负利率,大家存款少了,比如都去消费,投资实业,买地产,银行以后是不是生存困难?

评论

现在还是通货膨胀低于目标值呢,就别来搞这套propaganda了

评论

被作为金融资产但其实是生活必需品

但其实股票代表生产资料所有权,而生产资料所有权也是生活必需品。

所以为了避免后者被公有化,就要阻止前者公有化。

公有化要么前进到社会主义,要么就会被后退到炒房。

下一步没什么可炒的了,就干脆把奴隶制合法化,把人身权利作为财产炒作。以后多一个子板“人才投资"。

“我买了一头黑奴,哪家保险公司的奴隶主保险比较好”

“最近黑死病死了不少奴隶,悉尼的奴隶价格要涨”

“【原创】国际奴隶战争的新纪元:对猎奴速度的调节, 将永久性取代印钱调整以及常规的财政赤字货币化”

“回帖:要不是我们奴隶主买了那么多奴隶,你们吃得上米吗?”

“纳米比亚的黑奴不错,上次纳米比亚黑奴船的拍卖会人山人海,一头奴隶卖了250万。”

“最近奴贷审查的条件是不是变严了”

评论

虽然现在有这个新闻,我觉得也是夸大了的。

Robin Dunbar: Emeritus Professor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Oxford
Is remote working overhyped?

The last few months has seen a great deal of media hype about new ways of working – the dispersed office and working from home. No more of the drudgery of the morning commute, the arrival home exhausted long after the children have been put to bed. Alas, it is all hype. We have forgotten that we tried it 20 years ago and very quickly gave it up. At the time, big business with expensive London real estate spotted it as a way of radically reducing their overheads. A round of golf over lunch, and collecting the kids from school… what could be better? At a personal level, it probably is better, but it didn’t last long – for three very good reasons.

First, the work place is a social environment and business in any form is a social phenomenon. Without face-to-face engagement, and those casual meetings round the coffee machine, the ‘flow’ that makes things work, and work fast, will be missing. Work groups quickly lose focus, a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 and of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sation and its aims and objectives – is very quickly lost.

Second, we have been in the midst of a loneliness epidemic among the 20-somethings for the better part of the last two decades. It is a particular problem for young new graduates moving to an unfamiliar city on their first job. With no family or friends nearby, work is the only place they can find friends and arrange social events. “We come in to work to see our friends!” has been their response to surveys.

Third, the digital world of Zoom and Skype is no substitute for face-to-face meetings. It is easy to hide away reading your emails and newsfeed. People find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awkward and very quickly get bored. There is a very strict limit on the size of natural conversations at four people. Anything bigger, and it becomes a lecture dominated by a handful of extraverts.

评论

房子如果就自住来说,是生活必需品,但是很多人把房子拿来炒作,那就是典型的金融资产了,尤其是房子受银行杠杆推动,所以才制造了庞大的房奴阶层,实际上,现在的房子,跟以前的官铁,还有官盐,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不管是在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房子都成了支柱产业,因为,房子你必须得住,就算不买,也得租,如果再把房子和学区教育,福利什么的挂钩,普通人更是不得不买,这就是对民众最好的收割机,而且还割得你心甘情愿,美国如此,中国如此,澳洲如此,欧洲如此,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不例外
政府会不断发行天量零利率债券。

评论

银行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高科技公司的竞争。

评论

买房算金融资产,租房算生活必需品。

评论

富人不是一般都成立一个慈善基金然后把遗产放进去避税么?私人慈善好像一年盈利的百分之十做慈善就满足要求了,然后慈善基金的受益人就是自己的子女。所以说遗产税最终被征收的还是中产。这个没有用的

评论

我说的是米国哈

评论

“慈善基金的受益人就是自己的子女”

这不可能。税务局没那么蠢。

评论

你自己搜搜看再说是不是可能

评论

当然里面还有其他复杂的操作,比如成立公司,再被慈善基金收购等等,我不想和你杠细节,只是想告诉你,遗产税对富人没有用。只有以前的英国贵族才是被遗产税收穷到绝迹的,lol

