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项飙:我们渴望占有,是因为我们害怕被驱逐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走出穴居状态以来,人类一直在追寻一个名为“家”的居所。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一书,解释了强行驱逐是将一些人的贫困转化成另一些人的超额利润的关键环节。2009年至2011年间,密尔沃基每8名房客中至少有1人经历过强制性搬迁。2012年,纽约的法院每天都会判出将近80笔以未交租为由的驱逐令。被驱逐过的房客因为有了这个记录,很难再租到好房子。他们只能住进条件更为恶劣的社区。贫穷、暴力、毒品进而聚集到了一起。

马修·德斯蒙德

马修对家居的阐释,很多中国读者听来可能像丝竹入耳。而书中记录的被驱逐的悲惨故事,更让一些读者感到买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占有了房,才不会被驱逐。一张房产证,意味着安全、尊严、自我、意义,意味着可以放松地去参加同学会。中国的私人住宅拥有率(90%)领跑全世界,要比典型的福利国家瑞士(43%)高出1倍左右,也远高于日本(62%)、韩国(57%)等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上较为超前的国家。然而,家是不是从来就是“人之为人的泉源”?游牧者、山民、水上民族居无定所,是不是就丧失了他们的人格和自我身份意识?

“家天堂”的意识比较盛行的年代,比如维多利亚的英国和现在的美国,也是无家可归者数量剧增的时期。在住房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西欧,“家天堂”的意识则相对薄弱。20世纪60和70年代,“人人有房住”的公共政策在西欧取得长足发展;当地的年轻人很少会动买房的念头。虽然中国没有像这本书里描述的驱逐,但那些在城里买不起房、落不了户、租不到合乎标准的房子、孩子因为不够条件上不了学的,常常有被劝退清理的可能。相反,被正式占有的房产进一步升值。这种情况刺激着更多的人去占有,以防再被“扫地出门”。在美国,认为占有房产是天经地义、提倡“人人成为业主”的意识形态和大规模的驱逐现象是紧密相连的。

03.

我完全同意马修对居住权的强调。人人有房住,就是居住权。但是居住权之所以重要,无非是因为有个地方住和有碗饭吃、有口水喝一样,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把家提到人性、意义、精神的层次,在今天的语境下,就可能在为双重异化添油加醋了。人性、意义、精神,只能靠人的普遍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实现,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阅读原文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

澳洲新闻

近3000人在等待父母移民签证时死亡

澳大利亚根据内政部的数据,父母签证的等待时间非常长,以至于在过去三年里,有 2,300 人在等待父母签证之前就去世了。 内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297名父母签证申请人和87名其他家庭成员在 ...

澳洲新闻

高峰时段前往西澳西南部的船只严重拥堵

澳大利亚这个假期,那些热衷于乘船出海的人将花费数小时寻找停车位、等待船只通行,甚至在西澳大利亚州西南部的邓斯伯勒被困在路上。 本周西南部的天气非常适合划船,高峰时段停车和交 ...

澳洲新闻

青年从栈桥跳下 疑脊椎受伤

澳大利亚在新南威尔士州一处热门海滩,一名年轻男子从栈桥上跳下,疑似脊椎受伤。 肖恩·奇弗斯是参与救援的人员之一。他对此感到震惊。但更让他震惊的是,事后有不少人从这座栈桥上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