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罗夏
5月30日,台湾《经济日报》报道了一条有意思的新闻:鸿海旗下富士康iDPBG事业群郑州厂区规划,端午节前后派出20多名干部到鸿海印度厂传授经验。按照外界的分析,鸿海的这个举动将会强化在印度的供应链布局。
中国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5月中旬也曾表示,公司在印度耕耘十多年,目前国际环境已看到很多其他厂商或是不同产业在印度加大投资,这是大趋势,速度会变更快,鸿海在印度持续推动半导体的可能合作,也会有当地化的产品在印度建构起来,并加快建构当地供应链。
军武菌必须感慨一下,咱们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确实是世界第一流,在担忧越南制造对中国的威胁之后,很多人又开始担心印度的产业会不会对中国造成影响。
当然,印度人跟越南人有一点不一样:他们不仅非常自信,西方国家似乎也对他们很有信心。
在2022年1月,印度中央政府统计部门发布预测指出,印度2021—22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经济增速将达9.2%。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2022年全球经济做出了预测,认为印度2022年的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与IMF相比,亚投行4月的预测保守一点,认为印度的GDP增长能达到7.5%。
当然,到了4月份,IMF也变得保守起来,把9%调整到了8.2%,但是在印度媒体眼里,这根本不是什么坏消息。《今日印度》发表了一篇文章,只看题目你就能感觉到他们的喜悦和自信——《印度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来看看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情况》。
印度政府官方帐号还特意发了一条推文表示,“随着印度走上高速增长轨道,该国将在2022财年继续保持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下面配了一张各国经济增速预测图。
总之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
说实话,这样的场面总让军武菌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毕竟对于西方人来说,吹嘘印度简直如同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迁徙一样,成了非常规律的例行公事。
2003年8月,英国《金融时报》在文章中预测,到2010年,印度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会超过中国。面对英国的吹捧,法国人也不甘示弱,《巴黎人报》写了一篇《印度企业征服世界》,表示印度追随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巨人,它的企业“正全力向西方竞争对手展开进攻”。
2006年,《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了一篇《缓慢但平稳,印度将超越中国》的评论文章,表示“印度这只行动迟缓的乌龟,可能很快就能超过中国那只兔子。”彭博新闻社的文章更直接——《中印赛跑,我赌印度赢》,作者在文章最后表示,从创业精神、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中国崛起对印度的刺激等三方面考虑,“我们有三个理由怀疑到2026年中国是否仍能领先于印度。”这个时间和挺多人预测的2025年相差不到。
好了,现在2010年已经过去了,距离2025、2026只有三四年时间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的GDP基本不可能在几年后追上中国。不过在享受了十几年打脸时光之后,西方媒体对印度的热情丝毫没有降低。
毕竟,超越也分很多种,就算印度整体上看不到追赶中国的希望,难道他们还不能在某些比较重要的领域和指标上跟中国掰一掰手腕吗?
很多网友平常在网上一直嘲笑印度,这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我们要明白,中国可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几个国家能够有底气嘲笑印度不行?
2019年,印度的GDP约为200.81万亿卢比,按照2019年全年卢比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约为2.85万亿美元,略微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虽然之后英国一度超过印度,但这两个关系复杂的国家在经济体量上确实已经相差无几,排在前面的只有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
实际上,在几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上面,恐怕就连日本和德国也没有资格嘲笑印度。
2015年,印度粗钢产量8900万吨,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2018年粗钢产量1.06亿吨,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21年,印度的粗钢产量是1.181亿吨,虽然和中国的10.328亿吨相去甚远,但确实是世界第二。
当然,这只是粗钢,并不能说明钢铁冶炼水平的高低,但印度本身对钢铁的需求确实在不断增加。印度在2017年5月发布了扩大钢铁产能的远景规划《国家钢铁政策(2017)》,根据规划,到2030-31财年,印度粗钢产能将达到3亿吨。在印度钢材消费结构中,房地产和基建约占60%,工程制造约占22%。《印度钢铁政策2017》预测,到2030-31财年印度钢材消费将达到2.3亿吨,但预计届时人均钢材消费量只上升至158公斤,仅相当于中国2002-2003年的消费水平。
除了粗钢产量,印度的水泥产量同样是世界第二,达到了3.4852亿吨,第三名则是越南。
在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发电量上,2020年印度排在了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相当于中国发电量的20%。
所以说,印度的各项指标你要说他不强吧,人家明明是世界前几,问题是你要说他强吧,又总感觉差点意思。比如说印度的汽车制造,2021年印度生产了439万辆汽车,已经超过了韩国和德国,但是印度汽车在世界市场的存在感却稀薄得可怜。
不过话又说回来,印度的强项似乎一直不在于重工业制造。