评论
信息量很大

评论
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否则。。。

评论

遗产税和赠与税肯定需要大改。例如股票划转而不是估值。

评论

银行赚的是利差,利差存在的情况下银行就不会没的赚,反而炒房贷款增加,还会多赚。

“都去投资实业” 楼主都没这么乐观吧

评论

大资产阶级就是把房子当作金融产品来搞的,这样卖房赚一笔,房产税赚一笔,贷款利息赚一笔,绝大多数买自住房的人花很多钱在这里面,搞投资房的人相对来说赚一点汤水,还给房价上涨唱好。简单来说,这就叫为虎作伥。

评论

是这样,所以楼主恰恰要提这个,他能避所得税,也能避遗产税嘛。然后就把话题扯去估算方法的问题上,而且上上上次被我打脸后就不敢回我了(先不说是不是正面)

评论

他正想要这套嘛,你这样说下去,虽然说是配合着他的思路说,说下去他还得暴露

评论

当排名于去年4月首次计算时,威斯敏斯特第六公爵杰拉尔德·卡文迪什·格罗夫纳(Gerald Cavendish Grosvenor)接近整体榜首。他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可追溯至1677年的继承土地。他拥有格罗夫纳家族的房地产,在整个伦敦西部拥有300英亩,包括在Belgravia和Mayfair等富裕地区。截至2015年底,他的房地产开发渠道也达到了55亿英镑(79.2亿美元)。

英国贵族都没被税收到绝迹,那是国内亲大资本舆论拿不可查证的极端例子来搞洗脑。

楼主上上上个帖子就说过自己“我交很少税”,当然他要硬抵赖

评论
【原创】国际阶级斗争的新纪元

是不是我来个这种帖子会比较好

评论

照你说那个改法肯定不行,就算有其他改法,富人一样有办法避税

评论

都不知道楼主为什么提这一茬,主贴虽然没有什么自己的立意但是说的是一个理论一个论点,也没啥好驳斥的,下面的回帖就暴露了其实那啥啥啥。。。

评论

不能说绝迹,比如当时有些贵族也有转型成功的,但是为什么之前那么多贵族到现在只有一点点,而且没有以前那样的地位?税收确实是个主因

评论

因为这套体系就是服务于富人的

评论


你说错了,真正的原因是贵族-资本家早就融合,然后这些富豪因为要避免交遗产税,把财产藏身幕后了。并不是他们的财富真正消失了。

就像四大家族财产说去了美国后没多少,因为美国那时候80%遗产税,当然能被税务局调查到的不多,都隐藏起来了。

评论


他理论什么的都是为他利益服务的,想把目光转向所谓“通胀太高“ “但决不能负利率“ ,而不是发福利的钱长期削减和紧缺,应该从有钱人那里多收收

评论

这么浅显的道理为啥他就不明白。资本主义国家想要从上而下改革太难,不觉得拜登能成为第二个罗斯福

评论

转型成功的贵族变成资本家,转型不成功的就穷死。所以我仍然认为贵族的消亡是因为税收

评论


现在的问题不是存款少 而是存款太多。同样,由于RBA放水加上存款暴涨,银行现在最头疼的就是钱太多。现在所有的银行都不想要存款

补充一句,有了RBA Term Funding Facility 之后银行能从RBA融到三年期、利率为0.1%的钱。三年的定期存款如果高于这个利息银行都是不想要的。但没办法由于投资少等多种原因现在存款暴涨,银行只能把存款利息降到0。

不记得具体数字了但澳洲居民储蓄率今年从很低(5%)左右升到了30%

这种情况我觉得什么手段(比如负利率)都比不上投资者信心,市场需要些good news否则通胀很难上来

评论

他应该好好去学习下罗斯福新政。。。收富人的钱补贴穷人减小贫富差距才是解决资本主义矛盾可行的办法

评论

他当然不想“明白“,因为这套体系对他有利嘛。

罗斯福其实也是骗人的,真正美国经济振兴靠的是反法西斯战争下被动军事凯恩斯主义。当然他连罗斯福那样都不想要,最好是川普那样干脆减税给他啦

评论

银行给负利率就行了。“信心”其实是用多义词掩饰背后龌蹉,你的意思基本上等于“要是政府保证资本增值“

评论

他就是要被解决那个矛盾 ,当然不想学新政

那么其实英国贵族早在18世纪就已经转型成功了,英国的大地产农业从16世纪开始已经转型为服务于商品市场的农业,寻求高租金或高生产率,并且佃农同时有相对人身自由,不像东欧的商品农业靠农奴进行生产(但仍然受限于最高工资,强迫工作法律,亲圈地大地主/佃农的反茅舍农法律,反穷人结社自由的法律等等)。

