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伊朗形势愈发紧张,美元和石油有关的话题讨论甚嚣尘上,美元依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世界货币。
除了美元以外,国际支付间得到认可的世界货币还有日元、英镑、欧元和澳元等。
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多种货币并行流通的国际支付格局。
国际认可的货币多数都诞生在北美和欧洲,这些地区近百年来工业化程度和国际贸易程度较高的国家。
今天的文章就带大家了解,远离欧洲大陆和北美的澳大利亚是如何将澳元打造成国际货币,澳元资产如何能如美元资产一般具有抗风险能力。
1、紧盯英镑和美元
1901 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但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澳大利亚社会经济,仍残存有殖民地痕迹;
所谓“殖民地痕迹”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对英国的依赖,工业资金、设备、技术都要靠英国。
基于维护贸易市场稳定,英国与澳大利亚于1932年共同签署了渥太华协定,这个协议将澳大利亚框定在大英帝国的贸易圈之内。
这么铁的贸易关系,让澳大利亚在1931年前后,实行澳元钉住英镑的汇率制度。
哪怕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澳大利亚继续维持着澳元对英镑的钉住汇率制。
这种和英镑“手拉手”的汇率制度一直持续到70年代。
恰逢上世纪70 年代和80 年代早期,澳大利亚外汇和债券等市场都处于封闭状态,在严格的外汇管控下,汇率变动对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影响有限,因此这种紧盯英镑的汇率制度得以维持。
但是到了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很多国家开始放弃紧钉美元的汇率制度,全球各种货币实行浮动汇率。
但是澳大利亚确实一股“清流”。全世界都放弃盯住美元了,澳大利亚偏偏就在这种时候抱住美元,1971 年12 月澳大利亚开始将澳元从钉住英镑改为钉住美元。
在大家都抛弃美元这个烫手山芋的时候选择美元,澳大利亚这招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结果澳大利亚这步险棋是否让它大赚一笔了呢?
当然没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几年时间里,美元贬值,汇率钉住美元的澳大利亚元也跟着贬值。
澳大利亚经济日益面临着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所谓输入性通胀指的是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
难以承受的澳大利亚政府终于在1974 年9 月放弃澳元对美元的钉住政策,改为钉住贸易加权的有效汇率指数(TWI)。以减少盯住美元所造成的汇率波动。
当时的澳元还不是世界货币。
当时的澳洲当局奉行严格的资本管制,要求出口商将外汇结汇并严格限制海外澳元有价证券投资,甚至禁止国内银行向非居民个人和银行的存款用澳元支付利息。
但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全球化概念逐年兴起。澳大利亚与世界经济紧密度的不断提高,大量国际资本涌入澳大利亚。
由于资本市场长期封闭,澳方并没有太多外汇储备。澳大利亚方面面对日渐增加的国际资本,并没有货币当局也像其他新兴经济体一样用竭外汇储备。
严格的资本管控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于是澳洲政府尝试在境外发行离岸货币,以便形成一道货币“屏障”。
从1976 到1980 年,澳洲在离岸市场发行累计达1000 万至1500 万的澳元,这当中包括很多澳元债券。
离岸澳元仅仅是澳元走向国际化的起点。
2、澳元债券的崛起
经济学上一般将货币国际化分成几个步骤:
第一,经常项目下的国际收支实施自由兑换。
也就是在一些比较常规的国际贸易当中可以自由兑换货币进行交易。七八十年代发行离岸货币可以说的上是澳元国际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货币国际化第二步则是资本项目可兑换。
这一步至今都很少有国家可以做到;到第三步就是其他国家接受本国货币的交易、投资和结算,甚至将本国货币用作储备货币。发行境外澳元债券则是达成这一步目标所做的尝试。
澳大利亚进出口额占GDP比重变化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对澳元的国际化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但是七八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则在某种程度上“倒逼”澳元国际化。
随着澳元的需求增加和澳元汇率制度的渐进演变,澳大利亚同时也逐渐取消了外汇管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外汇管制的逐渐取消促进了澳元的国际流通。
澳洲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也进一步支持了澳元的国际化。
在放宽货币管制之前,澳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金融市场秩序,澳大利亚的金融秩序可以很好地跟欧洲市场对接,这让澳元债券国际化更加便捷。
澳大利亚债券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可以说是大力助推澳元国际化。
