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蹦床一直都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东西,在新西兰,给自家后院里安一张蹦床,也是超常见的配置。
然而,蹦床的安全问题却也长期困扰着家长。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报告和NBC报道,每年美国因蹦床引发的事故有近10万例,在2002到2011年期间,共有30万人因玩蹦床骨折。
随便上网站搜一搜,蹦床受伤事故真是大把抓!
轻的扭伤,骨折,重的伤到脊椎伤到头部…无一不看得人心惊胆战。
蹦床还一度被归为“少儿不宜”的类别。
蹦床的安全问题,也困扰过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教授Keith Alexander。
1988年,他想给自己的女儿买一个蹦床,他妻子听了就表示不同意,说蹦床太危险!
于是他去查了下数据。根据奥塔格大学的统计,在1979年至1988年期间,新西兰因为蹦床而接受住院治疗的高达2098起!其中甚至还有2例死亡事故!
查完数据的Alexander教授出了一身冷汗。
然而,他却并没有被吓退,身为工程师的他反而被激起一身斗志:这里有一个问题存在,而且我有能力去解决,那么我能为此做些什么?
于是,他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安全蹦床钻研开发工作。
但没想到,这一钻,就是15年。
通过对蹦床的研究,他发现绝大部分的蹦床事故,都跟传统蹦床的设计安全性问题有关:
比如蹦床不带护网,小孩不慎蹦出蹦床外,摔在地面上,或者摔在了蹦床外面那圈金属框架上,造成骨折;
比如支撑框架变软,蹦床表面被直接踩踏;
比如保护垫不足,丧失了对撞击的吸收能力…
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因为传统蹦床使用了弹簧。
因为外周一圈都是由这样的弹簧绷拉着的,蹦床外周不可避免的就会有一圈硬硬的金属框架,可是一旦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弹簧出现问题,比如老化,比如断裂,就很容易让蹦床表面的弹力不均匀,从而造成以上各种安全事故。
所以,要想蹦床安全,就得把弹簧给撤了。
可是,蹦床之所以好玩,就是因为有弹簧,才有那么大弹力啊!撤了弹簧还玩个什么劲儿啊?
Alexander教授开始动脑筋了,有什么办法能够既不使用弹簧,又能保证蹦床的弹力呢?
教授做了很多试验,比如气垫式蹦床等等,但最终都因为没办法两头兼顾而作罢。
最后,他想到了利用“棒结构”。
在一名蹦床销售,和一位坎大学生的帮助下,他用玻璃纤维这样的新型材料制作了棒体,让它们来支撑跳跃面,而不靠传统蹦床的弹簧绷拉。
而这样的非金属框架结构,也为构造“软边”蹦床面和封闭的跳跃保护空间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如今,教授当初的设计已经变身成为了以Springfree为品牌名的产品,被人们称作是“最安全的蹦床”,在全世界范围内热销。
仅去年,这款蹦床的全球销售额就达到了5500万纽币,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卖出了7692张。
不过,教授却一分钱都没有拿:“如果你是为了学术而做的发明,那这个东西就应该归大学所有。”
在申请Springfree专利的同时,他正好也开始了在坎特伯雷大学的教书生涯。
“我跟他们说了我正在搞发明的事,最后专利权也只能签给了大学。”
之后,坎特伯雷大学的商业团队将Springfree蹦床的样品寄给了加拿大的投资人Stephen Holmes。
一开始,Holmes对这个东西并不感冒,但他的女儿却被吸引住了:“老爸,我觉得这东西很酷。”
为了女儿,Holmes对新型蹦床多了几分关注。他发现,着东西的确值得投资。
最终,Holmes决定给学校支付使用费用,同时,也希望能把专利权买下来。
学校也同意了。
“从哲学的角度,我不是很认同(学校的做法),不过当时我也很无奈,因为这就是学校的决定。”
15年的苦心钻研后,Alexander教授只拿到过那笔使用费的一部分(大约是10万纽币),此后产品在商业上的大获成功,他都并没有享受专利权。
但Alexander教授一点都不后悔。
“我现在都会跟人讲,如果你希望让什么东西走入市场,relationship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的态度,经验证明这个态度是可取的。”
正是因为看重relationship,在即便是Holmes买下了产品专利权的情况下,Alexander教授也一直在为蹦床贡献创意。
“Holmes需要工程方面的支持,2004年那时候我恰巧也比较闲。”
虽然没有专利权,但Alexander现在仍然是Springfree蹦床的顾问。
即便在Springfree的官方介绍,也写明是发明于新西兰,Alexander教授还出镜做了介绍。
我认为把重心放在relationship的建立上,比死死抓住所有权和钱更重要。
Alexander教授认为,正是学校方面和Holmes的合作,才让Springfree蹦床有了今天的合作。
“有今天的成绩,我觉得很骄傲。”
“要让自己的创意走向市场真的是很难的,幸运的是我恰好和正确的人们在正确的时间建立了联系。”
“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来干,最多一年也就卖个40张吧。”
现年69岁的Alexander教授对自己现在的角色很满意。
唯一的遗憾,就是他认为Springfree蹦床并不完美。
“我们开发的时候,就希望它能够更高、更大,拆装方便,一个手边没有工具的单亲母亲在平安夜晚上可以很轻松地把它给孩子们安置好,然后享受两个小时的自由时间,也许可以品一杯红酒。”
“但我们一直没能够完成拆装方便的这一点,人们现在还是会说装起来比较麻烦。”
不过,世间哪里又有十全十美呢?更何况,Alexander教授仍然心系蹦床,未来出现更完善的方案,也并不无可能啊!