如果不是相关人士,一般人很少了解印度的制药行业,而2019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印度发达的仿制药体系。
作为仿制药生产大国,印度拥有60个治疗类别的60000个仿制药品牌,占全球供应量的20%,被誉为“世界药房”,是全球主要贡献者之一。据国际政府基准测试协会(IGBA)数据显示,2020年,在全球仿制药渗透率前5名的国家中,印度以97%的渗透率排名第一;在全球Top15仿制药企业中,有7家企业属于印度。
▲印度NATCO生产的抗癌药多吉美
印度制药业这么发达,跟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在上世纪60年代,印度的药价要比现在高得多,结果1970年,总理英迪拉·甘地主导修订了《专利法》,规定\"只保护制药工艺,不保护药品成分\",对食品、药品等只授予工艺专利,不授予产品专利。
随后,印度政府还颁布了严格的药品限价法令,以及限制国外药企在印度的生产和销售能力的其他法令。一款药物在美国通过审批,3个月后就能在印度找到仿制药,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印度速度”。1970年印度只有2257家制药企业,到了2005年,印度的制药企业已经超过了23000家。
不过为了加入世贸组织,再加上欧美各国的强烈要求,印度在2005年修改了《专利法》,但是新法案只对1995年以后发明的新药或经改进后能大幅度提高疗效的药物提供专利保护。尽管印度仿制药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但是因为有这些技术积累,再加上低廉的制造成本和大量会说英语的技术人员,印度的制药厂每年都获得大量海外的外包订单。
不只是制药外包,印度的IT和软件外包同样闻名世界。相信很多人在中学地理课上都听到过班加罗尔的名字——这里是全球著名的软件外包中心。
▲地理书对印度产业的介绍
近些年,美国硅谷简直要被印度人给挤满了,而且这些印度人并不只是进行基础工作,微软、谷歌、IBM、Adobe、美光科技、Twitter、Vimeo、WeWork等公司的CEO全都是印度裔。
实际上,如果不跟美国、中国、俄罗斯等顶尖玩家比较,印度的航天业其实也还可以……
印度发展航天事业跟中国基本上是前后脚的事情,1963年印度发射了自己的第一枚火箭,只不过火箭的画风比较粗糙,火箭部件直接放到自行车后面就能运来运去。
在此之前,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在酒泉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印度首枚亚轨道飞行器的发射,仅比中国晚了3年。只不过跟酒泉航天中心相比,印度的航天中心更加简陋。
2014年9月24日,印度运载的火星轨道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继苏联、美国和欧空局之后,第4个成功近距离探测火星的国家或组织。今年4月份,俄罗斯在遭到制裁后,拒绝发射OneWeb公司的卫星,
OneWeb转头找到了印度,他们后续的卫星发射计划,将与New Space India Limited合作,也就是印度的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商业部门,并且今年内,就会在印度最主要的发射场——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至少400颗以上的卫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你要说印度航天没有一点东西,那么多卫星还有探测器确实就在天上飘着,但是要说印度能比肩中国,恐怕没有几个人当真。
印度1947年建国,中国是1949年建国,可以说几乎同时起跑。而且新中国成立之初,印度的发电量、工业基础、道路里程都要好于中国。建国之初,除了在煤产量上中国高于印度外,其他部门的产品产量,中国都低于印度,其中钢产量、水泥产量、糖产量相差悬殊。
在印度选择经济发展道路时,尼赫鲁向前苏联和中国学习,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以发展公营经济为主导,发展重工业,具体措施包括大力扩大保护和增加公共投资,制定了工业发展的五年计划,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尼赫鲁模式。
但印度土地改革的失败,造成了农业部门发展迟缓与国内粮食需求激增的巨大矛盾。大规模的进口粮食占用了印度的财政预算,使得印度不得不削减对工业部门的投入,再加上严格的许可证制度,极大地阻碍了印度在钢铁、电力和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更重视信息通讯业。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曾经说过:“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那班车,但不能错过这第二班车,即电子革命或称计算机革命,现在我们必须紧跟这班车,追上并跳上去。”
如果简单概括,印度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发展制造业的阶段和时机,直接将重点放在了计算机、医药制造乃至航天。所以看起来,印度的确有一个大国的架子,并且在某些领域还能领先世界或者至少在第一梯队,但同时需要填补的空白同样数不胜数。
至于印度会不会成为“世界工厂”,就像军武菌之前说的,印度本身作为欧美国家的医药和IT外包基地已经很久了。但是在更广大的领域,印度是否能形成足够的竞争力,需要打一个问号。
▲印度和中国作为供应商的比较
很多人说,虽然印度现在比不上中国,但是印度将来一定会超过中国,因为印度的人口结构比中国年轻,所以未来是属于印度。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印度的人口在2020年已经达到13.8亿,超过中国指日可待。同时,印度的年轻人比例也确实比中国更合理。
但人口不等于劳动力,更不等于人口红利,就算一个公司想要在印度建设工厂,也需要找到合格的工人才行,而印度在教育方面依然和中国差距巨大,更不要提交通、电网、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差距。
所以,如果从理论上来说,你不能说印度超越中国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而如果不按照中国人的严格标准,印度其实也做得还行。但偏偏很多印度人的梦想就是超越中国,这就有点难办了,毕竟之前很多人预言的2010、2025这些日期已经证明绝无可能。
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戈德瑞集团掌门人戈德瑞在2015年表示:“我对印度经济的未来非常乐观,我感觉到2050年,印度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戈德瑞的说法算不上耍赖,他毕竟没有说2500年。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