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刚过去不久。
但一则和端午有关的争议,还在发酵。
起因是节日期间,广东佛山一名女游客,分享了在龙舟上拍摄的视频。
谁料,竟遭到了网暴。
评论纷纷指责女游客破坏了「百年传统」。
「你很脏,不能坐龙船。」
还有人要求女游客道歉。
甚至宣称已上报,要女游客为登龙舟负刑事责任。
女子很快删掉视频,但大众讨论声已起。
随后,佛山九江龙舟协会也出面回应:
确有女子不能登传统龙舟的习俗。
以后「会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女游客未经允许误上。」
一时间,众人更加哗然。
有人认为这是当地传统文化,游客也该入乡随俗。
有人则认为是明显的封建陋习,歧视女性,并不合理。
而实际上,类似的争议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女人不能登龙舟,究竟是传统文化,还是糟粕陋习?
首先需要追问的是,这一「文化」的出发点。
当地工作人员解释道,龙舟上有各坊请来的神庙,「女性可能会冲撞到船上的神灵」。
因此女性应自行回避。
同理,在这些地区,女性也被禁止参观造龙舟。
「否则龙舟沾了阴气,就会变成阴龙船,悲催地沉到河底去。」
不仅如此,女性还不能享用「龙舟饭」。
刊于《广州日报》 作者:王月华
甚至不得在桥上观看赛龙舟。
每当龙舟经过桥洞,船员便会大声呼喊:女人散开。
还有女性游客被投掷瓶装矿泉水驱赶。
女子登龙舟,遭到驱赶、网暴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男子登凤舟却已司空见惯。
可见,除了阴阳五行、天地平衡的玄学之外。
禁止女人登龙舟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就是将女人与晦气相挂钩。
这种现象,并不只发生在登龙舟这一件事上。
在电视剧《围城》中,陈道明饰演的教师,要与同事一起前去大学赴职。
一行人挤上一辆公交车后,发现没有座位。
而此时恰巧有一位乘客,用米袋占用了别人的座位。
同事们就建议一位女老师坐在米袋上。
谁料遭到米袋主人的强烈反对。
他强调:「这里是我吃的米,男人可以坐,女人不好坐」。
一众受过教育的教师,自然不认可这一荒谬说法,坚持让女老师坐下。
米袋主人虽然退让,但最后的坚持仍是,坐可以,但要垫上东西。
不直接接触,心里好受些。
这一幕与龙舟事件逻辑并无不同,都是对女性躯体的污名化,以及歧视与嫌弃。
实际上,就算从历史传统角度来看,「女性不得登龙舟」也全无依据。
赛龙舟本身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可追溯至战国。
各地端午赛龙舟的目的,因地域差异有所不同。
湘区为纪念伍子胥、屈原而赛龙舟。
但浙江区则用赛龙舟等端午活动,纪念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
闽台地区的端午赛龙舟活动,也已经融入海神天后妈祖的祭祀文化之中。
这两者都为女性形象。
古代画作中,也曾出现女子龙舟竞渡的情景。
可见,禁止女性登龙舟并非「传统文化」,而更像是陋习。
当然,随着时代发展,这一陋习目前只存在于个别地区。
同样是在龙舟文化兴盛的广东,也有些地区尝试破旧立新。
2013年,揭阳就成立了广东省第一支凤舟队。
初衷就是为了打破女子不能登龙舟的封建束缚。
即便不说以祭祀、表演、游玩为主的传统龙舟。
论起当代竞技龙舟项目,也早已有女子龙舟队为国争光。
与以上相比,近期这出「女子不能登龙舟」的戏码。
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歧视女性,为封建糟粕辩护,确是愚昧无知。
就像网友精彩地笑骂:女性已经上了「神舟」,却不能上龙舟。
其实,现实中还有很多针对女性的糟粕习俗,被披上了传统文化的外衣。
就比如女人「晦气」这一荒谬说法,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
在腐朽落后的愚昧认知中,女性属阴,经血脏污。
与鸡血、狗血同一宗,让人联想到死亡,而就此产生恐惧。
中国鬼怪故事里,为什么经常出现女鬼形象?
