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忽上忽下的风格大家都是看在眼里,论坛里很多讨论澳币汇率,讨论澳元购买力的帖子。网上也有很多诸如麦当劳汉堡购买力的文章,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开篇重新考量这个问题呢?原因如下
(1) 澳币波动大,实际价值值得讨论。
(2) 论坛里流行的说法是购买力1:3,甚至有的说1:2,思前想后联系实际情况,发现似乎很值得商榷。
(3) 麦当劳汉堡购买力说,实在是简单粗暴,无法说明生活各个方面的成本问题,参考意义十分有限。
(4) 工作板里经常有讨论到底要不要回国,在哪里生活成本高的问题
(5) 虽然汇率价格不反应真实货币价值,但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是常态,弄清价值有助于分析价格走势。
(6) 注意,这里并不是为了说汇率应该是多少,因为那是华尔街决定的。这里只是为了验证澳元对人民币的购买力,对于一个在澳洲生活的普通人,到底是多少。
那么这篇分析要从哪里入手?要解决以上6个问题,便只有从细处入手,从真实入手,从日常生活的生活成本统计入手,通过数据,来看看,在保持生活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在澳洲和在中国,各要付出多少。这里要提出一个我个人的概念:澳元相对个人汇率。 意思是相对于你的生活来说,澳元汇率到底是多少的。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每个家庭的开支比例状况也不同,这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最后的结果,但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澳洲贫富差距小,各个社区家庭生活开销有一定的共性) 总而言之,只有针对于自己生活情况的汇率,才是最有意义的。
本篇的数据基本基于我个人的情况,一个普通典型的5口之家:夫妻+1岁半的孩子+2个老人,双职,自住房。人员构成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数据分成衣食住行4个部分,基本上就是2014年的我们家开销状况,会有少量遗漏,却也无伤大雅。文中的中国国内城市是长三角省会城市,非北上广,文中的澳洲城市也非悉尼这样房价高企的特例,所以还是具有可比性的。文中的澳洲物价大家肯定是知道的了,中国物价部分是很真实的数据,今年回家2玩了个月,其他没做别的,特意留心考察,为确保真实性,确保物价updated,也同时参考了网络上的物价情况。
注意:这里的比较有一个基点,前提是:保证相同的生活品质,所以文中尽可能选择相同的品牌相同的产品做对比。不要说可以用什么什么替代,想同档次水平替代可以,不同档次水平替代就是变相改变生活品质。比如你说可以淘宝啊,真假不说了,我也可以ebay,aliexpress没什么意思这么讨论下去没什么意思。
好,废话不说了,开始正题。
评论
民以食为天。先从吃饭说起。
吃饭这一项的开销对比状况,有几个值得注意的有意思的地方:
(1) 中国的蔬菜很便宜,猪肉鸡肉很便宜,但牛肉羊肉三文鱼之类的几乎和澳洲差不多价格
(2) 婴儿奶粉价格由于海外进口价格翻倍,婴儿消耗品价格基本相同
(3) 在吃这一项上面,占家庭开销比例,澳洲明显高于中国
最后显示,相同的饮食水平下,澳元:人民币购买力为1:3 左右,符合论坛很多人的观点。但,这只是吃,还没完。
PS,生姜那一项没有单位,指的是每周需要的量。
评论
吃饱了还要穿衣服吧,来看看衣服鞋子包包的情况。我们属于一般情况的,够穿就行也不会买很多有,老婆也不是爱血拼的人。
以前只听朋友抱怨说国内衣服贵都不敢去商场了,没眼见。时隔4年回国,才领略了一把。这都是专柜,国庆价格。在这一项上,可以用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一双city nine west的高跟鞋,中国专柜价格是澳洲价格的2倍。 这个情况几乎扩展到了任何稍微带点牌子的衣物上,无论是贵一点christian louboutin,还是工薪的levis,ninewest
结果显示,在“衣”这一项上,购买力是1:7,符合比国外都贵的说法,也有大量代购做佐证:代购赚到了还比国内便宜。
有意思的是,在家庭开销比例上,澳洲的穿衣开销远远小于吃饭,而在中国两者似乎差的不多。
评论
住。
好了,终于到了一个最不好比的环节。澳洲地广人稀,中国寸土寸金,主流民居特点也不同。 那么对于澳洲的house,究竟拿什么来对比,拿什么来满足“不降低生活质量品质”的要求呢? 拿国内的独栋别墅显然不合适,价格差距太大权重太重会让整个比较失去意义,并且房屋建筑特点也不同;拿普通商品房吧,空间差的也太多。直到回国的时候陪姐姐看了套面积不小的跃层,我觉得这个挺不错的,可以拿来比较。原因是
(1) 面积和房间数量都足够让人5个人住的舒服
(2) 价格差距不太大。2万1的平米单价在这个东部省会是很正常的。(有人提到国内木结构的双拼联排,但双拼的联排的价格要明显高于跃层,算是给中国生活成本上放点水吧)
虽然跃层的品质是无法赶不上house的,无论是面积上还是缺少前后院独立车库还是,但看在价格的份儿上,凑合着可以用。
这里要注明一下,100刀一天的阿姨是中国人,cash工。 之所以国内要每周找人来一次,是因为灰实在太大,一周不清洁就一层厚厚的。澳洲两周一次就好了。
最后的结果显示1:6.4, 住房所占支出比例,澳洲和中国都十分相似。
评论
最后到“出行”上,无非是买车,养车和公交
这里的国内价格都是在汽车之家论坛上,本地近期的真实提车上路价格。裸车价外,国内的购置税是一个大头。
