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南方东英总裁,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终身荣誉会长。 来源:南方东英
1997年至2022年,香港资本市场历经波澜壮阔的25年。作为首批赴港的中资基金公司的管理者,南方东英总裁丁晨亲历了其中精彩的段落。她见证香港这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化天堑为通途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市场。
在丁晨看来,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在港金融机构的历史机遇期。丁晨说,正是在香港这片沃土上,南方东英从默默无闻到站稳脚跟到成为香港最主要的ETF发行商之一。她表示,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年轻人施展才干提供了舞台。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是全体香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年轻人可以敞开胸怀、接纳机遇、乘风破浪、大有所为。
中国基金报:2008年首批中资基金公司出海。中资基金公司出海初期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丁晨:2008 年,首批中国内地基金公司扬帆出海,南方东英正 是首家赴港设立子公司的中资基金公司。初来香港,恰逢2008 年金融危机,紧接着又遭遇2012 年欧债危机,金融市场面临严峻考验。彼时的香港早已汇聚了欧美顶尖资产管理巨头,而中资基金公司初出茅庐,对香港的监管制度、 市场情况、竞争格局等缺乏经验。
中资机构初期经过了艰难的摸索。到了2011 年底,事情迎来转机。彼时,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RQFII)推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内地金融市场更便利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高速增长,国际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中国资产。
南方东英在 2012 年发行“南方富时中国 A50 ETF”,后来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最活跃的 A 股产品之一。到了 2014 年沪港通开通时,南方富时中国 A50 ETF 规模更一度超过 500 亿港元,吸引了海外大型主权基金、养老金、家族办公室等机构投资者。这只产品大受欢迎,海外投资者几乎一票难求。
RQFII A 股 ETF 为整个香港 ETF 市场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动力,使得香港真正成为 “引领世界投资中国”的前哨。对于南方东英来说,南方富时中国 A50 ETF 这只产品帮助南方东英在香港资管业界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在香港乃至亚洲 ETF 市场建立起一定品牌影响力。
中国基金报:推出南方富时中国A50ETF之初,你当时想过如果发行不成功怎么办吗?
丁晨:在南方富时中国A50 ETF发行之前,香港市场上已经有非常成功的追踪富时中国A50指数的ETF。我们了解可能存在的困难与挑战,但最终依然选择发行追踪A50指数的ETF,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当时海外市场有运作较为成熟的A50期货,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对冲工具,与ETF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第二,之前市场上的A50 ETF都是“合成型”,即通过衍生工具获取指数表现,而RQFII ETF将首次实现“实物型”追踪,即真正购买指数中的A股持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资产管理行业是时间的游戏,资产管理机构需要很长的时间与客户建立信任。
初出茅庐,我们甚至很难邀请到嘉宾,参加A50产品的上市仪式和合影留念。十年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了解有限,他们在进行资产配置时犹豫不决。南方东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南方富时中国A50这一只ETF产品。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同事都在向客户坚定推A50。业内同仁开玩笑说,在南方东英的团队眼中,世界的尽头就是A50。正是因为初始团队发挥“拓荒牛”的精神,坚定配置中国的理念才植入了很多海外投资者的心中。
这背后更重要的是,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资产投资价值凸显。
中国基金报:中资机构要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站稳脚跟,如何建立独特竞争优势?
丁晨:南方东英是以ETF作为突破口的。这是考虑自身特点并结合香港市场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选择。中资金融机构进入香港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在此之前,海外金融机构已耕耘布局多年,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据统计,香港80%的零售基金是透过银行销售,而当中的三家银行便已占去了全部销售的70%。占据主要分销资源的几家银行,通常拥有比较严格的尽职调查标准,基金上架时间较长、流程比较繁琐,且可能面临同质化竞品较多的现状,这对于初到香港市场、尚未积累足够历史业绩的中资基金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南方东英选择ETF作为产品载体,通过交易所这一开放平台,直接面对所有投资者,而较少受到渠道资源的限制。投资者只要拥有证券账户,就可以轻松购买南方东英的ETF产品,这不仅为我们解决了产品分销的一大难题,也便利了广大投资者。随着我们在香港市场逐渐积累了历史业绩和口碑,中资机构也正在逐渐获得越来越多分销渠道的认可和支持。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等新型分销渠道也在不断涌现,ETF互挂、ETF通、大湾区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政策的推出,也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分销渠道,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中国基金报:近年来两地资本市场融通为中资机构带来了哪些机遇?
丁晨:从 RQFII 到沪港通、深港通、基金互认,再到粤港澳大湾区理财通、ETF 互挂、ETF 互通等互联互通机制的建立,都为香港金融中心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020 年,深圳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率先实现深港 ETF 互挂。2021 年,上海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实现沪港 ETF 互挂。目前,南方东英是唯一同时参与沪港、深港 ETF 互挂的机构。
香港作为我国投资者海外投资的前沿,一直扮演举足轻重角色。举例来说,恒生科技ETF越来越受海外投资者关注。过去两年,受疫情及市场波动影响,恒生科技指数经历了比较大幅度的回调,但相关ETF仍吸引了许多投资者逢低配置。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科技龙头的发展势头,长期布局。在此期间,部分恒生科技类 ETF份额不降反增,更有产品自 ETF 互挂实施以来规模大涨 10 倍,可见投资者配置需求之旺盛,也足见互联互通资金对海外中国资产的支撑作用。
ETF 互挂项目的成功实施,得益于两地证监会的紧密合作,以及深圳、 上海、香港三地交易所的协调共赢,这一里程碑也进一步推动了内地与香港市场的融合发 展,巩固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中国基金报:回首领导南方东英这么多年的心路历程,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站在当下的时点,你想对香港的年轻人说什么,建设一个繁荣、稳定的香港,年轻人应该如何努力?
丁晨: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是团队的重要性,培养一支优秀的团队,是南方东英发展壮大的源动力。一些年轻员工从南方东英发行第一只ETF产品起就加入公司,从当年资历尚浅、甚至初出校门的青涩少年,逐渐成长为各个业务条线的骨干、甚至团队管理者。
正是在香港这片沃土上,南方东英从默默无闻,到逐渐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也让许多南方东英的员工跟随公司的平台一起进步与成熟。
这些年香港市场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挫折。
香港背靠祖国、放眼世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金融领域,香港的基础设施、人才储备、监管制度等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为年轻人学习进步、实现理想抱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时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进行,为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年轻人施展才干提供了更大的舞台。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是包括年轻一代在内的全体香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年轻人可以敞开胸怀、接纳机遇、选定方向、坚持奋斗,相信必能乘风破浪、大有所为。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