你说的那些极少数极少数(如果不是不存在)的被遗产税弄破产的,大概就是20世纪还没转型又没在之前破产的罕见的了。

评论

我忽然发现楼主就是那个上次贴假新闻的,我还回他帖子来着
http://www..com.au/bbs/ ... ge=8&mobile=yes

早知道是这个楼主我是根本懒得回帖的。。。这是个连英文都读不懂的人。上次我回帖他读不懂英文还胡搅蛮缠

评论


对,CDC官方早有超额死亡数据研究打他脸,低估都有30万多死

评论
有次看到Q&A节目的一个60多岁的local,主动主张疫苗收费,遭到大家的唾弃。

评论

估计是什么“自由意志主义者“ “财政保守主义“(指名义上减少赤字,但其实是少发福利但更多补贴有钱人让赤字增加)之类的Koch兄弟收买那些人洗脑的结果

评论

对于新冠来说,疫苗收费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最需要疫苗的人,往往不愿意承担疫苗费用。

评论




评论

很惊讶居然有这么多人认为,

1. 美国央行大事放水,稀释(dilute) 世界人民的血汗钱
2. 国际贸易都以美元结算,美国政府长臂管辖, 稀释别人的血汗钱,输出通货膨胀

美国并没有逼迫其它国家购买美债。各国投资者之所以购买美债而不是其它国家的政府债券,是因为美债比其它国家的债券前景更好,回报率更高,而且安全可靠。

美国也没有强迫他国用美元结算。各国之所以选择用美元结算,是因为美元最稳定,最值得信赖,流通度最好。所以,美国没有输出通货膨胀。

Why the US Dollar Is the Global Currency
http://www.thebalance.com/world-currency-3305931

评论
对于利率,我也是这么理解的,是一个自锁过程。

评论
有道理!

评论

虚拟货币要涨

评论

今天看到一篇好帖:
转 英国养老金危机
http://www..com.au/bbs/ ... ead&tid=1758105

也就是这篇:英国养老金危机亲历
http://bbs.saraba1st.com/2b/thread-2097396-1-1.html

应该先读这篇:英国养老金危机的来龙去脉——从LDI到IRS再到Margin Call
http://weibo.com/2453509265/M82vU5glE

=======

发达国家人口崩塌,同样的事情会在所有发达国家发生。

解决之道?坚决不碰杠杆,并购买全球指数。

但这会让收益率大幅度下降,所以只能效仿日本,MMT

利率飙升,会让债券股票房产金融衍生品等等大幅度贬值。

嗯,为什么美国没有类似危机?我猜美国养老金不允许碰杠杆。但这也不过是避免死亡螺旋爆仓而已,治标不治本。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证券外汇

证券外汇

利润书籍

澳大利亚O.P. 有人根据澳大利亚的情况进行设置吗? 我一直在玩它,但似乎无法根据 MYOB 和其他人添加带有税码的日记帐? 您会推荐什么绝对免费的会计软件? 目前营业额低于 5 万美元,所以我 ...

证券外汇

商户通过电话询问卡CVV号

澳大利亚O.P. 最近,我从当地企业进行了多次购买,商家通过电话要求提供银行卡详细信息和 CVV 号码。 这些是信誉良好的企业、医疗诊所、建筑供应商商店/仓库。 我是否疯狂地认为泄露这些详 ...

证券外汇

有意申请税收减免的通知

澳大利亚O.P. 我今年通过工资牺牲支付了 27,500 美元(最高)的优惠养老金供款。 我还支付了 110,000 美元的非优惠捐款(余额低于 50 万美元)。 我的问题是,当我向我的超级基金提交意向通知时 ...

证券外汇

幼儿财务规划

澳大利亚O.P. 大家好, 我最近开始考虑为我的孩子制定一项投资计划,以便当他们成年时,他们可以利用一些东西来建立自己的生活。 但是,我并没有真正做过很多研究,也没有热衷于从人们那 ...