注意,我家的这两辆车恰巧是国内外价格差距很小的车型,配置较国内的还要稍高一些。某些差距巨大的车型比如大切诺基,X5,ML,途锐这些,路虎发现,比国内便宜30-40万左右都是有的,会对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可以看到,车价方面似乎是差不多,但是国内的全险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澳洲,虽然保养和rego方面澳洲要高于国内。
结果显示1:5.2, 占消费比例基本相同。 但请注意我上面提到的,这个数据是基于那些差价不大的车型。
总结,好了,到这里我码数据已经完成了。计算一下每周总开销然后下结论 —— 1749.87 :9559.16 ,相同品质生活下,最后的相对个人购买力, AUD:RMB,结果是1比5.46, 及其接近澳元上下左右摆动所围绕的中轴线,对人民币5.5
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没有感情因素。
1:5.5这个购买力,比1:3,1:2更有说服力。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是1:3这个购买力,因为在吃这一项上就是1:3左右,天天接触的柴米油盐青菜萝卜,可能更容易在更多时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由于其所占的较小比重,会在资产购置,大件购置上瞬间被offset。 澳洲物价也有个特点,100刀以下的比国内贵,200-500刀的和国内差不多,超过500刀的东西,比国内便宜事大几率的事情。
何况在这个数据的背后还要注意到,在房价,车价上,是已经给予了中国生活成本以让步的。
spreedsheet文件我也传上来了,大家没事也可以自己算算哈。难免遗漏,欢迎指正补充,我相信不会相差的太多,会在1:5到1:6之间浮动。
皮埃斯:感谢大家捧场和砸场,提供各种意见和数据。 通过看这些回复我有两点补充:
:关于验证这个统计模型的靠谱程度:
(1) 其实这本身就是我生活开销的listing,是一个事实上的例子,我相信我的情况对双职工家庭也具有一定代表性。这个模型不引经据典,以事实为据。事实是验证理论的最好的手段。
(2) 楼中有位朋友谈到租房,谈到了在广州租房的生活开销,并给出了专业咨询机构给他出示的购买力比较,是1:3.5. 我为了验证我这个统计比较模型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把他的数据代入,并讲澳洲改为租房数据,结果显示结果为1:3.65! 十分接近专业机构的数据,这也侧面验证了这个模型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评论
??????????????????
评论
用数据说话,赞。
评论
用数据说话,赞。
评论
楼主好细心。辛苦码数据。不过有时汇率和生活开支关系不大,否则美元对澳币就不是现在的样子。美国人民的生活开销比澳村要低的哦
评论
楼主辛苦了,看的出是个认真的有心人。
但个人觉得这么分析是毫无意义的。
中国和澳洲,很多因素的不同会影响到生活成本, 比如:
经济结构(工农商制造业服务业比重)不同, 税收不同,进出口关税不同,企业负担不同,消费者购买力不同,贫富差距程度不同, 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不同,营销费用不同,人工原材料不同, 等等, 可以罗列很多。
两国之间的汇率又受很多不同因素影响, 比如:
GDP, 贸易顺差逆差,国家货币储备,国家支柱产业发展状况,国家赤字程度,国家信贷增长总额等等。
其实你这样的比较,基于的假设就是, 以上所有因素都可以被你的 模型 price in,
但这个假设根本就是错的,
因为你是在用 微观经济 来解释 宏观经济,
看似沾边,但其实完全是两个平面。
评论
你说的对我这是微观分析。但我上面开篇说了,我根本不是在探讨澳币应该是多少这个问题。。只是关心澳币的真实购买力,相对于人民币到底是多少。我觉得这才是对daily life真实有意义的东西。
换个角度看,无论宏观经济结构模型怎样,具体到每个个人,成本就是花了多少钱,付出了多少劳动。这里面,钱,容易量化比较。
所以放在外汇版可能不大合适,要是有生活版就更合适了。
评论
叹服
评论
评论
好东西 楼主辛苦了
评论
评论
厉害!
给lz补充下
实际GDP里面消费占30%,剩下关心汇率的进出口,投资等可能不是很好比较,不过很切实!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神贴留名,建议楼主可以再参考一下涉及人力服务方面的开销,这也是衡量生活品质的一个标准,澳洲的花费要比中国高多了
评论
应该比较单个商品得价格,而不是整个消费支出。
评论
好文章
评论
好帖,不过这个贴该移到生活版。
评论
经济学我看也是一种伪科学。
评论
LZ辛苦了,其实这种对微观和日常生活开支的分析更有说服力,一般老百姓就是看的这些东西,至于宏观经济和大的横向分析的数据,说句实话,全是扯淡,没有实际意义。
评论
LZ, 你确定这里的 528i 对应的是国内华晨宝马 528Li 吗?
评论
评论
楼主服务类比如公共交通不是这么计算的,澳洲的公共交通频率和可靠性都很低,在计算时要使用单位距离/时间=速度作为交通价格的对比基数。比如15澳元只能让你3小时跨越30公里的距离,包括1小时等待时间,而5元人民币可以让你3小时跨越60公里,包括15分钟等待时间,那对应的等值是15澳元=2.5人民币。各项服务类都要引入系数修正。
评论
对,时间就是金钱。
比如,坐飞机的时候来个空中管制,在飞机上干等3-4个小时,但这怎么量化呢?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