正因为古人迷信阴阳之说,女子代表阴性,阴暗的地方容易滋生污秽。
诸如聂小倩这样的角色,会吸尽男子的阳气,更加被视为不详。
刘亦菲版聂小倩
而在这次龙舟事件的讨论中,也有女性现身说法。
自己曾因为女性身份,差点不能为母亲上坟送葬。
在影视行业,也有男性能坐,女性却不能坐器材箱的「传统」。
不仅有摄影器材会因此「湿」焦的谐音迷信。
还有「阴人」不吉利的怪诞说法。
建筑行业部分开土动工的仪式,也有经期女性和孕妇不得在现场的要求。
而满族也有女人不能随意坐卧西墙的「传统」。
如有违反,就会面临「亵渎神灵,招致灾祸」的指责。
除此之外,还有逢年过节便被热烈讨论的「女人不能上桌吃饭」习俗。
在电影《出嫁女》中,母亲过七十大寿,儿 子宴请亲友乡里前来吃寿席。
老人家的心愿,就是想在自己的寿宴上好好吃顿饭。
寿宴当天,上了年纪的母亲仍在厨房帮厨,为众人备菜。
等到上完菜,母亲委婉表示今天想要坐席。
却被儿子拒绝,调侃母亲「年纪大了,容易糊涂」。
母亲站在自己的寿宴边上良久,只好默默离开。
但讽刺的是,不懂事的小儿子,与各种不熟的乡亲,却可以安坐宴席。
除此以外,还有人将不顾个人意愿的指腹为婚、娃娃亲等腐朽传统,以及令人发指的童养媳陋习,美化为「青梅竹马」。
在《喜福会》中,周采芹饰演的钟太太,儿时就被买家瞧上。
养到一定年纪,就送去大户人家做童养媳。
新婚之夜,才第一次见到还是个小孩的丈夫。
但婆婆无知地要求她,身为儿媳妇,必须快速为家中诞下子嗣。
否则就会遭致打骂。
天长日久,自己成了肚子不中用的「不祥又没用的东西」。
家中一旦平遭变故,「不祥」的女人就得承担罪魁祸首的角色。
如此桩桩件件,各式各样的习俗。
看似传统,实则背后全是对女性极其荒谬地妖魔化、歧视、贬低、与羞辱。
长久以来,对女性「脏污」「晦气」的污蔑与歧视,已经成为无形的束缚,遗害甚深。
而这并不是我国独有。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生理期女性要去阳台呆上一周,不能弄脏家里。
经血不干净,也成了一种「习俗」。
除此之外,因为月事羞耻,连说起「月经」两个字都会觉得羞愧。
而在日本,相扑这一传统文化被奉为「国技」,已延续数千年。
2018年,京都府舞鹤市市长在相扑台上致辞时,突然晕倒。
一名女护士观众赶来,对市长实施心肺复苏抢救。
然而由于传统相扑文化禁止女性登台,裁判要求女护士离开。
事后,工作人员还往相扑台上撒了大量的盐,被怀疑是用来「驱除邪气」。
这不仅在日本社会激起民愤,还被媒体批为「女性不得进入,是进入文明现代前的习俗」「歧视性习俗」。
我们望向他者,便更能够意识到这「习俗」中充斥着明晃晃的愚昧。
即便换个环境,冠上「传统文化」的帽子,也改变不了本质。
《觉醒年代》中,李大钊走访民间,深入群众,见到许多吃人的愚昧风俗。
比如在路上见到「冲喜」的 接亲队伍。
新娘是年龄尚小的少女,新郞却是一只公鸡。
所有人都在笑,只有驴背上的新娘子在哭。
连同各中「阴婚」「冥配」,全都是盗取传统之名,行压榨女性之实。
而腐朽陈旧的三纲五常,早在百年前的五四就已经被拉下马。
女性身为独立个体,人人平等,不该担上沉重的荒谬骂名。
为女性「脏污」之说的争辩,纪晓岚在封建时代就已经言明。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故事。
说某阁老家一个丫鬟,跨骑到一根房梁上玩耍。
众人看到大怒,说最肮脏的东西骑在圣洁的架海银梁之上。
丫鬟却不惧:帝王将相,皆出于此也!
封建时代就已挑明摒弃的无知认知,到了现代社会却变成了宝贵的「传统文化」。
而如若真论起传统,「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事要求缺失,君子愈发鲜有。
真正的民族传统端午,也因这样的荒谬陋习蒙羞。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女性, 都无法被一句「脏了」定性概括。
真正脏的,是自欺欺人,是愚昧固守。
全文完。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