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澳大利亚公布了中国多省的签证拒签率。排名最高的吉林省拒签率高达24.75%!第二名是黑龙江省,拒签率为19.23%;第三是辽宁省,拒签率为16.17%;第四位是河北省,拒签率为15.16%;第五名是福建省,拒签率为14.14%。前三名都来自东北。
其实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在申请很多发达国家的签证时,如果你的老家在东北,你的成功率可能会比其他地方高,堪比福建部分地区的户籍难度。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这些省份出国的人很多,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形成了一股出国的热潮。几十年前,人们出国的最大目的之一就是在当地赚取外汇。很多人不符合签证要求,就通过中介和走私犯入境,然后在当地敲诈勒索。
当这种情况较多时,那些发达国家对这些省份的签证申请会特别严格,导致签证拒签率很高。
本来,中国最喜欢出国的省份都在沿海地区,比如广东、福建、浙江。处处是侨乡,源远流长。然而,近20多年来,黑土地上的东北人也开始加入了出国大军。
我猜你也可以想象这背后的大环境,那就是90年代后期的国有企业改制,而国有企业最多的东北地区承受着首当其冲。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监测中心数据,自1998年至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东北三省占25%。 “就这样活了三十年,直到楼塌了。”短短十三个字的歌词,把一夜之间失去依靠的下岗职工的心情唱得淋漓尽致。
曾经的“共和国长子”,GDP占全国绝大部分的东部三省,也在这次改革中失去了往日的荣光。经济不景气、资源枯竭、人口流失、人口老龄化……东北经济下滑成为国人心中的痛。
裁员潮是如何迫使东北人出国谋生的?东北经济的衰退能给我们什么警示?关于下岗潮的形成,相关讨论很多。究其原因,是“计划经济”的落后产能难逃一劫,在“市场经济”的入侵面前表现出一败涂地。为了实现国家的经济转型,壮士们割腕割腕,牺牲了东北工人的利益。
当那段悲壮阴暗的时光过去后,今天我们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残酷态度来回顾那段历史,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大方向没有错。如果不及时进行国有企业改制,不让那些负债累累、产能低下的企业关停变卖,那么让中国经济腾飞的改革开放未来会失去很大的发展空间。
举个例子:90年代初期,政府命令鞍山钢铁生产50万吨钢轨,计划价格为每吨2000元,而当时的市场价格为每吨4000元吨。不管这些钢材是用于建设还是转卖,光是这一项,鞍山钢铁本可以获得的年利润就有12亿元。
《改革》第6期, 1993, pages 99-105
曾经受到国家重点资源青睐的东北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进来后,变得臃肿低效。为了支持南方的改革开放,国家不仅不能向东北的国有企业提供资源,反而用国有企业的利税在南方建设基础设施,吸引外资,提供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支持。曾经成就东北的计划经济,也成为当时东北没落的原因。
我想到了一句很残忍的话:“你现在拥有的,是这个时代给你的,当他拿走的时候,他会毫不留情。”工厂倒塌了,那些祖祖辈辈在工厂工作、以工厂为家的工人如何安置?除了每天在新闻联播中播放“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之外,还必须有一个真正的安置计划。数以千万计的工人失去了生计,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创伤。
不幸的是,对于下岗职工的安置和补偿,除了引导他们再就业,就是买断他们的工作年限。和他们失去的相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发126号文件,规定在全国所有油田中,大庆油田每年补偿4100元,辽河油田每年补偿3850元,吉林油田每年补偿4100元。 3000元。
在薪酬总额方面,抚新矿业集团、抚顺矿业集团人均买断服务金额约2万元,本溪煤矿约2.2万元,杨家杖子铅锌矿约1.5万元;在石化行业,大庆油田人均收购服务金额约10万元,辽河煤矿约10万元。油田9万元左右,吉林油田8万元左右。大庆油田的买断业务量应该是顶级的。大多数工厂都在2万到3万元的水平,有的甚至只有几千元。
面对生计难保问题,东北人被迫出国谋生。据中国有关部门统计,到1998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数达1350万人,1998年至2002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超过2700万人。被解雇了。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国公民为了生存,必须外出谋生。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25亿,其中省内流动人口9146万,省内流动人口9146万。跨省流动人口3314万人。
52%的省内流动人口是城乡流动人口; 78%的跨省流动人口是农村-城市流动人口。这一系列数字表明,中国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正在大规模、高速地向城市和海外流动。关于移民流动,西方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叫“经济发展均势模型”。该理论将移民的根源归因于国家或经济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当劳动力和资本在地理上分布不均时,就会发生迁移。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相对于资本短缺,那么劳动力价格就会上涨;否则,劳动力价格将下降。结果,人们从劳动力丰富、工资较低的地区迁移到劳动力短缺、工资较高的国家。
这种人口流动将导致生产要素的地域重构。均衡发展。
也就是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必须有足够大的收入差距,移民才会下定决心,冒一定的风险离开家乡。但是,这个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东北下岗工人的外出浪潮,因为在下岗浪潮到来之前,东北工人的工资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但这并没有引发移民潮。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迫于形势的压力下了决心。如果不是裁员潮,即使西方国家的工资再高,也绝对不可能看到大量东北人在海外打工。从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东北人移民海外的寥寥无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沉阳为主的东北地区新移民大量涌入旧金山湾区。
由于数量多、集中度高,这些东北新移民逐渐成为当地华人社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今天我们可以用这些平静的话语来回顾这段出国的日子,但我们很难想象,那些被迫自生自灭的东北工人,是抱着破釜沉舟、面对陌生环境的心态来到海外的,而巨大的生存压力,需要多大的勇气,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又是怎样的悲壮和凄凉……
东北移民白手起家,在海外度过了十几年移民网络已经建立起来,就像当年的福建人、广东人、浙江人一样。借助这个与同乡熟人建立的网络,更多的东北工人走上了出国谋生的道路。近的去了俄罗斯、韩国、日本,远的去了美国、澳大利亚、欧洲。
与此遥相呼应的是东北人口的大量流失。 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接近1亿。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比十年前少了1101万。分区域看,东北人口占比下降最多。网上有人说,从他出生在东北那天起,他就在准备离开东北。东北的没落可以给我们很多警示。
比如经济转型的重要性,比如依赖能源的陷阱,比如僵化制度的后果……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我最大的警示就是感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面前的无力。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宏大叙事的民族历史记忆中,我们无法理解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漂泊。这段和谐的个人经历,或许只能成为私人记忆,珍藏在家庭相册里,默默等待时间褪去,最后悄然遗忘。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时代的每一次变革,即使这种变革是正确的、成功的,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但总会有人想要牺牲过去的利益。这就是“天地不仁,万物皆卑狗”的天道。即使国家走一条路这是正确的方式,但只要是一种新的探索,对某些人来说,将改变他们的一生。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向前看,不向后看”。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