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鑫先生是一名比较“特殊”的澳大利亚华人,作为2000-2003年阿德莱德市长,他是澳大利亚真正的第一位华人市长。
在一个中国人属于少数族裔,大多数中国人不愿或无法参政的环境中,市长黄国鑫显得有点特别。
黄国鑫先生出生于成都,在上海,雅加达和香港长大。
曾担任工程师30年,悉尼、墨尔本和阿德莱德的高级经理,曾担任3年阿德莱德市长的他,是澳大利亚第一位在中国出生的华裔市长。他被授予南澳大利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黄博士是UniSA商学院咨询委员会会员,也是南澳政府的中国商务与文化顾问。
首位中国移民市长
1965年,黄国鑫27岁时从香港经四川来到澳大利亚学习,并在5年后成为澳大利亚公民。1978年,“白澳政策”(即白人是社会主导的,歧视中国人和少数族裔的政策)才被最终完全废除,正式进入鼓励多元文化时期,中国人逐渐摆脱被排斥的景象。
根据黄国鑫的说法,他并非第一个黄皮肤的澳大利亚市长。
1984年,北澳达尔文市市长也是华人,但是他在澳大利亚出生,不会说中文,也没有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00年5月从中国移民到澳大利亚的黄国鑫就任市长时,澳大利亚才有了第一位华人市长。
Alfred Huang & Rodney Twis
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华人都不参政呢?
除了黄国鑫先生,还有其他华人在重要的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但是目前在澳大利亚从事政治活动的华人并不是很多。
黄国鑫说道,总的来说,在澳大利亚竞选政府公职,至少要花费数万澳元用于宣传等选举事务,而且市长的年薪只有8.4万澳元(约合40万元人民币),这在澳大利亚的个人收入中并不算高,许多中国人靠自己做生意赚得更多。因此,他们不想放弃自己的业务以竞选公职。
另外,选举制度要求候选人进入主流社会。在白人为主流的社会中,中国移民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
对于黄国鑫先生而言,政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我想要通过参选去证明,虽然身为少数族裔,但我仍有能力去获得选票,也有能力去做好这份工作和回馈社会。这也能更好地证明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特征。”
参选之路
但是黄国鑫先生的市长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的。
当他在1997年首次参加竞选时,就经历过滑铁卢。
当时一些华人也反对他去竞选市长,让黄国鑫大受打击。另外种族歧视也阻碍了他的选举进程,少数极端分子打破了其办公室所在的大楼门前玻璃,并写下明显的、带有歧视性的横幅,比如“别当中国市长”。
那一次的竞选,黄国鑫失败了,在情绪低迷期过去之后,他考虑是否要再次参加竞选,经过分析,他发现自己在竞选中的支持率其实是很高的,只是没有达到50%所需票数,因此如果要参加下一次选举,获胜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2000年,黄国鑫以58%的高票赢了竞选。其他四名候选人的总和不超过42%。
成功的三个要素:能力、人员和时机。
在当时的阿德莱德,中国人只占2%,但是黄国鑫不能仅靠中国人的选票来获得成功。他得出结论,成功包含三个要素:能力、人员和时机。
“许多人担心华人在澳洲从政会受到歧视,我的个人经验是并不会。虽然确实有少数人会对你有种族歧视并增加了你政治参与难度,但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这方面的才华,是不是中国人并不重要,大多数选民的教育素质都比较高,也很理性,他们选择的是你的能力。”
从政环境
作为工程学和商业管理硕士,黄国鑫在阿德莱德、悉尼、墨尔本和国外许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均担任土木工程师和高级经理的职位。
黄国鑫首次被选为Adelaide City Hall议员是在1992年。在那期间,他曾被选为几个委员会的主席或副主席,并两次由市政厅选任副市长。
市议员和副市长的经历不仅提高了他的知名度,而且使选民们确信他是一位具责任感的行政候选人。
同时,黄国鑫也承认,留在他身上的中国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对他成功的政治生涯产生了影响:“中国人是认真、勤奋和负责任的,我可以利用中国人的优势来与西方人的强项抗衡。”他当然还强调,东西方的实际特征已经融为一体,现在很难区分东方和西方。
黄国鑫说:“我是中国人,也是留学生,我敢于接受挑战,中国人很勤奋,我对下一代中国充满信心。很多人都很有能力,如果我都能做到,为什么你不能呢?”
*以上内容转载自南澳中文号,风平浪静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