证券外汇

租金收入

澳大利亚O.P. 租金收入存入公司好还是个人好?只是把它扔在那里听听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优点与缺点 任何意见、想法、建议都值得赞赏 评论 您是在谈论谁拥有该财产还是只是在哪里支付收入? ...

证券外汇

汇丰工资存款时间

澳大利亚O.P. 嗨, 我已转至汇丰环球日常账户,明天我的工资将存入该账户。我以前在 ING 银行办理业务,我的工资总是在上午 10 点之前到账。想知道是否有人在汇丰银行拥有 Global Everyday 账户, ...

证券外汇

老年护理合同审查。提示和技巧?

澳大利亚O.P. 一位亲戚要求我审查他们被要求签署的天主教老年护理居民和住宿协议。他们还没有签字。 乍一看除了一些不明确的条款外似乎还不错。 任何人都可以提供一些个人经验提示,包括 ...

证券外汇

美联储不加息

澳大利亚不知发过没有,反正不加息! 评论 而且排除了加息的可能性 Powell pretty much rules out a hike as the central bank’s next move 评论 不加息,也不减息。 评论 估計要拖到12 月 鮑爺爺看來要選邊站了 ...

证券外汇

H&R 块

澳大利亚O.P. 嘿 有人知道 HR Block 报税要收取多少费用吗? 太多了. 您尝试过在线 Etax 吗? 它非常简单。 您只需阅读问题并在必要时回答即可。 评论 去年我的纳税申报表约为 132 美元,我可以在 ...

证券外汇

股票或其他投资 v super

澳大利亚O.P. 作为一个非常笼统的指导,我最好将额外的现金存入退休金,还是在退休金之外进行投资? 是否有一个切入点,如果有的话,那会在哪里? p>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每年花 2 万美 ...

证券外汇

ME 银行房屋贷款

澳大利亚O.P. 嗨 我刚刚注册了 ME 银行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利率为 5.79%。 无论如何,我注意到这家银行是在还款时收取利息。因此,例如,如果贷款的偿还是每周一次,那么银行收取的利息也是每 ...

证券外汇

资本利得税:ATO 规定节省资本利得税

澳大利亚O.P. 几个月后我就将年届 60 岁了。我现在没有任何工作。 下个财政年度 7 月 0224 年初,我将出售一处投资房产,并且我必须缴纳 20 万美元的资本利得税。我和我的妻子分别拥有 75% 和 ...

证券外汇

购买卡车和被动收入

澳大利亚O.P. 因此,我们的想法是购买一辆卡车和拖车,然后以日租费出租给建筑行业的企业,以产生被动收入。显然,预计会有维护成本等。这值得吗?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评论 Ravenswood 写道 ...

证券外汇

Latitude Go 万事达卡新月费

澳大利亚O.P. 今天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通知我从 7 月 17 日起,无论我是否使用 Go Mastercard,我的 Go Mastercard 每月都会收取 10.95 美元的费用,过去是 5.95 美元,然后是涨到 10.95 美元,但每次只有当 ...

证券外汇

使用 myGov 进行 SMSF 轮转

澳大利亚O.P.这篇文章已编辑 我在行业基金中有一些超级资金,希望将其全部转移到我的 SMSF。 如果有人有使用 myGov 向 SMSF 进行转存的经验,并且像 Wrkr 或 Auspost 这样的 ESA,我想知道启动轮转有 ...

证券外汇

atmx 现金提取

澳大利亚O.P. BOQ 在某些地区似乎没有自己的 BOQ 分行 ATM 机。我想知道是否有人在 atmx(通过 Armaguard ATM)提取现金时遇到任何问题? 评论 wbac 写道... 评论 wbac 写道... 我想知道是否有人在 atmx(通 ...

证券外汇

P&n & Beyond 银行探讨合并

澳大利亚O.P. 隶属于 PN 银行和 BCU 银行成功合并之后,我们继续寻找另一家志同道合的客户拥有的银行进行合并,以加强我们的组织并使其面向未来。竞争激烈的澳大利亚银行业格局。 作为我们 ...

证券外汇

澳新银行加

澳大利亚O.P. 使用 ANZ Plus,如何在两个账户之间转移资金(例如从 ANZ Plus 到 ANZ Save 账户,或反之亦然)? 评论 使用Pay Anybody 付款选项。 您还应该在帐户上设置 PayID,以便任何人都可以仅使用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