70 年和80 年代初,以澳元计价的债券开始在欧洲市场发行,早期发行者都是澳大利亚机构,这包括澳大利亚的银行和发行代理商。
随着澳元国际化和澳元债券日渐受欢迎,1986 年,两家德国银行开始发行澳元计价债券,并且德国银行跃升为五大发行者之一,更多境外企业参与到本币债券的发行,这是对澳元债券的认可。
境外发行澳元计价债券,以澳元计价,还本付息。这不仅有利于将国家信用转化为财富,迅速提升国家财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澳大利亚经济利益,还有利于推动澳元国际化。
到80 年代末,澳元逐渐成为国际货币。
许多研究将澳元债券市场国际化的特点归纳为四点:
一是基于国内固定收益市场;
二是国际投资者需求高信用评级澳元债券;
三是交叉货币掉期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国际投资者可从其中获得收益。
从70年代初,澳元债券依托澳大利亚国内良好的市场态势走出国门,吸引国际投资者;
再到80年代初,澳大利亚取消了澳元盯住一揽子贸易加权货币的有效管理浮动汇率,实行自由浮动,澳大利亚也因此取消所有管制。
短短十多年时间内,凭借良好的本币债券和稳定繁荣的国内市场,澳大利亚元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重要的硬通货和投资工具之一。
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澳元和加元纳入外汇储备货币统计行列,众多国家也将澳元纳入本国外汇储备。
3、澳元还是很坚挺的
众所周知,美元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元的霸权地位支撑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在这个霸权之下,美国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印钞,再将印好的钞票去和全世界换东西。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铸币税”,也就是发行货币带来的收益,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印刷成本也许只有一美元,但是却能购买100美元的商品,其中的99美元差价就是铸币税。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和澳币国际化前,澳大利亚经常项目赤字平均约占GDP的2. 5%。
1983 年实行浮动汇率制并取消资本管制后,并且放宽货币管制,促进澳元走向国际之后,在很短时间内,由于澳大利亚经济强劲动力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资本流入增加大于资本流出,1983 年至2008年25 年间净资本流入量平均占GDP 的4. 5%。
随着澳元逐步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货币,浮动汇率下的澳元没有了经济名义锚。对澳大利亚这样的商品生产国家来说,在浮动汇率制下,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的调整能有效推动经济体保持内部和外部的平衡。
汇率在合理区间之内波动,并不会对经济基本面产生巨大影响。
例如汇率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减少进口商品和服务,保护国内生产商品和服务,也降低了通胀压力。而在未来汇率波动性贬值,会形成相反的作用,其效果会跟升值相对冲,从而平衡。
在固定汇率制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货币当局可通过直接调控汇率、鼓励或限制资本流动的方式来影响经营项目账户和资本项目账户之间的国际收支构成。
而在浮动汇率制下,浮动汇率可以准确平衡国际收支,从而不需要货币当局经常直接插手调整国际收支构成比例。
当然,澳元国际化也给澳大利亚带来风险,特别是境外市场对本国今日市场的影响。
研究表明美国经济事件对澳元债券收益率的影响要大于本土经济事件,特别是在美国主要经济数据公布时,澳元与美元之间的波动明显增加。
但是,除了个别几次较大汇率波动外,澳大利亚金融部门和企业均没有受到影响。这一方面得益于货币国际化之后所带来的的转嫁风险的机会。
转嫁风险这种操作美国人可以说玩的最6。
2008年次贷危机当中,美国通过数轮货币宽松政策,向全球增印了近2万亿美元,成功把通货膨胀的风险转嫁给了世界。当货币国际化之后,本国的货币风险将有机会转嫁到其他国家身上。
同样,澳元货币国际化之后,也有机会将风险转移出去。外部负债的货币风险不是由澳大利亚居民承担而是由外国投资者承担。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强也得益于澳大利亚银行的管理。
澳大利亚银行在国内经济和国际投资者之间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银行对外负债约占国家总对外负债的50%。
但是由于澳大利亚银行在公司信用评级中位居前列,因此澳大利亚银行可以比其他澳大利亚公司从外国人手中借贷更多资金。对外负债约占澳大利亚银行全部融资的30%,净对外负债约占资产的15%。
澳大利亚银行首先把对外负债相关的货币风险完全对冲,其次,银行通过与国内贷款融合的处理方式来谨慎管理这些贷款产生的到期和利率风险。
2008 年,澳大利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也表明了它们的审慎管理风险能力。
国际化的货币体系和强大的金融管理能力,也造就了澳大利亚资产的保值性和抗风险性。
这些特点也是澳大利亚资产深受投资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内容转载自澳洲财经见闻,YOYO丫米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